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篮协是什么行政级别
2.中国篮坛五十大杰出人物分别是谁?
3.中国篮协是什么性质的机构?
4.有人知道“钱爷”吗?
篮协是什么行政级别
中国篮球协会现在没有级别
原来的篮球管理中心(中国篮球协会)是国家体育总局下属的篮球管理的事业单位,属于正厅级别编制。现在中国篮球协会已经改革,实行“管办分离”,成了民间机构,无行政编制。
中国篮协是具有法人资格的全国性群众体育社会团体,和篮球管理中心同属一个机构,不具备行政级别,隶属体育总局管理。中国篮球协会主席不属于官方身份,所以不存在级别。根据最新版《中国篮协章程》规定,主席姚明对篮协拥有绝对的决策权、领导权以及人事任命权。
中国篮球协会(Chinese Basketball Association)成立于1956年6月,简称"中国篮协"(CBA),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全国性群众体育组织,是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篮球协会、各行业篮球协会及解放军相应的运动组织为团体会员组成联合组织。
现任领导为主席:姚明,副主席:刘景远、宫鲁鸣、刘克军、李金生、梁志斌、阿的江、王立彬、靳伟、杨桦,秘书长:白喜林
CBA是由中国篮球协会所主办的跨年度主客场制篮球联赛,中国最高等级的篮球联赛。CBA联赛原名为中国篮球甲级联赛,系原国家体委篮球处主办的比赛,所以CBA联赛的性质和改革方案都需要由体育总局批准,中国篮协也只能执行体育总局批准的那份管办分离方案。
法律依据
《中国篮球协会章程》 第二条 中国篮协是具有法人资格的全国性群众体育社会团体,是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的团体会员,是代表中国参加国际篮球联合会相应的国际篮球运动的唯一合法组织。
中国篮坛五十大杰出人物分别是谁?
新中国篮球五十杰——按地区分布介绍在1999年,中国篮球协会经国家体育总局的批准,于建国50周年之际举办评选“新中国篮球运动50杰”活动。
新中国篮球50杰,全称是1949年至1999年新中国篮球运动杰出贡献奖,评选活动旨在褒奖曾经在新中国篮球发展的各个时期,为篮球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运动员和教练员。五十杰名单为:
张卫平?宫鲁鸣?匡鲁彬?田国庭?吴忻水?穆铁柱?钟添发?高才兴?田文惠?郭永林?修丽娟?李亚光?宋晓波?孙凤武?王立彬?邱晨?陈月芳?柳青?郑海霞?孙民治?李少芬?白金申?陈常凤?程世春?从学娣?巩晓彬?华炳泉?胡利德?黄频捷?胡卫东?蒋兴权?吕长新?李方膺?李汉亭?李世华?李昕?马清盛?牟作云?钱澄海?唐宝堃?王菲?王芳?王利发?夏堃?余邦基?杨伯镛?杨福鹿?杨洁?张长禄?张锡山
按地区介绍一下:
华北(共17人):
北京(3人):
张卫平,北京人,以球员、教练、解说多重身份闻名,球员时代为国家队效力8年,世锦赛得分第二。
宋晓波,北京人,球员时代率北京队获得二次全国冠军,83世锦赛入选最佳阵容。
王非,北京人,球员时代为国家队效力9年,教练时代出任过国家队主教练。
天津(6人):
夏堃,天津人,球员时代未入选国家队,教练时代率队获得6次全国冠军,6次全国亚军。?
张长禄,天津人,旧中国篮球名人,1952年新中国首次参加第15届奥运会的代表队成员之一,50年代后期出任国家队教练,长期担任篮协副主席,并担任过国际篮联执委,亚洲篮联副会长。
李世华,天津市人,球员时代为国家女篮效力13年,曾与队友一起战胜世界强队保加利亚和捷克斯洛伐克队,并被评为最佳运动员和优秀得分手。曾获1966年亚洲新兴力量运动会冠军。官员时代出任过篮协副主席。
白金申,天津市人,球员时代为国家队效力七年,教练时代担任过柬埔寨、阿尔巴尼亚男篮教练,官员时代担任中国篮协技术顾问、北京市篮协主席。?
