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会举重压脖子-奥运会举重举起来要停几秒

tamoadmin

1.2008年奥运会上的感人场面

2.关于奥运运动员的成长故事300~400字左右

3.奥运会中摔跤比赛分哪几种?各自的规则是怎样的?

4.33岁健身网红举重时遭杠铃压断脖子,深蹲举重有哪些注意事项?

5.29届奥运会运动员的感人故事

2008年奥运会上的感人场面

奥运会举重压脖子-奥运会举重举起来要停几秒

男子举重105公斤以上级的颁奖仪式上,该项目冠军、德国选手马·施泰纳把亡妻苏珊的照片和奥运金牌高高举起。这位德国大力士用一枚沉甸甸的奥运金牌来祭奠亡故的妻子,此情此景令人不禁潸然泪下。

在当天的男子105公斤以上级比赛中,德国选手马·施泰纳在比赛最后阶段上演大逆转,摘得北京奥运会举重项目的最后一金。这位德国力士在挺举的最后一次试举中奋力举起了258公斤的杠铃,这一重量超出施泰纳此前的最好成绩8公斤。

对亡妻的思念帮助这位来自德国的力士完成了惊人的一举。

26岁的马·施泰纳在夺金后激动地表示,他的亡妻苏珊在比赛中一直陪伴着他,给予他夺金的勇气。他说:“我所有的期盼就是苏珊在今天可以看到我的成功。我不是一个迷信的人,但我可以肯定的是,苏珊在注视着我,她在我的心里,给予我勇气和力量。这是一场献给苏珊的胜利。”马·施泰纳夺得的这枚奥运金牌不仅是德国16年来获得的第一枚奥运举重金牌,更证明了爱能创造奇迹。

引自天涯网友补充资料:

他不是德国人,是奥地利人,但雅典奥运后,他只得了第七名,奥地利舆论对他颇为不满,说他是可有可无的选手,令他很失望,这个时候,他遇上了他的德国妻子,并在结婚后加入了德国藉

