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有几个联赛
2.中国足球职业联赛发展历史
3.我国职业足球发展趋势?
中国有几个联赛
中国足球职业联赛分为4个等级,分别为:中超、中甲、中乙、中冠,中超是中国足坛的顶级联赛,其次是中甲,中乙。这三个级别的联赛都采取不跨年赛制,赛程较长;而第四级别的联赛中冠水平较低,赛事也比较集中,举办时间长度不如前三个级别。
1、中超联赛
中超联赛是中国大陆地区最高级别的职业足球联赛,中超联赛开始于2004年,前身为1989年成立的中国足球甲A联赛,由中国足球协会组织,中超联赛有限责任公司运营,是全亚洲最具竞争力、平均上座率最高的足球联赛之一,冠军将获得火神杯。
2、中甲联赛
仅次于中超的中国次级别联赛,中甲联赛中比较有实力的队伍有机会升入中超。由于中国足球股权的不稳定,中甲联赛很多球队会因为东家的更迭而退出联赛或者解散,因此这个联赛的球架构并不稳定。经常参加中甲联赛的球队有北京北控(北体大),新疆天山雪豹,以及大量江浙沪地区的球队。
3、中乙联赛
中国足球协会乙级联赛成立于2004年,前身是1956年举办的全国足球乙级队联赛(简称:乙级联赛)。中乙的一大特色在于除了俱乐部之外,中国U20国家队也会参加这一赛事来“练兵”。
4、中冠联赛
中国足球协会会员协会冠军联赛,简称中冠联赛,由中国足球协会于2002年创办,是中国足球联赛体系中的第四级联赛,属于业余联赛;先后使用全国足球业余(丙级)队联赛、全国足球业余联赛和中国足球协会业余联赛等名称,2018年改为现名。
中超联赛赛制
中超联赛以主客场双循环的方式进行,全赛季共34轮,中超联赛执行“升3降3”政策,即:中超联赛第16名、第17名和第18名直接降入中甲联赛,中甲联赛第1名、第2名和第3名直接升入中超联赛。
排名办法
(一)每队胜一场得3分,平一场得1分,负一场得0分。
(二)中超联赛当年度比赛全部完成后,积分多者名次列前。 如果两队或两队以上积分相等,依下列顺序排列名次:
1、积分相等队之间相互比赛积分多者,名次列前。
2、积分相等队之间相互比赛净胜球多者,名次列前。
3、积分相等队之间相互比赛进球数多者,名次列前。
4、所属俱乐部的预备队在本赛季预备队联赛中的名次列前者,名次列前。
5、积分相等队在当年中超联赛全部比赛中净胜球多者,名次列前。
6、积分相等队在当年中超联赛全部比赛中进球数多者,名次列前。
7、 公平竞赛积分高者列前( 红黄牌减分, 每张黄牌减1分、每张红牌减3分)。
8、以抽签办法决定名次。
(三) 中超联赛赛季进行中,积分高者名次列前,积分相等队排名相同。
中国足球职业联赛发展历史
1995年甲A联赛———10月8日,在四川队主场同延边队的比赛中,延边队认为主裁判“执法不公”,故意消极比赛,以0:6负于四川队,中国足协通报批评延边队。
1998年甲A联赛———“陆俊”、“万达退出”。3月22日,在广州松日主场和大连万达队的比赛后期,主裁判陆俊判罚的点球引起主队不满。《羊城体育》刊文称陆俊收受巨额贿赂,从而引发陆俊等对该报的诉讼。9月27日,中国足协杯半决赛,大连万达队和辽宁队比赛,万达队对主裁判俞元聪三个点球的判罚极度不满,事后俞元聪遭足协内部禁赛一年,万达也宣布退出了中国足坛。
1999年甲A联赛———“渝沈疑案”。12月5日,在第二十六轮比赛中,濒临降级的沈阳海狮队在最后时刻客场战胜重庆隆鑫队保级成功。中国足协第一次派出专人赴两地调查取证,最终无果。
2001年———“甲B五鼠”、“扫黑风暴”。当中国男足即将迎来世界杯十强赛的出线之战(阿曼队)时,甲B五队为了最后一个冲A的名额,在最后两轮连续出现“不正常现象”。尽管长春笑到最后,但中国足协经过调查后做出了处罚决定,一律取消当事球队升入甲A联赛的资格。