王立彬,天津人,但出生于陕西西安,球员时代参加两届世锦赛和一届奥运会,后定居台湾。
吕长新,天津市人,球员时代为国家队效力4年,教练时代作为钱澄海做助理教练11年,并在其后出任国家女队主教练。
河北(4人):
牟作云,河北省武清县人,解放前即入选国家队,参加远东运动会和奥运会,作为运动员,不仅在篮球一个项目上出色,而且在田径上也表现出色,标枪打破全国记录,跳远打破华北地区记录。在其他球类上,排球获华北地区冠军。在学术上,先后出任清华大学和北平师范大学教授。后新中国成立后,成为新中国篮球运动的开创者之一,多次出任国家队主教练,国家篮协主席,并任亚洲篮协终身荣誉主席。
田文惠,河北省深县人,不参加国际大赛时代中国女篮王牌,率国家队在邀请赛中三次战胜当时的世界亚军。
程世春,河北省冀县人,解放前的篮球名人,50年代代表新中国参加第15届奥运会,教练时代多次出任中国男女篮主教练,官员时代也很有名。
王利发,河北省清苑县人,球员时代为国家队效力5年,1955、1957年代表国家获世界青年联欢节第5名,教练时代多次出任国家女篮教练。
山东(5人):
宫鲁鸣,山东省牟平人,球员和教练时代都是名人,球员时代参加一次奥运会和一次世锦赛,教练时代以助理教练、主教练身份执教国家男队,以主教练执教国家女队。
穆铁柱,山东省东明人,以球员身份闻名,不多谈了。
巩晓彬,山东济南市人,大家都熟。
李汉亭,山东省掖县(现莱州市人),作为新中国第一代国手为国家队效力5年。
从学娣,山东人,球员时代参加三届奥运会,三届亚锦赛,一届世锦赛,一届亚运会,曾获奥运会预选赛“最佳后卫奖”。
东北(共9人):
辽宁(5人):
郭永林,辽宁省大连人,号称神投手,球员时代参加3届亚锦赛2届奥运会,教练时代出任过巴基斯坦主教练。
蒋兴权,辽宁省兴城县人,球员时代在辽宁队出任球员兼教练(藤真?),和南斯拉夫比赛中一人独得32分,不过最有名的还是他的教练时代,事迹大家都知道。
李昕,辽宁省本溪市人,球员时代多次获得全国联赛、全运会及亚洲冠军,在亚洲锦标赛上曾获“得分王”称号。1992年和1994年两次获世界亚军(奥运会和世锦赛),1993年获东亚运动会冠军。?
王芳,辽宁省沈阳市人,球员时代获得1992年奥运会、1994年世界锦标赛亚军。
张锡山,辽宁省沈阳市人,球员时代为国家队效力11年,教练时代曾任布隆迪教练,长期从事残疾人篮球教练,并连续三年获得全国冠军。
吉林(1人):
修丽娟,吉林海龙(今梅河口)人,球员时代率吉林队获得三次全国冠军,83年获世锦赛第三名,84年获奥运会铜牌。
黑龙江(3人):
匡鲁彬,黑龙江呼兰人,以球员和官员身份闻名,球员时代获得5次联赛冠军,参加两次世锦赛和一次奥运会,官员时代出任国家体育总局官员。
柳青,黑龙江尚志县人,球员时代获得第9届、第10届世界女篮锦标赛第3名和第5名,在第9届世界女篮锦标赛上获得“敢斗奖”。获得1988年、1992年奥运会第3名和亚军,1991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冠军。
黄频捷,黑龙江省宁安县人,球员时代为国家队效力8年。?
西北(共1人):
宁夏(1人):
陈月芳,宁夏人,身高208cm(比郑海霞还高),体重120KG,原中国女篮中锋,获奥运铜牌,37岁因心脏病去世。
中原(共1人):
河南(1人):
郑海霞,河南商丘柘城县人,她的事迹就不提了,大家都知道。
华东(共14人):
江苏(10人):
李方膺,江苏省无锡市人,球员时代未入选国家队,教练时代为江苏队主教练,执教江苏队战平苏联国家青年队并两胜波多黎各。?
