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奥运会奖牌制造商-北京奥运会奖牌的制造

tamoadmin

1.奥运会奖牌的材料分别用什么做的?

2.冬奥会的奖牌是什么材质?

3.北京奥运会的金牌是什么材料制造的?它的直径和厚度各是多少?

4.北京奥运会奖牌的制作过程。

奥运会奖牌的材料分别用什么做的?

北京奥运会奖牌制造商-北京奥运会奖牌的制造

奥运奖牌它们由金银铜制成的。

奥运冠军的奖牌制作都是有着明确规定的,首先是奖牌的直径它是不可以小于60毫米的,并且厚度也是不能低于3毫米。奥运会比赛项目冠军和亚军的奖牌质地为纯银,冠军奖牌还要镀上不少于6克的纯金。也就是说,奥运冠军手中的金牌并不是纯金铸造。

北京奥组委执行副主席蒋效愚表示,北京奥运会奖牌“金镶玉”创造了奥运会历史上的多项第一:首次面向全球征集设计方案,首次在奥运奖牌中加入了非金属材质,同时也是第一次由一家公司对奥运会及残奥会全部奖牌进行赞助。

扩展资料:

7月3日,北京2008年奥运会和残奥会奖牌赞助商必和必拓,向北京奥组委交付了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所需的总计6000枚金、银、铜奖牌。据介绍,这6000枚奖牌包括北京奥运会、残奥会金、银、铜牌各1000枚。

6000枚奖牌的总数是在综合考虑了奥运会和残奥会项目设置、团体项目参赛人数、并列获奖、意外损坏等情况后定下的,完全能够满足奥运会及残奥会颁奖需要,同时也能满足赛后奥林匹克博物馆收藏需求。

新华网-关于里约奥运奖牌,你应该知道的10件事

冬奥会的奖牌是什么材质?

北京冬奥会的奖牌材质是金、银、铜打造的

北京冬奥会的奖牌“同心”是中国制造业成就的象征。奖牌正面的环形则以冰雪赛道为灵感,其中两圈圆环刻有冰雪纹和祥云纹,居中为奥林匹克五环标志。背面的环形以星轨图形式呈现,24颗星宿代表24届冬奥会,居中为北京冬奥会的标志。

奖牌的生产过程非常严格,包括18道工艺和20道质量检验。其中雕刻工艺就尤其考验制作方的水平。工整的五环标志和线条丰富的冰雪纹、祥云纹,都是通过手工完成的。雕刻师运用了入选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钱币生产中的手工雕刻技艺”,在显微镜下将简约大气的纹理雕刻到奖牌表面。?

而奖牌正面环形的内凹效果,则采用“打洼”工艺。这是一种最早见于在史前时期玉器制作的传统工艺,通过在器物表面长时间磨削,产生凹槽。刻在凹槽上的纹理,将因此更具立体感。从设计初稿到定稿,从生产样品到成品,过程从非一蹴而就,期间设计方和制作方要进行大量的互动探讨。

例如设计方希望奖牌表面质感整体简朴内敛,以哑光形式出现,但文字、图案和纹理要有镜面光亮,通过与整体哑光形成对比来呈现突出效果。常规的方式是统一镜面光亮或哑光,这种局部特殊处理的需求,最终要求制作方同样要以手工方式对文字图案部分抛光。?

北京冬奥会的奖牌绶带材质

通常奥运会奖牌绶带的主要材质为涤纶化纤,北京奥运会奖牌的绶带加入桑蚕丝,占绶带材料的38%。而北京冬奥会奖牌绶带更进一步,达到“100%丝绸”,并通过“先织后印”的工艺,为绶带配备了精致的“冰雪纹”。绶带采用24立方米厚度的五枚组织桑波缎。

在制作过程中,绶带的经纬丝线经过特别处理,减少了绶带收缩率,从而使其在牢度测试、耐磨损测试和断裂度测试中经受住严苛考验。例如在防断裂方面,绶带可以拴住90公斤的物品而不断裂。

北京奥运会的金牌是什么材料制造的?它的直径和厚度各是多少?