在拿到北京奥运门票的时候,他妻子就开始攒钱,说好了要陪他一起去北京,为他加油,结果~~~出了车祸

他一直坚持训练,还经常去墓地看望妻子,向她汇报自己的训练成绩,他始终坚信,妻子一直陪伴在他身边,是他最大的动力,终于赢了啊~~

~~~~~~~~~~~~~~~~~~~~~~~~~~~~~~~~~~~~

想起了元稹的悼亡诗: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也想到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no2 33岁妈妈体操选手为救白血病儿子征战五届奥运

15日女子体操全能决赛赛场上,代表德国出场33岁的奥克萨娜·丘索维金娜,奇迹般地完成了第五次征战奥运会的体操界壮举,虽然只拿到了第9名,但成绩已经不再重要。支持她一直走到现在的,只是一个单纯而坚定的信念——为患白血病的儿子治病。

曾经辉煌突遭横祸

丘索维金娜的体操生涯,可以说成绩显赫。1991年的美国世锦赛,她获得了个人的第一个世界冠军。在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上,她作为独联体代表团的一员(2006年前代表乌兹别克斯坦参赛),夺得了女子体操团体比赛的金牌。国际体操联合会中,有三个动作以她的名字命名。

1996年,丘索维金娜功成身退组建了家庭,儿子阿里什也在3年之后出生了。一家三口的生活,看起来如此的平静而快乐。然而造物弄人,2002年,这个幸福的家庭遭遇了晴天霹雳——在一次突然的呕血之后,阿里什被确诊患上了白血病。

由于白血病的治疗费用昂贵,并不富裕的丘索维金娜和丈夫卖掉了房子和汽车,但高昂的医疗费依然压得这个不幸的家庭喘不过气。她坚强地选择了复出参赛,通过获取奖金来挽救孩子。2002年釜山亚运会,丘索维金娜以27岁的高龄复出参赛,一举夺得跳马和自由体操的金牌,震惊世界。

为救儿子挑战全能

釜山亚运会上的惊艳,为丘索维金娜迎来了生命中的另一个转机——德国体育部门向她抛出了橄榄枝。由于德国科隆医院的白血病化疗很有效果,丘索维金娜举家来到了德国。

2002年全家到德国之后,丘索维金娜依旧日以继夜地努力训练。“一枚世锦赛金牌等于3000欧元的奖金,这是我唯一的办法。”丘索维金娜动情地回忆道,“如果我不参加比赛,阿里什就活不了,事情就是这么简单,我根本没得选择。”训练是为了参赛,参赛是为了赚取奖金。只要有参赛机会,丘索维金娜总会把四个项目全都报上。当别的小选手在场上专攻单项时,这位妈妈级的运动员却不得不逼着自己向全能型发展。

不敢病,不敢伤,不敢退,在2002年至2005年的三年间,丘索维金娜总是时刻记着这三点。凭着坚强的毅力,这位体妈最终挺了过来。

母爱是我们每一个人永远回报不尽的爱

no3 两度离奇丢失金牌,妻子称其仍是世上最好枪手。

————离奇失误后妻子依旧鼓励他。

美国射击选手埃蒙斯。

这一位大家比较熟悉。04年雅典奥运,他本来遥遥领先,结果最后一枪离奇脱靶,成就了中国选手贾占波的金牌。事后他一个人在奥运村喝闷酒,结识了现在的妻子,捷克女射手。虽然失去了金牌,但得到了爱他的妻子,可谓因祸得福了。

4年后,她的妻子夺得了奥运首金。他们参赛前就商量好,如果都能夺金,就在美国买一间大房子。妻子圆满完成了任务。

4年后,又轮到埃蒙斯了,他再度在最后一枪时遥遥领先所有人。可最后一枪打出了几乎脱靶的4.4环的离奇成绩,再次成全了中国选手的金牌。有人称之为中国队的送礼专业户。

脱靶的一瞬间,解说台上他的妻子露出难以置信的目光。埃蒙斯饱含泪水走下场,他的妻子却给了他一个拥吻。她说,她相信丈夫仍是世界上最好的枪手,只是现在还未到得到金牌的时候。

这是一对传奇的夫妻,给两届奥运会留下了无尽的故事,值得我们不断流传。

no4?伊拉克选手穿旧跑鞋参赛为备战差点遭枪击身亡

达娜的成绩也来之不易,没有经费,训练设施简陋。达娜说,她现在梦想拥有一双好的跑鞋。

