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篮球怎么打全场
2.如何篮球比赛的节奏?
3.高中篮球班赛战术
4.中锋都分为哪几种类型?
5.在篮球比赛上,中锋的最大作用就是抢篮板和防守么?
篮球怎么打全场
全场比赛的特点、对应的办法
我想大家都有感觉,打半场和打全场完全是两回事。很多打半场打的很好的人,到了全场比赛就完全发挥不出来。投篮命中率下降,传球运球失误增多,快攻打不起来,防守总是漏人,动作变形厉害。
那么全场和半场究竟有哪里不同?全场比赛的节奏和位置感究竟是什么样?我也不敢说经验很丰富,但是有些自己摸索出来的体会,拿来来给大家共享一下,如果能有点启发作用就好。现在暂时就想到下面的几点,回头慢慢的会陆续补充进来。
(一)实力对比的变化
其实这个是最实在的原因。半场打的好,因为和你打半场的人水平不如你。打半场的时候,你都是作为球队领袖的角色的,你的队友不如你,你的对手最多也就有一两个人跟你相当。而到了组队打全场的时候,自己的队友也都是各个地方的精英汇聚起来的,而对手的实力更是高强的多。
对应办法是什么?没别的,老老实实下苦功夫练球,提高自身的能力,没有别的取巧的办法。
(二)体能储备
半场打2个小时不一定会累,全场打10分钟可能已经喘的不行了。体能是一切的基础,没有足够的体能,其他就啥都不用谈了。
对应办法就简单了,就看你愿不愿意为了组建球队而做付出。每天能早起1个小时,爬一次莲花山,体能就绝对够用。我自己是每天5:50起床去景新花园打半场,每天能有不到1个小时的运动量,现在体能比几个月前强多了。
(三)防守强度与对抗强度
打半场没人认真的防守你,全场的时候可是拼了命的在防守你。这是造成失误增多的最主要原因。传球、投篮的突然性、果断性都要成倍的提高才能应付全场比赛。还有就是身体对抗能力,一定要够强壮,别人推了你碰了你还能把球投进去,才能应付全场比赛。
对应办法,一个是打半场时有意识的当成全场来打,拼了命去防守对方,也逼得对方拼命防守你。再有就是练力量,别的不行,办公室放个哑铃总是可以的。
(四)投篮距离变长了
为什么打全场的命中率都下降了?除了对方防守严以外,即使在空位跳投也没有平时准。很简单,因为投篮距离变长了。打半场的时候,大多数跳投都是围绕在三秒区的距离出手的。而全场的时候,由于对方防守的压迫,很少有这么近距离的空位跳投机会,一般最多也就是在三分线内跨进一步的距离。这个距离对很多人来说,已经超出了平时的投篮范围,自然就投不进了。
对应办法,平时打半场的时候,就有意识的在三分线内一步距离就跳投,不要再向篮下冲。另外就是三分球,半场的时候也果断出手。没有三分球的后卫不能打全场。
(五)人数多了、空间小了
打半场一般是3打3,或者4打4。这时候的空间是很大的,突破、投篮都容易很多。平时为什么没有人打5打5,就是因为绝大多数人都不会打全场,对他们来说5打5太密集了,根本打不起来。这样到了全场比赛的时候,发现哪里都是防守队员,做什么动作都别别扭扭的。
对应办法。平时可能的话,尽量多打全场。其实我在进入高中之前,根本就不知道篮球还可以在半场里面打。在我老家,根本就没有打半场这个概念。如果实在要打半场,就要有意识的故意按照全场的节奏打。比如只要有空档就马上投篮,不要等防守人过来。尽量扩大跳投的距离,尽量多投三分球。脑子里面有“三秒违例”的想法,不要在三秒区里面站着不动。
(六)快攻
上面五点都是个人能力方面的。从战术上讲,全场和半场最简单最直接的区别就是快攻。看一个人有没有全场意识,就看他有没有快攻意识就可以了。
要打好快攻,有五点最关键,一个是坚信每一次进攻都有快攻机会,二是明确分工,三是快攻的发起,四是快攻的途中传递,四是快攻的结束上篮得分。
