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男篮惨败伊朗原因何在
2.中国男篮有哪些绝杀时刻?
3.中国男篮惨败伊朗,你怎么看?
4.中国男篮赛程出炉
5.后姚明时代的中国篮球能走多远?
6.讨论一下25届男篮亚锦赛决赛中国男篮惨败给伊朗,易建联,王治郅,孙悦,刘炜,朱芳雨等人和郭士强的表现
中国男篮惨败伊朗原因何在
2009年武汉亚锦赛的中国队的失利可以说是各方面的完败,这样的结果可以说是内外线的完全失败,具体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一:外线球员不给力,三分球不准确,这样就可以让伊朗队的球员收缩到内线来防守,这样外线球员就没有了突破到内线的空间,面对对方的收缩防守,外线投篮不进求,突破时在对方的收缩防守下失误不断,不断被对方抢断打反击,拿下篮板球之后快速推进的大反击,这样的情况下中国的外线球员面对这样的防守,由于年级太小,经验不足,发挥越来越紧张,水平越来越差,输球自然不意外啦。
二:内线球员在对方的收缩防守之下,即便是易建联个人能力再强,我一个人反不住,那我就两个人夹击,两个人不行就三个人,这样的情况下即使易建联个人能力再强也没有了发挥的空间,内线球员在内线持球单打时很少可以获得一打一的机会,至少都要面对两个人的包夹防守,易建联甚至是要面对三个人的夹击防守,这样的情况下内线球员的进攻成功率自然高不了。这样对方的防守越缩越小,内线球员面对对方的夹击防守只好把球分给外线的球员来攻击,可是外线球员的三分球和中远投的不给力,就导致对方的收缩防守越来越小,同时成功防守之后,拿下篮板球,就可以持球快速反击,轻松得分,回来之后防守的激情越来越高,越来越积极的收缩到内线来防守,这样就导致外线球员突破到内线时的失误越来越多,进攻越来越急躁,同时内线球员也只能面对对方的所到内线的包夹防守,进攻的成功率不高,几乎就剩下易建联在内线面对对方在哈达迪为首的内线球员的夹击防守,这样的强攻不但体力消耗巨大,而且进攻成功率也不高,这样的恶性循环之下,进攻打不进球,防守的积极性也不高,不败才怪。
三:球员的斗志,拼搏精神不足,球员在面对对方的防守,进攻不利的情况下,不愿意防守,进攻不中之后也不快速的退放,这样就导致对方获得很多轻松的反击得分,导致中国队的球员打球越来越急躁,进攻打不进球,不断失误被对方断球大反击,拿下篮板发动奎苏反击,这样的反击轻松得分,导致双方的分差快速拉开,再这样的情况下,进攻外线球员投篮不进,内线只靠易建联的强攻,而对方内外开花,不断大中国对的反击,中国队的大比分输球自然也就在情理之中啦。
我感觉主要就是以上三点啦,期待中国对可以早日走出困境,重回巅峰。
中国男篮有哪些绝杀时刻?