得知伊拉克失去参加北京奥运会的资格后,她崩溃了,号啕大哭,整整四个小时,几乎晕厥

别的运动员,是以汗水备战奥运会,而她是用生命

跟同组站在“鸟巢”跑道上的选手相比,达娜显得有些“土”,她穿着一件显得有些宽大的T恤,脚上是一双旧跑鞋。

16日上午,北京奥运会女子100米预赛,达娜在第二组第6道。这个历经千辛万苦、大悲大喜之后才来到北京奥运会的伊拉克运动员,此刻,神态平静中难掩激动之情。

12秒36,这是达娜的成绩,排名小组倒数第三,比小组第一的成绩几乎差了整整一秒。赛后,她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比赛有人抢跑,影响了她的发挥,否则可以跑得更好些。但是她接着说:“其实,我今天能够得第几,并不重要,我能够代表伊拉克来参加比赛,站在北京奥运会的跑道上,就是胜利……”

7月24日,得知伊拉克失去参加北京奥运会的资格后,达娜崩溃了,号啕大哭,整整四个小时,几乎晕厥。

参加北京奥运会,是支撑着她冒坚持训练的梦想。

她从2003年开始田径训练。在被战火毁坏的训练场上,穿着旧鞋,冒着烈日,每天挥汗如雨。别的运动员,是以汗水备战奥运会,而她是用生命。

“在伊拉克,训练条件很差,但没什么,”达娜说。“以前我训练的时候,有人拿打我。但我和教练躲过以后,还是继续训练。”

2007年11月,达娜正在训练场做跑步练习时,一声枪响,子弹从她身边擦过,打在了旁边的一棵树上。还没等达娜反应过来,紧接着又是一声枪响,达娜本能地停下脚步、蹲下身去,只感到脚下一阵凉风袭来——子弹竟从她的脚边穿了过去!

极度惊吓之下,达娜当场晕倒。

但是,达娜和教练从未想过要放弃。

然而,不能参加北京奥运会的消息,彻底击碎了达娜的梦想。教练试图安慰她:没关系,还可以参加2012年伦敦奥运会。达娜脱口而出:“像伊拉克这种样子,谁知道我能不能活到2012年?”

这个22岁的年轻姑娘痛苦与绝望的反问,曾经让整个世界黯然神伤。

命运,这一次还是垂青了已经遭受太多不幸的伊拉克运动员。7月29日,国际奥委会与伊拉克达成协议,允许伊拉克代表团参加北京奥运会。

失而复得的巨大的幸福感,让达娜又一次失声痛哭。

“回伊拉克后,只要我还活着,我就不会放弃训练与比赛,”这位相貌美丽的伊拉克年轻姑娘说,她会永远记住北京,记住奥运会。

补充照片

伊拉克赛艇运动员穿自己的旧T恤参加比赛

伊拉克运动员的故事,之所以引起那么多中国网友的共鸣,我想,是因为他们的遭遇,让我们想起了100年前,当刘长春一个人远渡重洋,代表多灾多难的中国参加纽约奥运会时,他也曾经有一样的困境。比赛结束后,刘长春因路费不够,而无法回国,后来是在当地华侨的捐助下,才回到中国。

如今,我们回望百年前的历史,相信每一个中国人都有恍如隔世之感。

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热爱自己的祖国,只有祖国的强大,才能让我们的梦想有更自由,更宏大的舞台。同时,也希望有一天,我们的世界能成为所有人共同的家园,不再有种族、宗教、性别的歧视。

no5:奥运让战争走开——两国开战,运动员却在彼此亲吻

在一场激烈的比赛后,俄罗斯和格鲁吉亚选手也在两国正在发生激烈军事冲突的背景下在射击场上决出了高下。

格鲁吉亚的萨卢克瓦泽获得了比赛的铜牌,她差点因为格鲁吉亚和俄罗斯的冲突在早些时候和其他 35人的格鲁吉亚代表团一起离开。俄罗斯的帕杰林娜获得了比赛的银牌。在发射完比赛的最后一枪,她擦拭着眼角的泪水,随后与她的前苏联的队友这场比赛的对手俄罗斯帕杰林娜拥抱在一起。39岁的萨卢克瓦泽从资格赛第四的位置经过决赛中出色的表现提升到前三名,最终获得铜牌。“这对我的人民是一个小小的胜利。”萨卢克瓦泽在赛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说,“如果世界能从我刚才在那个举动学到些什么那就是不要发生战争…我们确实不应该这样委低身段彼此发动战争。”萨卢克瓦泽曾经为前苏联在1988年汉城奥运会上夺得了该项赛事的银牌和女子25米手枪的金牌。