北京奥运奖牌“中西合璧” 北京2008年奥运会奖牌直径为70毫米,厚6毫米,重150克。奖牌正面为国际奥委会统一规定的图案———插上翅膀站立的希腊胜利女神和希腊潘纳辛纳科斯竞技场。奖牌背面镶嵌着取自中国古代龙纹玉璧造型的玉璧,背面正中的金属图形上镌刻着北京奥运会会徽中国印。奖牌挂钩由中国传统玉双龙蒲纹璜演变而成。 整个奖牌的中国特色浓郁,既体现了对获胜者的礼赞,也形象诠释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以“玉”比“德”的价值观,是中华文明与奥林匹克精神在北京奥运会形象景观工程中的又一次“中西合璧”。 玉嵌金中喻示“金玉良缘” 国际奥委会规定,奥运会比赛项目冠军和亚军的奖牌质地为纯银,冠军奖牌还要镀有不少于6克的纯金。 以往奥运会的奖牌在材质的使用上均没有突破,北京奥运会奖牌则创造性地将玉嵌其中。这一设计不仅符合国际奥委会的相关规定,也彰显了“玉”的高贵品质,喻示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金玉良缘”,体现了中国人民对奥林匹克精神的礼赞和对运动员的至尊褒奖。 奖牌上的玉石颜色不同 杭海说,在色彩搭配上,金、银、铜牌分别配以白玉、青白玉和青玉。“在三块玉当中,白玉品质最高,白颜色跟什么搭配都好看,金这个颜色特别难搭配颜色,一弄不好特俗气,但是和白的配在一块没有问题。银牌的叫青白玉,颜色稍冷一些,跟银的颜色配在一块比较协调。铜的玉叫青玉,稍微深一些,跟铜牌搭配气质好一些。” 奥运奖牌丝带由机织而成 与奖牌同时发布的还有奖牌包装盒和丝带。奖牌包装盒为中国传统工艺制作的木制漆盒,四方造型,天地盖四边略呈弧形,喻“天地四方、六合美满”之意。丝带则由机织而成,朱地云纹,喜庆祥瑞。 力争使奖牌的玉成色一致 北京奥组委有关负责人介绍说,从原材料的选择到奖牌最后的加工都将有严格的程序,力争使金、银、铜每块奖牌的玉的成色保持一致。 北京奥运会奖牌原材料由赞助商必和必拓公司负责提供。目前,奖牌选材的工作正在进行当中。 解决玉碎问题设计是关键 运动员在赛场上获得优胜之后往往异常亢奋,在这种情绪支配下,很可能将手中的奖牌抛向空中,甚至扔向观众席,从而造成奖牌的损毁。玉是一种易碎的材料,如果没有牢靠的技术保证,镶嵌着玉石的北京奥运会奖牌被扔出去的后果必定是“玉碎牌损”。解决奖牌易碎的问题,是这个设计方案最终成为北京奥运会奖牌方案的关键。 两个月解决玉碎难题 负责解决玉碎难题的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的王沂蓬教授说:“我接到这个任务大约是去年10月31日,最后提交的时间是1月20日。在这个时间,生产厂家要做出样品,然后镀金,大约要有20天时间,所以只留给我2个月。在这两个月之内,必须要保证奖牌从2米高度自然下落掉到大理石或瓷砖地面上后玉石不碎。” 第一次跌落实验失败 “第一次跌落实验失败时,我自己都愣了。”王沂蓬教授还记得当时的心情。2006年11月至12月期间,修改完善小组在专业实验室模拟现场情况,对金属和玉结合的工艺技术及安全性进行了四次技术测试———系上绶带的奖牌分别以不同角度从1米、1.5米、1.9、2米做自由落体的跌落实验,明确了三种不同结构设计的奖牌的不同性能,并据此调整了奖牌厚度和内部结构。 2毫米解决玉碎大难题 “奖牌厚度是6毫米,正面还有浮雕,要防止玉不碎,就要把它掉在地上振动的力量消除掉。玉石后面直接就是金属,振动波要直接去掉是不可能的,玉石的厚度是3毫米,要把它再嵌进去比较难,于是又车深了两毫米。我就是要在两毫米这块地方解决所有的问题。” 第四次实验时,在奖牌下落的几秒内,王沂蓬的眼睛一眨也没眨。那几秒后,等候在工作室的学生们接到了王老师的电话:“给奥组委打电话吧,通过了。”在同学们的欢呼声中,王沂蓬落泪了。 今年1月,国际奥委会的总部收到了北京奥组委寄来的北京奥运会奖牌实物,其中还包括一盘录像带。在录像带中,镶嵌着玉石的奖牌从两米高空自由降落———镜头定格在掉落在地上的奖牌,玉石毫发无损。 玉的刚烈象征君子人格 来自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的杭海介绍说,玉外表温和圆润,本质却至坚至刚,这与人中君子道德追求之境界正相吻合。“奥运冠军是最能体现奥林匹克精神的人,如果把凝结中国君子人格象征的石头放在奥运奖牌上奖励运动员,也是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杭海说。 另外,早在春秋之前,玉器便作为非常重要的礼器出现在我国先民的祭祀活动中,杭海说:“把中国视为礼器的特殊石头放在奖牌设计里,也会显得很特别。” 玉佩灵感源于龙纹玉璧 “我们从龙纹玉璧的造型中找到了灵感,采用玉佩的造型将玉环镶嵌在奖牌上,中间圆心部分改为金属。”航海说,奖牌便成为一个由金属包裹的“玉佩”造型,中间圆心上镌刻的“中国印”也因此熠熠生辉。 奖牌从2米高处自由落体 玉石毫发无损 ●2006年1月11日,北京奥组委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出公开征集奖牌设计的邀请,同时邀请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等11家专业机构作为奖牌设计的定向邀请单位; ●2006年4月13日,北京奥组委召开了北京奥运会奖牌设计征集活动初评评审会,对179件有效应征作品进行了初评,经过评审委员会投票,共有10件作品进入复评; ●2006年6月7日,召开了北京奥运会奖牌设计征集活动复评评审会,对奖牌设计初评评出的10件平面入选作品的实物模型进行了复评,投票评选出了3件作品提交北京奥组委执委会审议; ●2006年6月30日,经过北京奥组委执委会审议,确定了北京奥运会奖牌修改方向; ●2006年7月,北京奥组委成立了由奖牌设计中标单位中央美术学院和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组成的奖牌修改完善小组,开始对设计和技术、工艺等进行完善; ●2006年12月9日、15和28日,奖牌设计修改完善小组相继在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第二工作室做了三次奖牌跌落试验,将奖牌分别以不同角度从1.5米、2米做自由落体的跌落实验,在保证奖牌工艺要求的同时,确保奖牌的安全性; ●2007年1月11日,北京奥组委第77次执委会通过北京奥运会奖牌方案; ●2007年2月8日,国际奥委会执委会通过北京奥运会奖牌方案。

