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李舒的成长经历
2.我是浙江考生,想考到上海或江苏,选什么大学好?估计大概比重点线高20~30分。
3.谁能告诉我国家篮球队队员的详细资料?
4.郝更生的履历
李舒的成长经历
天赋+勤奋
李舒从小就爱唱爱跳,而且模仿能力极强,只要是电视上看过的节目,她不但模仿得惟妙惟肖,而且还会重新编排出一套新的。5岁时,父母看李舒的确有跳舞的天赋,就把她送到幸福路小学的学前班学舞蹈。李舒学习很主动,也很能吃苦,每天早上5点钟起床,不用父母陪同,自己一个人去学校学舞蹈,与生俱来的乐感和舞蹈天分,使她比别的孩子更出色。她经常登台演出,并自编自演节目,代表班级参加学校举办的艺术节,每次都拿第一名。李舒不仅舞跳得好,歌唱得也好,她在郑大附中举办的第一、二届卡拉OK大奖赛中均获第一名。
李舒精力旺盛,不爱睡午觉,除了唱歌跳舞,她做得最多的事就是打篮球。高二时,她主动向学校申请,组织成立了学校第一支女子篮球队,经常在业余时间打篮球,即使在高考期间也没中断。高中毕业,李舒以良好的专业成绩和自身条件,同时被上海东华大学(原中国纺织大学)、北京服装学院、苏州大学和郑州工学院(原郑州纺织工学院)录取。
幸运+实力
修长的身材,清新脱俗的气质,刚入校门,李舒就引起了各方面的注意。不久,李舒就成为《上海服饰》、《都市丽人》、《HOW》杂志的服装模特,并代表学校参加每年一度的国际服装节、上海服装周及其他一些演出。在别人眼里,上天对她好像格外眷顾,一次,李舒在参加资生堂的新品发布秀时,被一位经纪人看中,她拍了自己的第一个广告——上海“嘉陵”摩托广告,并最终成为上海“嘉陵”摩托的形象代言人。
李舒微笑的面庞、清纯的目光让她散发出天使般的光辉,吸引了众多著名企业的目光,她相继成为“雅芳”、“娃哈哈”、“统一鲜橙多”、“柏丽丝”、“爱立信手机”等影视、平面广告的主角。
上课、面试、拍广告、当模特,李舒做得很投入,也很辛苦。她最忙的一天要跑3个省,头天晚上在合肥参加春节晚会,第二天早上6点起床坐飞机到上海,和导演洽谈事情,去广告公司面试、定妆,23点坐火车到无锡,第三天上午办完事,中午12点坐火车又返回上海。这对于一位不到20岁的美丽少女来说,若没有发自内心的喜爱,是很难坚持的。
机遇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2003年8月,李舒在暑假期间参加了“黄金搭档”杯CCTV服装设计暨模特电视大赛安徽赛区的选拔。初次参赛的她一路领先,最后因一个小小失误与第一、二名失之交臂,获得第三名,但也取得了参加全国大赛决赛的资格,继而又顺利地进入总决赛。
自信+智慧
“黄金搭档”杯第四届CCTV服装设计暨模特电视大赛总决赛的前四个环节比赛,采用预赛、复赛、决赛阶段的环节淘汰制。赛场上7盏灯代表评委团的7位评委,有4盏以上绿灯代表选手胜出,有4盏以上红灯代表选手落败。而称得上是“一语定乾坤”的第五个环节——素质问答,是本次比赛中惟一对选手表现进行综合评定的环节,评委团将根据5位选手在整个参赛过程及此环节的表现,确定选手最终比赛名次。
“比赛真的很激烈,一环扣一环,每个环节都不能出现一点失误,稍有不慎就会被淘汰。”谈起比赛,李舒深有感触地说。
虽然夺冠之路困难重重,但李舒面对挑战、面对考验、面对压力依然信心百倍,因为她坚信:只有觉得自己是最好的,才能发挥得最好。
在复赛答题现场,李舒遇到这样一个棘手的问题:“如果你要去参加主持人李佳明的婚礼,但身上只有2元钱,该送什么礼物?”这是个非常刁钻且有挑战性的问题,可算是开赛以来最难的问题之一,全场观众顿时静了下来。
只见聪明的李舒明眸一转,一下子说出三种选择:一是用两张一元人民币折成两颗心形;二是买一根红线送新人;三是买一注**送新郎,并告诉新郎,这张**如果没有中奖就是为福利事业献出了一份爱心,如果中奖就作为新婚的贺礼。结果,这张“**”为李舒赢得了7盏绿灯——她以全票通过这一关的考试!现场观众也为她的回答报以热烈的掌声!