每一次进攻都有快攻机会,快攻机会是自己制造出来的。不要怕累,如果累的话,那自己去爬山练体能。不管什么东西,没有能力的要自己想办法,不要指望别人。我们是业余球队,对手也是业余球队,他们的回防也都很慢。只要你快下跑的比对方快,你的传球比对方快,你的上篮比对方坚决,那就能打成一次快攻。
理论上一个球队快攻的基本分工,应该是中锋做第一传,控卫接应做第二传,其他所有人都在前面快下,接球上篮。但考虑到我们队的实际情况,王文宏和丘唯文都有足够强的篮板、运球、传球能力,而如果我作为控卫在后场接应的话,其他人都还做不到快下。所以我们队的分工应该是:王文宏和丘唯文抢篮板,发底线球,我快下,有机会则后面直接长传给前面,没机会就运球或传球到前场,再重新落位打阵地战。如果是王文宏拿到篮板,那么丘唯文也应该作为快下的人之一。
快攻的发起有两种,一种是抢到篮板球或者断球成功,一种是对方投篮进球之后。第一种情况一般人都还能想到快攻,而第二种情况则被很多人忽视。其实就像前面说的,每一次进攻都是有快攻机会的。就看是你快还是对方快,是你注意力集中还是对方注意力集中。对方投篮命中,我们发底线球一定要快,在0.5秒之内就应该把球发出来。一般是中锋发底线球,控卫接应,如果能直接长传,则中锋就不管控卫直接把球长传到前面。
快攻的途中传递。除了发球的人以外,所有人都快下到前场,一边跑一边侧身准备接球,而且几个人要分散开路线。总之对快下球员的要求是“先跑到对方半场再休息”。底线发球人、接应的控卫、快下的前锋,所有人都尽量不运球,完全靠传球完成快攻的途中传递。一般最多两三次传球,球就应该已经到了篮下了。这是或者直接上篮,或者回传给跟进的队员上篮。在这个过程中一个是要够快,一个是要保持层次。所有人都挤在一条直线或者一条横线上是不行的。得分卫、小前锋一定要快,在最前面,其他人要稍微拖后一点,保持进攻的层次,拉开适当的距离。
快攻的结束,其实是很简单的上篮得分。但是我们队现在就有很多次上篮都进不了球。一个原因是不坚决,一个原因是基本功太差。如果快攻上篮都不能保证进球,那还怎么打比赛?除了自己去练球,没有其他办法。快攻就要以上篮结束,如果是跳投,那也失去快攻的意义了。如果对三分球有信心倒是可以投一下,但前提是还能保护住前场篮板。
(七)防守快攻
与快攻对应,就是防守快攻。如果我们能打好快攻,就基本能够赢球;如果能打好防守快攻,那就基本能保证不会输的很难看,心情不会很郁闷。想防好快攻,就针对前面说的快攻的几个关键点就行了。
第一,不失误。对手的绝大多数快攻,都是在我们自己失误之后被打成的。如果自己传球不失误,运球不被断,对方如果没有经过专门的训练,很难打成快攻。
第二,盯住对方快下的球员。在进攻的时候,总要有一个后卫适当的拖后一点点,专门防止对方快下。对方快下的时候,只要对方的后卫看到我们有人跟紧了快下球员,基本上就不会再发动快攻了。
第三,压迫对方传球的人。这个是比较容易忽视的。对方已经快下了,我们的人大部分跑回去回防。这时候应该有一个人,一般是控卫,不是向后跑,而是向前跑,去主动压迫对方传球的人,一般也是对方的控卫。这样即使对方快下的人我们追不上,对方的快攻也不能顺利的发起。
第四,坚决不让对方多打一“玩”起来。如果对方已经形成2打1,甚至3打1的局面。这时候不让对方得分已经比较难,但是坚决不让对方“玩”起来,坚决不让他们来回传球戏耍自己。看准机会,在不伤害对方身体的前提下,坚决的犯规,把他们的气势打下去。
(八)外线倒球
阵地战的时候,一般外线会有左、中、右三个人,内线有两个人。外线首先要做好的就是快速不间断的倒球。中间传左边,左边传回中间,中间再给右边,右边再传回中间。这样传不过几次,肯定会有一侧出现空档。这时候或者外线选择投篮,或者传给里面的内线球员。倒球一定要快,不要无谓的运球,机会就在你倒球的过程中,一定会出现。