萨卢克瓦泽登上领奖台,向刚刚在决赛中创造了新的奥运会记录的24岁的郭文珺表示了祝贺,之后萨卢克瓦泽和俄罗斯的帕杰林娜握手、拥抱、相互亲吻对方的脸颊。“我们事实上是朋友” 萨卢克瓦泽说,“我们在一起训练过很长时间。我们是真正的朋友,我们不想被卷入政治中。体育与政治无关。”萨卢克瓦泽登和其他34位格鲁吉亚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被他们的主席告知继续留在北京参加奥运会,但是她很担心自己国家的命运。“我真的很紧张”,她在夺牌之后告诉路透社记者,“直到昨天我还以为我们会离开奥运会,俄罗斯的政治***,我们的政治***和其他国家的***应该坐下来好好谈谈来解决问题。”

在古代奥运史上,城邦间的战争是必须给奥运让路的。且根据奥运历来的惯例,在奥运会期间及其前后一周,世界各地都处于停战状态,以彰显体育之精神。打破这一惯例的政客们,不仅将受到全世界的唾弃,也将被铭记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家园战火纷飞,运动员们却在领奖台上深深拥抱,这一幕告诉我们,战争,只是政客们的工具,却不是人民的意愿。

关于奥运运动员的成长故事300~400字左右

山西董栋的成长故事

太原新闻网 2008-08-20 09:24 来源:太原晚报 新太原论坛

董栋神清气爽,能说会道。凭借着机遇、天赋、勤奋和优异的成绩,这个长着一双大眼睛的帅小伙几乎是一路平坦,顺风顺水地进入了奥运会赛场。

别体操 练蹦床

董栋今年只有19岁,是国家队中年龄最小的队员。和大多数队友一样,董栋也是从体操转到蹦床的。说起小时候的训练情

况,董栋笑着回忆,那时候,他怕压腿,有一次,在体操房里跑来跑去,教练在后面追赶,机灵的董栋和教练谈条件,“教练,我压,可千万别批评我。”教练刚转身,董栋又跑了。这时候,爸爸来看他训练,见此光景,直接一顿暴揍。董栋说:“我和蹦床有缘。”他又说:“我是被蹦床骗过去的。”5岁时,他被送到体校练习体操,训练之余去体操馆观摩,一下子被蹦床吸引,蹦着跳着觉得很好玩,赖着不肯走。其实从那时起,他心里就喜欢上了蹦床。2001年,山西体操运动管理中心到河南选拔蹦床选手,董栋被选中,只身来到太原,从此走向了事业的快车道。这一年,他12岁。

经风雨 见彩虹

一个偶然的选择,造就了今日的辉煌。12岁的董栋不再怕吃苦。他平时暗自揣摩老队员的动作,到了休息日,就一个人偷偷练习。为了让教练注意到自己,他瞅准大队员训练结束的时候,主动跑到教练面前,二话不说就在蹦床上做起了空翻动作。

董栋在蹦床上的天赋远远超过体操,加上教练蔡光亮的悉心调教、自己的刻苦训练,在短短两年内他就成为蹦床界的优秀人才。蔡教练根据董栋的条件,为他量身定做了一套动作,“难度并不算高,但动作漂亮、飘逸、规格高。”再加上在一系列比赛中的稳定发挥,给外籍裁判留下了较高的印象分。董栋借此在世界赛场摘金夺银。

2005年初,董栋登上了一个重要的台阶,他入选了蹦床国家队。当年10月,他和队友参加了十运会。第一次参加这样重要的比赛,最后一个出场的董栋经受住了心理考验,为山西队夺得团体冠军立下汗马功劳。2006年,逐渐成熟的他走向国际赛场。仅仅一年之后,小伙子就斩获世锦赛亚军,并在世界杯加拿大站和中国站上获得男子个人网上蹦床冠军,成为了国家体操中心冠军墙上的一员。

有坚持 有寂寞

正当董栋一路高歌猛进,全力备战奥运的关键时刻,今年4月,在一次医疗事故中,董栋意外受伤。从充满希望的巅峰猛然跌入失望的谷底,打击可想而知。但幸运的是,董栋最终渡过了这个难关。当然,他也付出了艰苦的努力。作为病人,正常情况下应该加强营养,而他为防止发胖,影响病愈后的训练,硬是咬着牙不敢多吃一口饭菜。董栋的开朗与坚强,为他赢得了自己的第一批粉丝。

