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外国媒体对英国伦敦奥运会的评论怎样?
2.急~~~~~~~~求关于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英文评论
3.博尔特100米被谁破了
4.2008年奥运夺金后,这6个女孩去哪了?
外国媒体对英国伦敦奥运会的评论怎样?
你好,评论肯定是不好的了,伦敦奥运会是历史上最差的奥运会,,世界媒体也开始议论伦敦奥运会。《温哥华太阳报》揶揄说:“伦敦似乎在努力举办一届史上最糟糕的奥运会。” ,为什么这样说呢?
女子团体射箭,中国更是因为改判而以一分之差输给韩国,整个箭头明显都在9环的圈内,你愣要说压线,我只能说那TM是箭杆的影子压线!如果不改判的话,最后将会是平分,那么将会加赛,鹿谁手还很难说!棒子游泳教练都承认了犯规还TM脸去申诉呢,中国射箭为什么就不能申诉?
我想问问这届奥运会是给棒子开的吗,如果我是孙杨,我肯定会拒绝上台领奖,直到国旗被正确的安放。
1984年新中国第一次参加奥运会,许海峰和王义夫同时获奖,等了40分钟才开始颁奖,后来知道,组委会没想到我和王义夫两人同时获得奖牌,只准备了一面中国国旗;于是专门派直升机从80公里外的地方空运过来一面中国国旗,并且组委会主席亲自前来道歉。那时候中国的国际政治经济军事地位还很弱,也没人敢这么欺负中国,现在中国强大了,反而好欺负了吗?
最后说说英国奥组委实在是无法形龙,那个挂国旗的杆子完全没想想有并列名次出现的情况,既然你考虑不周就不知道变通吗,你可以把金牌的国旗挂在空出来的第3名的位置,把2面银盘的国旗挂原本金牌和银牌的位置。或者你可以找一根长一些的杆子固定在之前的短杆子上,再把国旗挂在长杆子上,也不至于闹出这种低级错误吧。
孙杨和朴泰桓并列获得男子200米自由泳亚军,赛后颁奖仪式中出现了让人意外的一幕,升国旗时,并列为亚军的中韩国旗竟然一下一上。
按照国际比赛惯例,如果出现前三名出现并列情况,国旗应该是并排放置,处于同一水平线,这在国际比赛并不算罕见。但是这次组委会却将中韩两国国旗采用上下放置的方法,这就有点出人意料了。 此外据前方记者透露,在奏放女子100米蛙泳冠军、立陶宛国歌时,现场音乐放到一半就没声音了。此外在升旗仪式中,英国的士兵连续两天站不住竟然要靠人扶着。 在国旗问题上,此前在女足比赛中,组委会在介绍朝鲜女足运动员时,竟然用的是韩国国旗,这也遭到了朝鲜方面的抗议。此外,组委会还多次出现乌龙事件,在英国女足的新闻通稿中,他们将英国女足直接写成了英格兰女足,遭到了大不列颠其他地区的抗议;跳水比赛中也曾误卖600张门票,而温布利球场的贵重钥匙也离奇丢失,这一系列事件也让英国奥组委遭受了巨大的压力。
伦敦奥运会女足小组赛,朝鲜国旗挂错成韩国国旗引朝鲜队员抗议。2012年7月26日,2012年伦敦奥运会女足小组赛,哥伦比亚vs朝鲜。朝鲜官员因朝鲜国旗误挂成韩国国旗不满,与奥组委工作人员理论。……
俗话说的好啊: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
可到了伦敦奥运会,这话可得改一改: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裁判!!!
打字打得手好酸
急~~~~~~~~求关于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英文评论
The Chinese are acknowledged around the world for being some of the most highly persistent and efficient people on the globe. They sure did not disappoint in organizing the most amazing Olympic opening ceremony in history.
The ceremony, witnessed in the newly built "Bird's Nest National Stadium," could not have been more astounding, remarkable, mind-blowing, and staggering as it was. Every event installed into that jaw-dropping ceremony flawlessly meshed together to endow the fans one hell of a night.
Speaking of the fans, Zhang Yimou (producer of the opening ceremony) amazingly inserted the audience into the celebration by issuing each and every spectator a flashing lantern that combined to immaculately fit the festivity.
While 15,000 performers executed their practiced routines to the audience, the flashing lanterns vividly accompanied the excitement. One could not see the audiences' faces, but the lanterns indicated the fans were indeed visible.