随后,浙江绿城、广州吉利两家俱乐部在2001年底一怒揭黑,将中国足球的黑暗面袒露在世人面前,“扫黑风暴”最终以司法介入、抓住一名黑裁判而暂时画上句号。
2002年甲A联赛———“黑哨龚建平案”。在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推动下,打击中国足坛“黑哨”行动取得重大进展。4月17日,北京宣武区人民检察院依法批准逮捕龚建平。2003年1月龚建平因犯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
2004年中超联赛———“国安罢赛”、“周伟新”。10月2日,沈阳金德对北京国安,第80分钟,周伟新判罚点球给金德,北京现代队认为不公,拒绝比赛,这也成为中国顶级足球联赛第一场没有完成的比赛。
2005年中超联赛———“迟尚斌下课”、深足“球霸”。5月17日,深圳健力宝足球俱乐部决定,解除迟尚斌球队主教练职务。在此前后,队内不合、“球霸”横行等负面传闻不断爆出。
2009年中甲联赛———青岛海利丰“吊射门”。9月在与四川西部智谷队的比赛中,海利丰队在3:0领先的情况下,有多名球员多次从中场附近直接把球吊向自家球门,公然打假球。随后,中国足协在2010年2月23日宣布,取消海利丰注册资格,罚款20万人民币。
2010年———中国足协重罚涉假三俱乐。中国足协纪律委员会2月23日公布了对在联赛中有参与假球和贿赂行为的三支俱乐部的处罚决定,广州医药、成都谢菲联俱乐部受到降级处罚,而青岛海利丰俱乐部则受到了被取消注册资格的“极刑”。
我国职业足球发展趋势?
2019年10月16日,中国足球协会宣布退出中超公司,不再拥有中超公司股权,只对重大决定拥有一票否决权,中超联赛将完全由职业联盟管理。
中国足球要改革,“职业化”是必由之路,由各主要职业足球俱乐部组成的职业联盟,懂专业也懂市场,可谓最知水深水浅之处,也最明白对症下药。在这方面,职业联盟必有作为,值得期待。
中国足球超级联赛商业化历程
中国足球超级联赛简称“中超”,开始于2004年,前身为1989年成立的中国足球甲A联赛,由中超联赛有限责任公司负责运营,是中国大陆最高级别的职业体育赛事,也是全亚洲最具竞争力、平均上座率最高的足球联赛之一。
在过去15年中,中超联赛逐步商业化、市场化,在媒体版权销售、门票销售、赞助收入、衍生品开发以及整体社会影响力均为国内领先赛事,被视为“中国体育赛事第一IP”。
早期阶段(2004-2009年):2004年,中国足球协会在总结中国十年职业足球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提升中国职业足球竞赛水平和品牌,正式推出中国足球协会超级联赛,即中超联赛。成立之初的中超联赛由中国足协管理,行政管制较为严重。
成立元年,发生了G7革命,7家足球俱乐部向足协要求“政企分开,管办分离”,要求足协放开对中超联赛的行政监管。
2006年,中国足球协会与所有中超联赛参赛俱乐部共同出资成立中超联赛有限责任公司,股份制的中超公司36%的股权由中国足协持有,16家俱乐部各持有4%的股权,足协对中超公司具有控制权,足协和体育总局是“两块牌子,一套人马”,中国足协受控于国家体育总局,所以实际上中超公司间接听从国家体育总局管理。
商业化起步阶段(2009-2014年):2009年,中国足球打黑行为和中超联赛内部腐败让中超品牌风雨飘摇。2010年,恒大加入中超联赛,中国足球进入金元时代。2012年,中超联赛16支球队单季投入超过30亿元人民币。