聪明睿智是这次比赛的评委对李舒的整体评价。在整个比赛中,李舒妙语不断,精彩的话语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请用以下三个词语说一段话:毛戈平、跑步机、米粉。”
“毛戈平牌跑步机,运动一小时能帮你消耗掉吃10斤米粉的热量。”
李舒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夺得了这次比赛的亚军,实现了自己青春的梦想。
我是浙江考生,想考到上海或江苏,选什么大学好?估计大概比重点线高20~30分。
上海比较好的学校:复旦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我来一一给你介绍。
复旦大学的经济类、金融类、新闻类、理科、医科都很好。现在,复旦大学的法学也很不错,在江湾校区,学校很大很气派。理科中的数学和生物不错。微电子是一块牌子,在张江校区,有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交通大学:力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 都是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并且有国家重点实验室:金属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区域光纤通信网与新型光通信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与北大联合)
机械系统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 海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财经大学财:不说你也应该知道了,国家重点财经类院校,很多专业都非常牛X的,比如,会计,统计,国际贸易和金融、审计等等!
华东师范大学:文科类专业,主要是学术上的研究,有两个比较牛的专业,光学(国家重点学科),物理化学(上海市重点学科)。等等!
我建议你读上海财经大学,专业可以选会计专业,第一,就业前景好,不会失业。第二,待遇中上等。第三上海财经大学每年都有学生被选到香港去实习,呵呵!祝你好运了
谁能告诉我国家篮球队队员的详细资料?
球衣色 红色 和 白色
主教练 尤纳斯·卡兹劳斯卡斯
(Jonas Kazlauskas)
加入国际篮联时间 1936年加入国际篮联;
1958年退出;
1974年恢复会员资格
世界排名 (男子) 11
世界篮球锦标赛 参赛: 7次
最佳成绩: 第八名 (1992年世锦赛)
奥运会 参赛 : 8次
最佳成绩: 第八名
(96'亚特兰大奥运会,04'雅典奥运会)
亚洲篮球锦标赛 参赛 : 16次
最佳成绩: 冠军 (14次)
中国国家男子篮球队是一支代表中国出战各项国际赛事的篮球队,是亚洲地区的垄断型强队。
历史
中国男篮始建于1917年,1936年加入国际篮联,由于政治原因于1958年退出,于1974年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名义恢复了会员资格,中国男篮是目前亚洲地区实力最强的国家级篮球队,常年垄断所参加的亚洲各项篮球赛事冠军,并保持亚洲篮球锦标赛夺冠次数最多的记录,14次。球队自1978年开始参加世界篮球锦标赛之旅以来,也一直是亚洲球队在历届世锦赛上最好名次获得者。在中国队所参加的几次世锦赛中,分别获得了第11、12、9、14、8名,球队在世界大赛中的最好成绩为1994年圣彼得堡友好运动会上取得的季军。