虽然中国男篮的整体实力和战绩方面,比不上欧美那些顶级强队,但是却从来不缺少可以称为经典的比赛和高光时刻,特别是94年世锦赛中击败巴西,和08年奥运会中正面硬刚西班牙的两场比赛,更是成为新老球迷心目中的经典,那大家还记不记得中国男篮的那些高光时刻呢?下面这5大时刻能让他们吹一辈子都不过分。
NO1:王仕鹏绝杀斯洛文尼亚
2006年世锦赛小组赛中,中国队迎来了自己的生大战,胜则有希望小组赛出线,败则集体卷铺盖回家,但是作为对手斯洛文尼亚队,却不想将胜利拱手相送,所以在这场关乎于生的比赛中,斯洛文尼亚队在大部分时间中都占据着主动,而中国队在姚明的努力下始终保持着胜利的希望,比赛一直就这样僵持到了终场前5.8秒,斯洛文尼亚还领先着2分,而就在这时,上演了中国男篮历史上排名第一的高光时刻,只见王仕鹏接球之后迅速推进至前场,在两名斯洛文尼亚球员的防守下,急停三分出手,篮球压哨应声入网,中国队完成绝杀,成功冲出了亡之组,进入第二阶段的比赛。
NO2:郑武绝杀西班牙
在中国男篮历史上,还有一次绝杀是可以和06年王仕鹏的绝杀相媲美的,那就是在94年男篮世锦赛郑武上演的那次绝杀,在那届世锦赛中,被分到亡之组的中国队,先是在小组赛中爆冷击败了南美强队巴西,保留了出线的希望,接下来只要战胜更加强大的西班牙,中国男篮就能够创造历史,在比赛的最后时刻,郑武的补篮绝杀带领中国男篮以78比76险胜对手,历史性的第一次进入世界大赛的八强。
NO3:姚明封盖绝杀美国
在姚明的职业生涯中,并非没有战胜过强大的美国队,只不过这场胜利没有发生在世锦赛和奥运会的舞台上,而是发生在2001年的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中,在那届大运会中,姚明领衔的中国队遇到了美国大学生篮球队,全场比赛可以说是进行的十分激烈,双方的比分你追我赶十分胶着,在比赛的结束前的最后时刻,中国队还握着1分的领先优势,这时的美国队展开了一次闪电进攻,试图绝杀中国队,不过美国队最终未能如愿,反而成就了姚明国家队生涯的最佳高光时刻,当时位于篮下的姚明高高跃起,送给了美国队球员一次漂亮的封盖,不仅战胜了美国队,也终结了美国队连续6次获得赛事冠军和大运会46连胜的纪录。
NO4:易建联准绝杀德国
在08年奥运会中,没有其他国家比在家门口作战的中国男篮更加渴望小组赛出线,而面对德国队的比赛,对中国队来说则至关重要,取胜的话,就可以小组赛提前出现,而如果失败的话,就需要在下一场比赛中力拼实力更为强大的希腊队,只不过拥有巅峰诺维茨基和卡曼这对世界级内线组合的德国队,实力和中国黄金一代相差无几,而且本场比赛也是德国队是否能够出线的关键一战,这也造成了比赛的胶着,即使到了终场前30秒,中国队也只是以56-55领先一分,而这时候为中国队建功的球员,变成了之前状态并不算出色的阿联,接到孙悦传球后,阿联命中了本场比赛最为重要的一记中投,中国队3分领先,在德国队最后一次进攻无果的情况下中国队涉险击败德国,小组赛提前出线。
NO5:朱芳雨、王仕鹏准绝杀伊朗
王仕鹏曾经说自己是中国科比,虽然这有些夸张,但是他绝对算得上进入新世纪后中国男篮的第一关键先生,在06年绝杀斯洛文尼亚之后,2010年的亚运会中,王仕鹏再次上演了中国男篮的高光时刻,终场前43秒,双方战成65平,球权也在伊朗队手中,但是朱芳雨站了出来,在防守中送给了对手一记漂亮的封盖,而在反击中,王仕鹏出手三分命中,中国依靠这一攻一守,报了09年世锦赛对阵伊朗的惨败之仇,而王仕鹏也实现了完美的救赎。
中国男篮惨败伊朗,你怎么看?
天津,惊人的决赛,不可思议的失败。自2002年釜山亚运会以来,我第一次经历这样的夜晚,目睹这样一支缺乏凝聚力和斗志的中国男篮。中国篮球,在这一晚相当疼痛。 伊朗以骁勇的波斯骑兵姿态,奋力扯开了中国男篮的最后一块遮羞布。在天津这个充满诙谐、自嘲因子的城市里,把中国篮球的贫瘠和脆弱,彻底亮在了眼前。
摆在眼前的那座亚锦赛冠军奖杯,原本是中国男篮最后聊以的法宝。这支球队自亚锦赛开始迄今,已经在大量比赛里展现出了他们的整体乏力和缺乏凝聚力。在拿下约旦、两次击败黎巴嫩的过程中,他们已经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但考虑到主场作战和他们应该具有的水平,如果中国男篮鼓起余勇,拿下这一场决赛,至少让天津能拥有一个平静的夜晚。以西亚的强势崛起,人们可能会说:“这届好歹拿了,下次,明年,后年,就悬了。”但事实上,用不着等待了,就在此时!今夜!伊朗人的弯刀,让中国篮球无比疼痛!