With the inexplicable high technology blazing in the Bird's Nest on Aug. 8 came children in costumes representing 56 Chinese ethnicities, a wacky Chinese pop star, a spinning globe, moving blocks operated by HUMANS, and 2008 Chinese drummers that lit up the Beijing skies as their beat shocked the globe.
The countdown to the initiating point of the festivity was "technologically wired." The first glance a spectator witnessed accompanied a startling response. Hell, I even think the performers were surprised by their own dominant showdown.
The most electrifying portion of the opening ceremony arrived when the electronically jaw-dropping stage hosted a series of moving blocks, that, according to Bob Costas of NBC, recited ancient Chinese beliefs of Confucianism that featured the symbol of "Harmony."
Technology, the vital theme of the opening ceremony, was surprisingly illuminated by humans. For all of you who observed the moving blocks, anyone would have certainly said they were operated by machines. The way the blocks moved looked like they were operated by machines. However, by the completion of this part, out popped 2,000 Chinese performers.
Right at that moment, my eyes were practically glued to my television screen, while one of my friends yelled "THIS IS NOT HUMAN."
After the nations that were participating at the Olympics were presented to the arduous crowd, another "non-human" aspect emerged. A former Olympic star, held on by two wires, was lifted to the top of the stadium, only to be seen trotting on an opening scroll while carrying the torch.
In addition, the fireworks gracefully lit the Beijing sky to initiate one of the most spectacular games the 21st Century has witnessed.
After every Olympics opening ceremony, whether it was Athens or Sydney, most have claimed that it was the "Best in history." However, the 2008 Beijing Olympics' opening ceremony could truly be labeled the most awe-inspiring Olympic opener ever.
I am deeply sorry for London when it begins organizing the next Olympic Games. China has already set the bar at the highest level possible.
博尔特100米被谁破了
博尔特100米被戈达破了。
2020年北京时间2月15日,据英国BBC等外媒报道,印度建筑工人戈达参加本国卡纳塔克邦的赶水牛比赛,长约143米水道的前100米用时仅为9秒55,看起来“打破”博尔特保持的9秒58世界百米纪录。
顿时许多印度民众沸腾了,纷纷将戈达与博尔特比较,但卡纳塔克邦大学校长告诫说不能与博尔特相提并论,奥运比赛有精准计时器。
从比赛视频可见,两条专用赛道铺满水,起点处各占有一人拿着绳子拴着两头牛,开始后两人驱使各自的牛踩着水道疯狂奔跑冲刺,最后28岁的建筑工人戈达获胜。
很明显两头强壮公牛跑起来带“飞”了戈达,加上自己牵着牛绳奔跑,速度会加快,加上没有专业的计时器,前100米用时9秒55将很不准确。
尤塞恩·博尔特个人经历
尤塞恩·博尔特(Usain Bolt),1986年8月21日生于牙买加特里洛尼,牙买加短跑运动员、足球运动员,2008、2012、2016年奥运会男子100米、200米冠军,男子100米、200米世界纪录保持者。
2004年,博尔特成为职业运动员。同年在加勒比共同体运动会的200米比赛中,跑出了19秒93的成绩,成为了有史以来第一个跑入20秒的青年运动员。2008年5月31日,在纽约锐步田径大奖赛上,以9.72秒的成绩打破世界纪录,创造了属于他的第一个世界纪录。
8月,在北京奥运会男子100米比赛中,以9秒69的成绩打破了自己保持的世界纪录。并在随后的200米比赛中,以19秒30的成绩打破了迈克尔·约翰逊创造的世界纪录。2009年,柏林世锦赛上,男子100米比赛中以9秒58的成绩夺冠,并刷新了自己创造的世界纪录。
在男子200米比赛中,以19秒19打破自己保持的世界纪录。博尔特由此成为世锦赛双冠王。2012年,在伦敦奥运会上成为奥运会历史上首位同时卫冕100米和200米冠军的选手,而在奥运会男子200米项目的历史上,是首个实现卫冕的运动员。
2013年,莫斯科世锦赛上,包揽了男子100米、200米和4×100米接力3枚金牌,他的世锦赛的金牌总数达到8枚,追平美国名将卡尔·刘易斯和迈克尔·约翰逊共同保持的纪录。2015年,北京田径世锦赛上,包揽了男子100米、200米、4×100米冠军。
2008年奥运夺金后,这6个女孩去哪了?
