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陆春龙个人资料,陆春龙个人资料
2.女排教练历届是谁
3.他曾是孙颖莎的临时教练,陈玘为何退出国家队呢?
陆春龙个人资料,陆春龙个人资料
1个人简介
陆春龙,1989年4月出生江苏省江阴市南闸镇,四岁时全家迁至常州。出生那年是蛇年,按乡下人的讲法,“蛇”又被称之为小龙,陆家春天生的小龙,故奶奶给他取名曰 “陆春龙”。身高170厘米。1994年,常州市少体校教练洪澄海去北环幼儿园选材,一眼就相中了长相清秀、脑子灵活的陆春龙。经过3年的基础体操训练后,1997年,陆春龙被选拔进入省队练习体操。1998年,我国开始大力推广蹦床运动,陆春龙开始改练蹦床,并于2005年进入国家队。
陆春龙是我国男子蹦床的一名后起之秀,先后获得十运会男子网上个人冠军、2006年亚运会男子网上个人亚军、2007年世界杯波兰站和俄罗斯站男子网上个人冠军。进入2008年后,陆春龙更是稳定发挥,连续取得世界杯蹦床赛比利时站、日本站、瑞士站和西班牙站4项冠军,从而在中国队仅有的两个参赛名额中夺下一席。
陆春龙是近年来中国男队表现最为抢眼的选手之一,在2005年全运会主场封王之后,06年多哈亚运会获得了亚军。在世界杯波兰站、俄罗斯站、比利时站和日本站的比赛中获得冠军。在今年5月中旬的奥运选拔赛上,陆春龙以较大的优势夺冠,将参赛的主动权掌握到了自己手里。
陆春龙的难度系数为16.2分,超过了15.8至16.1的男子蹦床世界平均水平,而且他自今年春天以来四度出战四次捧杯,先后获得了比利时站、日本站、瑞士以及西班牙4站世界杯比赛的冠军。[1]
2人物履历
1989年4月8日出生。1994年在常州北环幼儿园被体校教练洪澄海看中并培养进行体操的基础训练。
1997年,陆春龙被常州市天宁区体校选拔进入省队练习体操。
1998年,陆春龙开始改练蹦床。
2005年进入国家队。
3运动成绩
2005年十运会个人冠军;2006年世界杯荷兰站个人第三名,亚运会个人亚军;
2007年世界杯波兰站、俄罗斯站个人冠军,中国站亚军,加拿大站、美国站第七名;
2007年世锦赛个人资格赛第四名;
2008年世界杯日本站个人冠军;
2008年北京奥运会金牌;
2009年世锦赛男子团体金牌、男子个人亚军。
2012年伦敦奥运会男子蹦床季军。[2]
4人物故事
在少年体校
1989年出生的陆春龙有两个姐姐,在家里他是老幺,他也自然就成了全家人的掌上明珠。据父亲陆建平回忆:龙龙很好动,调皮极了,才几个月大的时候,就能在台阶上爬上爬下,不过练上体育却也算是种偶然。陆春龙3岁时,到父亲的朋友家玩,看到客厅中的地毯,小家伙立时来了兴致,滚啊跳啊,还翻着跟头,小春龙一刻没有停歇。
1994年,常州市少体校教练洪澄海去北环幼儿园选才,一眼就相中了长相清秀、脑子灵活的陆春龙。父亲陆建平对母亲倪如英说:“孩子爱动就让他去练练吧,还能增强体质呢。”不顾孩子反对,父亲陆建平坚持把5岁的儿子送进了市少体校,练习体操。
在体操房,小春龙发现,那才是属于自己的天地。站在一个个比他还高的训练器械前,小春龙两眼放光。拉韧带,上力量,其他小伙伴们纷纷抹泪喊苦,小春龙咬牙坚持,不吭一声。初上器械,妈妈有一次送儿子去体操房训练,看到儿子训练结束后稚嫩的小手上满是血泡,心疼得一直在旁边抹眼泪,从此,她再也没敢看过儿子训练,接送儿子的任务全部落到了他爸的头上。
1995年,6岁的陆春龙拿到了属于他的首个成绩——省运会少儿体操丙组鞍马亚军。明晃晃的奖牌挂在胸前,面对小伙伴们艳羡的目光,小春龙第一次感到了成功的喜悦。
在南京体育学院
谁也不会想到,陆春龙当初险些被专业体育学院拒之门外。
在常州少体校练了3年,陆春龙的教练洪澄海愈发觉得陆春龙是个可造之材,说“在我退休之前,一定要让 孩子去一个更高的平台,可不能耽误了。”于是他领着8岁的陆春龙来到了南京体育学院。但令洪澄海没有想到的是,几番登门拜师,却始终没有一位教练愿意收下陆春龙。这是因为陆春龙4岁时,父亲骑摩托车带他外出,路上与一辆拖拉机发生了相撞,小春龙左腿骨折,在常州中医院躺了79天,伤愈出院,陆春龙就落下了长短腿的毛病,就这一点,陆春龙就吃到了回票。
百般无奈之中,教练洪澄海找到了同是常州人的著名教练都庆廉,一位曾经培养了数十位世界冠军的功勋教练。看在老乡的情分上,都庆廉答应看一看这个来自常州的孩子。
“练体育要吃很多苦,你不怕吗?”都庆廉问道。
“不怕!”8岁的小春龙答得干脆。
“如果你可以留下来,你一定会好好练吗?”