就在天津的这支中国男篮,已经失去了他们在北京奥运会上建立起的斗志和凝聚力。当他们走上球场的时候,他们就没有伊朗那样的斗志,在防守强度、执行战术能力上,完全被伊朗控制住了局面,甚至没有反扑的机会。打到第四节,现场已经响起“郭士强下课”的呼声。教练的临场指挥、教练的资历对球队凝聚力下降、状态不佳、信心缺失、整体失控,都是中国男篮失败的直接原因。我不想替郭士强开脱责任,但我想说的是,即使中国男篮发挥出正常水平,天津亚锦赛已经证明,至少进入四强的三支西亚球队和中国队都处在同一水平上,他们随时都可以击败这支中国队。不是今年,就是明年或者后年。
这是在决赛惨败的伤口上,天津亚锦赛展现出的更深层的事实。在没有姚明之后,中国男篮已经失去了在亚洲的优势,甚至在力量对抗、战术能力上已经处在下风。伊朗的主帅说:有姚明,你们是亚洲冠军,没有姚明,我们是亚洲冠军。这是多么痛快淋漓的撕扯中国篮球的伤痛!在没有姚明之后,中国篮球还剩下什么?
没有姚明,这支中国男篮还剩下王治郅。在这场腥风血雨的决赛里,中国队只有32岁的王治郅一个人还能正常发挥。被树起的新核心易建联,在压力下完全失去了节奏和信心。而王治郅和易建联,已经是中国男篮能够进入决赛的最大保障。三年之后,当现在最有把握的王治郅步入职业暮年,中国男篮连亚锦赛四强都进不了,决不是危言耸听。王和易身后,在媒体高度曝光下的球员们,还有几个能配得上15年前黄金一代“技术全面、特点突出”这八个字的评语?有几个能再关键时刻顶住压力,依靠技术化作战斗力?而这12人,已经是中国篮球最杰出的12人阵容。他们解决不了的问题,谁来解决?
还能让姚明来解决问题么?他已经29岁,屡遭伤病困扰。把姚明找回来,痛杀哈达迪,重夺亚洲冠军,中国篮球就又找到了一块遮羞布。但这块遮羞布,中国篮球还能用多久?
在姚明的身后,是拥有18支球队,但其中只有8支私有化,大半还在计划经济体制和国有化控制中的CBA联赛。职业化朝令夕改、一年一变、裹足不前,大量投资人信心受损。除了广东宏远,没有其他任何球队拥有夺冠实力,其中大多数球队从来不重视防守,纯粹依靠外援。中国男篮只能从这样的联赛里选拔球员。
自CBA再往下,在青年联赛里,绝大多数球队的训练水平低得惊人,对比赛没有任何要求。教练得不到体制的激励,既缺乏理论水平,也没有事业心。所有的青年队里,只有东莞新世纪能够和广东宏远对抗,其他球队在面对他们的时候基本放弃抵抗。青年联赛里有个名词,叫“跑表”。一碰到广东,其他球队的教练就对技术台喊:“跑表!跑表!”犯规不停表,罚球不停表,少输点最好。这就是CBA的青年联赛,CBA的下一代,中国篮球的下一代,就要从这里产生。
这就是残酷的现实。除了辉煌的往事和姚王,中国篮球还剩下什么?在这个惨败的夜晚,一位中国男篮的前主力球员用手机短信,把一串问号发给了我:我心疼奥运会上攒下的心气,将来怎么办?我们的心血是不是都被埋葬了?这还是亚锦赛么?我们的对手,难道是支欧洲队么?这就是我从小就想加入、一直为之奋战的中国男篮么?向左走还是向右走,CBA联赛将来到底怎么走?