近些年来,中国男篮展露出一些可以击败欧洲顶级球队的能力。在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中,中国队在主教练哈里斯(Del Harris)的带领下在小组赛最后一场比赛中67-66险胜世锦赛卫冕冠军赛黑男子篮球队取得了晋级8强的资格。在2006年日本世界锦标赛中中国也从D组脱颖而出在最后两场小组赛击败了塞内加尔和斯诺文尼亚后晋级淘汰赛阶段的16强,最终是在16强中64-95败给了后来淘汰美国取得赛事银牌的希腊队,总排名为世锦赛24支球队的第15名。
球队拥有NBA休斯敦火箭队主力中锋姚明这样的超级明星球员和王治郅,易建联这样加盟过或很有可能加盟NBA联盟的优秀球员,现任主教练为立陶宛人尤纳斯·卡兹劳斯卡斯。
球队纪录
最大胜差 98:10 胜 沙特 (2005年亚锦赛)
新一届国家男篮集训人员名单
--------------------------------------------------------------------------------
(一)教练组
领 队:胡加时(兼职,篮球中心)、白喜林(专职,篮球中心)
主教练:尤纳斯.卡斯劳斯卡斯(立陶宛)
教练员:郭士强(辽宁)、埃尔(立陶宛)、阿的江(兼二队主教练,八一)、李群(广东)、巩晓彬(山东)
队 医:杜文亮(总局体育医院)、王强(成都体院)
翻 译:郑诚(篮管中心)、李征(苏州大学)
科研教练:赵杰修(体科所)
(二)运动员
李楠、王治郅、莫科、王中光(八一),易建联、杜锋、朱芳雨、王仕鹏、周鹏、陈江华(广东),张庆鹏、杨鸣、李晓旭(辽宁),孙悦、张松涛、霍楠(北京奥神),姚明、刘炜、王勇(上海),唐正东、韩硕(江苏),龚松林(福建)。
号码 队员 场上位置 身高(cm) 体重(kg) 所属球队
5 刘炜 控球后卫 190 92 上海大鲨鱼
7 王仕鹏 前锋 196 93 广东华南虎
8 朱芳雨 前锋 201 100 广东华南虎
9 孙悦 后卫 204 95 / 北京奥神
11 易建联 中锋/前锋 212 110 广东华南虎
12 莫科 中锋/前锋 208 108 八一火箭
13 姚明 中锋 226 140 休斯敦火箭
14 王治郅 大前锋 216 124.9 八一火箭
15 杜锋 前锋 205 95 广东华南虎
荣誉
第8、9、10、11、12、14、15、16、17、18、20、21、22、23届亚洲篮球锦标赛冠军。
郝更生的履历
郝更生的夫人姓高名梓,出身名门。原籍安徽贵池,寄籍江苏南通,肄业于上海女青年会体育部。肄业后即远赴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任教。一年后赴美深造,就读于威斯康辛大学。回国后任国立女子师范大学体育系主任。郝更生与高梓同时期在美留学。留学期间即互相倾慕,但未谋面。郝更生是中国留美学生中专攻体育最早的一个,高梓则是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女子篮球队的中锋,是该队唯一的一位中国人。两人在留学生中均小有名气。1924年,第三届全国运动大会在武汉举行。郝更生主持筹备,高梓作为华东女子手球队领队,率队赴武汉,两人第一次见了面。因两人酷爱体育,趣味相投,一见如故,谈得十分投机。自此,两颗心便紧紧连在一起。