“一定会!”
孩子的认真劲终于打动了老教练,面对小春龙充满期待的眼神,都庆廉答应让他留下来试一试。
在“欧美领地”
就在陆春龙进入南京体院的那一年,不为国人熟悉的蹦床被国家体育总局列为正式竞赛项目,各省陆续开始从体操、技巧、跳水等项目中抽调人员,组队备战3年后的奥运盛会。有着修长身材的陆春龙立马被蹦床队的教练看上,开始转行练起了完全陌生的蹦床。
被誉为“空中芭蕾”的蹦床运动,在西方开展的时间超过50年,长期以来一直是欧美选手的天下。2000年悉尼奥运会,蹦床首次进入奥运会大家庭,却没有中国运动员的身影——在此之前的世锦赛上,中国队名落孙山,未有一名运动员拿到奥运“入场券”。
底子薄、专项训练时间短、缺乏成套的训练理论和经验,作为中国蹦床界首批“吃螃蟹的人”,陆春龙练习蹦床之初,可吃够了“摸着石头过河”的苦:刚上蹦床,没怎么“折腾”便翻落下来,鼻青脸肿是家常便饭;腾空高度不够,网上练习之余,还得补上力量练习;技术动作反复练习却不得要领,只能一遍遍观看录像,做足功课……
4载寒暑的不辍苦练,为陆春龙换来的是在世界舞台上的一鸣惊人。在2001年丹麦举行的世界青少年蹦床锦标赛上,陆春龙从来自38个国家的数百名运动员中脱颖而出,勇夺12岁年龄组冠军,为我国在欧美选手的“传统领地”摘下了首项世界级桂冠。
从此,陆春龙开始在国内外各项比赛中崭露头角,2005年,他更是在强手林立的第十届全国运动会上夺得个人冠军,凭借着全国冠军的光环,16岁的陆春龙走进国家队,开始全力备战北京奥运会。
在北京奥运会前
2007年蹦床世锦赛,陆春龙和另外3名队友联手出场,目标是为中国队在北京奥运会上拿满两张男子个人项目的“入场券”。比赛结束,“入场券”如愿到手,可陆春龙却高兴不起来——两名队友分获冠亚军,而自己却只拿到了个第四名,比拼激烈的奥运征途中,他无疑已落了下风。
教练给陆春龙指明了“华山一条路”。在其后的冬训中,陆春龙的成套动作难度由15.7一下提升到16.2,超过世锦赛冠军、队友叶帅0.1分。数月的勤奋练习和悉心打磨,陆春龙将这套高难度动作演绎得轻松而完美。
利剑出鞘,四座皆惊。冬训结束,陆春龙带着崭新的动作亮相国内外赛场,所到之处,未逢敌手,接连拿下2008年全国蹦床锦标赛暨北京奥运会选拔赛、蹦床世界杯比利时站、日本站、瑞士站和西班牙站等5项冠军,在西班牙站比赛中,陆春龙更是获得了41.00的罕见高分,国外媒体惊呼:“中国陆,蹦床世界的‘超新星’!”