2008年北京奥运会团战夺金,
造就了中国女子体操队的黄金一代。
对无数 体育 和体操迷来说,
2008年的和美国的那场决战,
是能被翻出来重复看一万遍的经典。
那一年,中国队以总分188.900的成绩,
夺得北京奥运会体团金牌。
程菲、杨伊琳、李珊珊、何可欣、江钰源、邓琳琳。
6个女孩中有5位,是第一次参加奥运会的小将,最后一项比完公布分数时,
她们紧紧抱住教练和彼此,
在场边喜极而泣。
6个平均年龄才16岁的姑娘,
开心地登上了领奖台。
那年北京的金牌叫金镶玉,
玉琢成器,金石为开。
分外有意义。
一转眼竟然已过13年。
这6个女孩如今过的如何?
褪去了那时最美好的梦的光环,
她们的人生,其实也都各自精彩。
那年的杨伊琳,
是女子队里的全能型选手。
后来由于伤病,
她在21岁的时候就选择了退役。
退役后,她写下了这样一句话:
「功成名就后,我选择一切从头开始。」
她选择去北京 体育 大学读书。
当一名老师,
是她退役后的梦想。
对于一个一直练体操的人来说,
在文化课上想要赶上别人真的很难,
从刚开始考试不挂科就谢天谢地,
到后来尽量追赶到70分,80分、90分……
本科毕业后,她又继续在北京 体育 大学读研。
并于2017年奔赴美国明尼苏达州留学。
留学期间,
她细心观察着美国的 体育 产业文化,
以及美国民众的 体育 生活。
想着能不能结合它们先进的地方,
补充中国一些运动的短板。
硕士毕业后,她到清华做过助教,
后来应聘到中山大学任教,
真的成为了一名老师。
实现了自己的梦。
如今,她于今年和自己心爱的另一半走入婚姻,
两人养了两只可爱的狗狗,
过着神仙眷侣的生活。
她也成为了一个准妈妈,
带着肚子里的宝宝做瑜伽,看比赛,
过着有规律又丰富的生活
杨伊琳的人生,
可能很符合大多数人,
对「常规」美满和幸福的向往
李珊珊,
当年的平衡木女王。
17岁时便早早退役,
退役后她的方向,
却和自己当时的体操「南辕北辙」。
她先是在中央 财经 大学读了本科,
又去了澳门 科技 大学读研。
毕业后入职中国银行澳门分行,
成为了中国银行澳门分行的高级品牌经理,
主营市场传播方面的工作。
她消失在了赛场,
却成为另一个赛场上披荆斩棘的职场强人。
即使如今的工作地点在澳门,
李珊珊还在自己的故乡湖北黄石,
开办了一间名为启航的运动馆,
她说不为别的,
就是想磨练孩子们的体格和意志。
李珊珊曾经出过一本写真自传集
《我是我的平衡女王》,
那是一部从平凡女孩,
到奥运冠军的坎坷史。
而退去奥运光环的她,
照样是自己的「平衡」女王。
她是转型最彻底的女孩,
如今在令她骄傲的事业上开疆扩土。
人有时候就是这样,
低下头拼命赶路,一抬头,
已经来到了一处迥然不同,
但却依然布满鲜花的地方。
···
江钰源,
那个08体团里颜值担当。
北京奥运会,
她的自由体操表演「掀起你的盖头来」,
维吾尔族风情下,
她的笑容和热情奔放令人一见难忘。
难忘。
2013年退役后,
她进入浙江大学 体育 训练专业学习,
随后又进入北京 体育 大学读研究生,
拿到了硕士学位。
在人生的转折点,
有人爆料她插足别人婚姻,
瞬间,她那最甜美的招牌笑容,
也被传为不怀好意的一把。
她把社交网络清空,
消失在了众人的视线里。
据说后来她成为了一名 体育 学院的行政人员。
也组织过一些活动,
但都刻意保持了低调。
感情上的事给她上了人生,
最生动也最惨烈的一堂课。
令人羡慕的那些风花雪月,
哪有自己握在手里的人生,
来的更踏实呢?