半个月的治疗后,当董栋出院时,医院的护士、大夫都成了他的粉丝。“我不会辜负你们的。”董栋说。果然,在5月的世界杯法国站上,董栋勇夺个人冠军。回国时,董栋惦记的是,一定要给粉丝买点纪念品。没想到,这个时候,又蹦出来一批新粉丝。教练们说:“我们当你的粉丝吧,但你得给纪念品啊。”

有过泪 有过错

谁都想象不出来,这个赛场上坚韧勇敢的董栋,小时候却是个爱哭的孩子。只要心情不好或者被教练骂了,当场就能哭出来。董栋也自嘲说:“可以去当专业演员了,说哭马上就能哭出来。”

以前在省队训练时,教练很怕董栋的眼泪,总觉得男孩子爱哭不好。不过董栋自己却不这么认为,“流泪更多的是一种发泄,哭完了,心情好了,就可以继续轻松训练”。他甚至还振振有辞地表示男人不哭是一种曲解。

而自从进了国家队,这位蹦床天才哭的频率明显降低,一方面是感到不好意思,毕竟作为国家队成员要受到很多人的关注,另一方面,董栋的训练更加刻苦,成绩越来越好,得到的表扬越来越多,他哭的机会自然少了。昨晚,当何振梁将铜牌挂在他脖子上的时候,他的眼睛里又充满泪水,只不过,这次,眼泪并没有流出来。董栋坚强了!成熟了!

主意正 心不慌

“实力和心理俱佳”,这是业内专家对董栋的评价。体操、射击这些项目,心理素质直接决定着实力的发挥。董栋的动作特点是稳健、飘逸。凭借着去年一系列国际比赛中的稳定发挥,他给外籍裁判留下了较高的印象分。同时,性格开朗的董栋心理素质很出色,常常在大赛中和对手玩心理战。

赛前做准备活动时,当其他选手都还在做简单的甩胳膊甩腿动作时,董栋一上去就来成套动作,而且像比赛一样完成得特别好,“他们看了准心虚”。而正式比赛时,董栋从不关注其他选手的表现和分数,经常会一个人坐在休息室里塞着耳机听音乐,静候出场。因为在他看来,对手的表现多少会影响到自己的发挥,尤其是在知晓对手得到高分的情况下自己准会慌神。在2007年的世锦赛以及世界杯中国站上,董栋正是在不知道前面选手得分的情况下,以更完美的表现绝杀了对手。

董栋对奥运有自己的理解,“到时候,比的就是心态,我一直在朝这个方向努力。”

年龄小 见识多

董栋曾经有个绰号叫“董爷”。按说在山西队,穆勇峰南征北战,立功无数,他才是队里的老大。在国家队,他年龄最小,从哪方面讲也轮不上“爷字辈”。那么,“董爷”这个绰号是怎么来的呢?

业余时间喜欢听歌,读书,尤其喜欢读历史书,加上天生能言善辩,董栋很快就成了队内的头号“侃刀”。他的师兄穆勇峰说:“他很能侃,尤其喜欢谈什么人生观和哲学,而且常常滔滔不绝,大家都怕了。”

备战奥运会期间,队里担心运动员心理压力过大,特地请来了心理辅导老师为运动员上课,但是没想到连续几次下来,就变成董栋给心理老师上“哲学课”了。大家敬畏之心油然而生,“董爷”就此诞生。

董栋很好学,比赛的间隙,还磨着跟工作人员学外语。省蹦床领队张文梅,就是他经常请教的老师。日积月累,如今他已经能与外国选手进行简单的交流。

与大多数年轻人一样,董栋也喜欢上网,但他的自控能力很强,“打游戏比较少,那样会影响休息”。在他的QQ空间里,“心情”的最后一条是2008年7月2日记录的,“收电脑啦!”在这之前的一条,写于6月29日,也是一句话:“奥运见!”

奥运会中摔跤比赛分哪几种?各自的规则是怎样的?

奥 运 摔 跤 规 则

指甲必须短,不许留胡须。不能有汗,但必须有手帕。头发必须很短,或者在裁判的指导下向后梳并且系好。摔跤手不能带着汗进入摔跤毯。不得在身上涂油脂。不得佩带任何可能伤及对手的物品,如戒指、手链和耳环。他们必须带手帕,通常是要求选手将手帕塞在他们的护裆里。本来古代摔跤手带手帕,是用来在比赛中擦血、唾液和鼻子,但现在这些都是由医生来处理,然而选手必须带手帕这一条规则却一直保留着。

摔跤衣也称“角力衣”,类似举重衣(背心连裤衩),用有优良弹性的尼龙织物制成,有红、蓝两色。

摔跤鞋类似高帮篮球鞋,用优质、坚韧的羊皮革制成,无跟、无钮扣、无金属附件,鞋带上无硬结、硬塑料等物。

竞赛方式