进入7月,中国男子蹦床项目的奥运名单广为外界猜测。25日,最终“谜底”揭晓——19岁的常州小将陆春龙从拥有“世界第一高度”美誉的叶帅手中“抢”得一张北京奥运会的入场券。兴奋之余,陆春龙一脸淡定,“既然获得了这个机会,我就会在奥运会上竭尽全力争取好成绩。”
陆春龙,我国著名蹦床运动员。在2008年8月19日举行的北京奥运会男子蹦床决赛中,中国选手陆春龙以41.00分夺得金牌,这是中国蹦床项目所获得的第一枚男子奥运金牌,同时也是中国体育代表团在北京奥运会上所获得的第42枚金牌。2012年伦敦奥运会男子蹦床季军。
女排教练历届是谁
关于女排教练历届是谁如下:
袁伟民(1976年-1984年),邓若曾(1984年-1985年),张蓉芳(1986年-1987年),李耀先(1987年-1988年),胡进(1989年-1992年)(1999年-2000年),栗晓峰(1993年-1994年),郎平(1995年-1999年)
陈忠和(2001年-2008年),蔡斌(2009年-2010年),王宝泉(2010年),俞觉敏(2010年-2012年)。
拓展知识:
1、袁伟民,1939年7月8日出生于江苏苏州,毕业于南京体育学院,前中国排球运动员、前中国女排主教练,前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在第三届世界杯女子排球赛上袁伟民获最佳教练员奖。
2、邓若曾,四川江津人,中国排球运动员、教练员。1980年代,他和袁伟民带领中国女排实现了五连冠。1989年被评为建国40年以来杰出教练员。
3、张蓉芳,祖籍河南新蔡,生于四川成都,中国女子排球运动员,前中国女排队主攻手,身高1.74米,以心理素质好,临场发挥稳定见称,擅长拦网、扣球,是中国女排80年代五连冠时的选手。丈夫是前中国女排主教练胡进。
4、李耀先,原籍河北唐山。1953年,被直接选进北京男排(即当时的国家队),为一名优秀的二传手,多次参加国际大赛。李耀先退役后于1965年任中国女排副教练。
5、胡进,辽宁鞍山人,中国男子排球运动员、教练,中国国家女子排球队前主教练,曾带领中国女排参加2000年夏季奥运会女子排球比赛,最终获得第5名。
他曾是孙颖莎的临时教练,陈玘为何退出国家队呢?
国乒都在筹备接下来的比赛,然后国乒的教练组也发生了变化,提到陈玘大家一定不陌生,我们知道陈玘离开国家队已经很久了,而说到陈玘肯定会想到孙颖莎,但陈玘的离开让很多球迷开始猜想,难道这是因为自己的家庭吗?
众所周知,孙颖莎在之前一段时间一直都是没有教练,而陈玘的出现也只是担任孙颖莎的临时教练,当时很多球迷也希望陈玘能获得刘国梁的认可,成为孙颖莎正式的主管教练,因为只有成为正式教练后,才能为国家队做出更大、更多的贡献,然而还没有等到那的时候,陈玘就提前宣布了退出国家队,而当时国乒正式用人之际,这时候离开对国乒也是一种很大的损失,很多球迷都怀疑陈玘的离开是因为家庭原因,但其实并不是,陈玘自己也发声澄清了这一原因,他最崇拜的就是国乒老教练吴敬平,吴敬平为国乒那可谓是任劳任怨,即使没有任何职位也继续为国乒做贡献,而陈玘也表明,因为家人离开只是一部分原因,而真正的原因是想追随吴敬平教练的脚步,不想做“辅助型教练”。
虽然陈玘的离开对孙颖莎也是一种打击,很多球迷都开始心疼孙颖莎,但陈玘表赢国乒其实不缺教练,缺的是能够打造国乒能力的教练,陈玘离开已成定局,刘国梁也是无力挽回,但好在孙颖莎已经不再是散养状态,有了邱贻可的指导,国乒的教练组可以说是发生了大变动,很多功勋教练都将要退役,但我们要知道,一个合格的教练是很难找到的,比如孙颖莎之前一直迟迟没有主管教练,就因为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一个优秀的球员就是要配上一个能够让她变得更优秀的教练,如今陈玘放放弃了所有的荣誉和利益,决定离开国家队回到省队,就是要提高自己的球技,锻炼自己的执教水平,为了以后自己能成为让所有人都认可的优秀教练,主要还是希望以自己的执教水平能带给球员,帮助提高他们的技术。
虽然陈玘在球员时期战绩辉煌,曾打败过不少厉害的乒乓球名将,但唯一遗憾的就是没有获得过奥运单打冠军,如今虽然算不上是功成身退,但相信经过陈启不断的努力和付出,总有一天会王者归来,成为前辈吴敬平那样的功勋教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