(九)内线穿插
中锋的穿插,大家回想一下上次太平保险球队那个中锋就可以了,先在三秒区外游动,突然一个横切要求,接球就与已经在篮下中间了,然后硬打就成了。
前锋的穿插,一个是横切罚篮线,一个是溜底线。这两种穿插完成之后,都要有接球马上投篮的能力,否则也没有意义。
与内线穿插相对应的,外线必须在穿插形成的一瞬间把球传到内线去,否则也没有意义。
(十)两三个人之间的简单配合,挡拆、传切
四五个人参与的大战术基本就不要练了。而且现在包括NBA在内的世界篮球,都是强调两三个人之间的简单配合。
挡拆、传切,是最简单使用的配合,其他还有策应等等。虽说简单,但是在不同位置,不同防守情况下,有着无穷无尽的变化。这个回头我仔细研究一下,找出适合我们队的训练方法,再详细讨论一下。
如何篮球比赛的节奏?
控制篮球比赛的节奏
前言:篮球具有集体性、对抗性的特点,比赛中它包含两种节奏,一是合律节奏,主要指五人的集体行动,包括快攻和阵地进攻、进攻与防守。一是自由节奏:即个人的一切自由节奏,如急起急停,切入分球,摆脱防守投篮,盯人协防,夹击抢断等等。众所周知,在一场激烈的篮球比赛中,倘若能很好的把握住比赛的节奏,往往就能牢牢掌握住比赛的主动权,赢得比赛的最后胜利。攻守双方的速度变化是比赛节奏的集中体现,在比赛中能否合力地掌握接组,不仅能反映一个球队的综合势力,同时还能反映出一个教练员在临场指挥中的艺术。加深对篮球运动特点和规律的认识,正确认识这种既有形又无形的比赛现象,使教练员在比赛中正确地确定战略战术,准确预测临场势态地变化、即使捕捉战机,争取比赛的主动是非常重要的。
1、 篮球技术中节奏的运用
现代篮球比赛要求队员不仅掌握全面熟练的技术,而且要善于掌握动作节奏的变化。比赛中的运球是组织配合或调整进攻节奏的手段,队员在运球中利用速度和方向的变化来控制比赛的节奏,积极寻找和及时捕捉战机,争取比赛的主动。传接球是完成战术配合的强梁和纽带,是衡量战术配合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表住。要取得良好的传球效果,必须善于掌握传球实际,掌握好传球的速度和力量,坐到人动球动,球动人动、球到人到的默契配合,通过瞄篮、突破的假动作,调整配合的时间;根据同伴的不痛位置、方向、距离,选择不同的传球方式,突破技术的为力产生于动作的节奏变化中。
投篮是篮球比赛的得分手段,一切战术配合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创造良好的投篮实际。无论是个人摆脱,还是通过配合完成投篮,都要有节奏的变化。要利用动作之间的合力衔接,在变化中寻找防守空挡。以突破后的急停跳投为例:在持球突破的工程种应该根据防守者的位置和移动速度,作好应变的准备,如果在突破后不能从容投篮,这是应该利用突然急停,创造与防守者之间的时间差或位置差,利用动作节奏的变化来摆脱防守。
2、 篮球比赛节奏的具体表现
2、 1快攻种的节奏
快攻最能体现篮球运动快速灵活的特点。如何控制快攻节奏则是衡量一个球队快攻战术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强烈的快攻意识是发动快攻的前提条件,推进种的行进间传球、运球是组织快攻的桥梁与纽带,而快攻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最后能否合力的掌握节奏,坐到快中求稳、稳中求准,努力提高快攻的成功率。整个快攻过程中要保持好纵深队形,尽量扩大攻击面,增加攻击点。控制球的队员要视野开阔。根据临场情况的变化,善于捕捉战机。选择最佳的攻击位置。队员在快下跟进时,要通过突然变化速度的节奏创造与防守队员的时间差和位置差,以获得良好的进攻机会。这时控制球队员的准确及时的传球是快攻成功的关键。同时,中锋的迅速跟进可形成多层次进攻态势。最大限度的向防守一方施加压力,并可增加拚抢前场篮板球以获得二次进攻的机会。