胡卫东,江苏省徐州市人,大家都熟,不介绍了。
高才兴,江苏常州人,球员时代无事迹,长期从事裁判工作,较早的被国际篮协任命为国际级裁判,并为培养年轻裁判作出较大贡献。
李亚光,江苏省镇江人,球员时代代表四川队出赛,曾两次出战世锦赛,一次出战奥运会,官员时代任篮协副主席。
杨福鹿,江苏省常州市人,球员时代在1952年曾短暂入选国家队,教练时代从1954年-1965年担任国家女篮教练,并在担任北京女篮主教练期间获得四次全国冠军。
孙凤武,江苏淮安人,球员时代6次获得亚洲冠军,多次在亚洲大赛上入选最佳阵容,获得最佳防守奖,2次参加世锦赛,1次参加奥运会,教练时代曾任新加坡男篮教练。
邱晨,江苏人,球员时代曾两获全国冠军,在国家队期间,获1982年亚运会冠军,第9届、第10届世界女篮锦标赛第3名和第5名,1984年奥运会第3名,并获“最佳投手奖”。
孙民治,江苏人,1956年毕业于北京体育学院,历任教于北京体育学院、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并任中国篮球协会副主席,在篮球学术研究上曾作出较大贡献。
华炳泉,江苏省无锡市人,球员时代无事迹,1977—1993年任中国篮球协会男子教练委员会副主席。?
胡利德,江苏省无锡市人,球员时代在国家男篮效力5年,教练时代多次出任国家女篮主教练,官员时代任篮协女子教练委员会副主任。
上海(1人):
杨洁,上海市人,球员时代多次入选国家女队,代表北京女篮6次获得全国冠军,两次获得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第五名,并获世界青年友谊运动会第4名,教练时代曾担任国家女队主教练。
浙江(3人):
田国庭,浙江上虞人,球员时代无事迹,长期从事裁判工作,任篮协裁判委员会主任。?
吴忻水,浙江宁波人,我国70年代最优秀的组织后卫,职业生涯后期两次获亚锦赛冠军。
钱澄海,浙江鄞县人,球员时代长期担任国家队队长,教练时代多次担任国家队主教练。
华南(共5人):
广东(5人):
钟添发,广东东莞人,球员时代无事迹,但作为篮球理论和科研工作者曾作出较大贡献,曾任国家篮协副主席。
李少芬,广东省花县人(今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球员时代获第三届国际青年友谊运动会女子篮球比赛第四名,1963年新兴力量运动会女子篮球比赛冠军,1964年法国“四国”女子篮球比赛冠军。官员时代曾任篮协副主席。?
陈常凤,广东省汕头市人,球员时代曾在八一女篮四获全国冠军,出任八一女篮教练后又两获全国冠军,退休后,连续6届当选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常委。?
马清盛,广东汕头人,球员时代是5、60年代的国家队成员,曾6次获得全国冠军,教练时代任八一队主教练,7次获得全国冠军,70年代任国家男篮教练,获第10、11、12届亚洲锦标赛冠军,官员时代当选过中国篮球协会委员和男子教练委员会副主任。?
唐宝堃,广东中山县人,球员时代集中在解放前,旧中国时代就是有名的篮球运动员,曾代表河北队获旧中国时期全国冠军,在解放之后,担任八一队主教练20年,多次获得全国冠军,官员时代曾当选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委员、中国篮球协会主席。
西南(共2人):
云南(1人):
杨伯镛,云南连水县人,球员时代是50年代国家队的主力得分手之一,教练时代作为国家女篮主教练获得世锦赛第三名和奥运铜牌。
四川(1人):
余邦基,四川省涪陵县人,球员时代,在50年代早中期,多次获全国冠军,教练时代曾获得近10次全国冠军,官员时代曾任篮协副主席。
另还有一个版本的新中国篮球运动杰出贡献奖50人,和前面这个有6个人的不同,增加了王治郅?刘贵乙?张子沛?张力军(女)?陈文彬(已故)?周懿娴(女)6人,替换掉了前面名单中田国庭?钟添发?高才兴?王立彬?陈月芳?孙民治6人。
中国篮协5月8日分别授予62位为新中国篮球运动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运动员、教练员“新中国篮球运动杰出贡献奖”和“新中国篮球运动荣誉奖”。?
荣获“新中国篮球运动杰出贡献奖”的50人有(按姓氏笔画排列):马清盛、王利发、王芳(女)、王治郅、王非、丛学娣(女)、田文惠(女)、白金申、刘贵乙、匡鲁彬、华柄泉、吕长新、孙凤武、巩晓彬、牟作云、余邦基、吴忻水、宋晓波(女)、张卫平、张子沛、张长禄、张力军(女)、张锡山、李少芬(女)、李方膺、李世华(女)、李汉亭、李亚光、李昕(女)、杨伯镛、杨洁(女)、杨福鹿、邱晨(女)、陈文彬(已故)、陈常凤(女)、周懿娴(女)、郑海霞(女)、修丽娟(女)、宫鲁鸣、柳青(女)、胡卫东、胡利?