1925年,郝更生在苏州大学任教,好不容易等到学期结束,便冒着暑热奔赴北京,应聘到清华大学担任体育系副教授。当时,有三所学校同时发出聘书,除清华大学外,还有南京的东南大学和厦门的厦门大学。郝更生虽很不习惯北方的生活,却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北京,因为高梓在北京。30年代的北京城远不是今日的北京城。清华园距北京城10多里,沿途尽是旷野,进城要坐出租车,单趟就要五块大洋。郝更生经常乘车进城,掏大洋付车费毫不吝惜。郝更生进城表面上的理由是他当时兼任北京市中等以上学校体育联合会会长,需经常关心会务工作,真正的原因是为了与高梓约会。高梓是他的副会长。
两位体育教授、又是会长与副会长的频频约会,在学校和体育联合会引起种种议论。有羡慕的,也有嫉妒的;有为之高兴的,也有为之愤愤不甘的。议论最多的是高梓所在的北京国立女子师范大学。高梓生性活泼,为人直爽,且学有专长,早成为大家注目的风流人物。追求她的男士很多,其中有大学校长、教授,甚至有年龄稍大一点的学生。有位教师献殷勤地形容说:“高教授在运动场上,就像蝴蝶在花丛中飞翔。”这只“蝴蝶”翻飞纷舞,却飞到郝更生身旁,令众多“捕蝶者”扑了个空。友人向郝更生打趣说:“你是从千军万马中杀出来的。”郝听了很是得意。功夫不负有心人,郝更生从苏州追到北京,频频向高梓献殷勤,终于赢得了高女士的心。1926年两人正式订婚。1929年2月6日在北京举行婚礼。婚礼之日,众多友人前来祝贺。他们的好友徐志摩特地用三张宣纸,写了一幅长篇累牍的结婚贺词。徐志摩与新婚夫妇彼此十分熟悉,开惯了玩笑,因此贺词写得诙谐幽默,令人捧腹。还有一位天津的音乐家朋友叫杜庭修,专程从天津赶到北京参加婚礼,他送了一幅自撰自写的贺联。上联为:两位体育名家,两体合为一体。下联为:一件结婚大事,结婚不许离婚。上下联对仗工整,全是实话,可实在下雅,似有恶作剧的味道。贺联高高挂起,众人读了哈哈大笑,郝更生非常难堪,急忙叫人把贺联撤下。音乐家坚持不允,郝更生不顾冲了大喜之日,竟当着众人面与这位结识多年的音乐家朋友翻了脸。后来人们才知道,郝更生是怕新娘子不悦才大发脾气的。
郝更生怕老婆是有历史的。在他自己写的《四十年婚姻生活之回忆》一文中,坦率承认:“在漫长的四十年间,我不否认,确有过不少亲友,或则当面,或则背后,明言暗示我怕仰乔(高梓的号)。关于这一‘怕’字,以我四十年的经验,我有我的哲学。”且让我们看肴他的“经验”和“哲学”是如何形成的。
郝更生怕老婆据说是“命里注定”的。小时候,郝的家人迷信,请了一位算命先生给郝更生算八字。算命先生展手掐指,细推流年,算到“妻财爻”时,冲着郝的家人一笑,意味深长地说:“府上这位少爷,妻山高啊!”算命先生一言定终身。从此后,郝的家人常拿他打趣,笑话他是个怕老婆的。小小年纪的郝更生,不知道老婆是怎么回事,就给戴上了“怕老婆”的帽子。及至成年以后,亲友仍拿他调滤讪笑,以致他迟迟不肯结婚,担心高高的“妻山”压得他喘不过气来。还没有结婚的郝更生,就怕老婆了。郝更生怕老婆“苦中有乐”。真正体验到“妻山高”的滋味,是在与高梓结婚以后。结婚后,最先遇到的问题是家庭地位上主次不明。表面上郝更生是一家之主,实际上家里打的是“双中锋”。在他们家中只有“先生”称呼,从无“太太”称呼。佣人和司机称郝更生为“先生”,称高梓为“高先生”。既然两人均为“先生”,凡事均可作主。事实上,家中大事小事都是高梓作主。每次拿了薪水,郝更生不敢动用一文,总是原封不动交给高梓,要花钱时,再“申请报批”。家庭经济帐是“高先生”的专务,郝先生不得过问,郝更生的一家之主早已名存实亡。