2、 2快攻于阵地进攻衔接阶段的节奏
快攻结束如果没有获得良好的进攻机会,不要等到全队落位后在组织半场阵地进攻,而是要使快攻中的突前队员立即进行配合,拉出空当突破或掩护投篮。这种战术一般称之为快攻与阵地衔接段进攻。此战术特点是动起来打,进攻没有明显的停顿。节奏的调整主要通过人和球的移动来完成。由于此时防守没有形成合理布局,阵脚未稳。容易出现漏洞。进攻队员要抓住战机,果断的进行配合投篮,同时应加强中风的跟进和拚抢前场篮板球,不给对手喘息的机会。如果不能奏效,就要迅速转入阵地进攻。
2、3阵地战进攻的节奏
在篮球比赛中,阵地战的攻守较量是比赛中的基本表现形式。他可以全面衡量一个队技术水平和比赛能力,是一个队实力强若重要标志。阵地战进攻的特征是节奏慢,但这种慢节奏不乏快节奏的衔接,慢节奏是篮球比赛中一种稳健的打法。是一种经常采用的对抗形式。因此,阵地战进攻中,要有鲜明的节奏变化。要有调整节奏、准确把握战机的能力。开始组织配合时,可以用中等速度。通过人和球的移动,寻找机会。一旦出现战机突然加速,利用动作的快与慢、连续不停顿的节奏变化,主动创造与防守队员的时间差、空间差和位置差。要立足以我为主,力争打出本方的速度节奏,致使对方不得不跟着进攻节奏而忙于奔波。
2、4攻守转化中的节奏
现代篮球比赛已进入全面对抗阶段。攻守回合不断增加。进攻与防守的转化次数随之增多,其转化速度也越来越快。攻守转化过程所体现的就是一种快节奏。进攻一方从获球开始,总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尽快发动快攻,力争在最短的时间里完成一次进攻。这种快速转化的目的就是尽量打出本队的速度节奏。更好的控制比赛进程。同样,攻转守的瞬间也同样需要快节奏。这种快速度的转化能力不仅可以有效的赢得防守时间,占据场上的有利位置,同时还可以对进攻者施加心理压力,抑制对手特长的发挥,为尽快重新获球创造条件。
3、 比赛节奏的掌握
篮球比赛的实践证明,节奏的掌握将在比赛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如何掌握比赛节奏?应该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根据本队的风格特点来掌握比赛节奏。二是要根据临场情况及时调整和改变比赛节奏。比赛中不同的节奏,反映了不同的风格特点。通过长期的训练实践,不同的球队会形成不同的技术、战术风格。逐步形成适合本队实际情况的战术打法和习惯节奏。在比赛中要取得主动,就必须树立以我为主的指导思想,充分发挥本队的优势。以己之长,克彼之短,按照本队习惯打法,控制好比赛节奏。
当然,篮球比赛对抗激烈,瞬息万变。没有一种固定的模式。仅仅靠一种相对稳定的节奏是远远不够的。要根据场上攻守情况及时变化比赛节奏。这种应变能力是运动员比赛经验的集中体现。也是衡量队员战术意识强弱的重要标志。教练员应该通过训练使每一个运动员具备这种应变能力。并成为队员在比赛中自觉的执行战术行动。由于每个队员各具特点和优势,教练员在比赛中要审时度势,善于不同情况调兵遣将。充分发挥本队的优势和每个队员的特长。这样既可以保持场上较强的阵容,又可以为本队技战术的变化和运用带来生机和活力。
3、1比赛初期(开局阶段)
任何一支球队,都十分重视比赛的开局,都力争取开局的主动地位。能否在开局掌握比赛的主动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控制比赛的节奏。如果能够通过各种战术行为因势利导得将对手的活动节奏控制在本队的范围内,并使之向有利于本队的方向发展,就必然能够把握比赛的主动权。