分为自由式和古典式(希腊-罗马式)

自由式和古典式规则的区别在腿上。古典式的摔跤手严禁使用腿攻击对手,也严禁攻击对手的腿,只能使用他们的上身力量进行臂摔和举起身体。自由式的摔跤手则可以利用单腿和双腿摔倒对手,再进行搏斗。

胜负判决

比赛双方中任何一方只要将对手的肩膀压到毯子上的时间足够长并可以控制他(一次摔倒对方)就算获胜。摔跤手也可以点数取胜:比赛中谁领先对手10点就算获胜(技术优势);如果谁都不能领先对手10点以,则在比赛结束时谁获得更多的点谁就算获胜(技术点)。在两种情况下,摔跤手在比赛中完成抛、抱和控制动作都会得到一些点。选手所得点由场上裁判判给,但是在记录点之前,必须得到场下裁判或是本场主席的认可。

每场比赛分两轮,每轮3分钟,两轮之间有30秒的休息时间。如果在两轮比赛结束时双方得分相同或双方得分均未达到3点,将进行三分钟的加时赛。如果加时赛结束时双方得分仍然相同或双方得分均未达到3点,则由场上裁判、场下裁判和本场主席投票决定获胜者。参考因素有摔跤手的点数和由于消极而被警告的次数。技术点多的摔跤手被判为胜方。

得分

摔跤手通常在一个12米见方的毯子上比赛,比赛区域为一个直径为9米的圆形。在中心设一个直径为1米的、标注为红色的中心圆,这是摔跤手开始比赛、重新开始和裁判站立的位置。

在中心圆之外是一个宽为7米的**环,这是中心摔跤区域,摔跤一般就在这里进行。再向外就是宽为1米的红色区域,被称为消极区。整个圆之外是一个蓝色边界,有1.5米宽,这一区域称为保护区域。

选手的抱、抛和其他动作都可以赢得点,摔倒对手,使对手双脚离地,或把对手摔到毯子上并控制对手都可得到1点;将对手压住使他背对毯子而且使他的肩与毯子成小于90度角就可得到2点。如果防守一方在危险位置停留时间超过5秒,裁判将给进攻一方追加1点。在一个动作中使对手双脚离地并将使其进入危险位置可得3点。将对手抛在空中或其他类似的惊险动作可得5点。

其他规则

在古典式摔跤中,如果对手倒地摔跤手也必须倒地。

在自由式摔跤中,严禁用剪刀脚夹住对方的头、脖子或身体。

如果任何一位摔跤手进入保护区,比赛必须暂停,选手回到毯子中心圆内继续比赛。

摔跤手不得拽对手的头发、耳朵和,也不得掐捏他的皮肤或咬他、不得扭他的手指和脚趾、不得踢他或是用头撞他、不得接触他的眉毛以下嘴以上的面部、不得用肘或膝盖击打他的腰部、不得拽他的背心。

摔跤手在比赛过程中不得和对手说话。

每场比赛都要有一位当值医生,在一个选手处于危险时有权中断比赛。

如果选手有明显的违背公平竞赛的犯规行为如比赛作弊或有野蛮行为将被立即取消比赛资格。

任何开始于毯子的中心摔跤区域里的站立姿势的抱和反击一直到结束都有效。

如果摔跤手不试图有效地抱住对手或是以各种方式不断地阻止对手摔跤,都被视为消极。在一次警告之后,第二次犯规将给对手加一点。

对第二次非法的抱,如将对手的手臂扭过大于90度、用手臂钳住对手的前臂或用双手抱住对手的头或颈,将给对手加一点。

摔跤手可以在比赛结束的30分钟之内以书面的形式对正式决定提出异议。如果异议被接受且裁判委员会同意将重赛。

自由式摔跤亦称“自由式角力”,比赛按运动员体重分48公斤、52公斤、57公斤、62公斤、68公斤、74公斤、82公斤、90公斤、100公斤和130公斤10个级别进行。比赛从站立式开始,手法和脚法可以并用(可以握抱头颈、躯干、上下肢,可以用脚使绊),但不许抓摔跤服,不许使用反关节和窒息动作,一方运动员使对方的两个肩胛骨同时着垫,并有明显的停顿时间(1秒钟),即判为获得两肩着地的绝对胜利,该场比赛就此结束。如果没有出现“两肩着地”,则根据根据双方运动员的进攻方法评定分数,全局得分多者为胜(根据每个进攻动作的质量和效果可以评给1-5分的得分)。一场比赛分两局,每局3分钟,两局之间休息1分钟。