老婆厉害也有厉害的好处。郝更生好酒,酒席上逞强好胜,每每拼得烂醉如泥。酒醉难醒,但只要一回家,高梓一开口,一顿数落,郝更生的酒就醒了大半,日子久了,郝更生竟改了拚酒的毛病。郝更生脾气暴躁,生性好斗,好与朋友争论问题,而且争论起来语言尖刻,往往叫人下不了台。尤其在公开场合喜欢开一些过火的玩笑,因此得罪了不少朋友,闹出不少纠纷。每遇这种事,高梓总要把郝更生拉到一边,像教师开导学生一样,将郝更生说过的话一一加以分析,一定要郝更生承认错误才罢休。有时郝更生自以为有理,百般申辩也无济于事,最后总是好冲动的“学生”在“老师”面前无言以对。郝更生吃西餐有个坏毛病,喜欢一手执刀,一手执叉,把刀叉竖在桌面上高谈阔论,旁若无人。每当这个毛病重犯时,高梓便给他递眼色。郝更生只要一看到高梓那双瞪圆的眼睛,立刻兴致索然,老老实实放下刀叉,低头用餐。时间长了,竟也改了这毛病。
郝更生怕老婆确实也无可奈何。其一,高梓的口才和文才均比郝更生强,吵起嘴来,郝不是老婆的对手,只能甘拜下风;其二,郝更生做事虎头蛇尾,高梓凡事都能专心致志,求精求好,郝更生不得不服;其三,日常生活中,高梓待人接物很有一套,颇得人心,郝更生却常常得罪人,郝更生又不及老婆。性格上两人差异也较大。郝更生个性趋于豪放,高样则比较严谨。生活中难免不发生矛盾,“叮叮当当”的事时有发生。凡遇争执,常常是郝更生的退却与让步,使矛盾得以平息。结婚40余年,常常是“妇唱夫随”。
郝更生有如此丰富的“怕老婆”体验,他的“怕老婆哲学”很有特色,说起来振振有词:“首先我认为,怕老婆决不是一件可笑的事。在封建时代的中国旧式家庭里,太太对老爷唯有消极的服从,无言的抗议,一切以老爷的意见为意见。驯至近代婚姻生活,我可以断然的说,这种‘在家从夫’的办法绝对行不通了。现代化的家庭,应该是妻权至上,太太第一。任何一个现代家庭,不论洒扫庭除,饮食起居,至少有四分之三,或竟五分之四系由太太负责主持,先生仅只立于遇事提供意见的地位,而且,先生们所提供的意见多半并不高明,徒然增加太太处理家务的困难而已。
“以我和高梓的四十年婚姻生活而言,我曾经想过,在这四十年里,如果不是高梓在主持家务,我真不知道将怎么办好,以我应付生活的能力,充其量我只能保持书房一隅的整洁,再扩大范围,我便将无以为计。何况这四十年里我们离乡背井,颠沛流离,少说些也搬了二十次家,二十次建立新家庭都由于高梓胼手胝足所达成。因此,必欲谓任何家庭都是由于夫妻双方所共同维持的,这‘共同维持’四个字,在于我,就难免觉其夸大。“其次,太太在家庭之中有一项最神圣、最重大的任务,那便是生育子女。太太为生儿育女所遭受的麻烦和痛苦,先生们不能亲身体验,自亦永远无法想象。孩子是家庭幸福与快乐的泉源,在这一件事上,先生坐享其成而太太艰苦备尝,因此,太太理应受到先生的尊敬。
“再者,我国相沿已久而被嘲笑的“怕老婆’一词。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今天,早就该被淘汰了。‘怕老婆’三个字在我一生之中印象颇为深刻,渊源相当久远。但我始终深信“怕太太’不能算是侮辱男性的名词,除了胡适之先生讲的‘醒世姻缘’中,那些虐待狂与被虐待狂的事例;‘怕太太’的这个‘怕’字亟应修正。依我的意见,与其谓‘怕太太’,不如说是敬太太或爱太太;敬太太或爱太太适足以显示男性的有理智、够风度,对太太表示仰慕或爱护,甚至于倾倒与敬服。
“我公然提出我的这一套‘怕老婆哲学’,也许会有朋友说我是十足的阿Q,正因为你郝更生是个怕老婆的,所以你才唱这种高调。我对于这一个问题的答复是:请平心而论,我的老婆是不是值得我敬?是不是值得我爱?假如有人说我一辈子都受老婆的控制的话,那么,我也要反问一句,这四十年里我老婆从来没有控制我去做一件坏事,那么我被老婆控制又有什么害处。”
郝更生在大陆解放前夕随国民党去了台湾。1975年10月的一天傍晚,郝更生与一位朋友外出散步,忽被一摩托车憧倒,伤及脑部,不治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