如果比赛是遭遇战,由于双方彼此情况了解甚少,运动员通常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紧张和焦虑心理,这时教练员要做好周密细致的准备。为了稳妥起见,可派出主力阵容出场,重视开局的战术配合质量,提高进攻成功率,争取比分上的优势,给对手一个下马威。增加他们的心理负担,为比赛奠定良好的基础。如果双方相互了解,这时可派出一个体力好、冲劲足的生力军,先发制人。大对手一个措手不及,一旦对手适应了这种打法,教练员要及时调整阵容和改变战术打法,由于是按本队的习惯节奏进行比赛。场上队员容易形成默契配合。比较容易控制场上节奏和比赛的局面;第二种阵容的快节奏打法,可达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效果。但需要冒一定的风险。如控制不好节奏,容易造成失误。而暂时处于劣势。因此,不论采用那套阵容,教练员都要告诫队员做好开局不利的思想准备和应变措施。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要尽快的了解对手的习惯配合和攻守特点,寻找对手的薄弱环节。以己之长,克彼之短,争取开局的主动。
3、 2比赛中期(中间阶段)
比赛中期,这是篮球比赛时间最长的一个时期,教练员要根据临场情况变化,灵活机动的运用战术,合理调配力量和组织阵容,掌握好比赛节奏。
3、2、1相持状态
相持状态经常出现于实力相当的比赛中。双方彼此了解。相互适应。比赛出现一种相对平衡。这是双方教练员都十分谨慎。都不愿意打破僵局,是主动出击,还是等待时机。这要根据临场具体情况做出抉择。如果想主动打破僵局,就必须改变打法。变化比赛节奏。集中力量重点突破。要求队员思想要统一。步调要一直。行动要坚决。要照既定的战术部署,权力争取比赛的主动。但要注意尽可能减少失误。如果采取后发制人的策略,则要求队员沉着冷静,善于捕捉战机,抓住对手的漏洞或失误进行反击。尤其是核心队员,要随时统观全局。做好反击的准备。一旦发现良机,应带领全队毫不犹豫的展开有力的进攻。
高中篮球班赛战术
从你的描述我得出3个信息 1、你们班中锋身体素质不错,是年级最好的中锋。2、有个能抢篮板的大前。3、一堆乱战小前锋。
防守主防内线,中锋只在篮下附近活动节省体力,保护禁区,对位的球员去干扰对方运球的同学,其它三名同学快速回防,对方打快要第一时间回防到本方三分线内,通过喊话去盯防离自己最近的对方球员。防守时如果对方很喜欢突破,防守适当放开一步,对方球员快速突破到内线,要去补防,正面由中锋去干扰,其它球员要补防到附近准备抢断对方的传球。有好中锋的队伍防守一定是比对方强的,只要咬住上半场,下半场对方比你们累的多,投篮肯定失准。除非上半场让他们投出信心了。
进攻, 以中锋为核心,你们中锋没到对方半场,就不要仓促投篮,除非有无人防守的三步上篮机会。尽量去突破分球,或者将球调入内线(你们中锋要主动喊,主动去在内线卡位,抢占篮下),乱战小前锋多了没用,要选出一个会做掩护的球员,和一个传球比较好的球员。举个例子:你们大前和中锋挤在一起,对方也是两个人站在旁边,你们大前不是很能拼么,可以从内线移动到外线接球,尽量把对方球员吸引出内线,并且给你们正在吃力运球的球员做掩护,会挡拆最好(应该是不会)不会就主动接一下球,再把球传给身旁队友,其他球员多跑动,好的位置不一定是空位投篮的位置,如果有舒服的角度和距离传给内线中锋也是最佳选择。 摇摆人千万别乱,进攻要尽量给中锋内线得分做掩护,在外围跑动调动对方防守,然后传球给本方中锋在内线得分。
中锋都分为哪几种类型?