北京奥运会奖牌的制作过程。

北京2008年奥运会奖牌直径为70毫米,厚6毫米。

奥运会比赛项目冠军和亚军的奖牌质地为纯银,冠军奖牌还要镀有不少于6克的纯金。

北京残奥会奖牌的设计创意、造型与北京奥运会奖牌一脉相承,同样采用了“金镶玉”方案,体现了“两个奥运 同样精彩”的追求,完美诠释了“同一个世界 同一个梦想”的主题。

奖牌所需金属材料来自澳大利亚和智利,奖牌用玉为昆仑玉

制作奥运奖牌所需的金属材料由必和必拓位于智利和澳大利亚的矿场提供。其中,制作金牌所需、含13.04千克黄金的铜精矿由位于智利阿塔卡马沙漠的埃斯孔迪达铜矿提供,制作金银牌所需、含1340千克银的铅精矿由位于澳大利亚昆士兰州西北部的坎宁顿矿提供,制作铜牌和纪念奖牌所需的6930千克电解铜则采自智利的一个铜矿。

北京奥组委经过认真研究,委派多名专家和玉石专业机构进行检测鉴定,最终确定青海昆仑玉符合北京奥运会奖牌用玉要求。2008北京奥运会金、银、铜三种奖牌分别采用白玉、青白玉和青玉镶嵌。

必和必拓公司从智利和澳大利亚运来奥运会奖牌所需的金属原材料后,送抵中国的安徽铜陵有色金属集团和河南豫光金铅集团完成了冶炼和精炼。

金中镶玉制作难度最大

由于北京奥运奖牌工艺的复杂性,加上国际奥委会对奖牌抗冲击、抗摔的特殊要求,奥运奖牌玉环用料、工艺制作的要求相当高,在制作中仅奖牌玉环加工误差就不超过头发丝的1/3。

奖牌制作最大的难度在于金镶玉,包括众多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和高级玉雕师在内的专家科技攻关,将金镶玉、银镶玉、合金镶玉等贵金属与玉的镶嵌工艺完美结合起来。高品质的昆仑玉原料完成加工工艺后,由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上海造币厂最终完成奖牌的制作。

2米高处掉落安全无虞

根据往届奥运会经验,有些运动员在获得奖牌后,处于兴奋状态,会将奖牌抛向空中,有损坏奖牌的可能。而金玉结合有一个很大的难题,就是玉易碎。如何最大限度地降低奖牌的玉石损毁率,这是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

为了提高奖牌的抗冲击性能,进一步完善结构强度,在设计和修改过程中对奖牌金属和玉结合的工艺技术以及安全性等进行了多次技术测试,先后对三种不同结构设计的奖牌进行了跌落试验,让奖牌分别以不同角度从1米、1.5米、1.9米的高处做自由落体运动,从而通过实验明确了三种不同结构设计的奖牌的不同性能,并据此调整了奖牌厚度和内部结构。后来,专家又相继做了奖牌跌落试验,让奖牌分别以不同角度从1.5米、2米的高处做自由落体运动,在保证奖牌工艺要求的同时,玉石仍能保持完好,确保奖牌的安全性。

中央美术学院的奖牌设计团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