德、唐宝(上“方方”下“土”)?(已故)、夏(方旁加方下加土)、郭永林、钱澄海、黄频捷、程世春、蒋兴权、穆铁柱。?
“新中国篮球运动荣誉奖”的获得者是(按姓氏笔画排列):于钢、马家驿(已故)、田福海、吴庆龙、吴成章、张凤歧(女)、张勇军、陈月芳(女)、陈道宏、武心慈(女)、金森、姜天宝(女)。
这份名单新增的六人简历
王治郅,大家都熟悉。
陈文彬,北京人,建国初期我国第一代国手,1949—1954年曾效力中国学联队和国家队,多次参加过国际大赛。1955—1965年任国家男篮主教练,曾率队占胜过保加利亚、匈牙利等欧洲强队,并夺得过社会主义友军篮球赛冠军,还曾担任过中国篮球协会副主席。
周懿娴,天津人,球员时代在1952年入选国家篮球队。1955年至1960年任国家女篮队长,为队内主要得分手。技术全面,攻击性强,多次参加国际比赛。教练时代1961年起任国家女篮二队教练。1964年至1965年任国家女篮主教练。1972年起任国家女篮教练。在她任国家队教练期间,中国女篮曾获1977、1981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第5名和第4名.1978年、1982年获亚洲锦标赛亚军和第5名。1979年获亚洲青年锦标赛亚军,1983年世界锦标赛第3名,1984年奥运会预选赛冠军,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第3名。
张力军,黑龙江人,国家女篮队员,1975年20岁入选国家女队,1976年获第六届亚洲女篮锦标赛冠军,张力军获得金质奖章(不知何意,MVP?),1978年日中美苏四国女子篮球邀请赛上,获得敢斗奖,在国家队期间,担任队长。
刘贵乙,湖北人,曾任国家男篮队长,新德里亚运会国家男篮主教练,湖北省体委主任。
张子沛,安徽芜湖人,球员经历无,毕业于南京大学体育系,曾在50年代任八一队教练,国家队教练,70年代再次担任八一队教练。
替换掉王治郅等6人的简历
田国庭,浙江上虞人,球员时代无事迹,长期从事裁判工作,任篮协裁判委员会主任。
钟添发,广东东莞人,球员时代无事迹,但作为篮球理论和科研工作者曾作出较大贡献,曾任国家篮协副主席。
高才兴,江苏常州人,球员时代无事迹,长期从事裁判工作,较早的被国际篮协任命为国际级裁判,并为培养年轻裁判作出较大贡献。
孙民治,江苏人,1956年毕业于北京体育学院,历任教于北京体育学院、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并任中国篮球协会副主席,在篮球学术研究上曾作出较大贡献。
陈月芳,宁夏人,身高208cm(比郑海霞还高),体重120KG,原中国女篮中锋,获奥运铜牌,37岁因心脏病去世。
王立彬,天津人,但出生于陕西西安,球员时代参加两届世锦赛和一届奥运会,后定居台8湾。
批注:行吗,我找的
中国篮协是什么性质的机构?
1、中国篮球协会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全国性群众体育组织,是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篮球协会、各行业篮球协会及解放军相应的运动组织为团体会员组成的、全国性、非营利性的联合组织。
2、中国篮球协会是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的团体会员,是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承认的奥运项目组织,
3、中国篮球协会是代表中国参加国际篮球联合会和亚洲篮球联合会的唯一合法组织。
中国篮协成立意义:
宣传与普及篮球运动,组织广大群众的青少年积极参加篮球运动,以增强体质和提高运动技术水平;按照国家体育行政机关和国际组织有关规定,协助举办国际性竞赛,向有关部门提出国际活动及有关事项的建议;协助组织全国性的各类各级篮球竞赛和训练工作。
拟定本项目运动竞赛制度、竞赛规则和竞赛纪律,报请体育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施行;协助组织培训教练员、裁判员,提出对等级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以及运动员制度资格的审查和处理意见。
根据国家体委和全国体总、国家奥委会委托,选拔和推荐国家队教练员、运动员、协助组织国家队集训和参加国际篮球比赛。
负责教练员出国任教的选拔和运动员个人到境外训练比赛的归口管理工作;协助组织篮球运动的科学研究工作。?