一。射手型中锋(如名得分是他们的第一要务,这一类的中锋还可以按如下方式细分)
1。全面型:其特点是不仅善于阵地战,也善于运动战;不仅善于抢点,也善于凭脚下技术自己创造机会;不仅能成为队中的最佳射手,还能出色地与队友进行配合。代表人物:
范巴斯滕
范巴斯滕是全面型前锋的杰出代表,也是自贝利之后的最出色的2名全面型中锋之一。范巴斯滕在技术上几乎没有没有弱项。头球,远射,抢点,个人突破,回接策应为队友做球无一不精。其优雅的充满贵族气息的踢球方式更是 充满魅力。在83-87的阿甲克司,范巴斯滕取得了每个赛季最少进31球,最多进37球的惊人成绩。在冠军杯决赛,联盟杯决赛,欧洲超级杯和丰田杯赛中范巴斯腾均有过惊人的表现。巴斯滕最大的遗憾是90世界杯,也正是那一次的失常表现说明了他与克鲁伊夫相比还有明显差距。
罗马里奥
罗马里奥恐怕是范巴斯滕之后最优秀的中锋。如果说巴斯滕是精灵,罗马里奥恐怕就是后卫眼中的魔鬼。克鲁伊夫曾经说过:“贝利,盖德穆勒,范巴斯腾和罗马里奥是足球史上最优秀的4名中锋。”除了禁区内无人可比的一对一能力和敏锐嗅觉之外,罗马里奥还是禁区前沿踢墙式配合的大师。应该说,以他168cm的身高和不算很强壮的身体能成为一名世界级中锋这本身就是足球史上的奇迹。罗马里奥总能作出一些别人意想不到的动作,除了为人所熟知的成就之外,还有一些如两次欧洲冠军杯最佳射手等等不为人所知。
克雷斯波
与前两位比起来,克雷斯波的名气要小一些。虽然他的技术不如前两位那么华丽,但在当今的中锋当中,克雷的技术是最全面的。意甲已经把他从一个单纯的抢点型中锋培养成了一名前场核心式的人物,从河床到帕儿马再到拉齐奥,克雷斯波可谓一步一个脚印地向世界顶级前锋迈进。遗憾的是,留给他追赶前二位的机会和时间已经很少了。
范尼斯特鲁伊
技术特点与巴斯滕非常类似,但是在某些细节方面比巴斯滕略嫌粗糙。他应该还有提升的空间。
特里斯坦
拉科的特里斯坦和贝来龙一起表现丝毫不逊色于皇马的劳尔和齐达内。上赛季的特里斯坦表现出了极为全面的素质。然而世界杯的表现证明了他还缺点什么。或许2004欧锦赛才是特里斯坦真正成熟的时刻。
2。 速度技术型:这一类的选手同样拥有精良的射术和出色的个人技术,但他们的技术更适合在高速运动中体现,因此他们的能力似乎更多地在运动战而非阵地战中展现。
罗那尔多
罗那尔多毫无疑问是这类选手的最出色代表。对于他我不再多讲。需要指出的是,在97年大罗与老罗的合作中我们可以发现罗那尔多至少在得分能力上还没有达到罗马里奥的水平。当然,罗那尔多也有自己的优势,不过至少在目前,我个人认为他比93-94赛季的罗马里奥还是要略逊一筹。
亨利
亨利和罗那尔多不同之处在于他比较喜欢向边路走,但实际上我认为他还是一名中锋,无论在阿森纳还是在法国他都应该是双中锋中位置比较灵活的一个。比起罗那尔多,亨利和阿内耳卡更多地依赖于速度和爆发力,因此英超对于他们来说应该是最适合的联赛(阿内耳卡的离开应该是个错误)。
维阿
比起前两位来,维阿的得分能力似乎要差了些。但不要忘记他的进球有多重要。除了在AC米兰那个光芒四射的赛季之外,在巴黎圣日珥曼的维阿也是异常出色的。在95年与巴萨的冠军杯半决赛中,维阿显示了一柱擎天的实力。维阿在技术和爆发力上均不逊色于罗那尔多,助攻的能力甚至强于罗那尔多。唯一的缺憾是他似乎缺少一名射手所应有的敏锐嗅觉。
欧文