商业化快速发展阶段(2014年以来):2014年,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获得中超联赛3年独家冠名权。2015年,中超联赛在冬季和夏季的援引投入排世界第二,仅次于英格兰足球超级联赛。2016年,体奥动力以80亿元购买中超联赛未来五年全媒体版权,中超联赛在巴西、英国、法国、比利时等国实现转播。
中超15年快速发展,目前拥有20多家合作伙伴,实现全球化转播。中超逐步加快商业化步伐,目前海外转播平台增加到20多个,覆盖范围达到96个国家和地区,耐克、嘉士伯、中国平安等20+企业先后成为中超的赞助商或合作伙伴。
中超联赛认可度和影响力持续增强
中超联赛国内认可度和影响力持续增强。中超联赛15年内共举办6708场比赛,覆盖全国20个省份与直辖市。中超联赛现场每场观赛人数由2004年1.1万人增长到2018年2.4万人,增长超过两倍,比赛转播累计收视人次从2007年1.4亿增长到2018年6.8亿,新媒体成为重要收视媒介。
中超联赛俱乐部水平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与影响力持续提升。德勤《2018年中超联赛商业价值白皮书》数据显示,2013-2018年内共有9支不同的中超俱乐部入围亚冠,在亚冠赛场中的整体成绩较之前也有所提升;最近三届世界杯中,共有18位球员入选,入选人员增长迅速。
中超联赛拥有众多海外媒体,海外转播机构覆盖全球96个国家和地区,同时与英超联赛、西甲联盟等全球顶级赛事建立深入合作,不断提高国际影响力。
足协退出中超公司 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升
2019年10月16日上午,中国足球协会宣布退出中超公司,不再拥有中超公司股权,只对重大决定拥有一票否决权,中超联赛将完全由职业联盟管理。
中国足协秘书长刘奕对此表示:“足协只对重大决定拥有一票否决权,全力支持职业联盟的发展。足协将充分放权信任市场,足协不会持有职业联盟的股份也不会参与联盟的日常运营,中超公司管理权、经营权和权益分配权交给职业联盟。”。
足球职业联盟16家俱乐部分别为重庆当代力帆、北京人和、贵州恒丰、长春亚泰、河南建业、北京中赫国安、山东鲁能、天津天海、上海绿地申花、河北华夏幸福、广州恒大淘宝、天津泰达、上海上港、江苏苏宁、广州富力、大连一方足球俱乐部。
中国足球协会原来持有中超公司36%股份,16家中超俱乐部各持有4%股份,足协既是中超公司的控股股东又是管理者。职业联盟成立后,足协不再持有中超公司股份,由职业联盟完全持有,实现了16家中超俱乐部的自治管理。
中国足协宣布放弃中超股份,这样的后撤,是给市场力量让位。这意味着“管办分离”在中国足球最核心的部位有了实质性进展,让中超在市场上冲锋陷阵,协会则做好服务,两者的关系才能真正理顺。
中国足球要改革,“职业化”是必由之路,而最“职业”的行为其实就是放开手脚、直面市场,在市场上淬炼筋骨,让市场评判价值。由各主要职业足球俱乐部组成的职业联盟,懂专业也懂市场,可谓最知水深水浅之处,也最明白对症下药。在这方面,职业联盟必有作为,值得期待。
应该看到,在足球领域“管办分离”,充分相信市场机制是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也是大势所趋。此番足协退股、放手,让人看到了中国足球深化改革的决心。足球发展没有捷径,必须按照规律办事。成立职业联盟,科学化决策、职业化运转、企业化运营,是引领目前处于困境中的中国足球走向正轨的必由之路。
—— 更多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全球足球产业商业价值与投资战略规划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