古典式摔跤比赛按运动员体重分48公斤、52公斤、57公斤、62公斤、68公斤、74公斤、82公斤、90公斤、100公斤和130公斤10个级别进行。比赛由站立开始,只准用手抱对方腰以上部位,不许抓摔跤服,不许用脚相绊踢勾,不准使用反关节或窒息动作。双方倒在垫上可继续翻滚至一方运动员使对方的两个肩胛骨同时着垫,并明显地停顿1秒钟,即获得两肩着地,否则根据双方运动员的进攻评定分数,全局得分多者为胜(根据每个进攻动作的质量和效果可以评给1-5分的得分)。一场比赛分两局,每局3分钟,两局之间休息1分钟。

33岁健身网红举重时遭杠铃压断脖子,深蹲举重有哪些注意事项?

深蹲举重是一项常见的健身训练动作,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以下是一些深蹲举重的注意事项:

技术正确:确保你掌握了正确的深蹲姿势和技术。如果你不确定,最好请教专业教练或者健身指导员,他们可以帮助你正确地进行深蹲。加载适量:选择适合自己能力的重量进行深蹲。过重的负荷可能增加受伤的风险。逐渐增加负荷,以适应你的身体和力量水平。热身和拉伸:在进行深蹲之前,进行适当的热身运动和拉伸,以准备肌肉和关节的活动。这有助于预防受伤。保持平衡:保持身体平衡是非常重要的。确保你的脚稳定地放在地面上,保持腹部收紧,背部挺直,避免身体向前倾斜或者后仰。控制下降和上升:在深蹲过程中,要控制下降和上升的速度。避免突然下降或者迅速上升,以免对关节和肌肉造成过大的压力。使用辅助设备:如果你需要额外的支撑或者稳定性,可以考虑使用深蹲架、杠铃垫或者腰带等辅助设备。这些设备可以提供额外的安全保护。适度训练:不要过度训练深蹲,给身体足够的休息和恢复时间。过度训练可能导致肌肉疲劳和受伤的风险增加。

29届奥运会运动员的感人故事

“女战神”苏丽文感动世界

台湾女子跆拳道选手苏丽文的惊人举动出现在8月21日的跆拳道比赛现场。当天,苏丽文参加女子57公斤级的3场比赛。首场比赛,她迎战韩国名将林秀贞。第一回合,双方互相试探,攻势不多。第二回合,苏丽文的左膝被对手踢中,在倒地时她听到“咔”一声响。下场后,苏丽文告诉教练:“我觉得韧带好像断掉了。”教练安慰她说:“没关系。”

第二场比赛,苏丽文要迎战新西兰选手罗宾。经过6个小时的治疗,她忍着剧痛,在受伤的左膝包上了厚厚的绷带。上场后,左膝剧痛,在对手的接连攻击下,苏丽文倒地数次。她咬着牙,勉强站起来,最终以1比0击败对手。赛后,罗宾称赞苏丽文是“勇敢的对手”。

第二场比赛后,苏丽文的左脚脚趾骨折,教练劝她退出比赛,但苏丽文的回答很坚决:“我一定要打。”教练只好尊重她的决定,但和苏丽文“约法三章”,落后两分就放弃。

第三场比赛,苏丽文的对手是克罗地亚选手祖布契奇。比赛中,苏丽文一直将受伤的左腿微微点地,甚至靠右腿单腿站立。她先踢中对手头部得分,第一局结束,裁判问她是否继续比赛,苏丽文点点头,双手握拳为自己鼓劲。

第二局,对手抓住机会极力进攻,苏丽文不断被踢倒或推倒,每次倒地,苏丽文都双手握拳,大喊着让自己站起来。教练和裁判几次问她是否继续比赛,她都没有迟疑地点头。全场观众都为她加油,很多人流下了感动的泪水。第二局结束时,双方打平。

接下来的比赛十分艰难。祖布契奇先踢中苏丽文的有效部位,苏丽文的伤腿不小心撑地,她的脸立即痛苦地扭曲了。进行喷雾处理后,苏丽文示意继续比赛。她又一次摔倒,她的教练忍不住冲进赛场,被裁判阻止。

裁判再一次问苏丽文,是否终止比赛,并叫来边裁紧急磋商,最后同意了苏丽文的要求——继续比赛。全场爆发了为苏丽文加油的掌声。对手踢中了苏丽文,她又一次倒地。输了比赛,她伤心地哭了。教练赶忙跑上场,将她背离赛场。

苏丽文的顽强,不仅感染了现场观众和裁判,也因媒体的报道,感染了全世界,让海峡两岸的中国人感到自豪。有人说,苏丽文负伤力战撑到最后,让这场跆拳道比赛成为北京奥运会上最让人动容的一战,让世界齐赞中华健儿的奥林匹克精神。

这篇文章是我转载的,在电视上看了当时的比赛画面觉得很感人

你可以在网上找找看有每一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