1.乒乓球工资表一览表
2.院士并不建议普通孩子学习奥数,这是因为什么?
乒乓球工资表一览表
乒乓球工资表一览表如下:
1.国家队领队:月工资20万元;
2.国家队教练°:月工资15万元;
3.国家队运动员°:月工资10万元;
4.国家队助理教练°:月工资8万元;
5.国家队技术顾问:月工资6万元;
6.国家队训练员°:月工资4万元;
7.国家队营养师:月工资3万元。
扩展资料:
根据向媒体公布的乒乓球国家队薪资清单,国家队领队刘国梁每月收入20万元,是全队收入最高的球员。排在第二位的是年薪15万元的国家队教练马琳和邱一轲,排名第三的是年薪高达10万元的国家队球员。他们的身后是球队的助理教练、技术顾问、训练师、营养师和心理咨询师,薪资从2万到8万不等。
刘国梁——团队中的领队
作为国家队的领队,刘国梁无疑是团队中最高薪的成员。据报道,他的月薪工资高达20万,相当于整个团队薪酬的最高级别。作为领队,刘国梁承担着管理整个国家队的重要职责,他的丰厚薪酬也体现了其在乒乓球界的地位和贡献。
马琳和邱贻可等主教练——培养下一代冠军
马琳、邱贻可等人作为国家队的主教练,在国乒的培养体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据了解,他们的月薪工资为15万,位居整个团队的第二档次。作为主教练,他们负责培养下一代乒乓球冠军,并指导国家队成员在训练和比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国家队运动员——奋战在赛场的战士
国家队运动员是乒乓球战队的核心力量,他们每月的薪酬最高可达10万。这些运动员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汗水,代表着中国在国际赛场上的荣耀。他们通过参与比赛和获得奖金来增加收入,同时也会得到一部分集体代言费。
陈梦——商业价值超越成绩的标杆
陈梦作为国乒女队的队长,个人的比赛成绩虽然有所下滑,但凭借其夺得女单奥运冠军的荣耀,陈梦在个人商业价值上远超其他队员。她拥有更多的品牌代言数量,使她在国乒收入的前三名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刘诗雯和马龙——商业价值与历史地位并存
刘诗雯和马龙分别排在国乒收入榜的前两名。刘诗雯虽然近年来很少出现在赛场上,但凭借她手中的十个代言广告,她的收入遥遥领先其他女子球员。至于马龙,尽管他已经面临退役,但作为史上最成功的乒乓球运动员之一,他在国内享有顶级的商业价值。马龙拥有十多个代言合作,包括各种豪车、奢侈品牌等,使他的年度收入无人能及。
院士并不建议普通孩子学习奥数,这是因为什么?
“我不建议普通的孩子学奥数,奥数只是极少数孩子去学的,的确有一些非常有天赋、对数学非常热爱的孩子,这些孩子才应该去学奥数。大部分普通的孩子我觉得不应该去学奥数。”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学院院士袁亚湘的一番话,再度引发了公众对奥数的热议。
关于奥数的问题,其实早有定论。中国奥数队领队、主教练熊斌教授坦言,只有5%的学生适合学习奥数。然而,因“小升初”择校竞争而火爆的“小学奥数”,却在许多大城市覆盖了多数儿童,形成所谓“全民奥数”的乱象。
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矛头所指向的是小学阶段的“全民奥数”,绝非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学生参加的国际奥数竞赛活动是一项远离功利、公平透明的激烈的智力角逐,作为英才教育的一部分,为当今世界各国所重视。从某种程度上讲,培育中学生奥赛金牌获得者,就是为数学及相关学科提供国家队的人才后备军。一言以蔽之,奥数是打不倒的,那种违反儿童天性充满铜臭味的“奥数班”才是要打倒的。
让奥数热降温,大家都知道需要从切实推进教育公平,破解“择校热”等机制建设入手,但笔者认为,家长们好好理一理自己那颗凌乱的心亦是当务之急。
简而言之,教育公平的推进不仅需要一个过程,而且公平本身就是一个相对概念,绝不可能让所有学校的办学水平都保持一致。也就是说,在校际差异客观存在的情形下,要想让重视孩子教育的家长们不择校,只能是一个不切实际的梦想。当然,择校本身并没有错,但关键在于家长要根据孩子的情况,做到“量力而行,适可而止”。
人生在世,有得必有失,得失之间基本平衡。如果不是真的对奥数有兴趣,即便通过奥数班的学习提高了一些成绩,倘若考虑到孩子因此而失去自由玩耍阅读等其他方面的损失,究竟是得是失,恐怕很难遽下定论。
令人担忧的是,高达95%的孩子不适合学奥数,可看看现实中的小学生奥数班,可以想象其中有多少是“被学习”的。“强扭的瓜不甜”,一味加压,不仅达不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效果,反而会拔苗助长,适得其反,甚至生生扼杀学习兴趣,严重影响身心发展。袁亚湘院士坦言,奥数不适合大范围的孩子学习,特别不喜欢数学的孩子如果学习了奥数,可能会把孩子的学习兴趣搞没了。此外,普通孩子也没必要去学习那些奇特的技巧。
每一位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节奏,万里征程,岂能在乎毫厘之进退?道理谁都懂,可问题是树欲静而风不止,想要让凌乱的内心宁静下来,殊为不易。院士不建议普通的孩子学奥数,你家的娃还要继续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