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足球的历史
2.中国历届大学生足球联赛的冠军分别是哪些
3.中国大学生女子足球联赛的豪门恩怨
中国足球的历史
中国唐代就出现“足球”的竞技比赛,当时叫“蹴鞠”。现代足球起源于英国,随后风靡世界。由于足球运动的快速发展,国际比赛也随之出现。1896年雅典奥运会举行时,足球就列为正式比赛项目,丹麦以9:0大胜希腊,成为奥运会第一个足球冠军。因为奥运会不允许职业运动员参加,到了1928年阿姆斯特丹奥运会,足球比赛已无法持续。 1928年奥运会结束后,FIFA召开代表会议,一致通过决议,举办四年一次的世界足球锦标赛。这对于世界足球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最初这个新的足球大赛称为“世界足球锦标赛”。1956年,FIFA在卢森堡召开的会议上,决定易名为“雷米特杯赛”。这是为表彰前国际足联主席法国人雷米特为足球运动所作出的成就。雷米特担任国际足联主席33年(1921-1954年),是世界足球锦标赛的发起者和组织者。后来,有人建议将两个名字联起来,称为“世界足球锦标赛——雷米特杯”。于是,在赫尔辛基会议上决定更名为“世界足球锦标赛——雷米特杯”,简称“世界杯”。 第1届 1930年乌拉圭世界杯 本届杯赛没有预选赛,只有13支国家队报名参赛,两个南美国家乌拉圭和阿根廷携手进入决赛。乌拉圭国家足球队成为第一个世界杯冠军。 第一届世界杯足球赛为世界足球运动开创了一个新纪元。
中国历届大学生足球联赛的冠军分别是哪些
00-01东北财经大学 01-04 05-06 10-11北京理工大学 04-05 东华大学 06-09三峡大学 09-10新疆师范大学 11-12河海大学 本人三峡大学的
中国大学生女子足球联赛的豪门恩怨
徐州师范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是中国大学生女子足球联赛(中国大学生女子足球锦标赛)历史上最强的两支球队,虽说是大学生队,但实际上两队队中都有大批在校就读的专业球员,其中不乏现役和退役的国脚级球员。第六届赛事期间徐州师范大学队中就有宋晓丽、张艳茹、周高萍、翁新芝等新老国脚,北京师范大学也“招揽”了韩端、李洁、毕妍等女足国脚。
作为两支传统劲旅,徐师女足和北师女足从未缺席过任何一届中国大学生女子足球联赛(锦标赛)。说两支球队是“超级冤家”一点也不过分,几乎每届比赛,徐师和北师都会为球迷献上一场近乎惨烈的PK,他们的每次交锋就如同“南慕容”“北乔峰”的对决一样,火花四溅,异常胶着。
同样拥有出色的身体条件,细腻的脚下技术,两支队伍势均力敌。在国字号球员方面,两支球队的队员更是占据了国家队的半壁江山。她们的恩怨情仇从第一届大学生联赛开始就埋下了伏笔。对于北师大来说,挥之不去的“点球梦魇”着实让人唏嘘不已。
历届夺冠热门北师大 两届决赛点球惜败
在2003年首届中国大学生女子足球联赛中,北师大和徐师大在小组赛中即相遇,当时拥有刘英、任丽萍等国脚的北师大以3比0轻松击败徐师大。随后的四分之一和半决赛上,两支球队各自击败对手,会师决赛。吸取小组赛失利教训的徐师大女足在决赛中打出了高水平,90分钟内0比0逼平对手,最终在点球决战中以5比4击败夺冠最大热门北师大,获得首届中国大学生女子足球联赛的冠军。
2004年的第二届中国大学生女子足球联赛决赛几乎是第一届的翻版,在晋级决赛的道路上,北师大和徐师大女足没有受到太大威胁,两队继上届比赛后再度会师决赛。双方在90分钟内互交白卷,点球决战中,徐师大以4比1再次击败对手,成功卫冕,而北师大只能无奈“蝉联”亚军。
点球梦魇继续上演 北师大始终无缘冠军
2005年的中国大学生女子足球锦标赛上,北师大和徐师大两支传统劲旅纷纷倒在决赛门口。在争夺第三名的比赛中,双方争夺依旧惨烈,90分钟内双方战成1比1。最终在点球对决中,徐师大第三次击败了北师大,完成了点球取胜“帽子戏法”。
2006年的锦标赛上,徐师大女足在四分之一比赛中惨遭淘汰,北师则第三次进军决赛。让人唏嘘的是,北师大第三次在决赛中点球失利,眼睁睁的看着江苏大学首次登上冠军领奖台。
2007年的徐师和北师之战更是堪称经典,徐师大和北师大在四分之一决赛中提前相遇,90分钟内双方战成1比1,再次进入点球决战,最终经过经过惊心动魄的10轮对决,徐师女足第四次点球击败北师女足。
北师大女足和徐师大女足的恩怨情仇甚至延伸到全运会的赛场上,两队的大部分球员各自代表北京和江苏征战了第十一届全运会并且在小组赛就相遇了,结果江苏以1:0再次击败北京。
但在之后2009-2010年中国大学生女子足球联赛总决赛中北京师范大学队才利用主场优势击败徐州师范大学首尝冠军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