我无言以对。天津决赛之夜的技战术和教练问题都可以解决,但如果只看天津这一晚的故事,中国篮球找不到出路,必须从根开始改变啊。
中国男篮赛程出炉
中国男篮比赛赛程安排:
2022年8月25日:哈萨克斯坦vs中国。
2022年8月29日:中国vs巴林。
2022年11月11日:伊朗vs中国。
2022年11月14日:巴林vs中国。
2023年2月23日:中国vs哈萨克斯坦。
2023年2月26日:中国vs伊朗。
根据中国队所在的亚大区晋级规则,前三个窗口期各小组的前三名共12支队伍可晋级第二轮比赛;第一轮赛果带入第二轮。这12支队再分为E、F两组,每支队伍要和组内第一轮未碰过面的对手分别进行两场比赛。
中国队第一轮4胜2负,排名B组第二。第二轮中,中国队与澳大利亚、哈萨克斯坦、伊朗、日本和巴林分在F组,带入第一轮比赛成绩后目前积10分列小组第三。接下来,中国队将分别与哈萨克斯坦、伊朗和巴林各进行两场比赛。
三人男篮
尽管他们暂时还未取得与三人女篮同等分量的佳绩,但近些年的发展同样迅速。作为去年唯一进入奥运会的男子三大球队伍,今年在三人篮球亚洲杯上中国三人男篮历经拼搏取得季军,追平了历史最佳战绩。
对于眼下的中国篮球来说,三人篮球毫无疑问已经成为中国篮球冲击世界一流,站到世界巅峰的一条“捷径”。
后姚明时代的中国篮球能走多远?
天津亚锦赛的决赛,中国对伊朗一战,看得让我失望。中国队打得风格尽失,进攻乏力,防守无策,外线受挫,对抗更是处于下风头,锋芒全无,钝如老木。特别是篮板球完全失控,而上半场竟然一次罚球的机会都没有得到,徒有王治郅和易建联两个大个儿,在伊朗的高中锋面前束手无策,内线作用基本没有得到发挥。中国队已经被打得溃不成军,彻底失去水准、章法和自信,最后以大比分将冠军拱手相送,尽管不妨碍世锦赛那张入场券,但无奈之情,写满中国队队员汗水淋漓的脸上。
问题早就严峻地摆在我们的面前,只不过,这一场比赛让我们颜面全无,而使得问题更加残酷地摆在面前罢了。自从北京奥运会之后,特别是姚明脚伤的现实摆在我们面前的时候,姚明恐怕难以再披上战袍为中国队出征了。在没有姚明的时代,亦即后姚明时代,中国男篮的路该怎么走?早就应该未雨绸缪摆在我们的面前了。
但是,在此次亚锦赛中,我们看到的依然是心存幻想,依仗着王治郅和易建联两个大个儿,走的依然是没有姚明的姚明路线。纵使中国队已经没有了姚明,还是顽强地奢望以高中锋为中心,所谓“易核心”叫得震天的响,弄得此次亚锦赛中国男篮失去了姚明又失去“易核心”之后,就像掉了魂儿一样找不着北,而被伊朗队打得落花流水。
中国男篮也是曾经拥有过自己的风格的。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杨伯镛、钱澄海、蔡集杰为首的中国队可以和欧洲队抗衡;在八九十年代,钱澄海当教练时带领中国男篮曾经称霸亚洲。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迷信大个儿,快速灵活多变的风格,渐渐消失或变得摇摆不定。我们开始如中国足球一样不大相信自己,而迷信外国的教练,在引进先进的篮球理念与篮球文化的同时,有些盲目相信欧洲打法,而没有敝帚自珍,挖掘属于我们自己的传统和风格,丧失掉不少杨伯镛、钱澄海、蔡集杰等前辈所开创的那个时代许多宝贵的东西。
有意思的是,此次亚锦赛中国对伊朗一役中,曾经是中国篮球快速反击,小个子突破分球,一条泥鳅搅动全池塘的鱼,从而打活全场的风格,或者说得分手段,竟然全都活灵活现地体现在伊朗队的身上,而我们则呆若木鸡,完全崩溃。这对于中国篮球真是一种莫大的讽刺。
中国男篮此次亚锦赛最后一役惨败伊朗所暴露出的软肋,应该给我们敲一次警钟。如果我们找不到一条后姚明时代新的方略,我们在一年后的世界赛、三年后的伦敦奥运会,实在是前途堪忧,这恐怕是秃顶上的虱子明摆着的事,比我们着急的人多的是。