欧文的技术和身体素质要逊色于前几位,但是他的长处在于跑空挡。而他的抢点能力和临门一脚的把握能力也强于前面3位。世界杯英格兰的低潮似乎也影响了欧文,他还能否恢复2000-2001赛季的水平?这或许也和利物普这个整体能否提供给欧文一个良好的发挥环境有关。
3。强力中锋射手:此类前锋射术精湛但控球和过人技术平平,更多地需要队友支持。但一旦有好的助攻手,他们的威力是巨大的,尤其是在阵地战中。
维埃里
维埃里是当今前锋中最善于破密集防守的球员,这方面恐怕只有当年的罗马里奥才可以与他相提并论。尽管他的脚下技术平平,但是他拥有精确的射门脚法,出色的头球技术和抢点意识,这一切与他强壮的身体相结合,使得任何防线面对他的冲击都备感吃力。维埃里毫无疑问是不幸的,过多的流浪,伤病和运气欠缺使得他丧失了太多的本应得到的个人荣誉。
阿兰希勒
阿兰希勒的成长之路以轰轰烈烈开始,以迅速滑落而告终。希勒曾创造了英超多个进球纪录,96的欧锦赛和他在纽卡斯尔的精彩表现使他达到了个人生涯的高峰,获国际足联银球奖和欧洲足球先生评选第3名。但此后他迅速滑落,到98他已经完全没有了往昔的风采,那支英格兰队的失利不能不说与希勒的表现不佳有关。希勒的特点介于维埃里和巴蒂之间,论强力抢点他不如维埃里,而论运动战他不如巴蒂。希勒的真正优点在于临门一脚的效率极高。
莫伦特斯:
效力皇马对于莫伦特斯来说既是好事也是坏事。虽然他获得了众多集体荣誉,但是却始终要生活在巨星的阴影下。以劳尔为前场核心的打法使得本来应该成为射手型中锋的莫伦特斯不得不做不少策应的工作。而这种遗憾在西班牙国家队还要延续,不能不说是对莫伦特斯发挥其得分能力的一种阻碍。
特雷择盖
与前面3位比起来,特雷择盖作为强力中锋的抢点能力和身体素质稍逊。但是他的技术和意识要在前3位之上。当然,比起全面型中锋来说,他自己创造机会的能力还不够。
4。纯机会主义者:此类前锋无论技术,速度,身体素质都算不上顶尖,但凭着无与伦比的抢点意识仍可以在顶尖射手中占据一席之地。
因扎吉
无论在亚特兰大还是在尤文还是米兰或是意大利国家队,因扎吉都是一个特点,那就是大多数时候除了射门你几乎可以忽略他的存在。可这丝毫不影响他在现役意大利球员中仅次于维埃里的场次平均得分率。
5。高中锋型射手:高中锋型的射手当然要有异常出色的头球能力,但此外临门一脚的功夫也必须出色,当然由于当今足球的发展,这类仅靠身体抢点吃饭的前锋是越来越少了。
比埃尔霍夫
96欧锦赛和96-97意甲27个进球是比埃尔霍夫辉煌的时刻,应该说对于不少意甲的后卫来说,象他这类的前锋倒比罗那尔多更难防守。有人开玩笑说:“罗那尔多对于头部以下的传球都会用脚去射门,而比埃尔霍夫对于小腿以上的传球都会用头去冲顶。”
贾德尔
这个“假巴西人”在成名以后,无论在巴西还是土耳其都能保持接近一场比赛进一球的水准,而到了葡萄牙他甚至有希望将此纪录提到到一场进1。5球。当然头球占了很大比例。此人最大的遗憾是在二流联赛耗时太久,不过即便他早早去了巴萨并表现出色,恐怕以他的特点也仍然不入巴西国家队教练的法眼。
6。不容易归类的几位射手型中锋
巴蒂斯图塔
巴蒂并不容易归类,和维埃里比,他不能算是一名强力前锋,当然也不是机会主义者。但是作为一名全面型前锋,巴蒂在跑位和脚下技术方面还是有欠缺的。3者的特点他都有,甚至速度和爆发力也不错,但都不是特别突出。或许缺少异常突出的特长也是巴蒂在世界大赛中更多的只能锦上添花而无力雪中送炭的原因吧。但不管怎么说,一名称雄意甲达10年之久的优秀射手无愧于“战神的称号”。