何可欣,
当年中国女队唯一金牌大满贯获得者,
是众所周知的「高低杠公主」。
08年北京奥运高低杠夺冠的表现,
外媒称之为“近乎疯狂的表演”。
2013年9月全运会,
她与陪伴了她16年的高低杠流泪吻别,
告别了自己的体操生涯。
但体操即使暂时退出了她的职业生命,
但绝对无法缺席她的人生。
退役后她在北京师范大学读完本硕,
然后留校任教,北京校区和珠海校区两边跑。
因为她的任教,北师大的女子形体课,
成为了大学生们抢破头的选修。
选修。
而今,
我们经常在央视体操转播时见到她。
稚气退却后的她,变得优雅知性,
成为很多人心中的「女神」。
最近东京奥运会,
打开体操赛场直播,
最先听到的就是她的声音,
那一瞬间的亲切感,
仿佛又回到了2008年那个美好盛夏。
这个世界就是有这么一群女孩,
认真做着自己喜欢的事,
热爱让她们永远都不会老去。
程菲,那年女团的队长,
在中国体操跳马这种力量型单项实力薄弱时,
她的「程菲跳」横空出现,
让我们的体操团体战,
有了和美国队争金的可能。
08团战时的最后一个单项,
就是程菲那套《黄河》的自由体操。
当耳熟能详的黄河大合唱音乐响起,
网友形容她像一匹乘巨浪奔驰的烈马,
张扬狂放,大气磅礴。
现场观众热烈的反应,是最好的证明。
最后一个动作结束,
队长程菲在场上握紧双拳用挥舞,
锁定了金牌。
那是我在 体育 赛场看到的,
最有女子力的难忘一幕。
退役后的程菲,
一直在武汉 体育 学院任教,
期间拿到了硕士学位。
后来不仅当上了副教授,
也成为了湖北体操协会的副会长。
她在踏踏实实地为中国体操,
继续奉献自己的力量。
···
但是这样的程菲,
还是遭到了一些媒体的「身材攻击」
她们拍到程菲发福的照片,
在标题中大剌剌写着她这样难以嫁人。
仿佛在世人眼中,这些退役的女运动员唯一的体面,
就是保持好身材,和嫁个好老公。
在被这样攻击的时候,
程菲在做什么?
她创办了“程菲快乐体操俱乐部”,
致力于推广“快乐体操”理念。
方寸之间,高下立判。
踏实的人正在忙着为 社会 创造更多价值。
她的成就,让外貌评判,
成为了最低级而不自知的愚蠢行为。
···
2008年团体赛对美国的决战,
邓琳琳临危受命完成跳马。
第三个出场的她,站在赛场上,
目光稚嫩却坚毅,
以一套A分5.8分的漂亮动作,
稳稳钉在地板上。
美国小姑娘却难掩失望,
嘟囔道:“这明明是中国队的弱项啊!”
那年这个羞涩但是咬牙顶住了的姑娘,
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013年,邓琳琳退役,
成绩最好的她成为了北京大学的学生。
从单一的 体育 生转型成北大的国际政治专业,
难度可想而知。
她也经历了很多痛苦,
最开始甚至连课都不知道该怎么选,
但这个姑娘还是咬牙坚持了下来。
如今,
她是北体和加州浸会大学的联合培养硕士,
并当选了安徽省政协委员。
她还开始在各个赛事中担任裁判员。
她的梦想,
是成为更优秀的国际裁判员,
在高标准的世界赛场上,
拥有中国人的话语权。
跟程菲一样,单身是原罪,
邓琳琳也被各种无聊的媒体调侃过,
说她28还是单身,说不定是因为矮。
但是谁在意呢?
从体操到国际关系,
从运动员到政协委员,
从那个害羞的小姑娘,
到坚定为公正中国形象发声的女裁判员。
邓琳琳的人生,
就是励志二字的最好诠释。
当「燕雀」们,
还在为嫁人暗自发愁,
「鸿鹄」们,
已经带着梦想飞出了千万丈远。
···
2008年,这样六个女孩,
为我们奉献了一场金色的难忘梦境。
李珊珊的平衡木稳定军心,
杨伊琳的高低杠转体身轻如燕行云流水,
何可欣的高低杠难度独步天下。
三项基本零失误的十六岁小将邓琳琳,
让美国队丝毫找不到攻陷我们的破绽……
江钰源的《掀起你的盖头》和程菲的《保卫黄河》,
让全场一万八千人,打着节拍。
那年的那些女孩都那么棒,
时光流逝,
现在她们,也丝毫不差。
这些成为人们平凡生活的英雄梦想的人,
哪怕这周遭昏暗又离乱,
就算一切不尽如人意……
我知道我们,都在认真长大,就足够欣慰了
#夺冠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