其实,从某种程度而言,后姚明时代的到来,对于中国男篮,也许不见得就是坏事。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我们的篮球,和我们的生活现实一样,一直梦想并崇尚盖世英雄,觉得有了这样英雄的存在,就可以亮剑挺身,力拔山兮,就可以替我们闯荡江湖,除暴安良。长期以来,我们命悬一线,把希望和压力都寄托并押宝一样押在姚明一个人的身上,以为他就是能够最后帮我们点成豆腐的那一碗卤水。我们篮球文化的一元固守,致使多元的可能性,被挡在门外,所有人都几乎容易成为了陪衬,而姚明常常成为我们骄傲的同时,也容易成为我们的包袱。在突然没有了姚明的情况下,让我们更加容易有一种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感觉,处于一种尴尬的状态。
后姚明时代,失去姚明,恐怕一时也再难以一下子找到如姚明一样的选手,让我们彻底断了念想和幻想,我们也许可以寻找到一条最适合中国男篮的发展道路。所以,伟人教导我们说:丢掉幻想,放下包袱。至今并未过时,还是很有道理的。
后姚明时代,我们就应该调整我们的篮球策略和思路,首先不再迷信大个儿,不再一切围绕着大个子为中心来打,重新拾取中国篮球灵活多变内外结合的传统,让速度重新提到面前,让王治郅和易建联(王治郅恐怕三年之后的奥运会也已经老了)不仅仅是蛋糕上那一粒点缀的红樱桃,而只是全队的一员,才可以多点开花,调动全队的积极性,形成属于自己独特风格的制胜法宝。
讨论一下25届男篮亚锦赛决赛中国男篮惨败给伊朗,易建联,王治郅,孙悦,刘炜,朱芳雨等人和郭士强的表现
首先伊朗并没有什么归化球员可以肯定
从亚锦赛一开始中国就是大热门又是主场所以中国在明处早就被研究透了
所以伊朗的实力很大程度上被忽视了
我个人认为怎人不全在郭士强上 更多的在队员身上 这点可以从场上表现看出
郭士强在场上指挥的很到位只是队员没有执行 他换人上很到位不敢说但很有特点 打伊朗 我不相信郭士强看不出中国的问题所在 对方就一个中锋 是很明显的应该杀伤的 但是 外线队员突破后不敢打 或者压根不突破在外面勉强投三分是很不明智的 所以才会 有三分18投二中的命中率 所以可以看出郭士强是布置了突破的战术的 但是队员或没有执行或者没有完成
其次中国队缺少**** 有姚明时 只要有他在场上就有一个稳定的得分点 而现在的男篮虽然有阿联和大致但是两人的领袖气质明显不够 所以关键时刻没人站出来 阿联在外线接球时犹豫不绝 但他应该做的是突破哈达迪 对其进行杀伤 阿联对比赛失利有很大责任
总之中国队在比赛中还没打心理上就已经对对方惧怕了
王治郅的表现虽然很稳定但是他单击难救助
孙悦的表现很差除了那个盖帽外全场看不见他人在哪里
朱芳雨的表现软 没有杀伤力 非常不果断 很多球都应该出手了但是都犹豫了 机会瞬间就没了 全场就出手2个三分 作为中国外线核心和内外衔接的重要角色可谓对比赛失利有很大责任
再看刘炜 带伤出战精神可嘉 但是过多的不合理出手 是一个组织后卫的大忌
他最多得个精神文明奖
反观伊朗这边 他们早有准备 队员敢拼敢打 充满激情 与中国的梦游形成巨大反差 无论从力量还是速度上都有优势 而他们很好的利用了优势 将其转化为胜势
这场比赛很及时的给中国篮球敲响警钟 中国队一定要重新给自己定型 有所改变 否则亚洲霸主地位将被夺去 姚明、王治郅终将逐渐淡出中国篮球 此时想易建联 王磊 李晓旭 张庆鹏等年轻队员不及时顶上 朱芳雨王仕鹏这样的中坚力量无法支撑中国篮球的大梁 那么中国篮球就真完了
但作为一个真心热爱篮球的球迷 还是支持中国队的 希望其在明年的亚运会上有所改变 毕竟那是姚明扔然不能参加 是一次证明中国篮球实力的好机会 中国篮球需要卧薪尝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