克林斯曼
克林斯曼的归类同样有些问题。虽然他的特点与技术速度型有些相似。但是他的脚下技术不如那几人,而阵地战中的抢点能力倒是类似强力前锋。克林斯曼的辉煌时刻本应在96年,当时他不仅在热刺表现抢眼,而且在欧锦赛的小组赛中表现异常出色,然而由于受伤错过了半决赛和决赛。而他的队友萨默尔却成了当年的欧洲足球先生。
希格诺里
2(3?)次意甲最佳射手证明了希格诺里的实力。许多人可能以为他是一名纯粹的中锋射手,然而在94世界杯中,希格诺里曾出任左前卫并在对挪威一战中表现出色。在意甲,我也曾经常看到他在拉齐奥和福贾的左路狂突后的射门或者传中,到博洛尼亚后,他更是承担了部分前场组织者的角色,另外他的任意球也很出色,他的特点有时有点象当年的左拉。
埃尔伯
埃尔伯的特点介于机会主义者和强力中锋之间,他还有一个长处就是关键时刻能够无私地策应队友。在欧洲冠军杯对皇马的比赛中他的这一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他注定与贾德尔一样是巴西足球的另类。
二。策应型中锋:策应型中锋的首要任务通常不是得分而是牵制对手的防线。在442流行的今日,这一类的中锋是越来越少了。
克鲁伊维特
以小克的技术特点他本来应该是一名全面型前锋。可是相对偏弱的得分能力使得他只能经常负担起回撤为队友做球的任务。在荷兰队他成就了博格坎普,在巴萨他又帮助了里瓦耳朵和恩里克。上赛季有一度他甚至负担起前腰的任务,对他来说,这未免不是个好的选择。因为这有利于他在国家队与范尼进行合作。
谢林汗姆
一个劳模型的策应者,同样成就了多名射手。这些人包括热刺的克林斯曼,英格兰国家队的希勒,以及曼联的范尼等等。谢林汗母本人的得分能力不弱,因此他还可以胜任超级替补的角色。
另外还有德国的扬克尔也属于此类中锋。
在篮球比赛上,中锋的最大作用就是抢篮板和防守么?
我觉得中锋的作用不外乎也就是抢篮板和防守了。不过一个好的中锋,就相当于掌控了全场的命脉,是整个球场的主导者。
中锋其实不论是在攻击或防守上都是主宰篮下禁区,犹如球队守护神的人。运球和中长距离投篮的能力较弱但是高大的身材和强而有力的体格,成为其在篮下投篮、抢篮板球和盖火锅等有利的武器,也造成对手在禁区内不得不面对的强大压迫感。
禁区是球场中冲撞最激烈的地区,所以中锋为了球队的胜利必需辛苦的在禁区里和对手冲撞、抗衡。正如现代篮球的名言"篮球是中锋的游戏"一样,中锋在篮球比赛中是非常重要的。
作为一个优秀的中锋,在其进攻的时候,其他队员都会随之调整位置接应,把防守人带入持球中锋的进攻区域。中锋在进攻中遇上协防、补防或发现同伴有好机会时,也会立即将球传给空位或有利进攻位置上的队员,因此防守中锋接球并不是单纯的防御,而是从心理、战术、作风等进行的主动积极的行动。
并且在防守中特别需要重视运用夹击、协防等整体配合的防守方式,以此来加强内线球员的防守配合,增大整体防守面积,融合区域联防和人盯人的优点,形成多变盯人战术的配合体系,从而达到降低中锋进攻次数,控制中锋的得分,破坏对方内线与外线的联系,抢断其传球的防守目的。
所以说一个好的中锋就是整个球队的保护神,守护着球场上的每一个球员,同时做好进可打击敌人,退可守住阵地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