扩展资料:
中国篮协现任领导
主席:姚明
副主席:刘景远、宫鲁鸣、刘克军、李金生、梁志斌、阿的江、王立彬、靳伟、杨桦
秘书长:白喜林
参考资料:
有人知道“钱爷”吗?
钱爷=钱澄海
资料
钱澄海(1934—2008)篮球运动员、高级教练员。运动健将。浙江鄞县人。他15岁开始打篮球,多次入选国家队,作为场上核心后卫,他的跑动、快速短传、击地妙传,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尤其他在运球突破中减速跑投,在当时堪称绝技。退役后,钱澄海担任中国男篮主教练,他带领中国男篮连续5次获得亚洲锦标赛冠军。尤其是在1986年在马德里举行的第10届世界男篮锦标赛上,他指挥中国男篮在24支参赛队中获得第九名,取得历史性突破。
作为主教练,钱澄海对当今世界篮球发展也做出了杰出贡献。他最早在场上引入了“全场紧逼”的概念,并最早倡导了“追身分级”概念,使其成为“跑轰”战术的雏形。加之他在球员时期创造的“急停跳投”技术,足可见钱澄海对于当今篮球技术革命做出的卓越贡献。
钱澄海是新中国第一批运动健将,曾获得元帅命名的全国体育标兵称号,曾当选为代表。随着中国篮球在亚洲称雄,国际声誉也日益提高,钱澄海还在1977年当选为国际篮联世界教练员协会副主席。
1999年被选为新中国篮球运动员50杰之一。
[编辑本段]钱澄海篮球生涯
早在中学时代钱澄海就开始了篮球训练。
1952年钱澄海参加中国。1955年被选入八一队。同年被选入国家队。在部队里面,钱澄海接受了正规的篮球训练。当时广州最好的篮球队就是中南海军篮球队,无论是外省市的球队还是国外来的球队,一律是和中南海军篮球队比赛,所以钱澄海打过不少比赛。善于动脑子打球的钱澄海在这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从此走上了职业篮球的道路。1956年,钱澄海又被招入了为备战墨尔本奥运会而组建的国家集训队,从此,开始了他28年的国家队队员和教练员的篮球生涯,这在当今中国篮坛上绝无仅有。钱澄海是中国篮球“小、快、灵”打法的代表性人物。
1959年钱澄海加入中国***。历任国家男子篮球队教练、副总教练,国际篮球联合会世界教练员协会副主。是第三、五、六届代表。曾为国家男子篮球队队长、核心后卫。其所在的国家队,1961年获社会主义国家友军篮球赛冠军,本人获“个人优秀”奖。1963年获新兴力量运动会男子篮球比赛冠军。任教练后,指导中国男子篮球队获1974年、1977年、1979年、1981年、1983年亚洲篮球锦标赛冠军,1978年第八届亚运会、1986年第十届亚运会男子篮球比赛冠军。
1972年,钱澄海开始出任国家队教练。钱澄海在当时的训练中就非常重视对抗训练,在练习进攻时,他很少因为防守犯规而叫停。很多进攻队员不服,纷纷表示这样不公平。但是钱澄海为了加强训练的对抗性,丝毫不客气地反问:“费话!不拉你那叫篮球嘛,随便上篮那叫篮球吗?”但是,他在练习防守的时候,则是另外一套规矩了,球员们连可判可不判的犯规都不能有。
钱澄海在国家队16年的任教期间,将中国男篮调理得有声有色。针对世界不同强队,组织不同打法,使中国男篮在亚洲确定了霸主地位。在1975年至1983年连续五届蝉联亚洲锦标赛冠军,1984年带队获得奥运会第十名。1986年的世锦赛是钱澄海执教的顶峰时期,中国男篮在世锦赛上干净利落地干掉队和菲律宾队,而且还在之后的淘汰赛中战胜了澳大利亚、波多黎各,在那届有24支球队参赛的世锦赛上,中国队获得了第九名。
钱澄海先后担任过北京市崇文区、北京市、代表。现任中国篮球协会副主席、中国篮球协会技术顾问。
钱澄海当运动员时边很有些名气,曾长期担任国家队队长。他球艺娴熟,善于发动快攻,急停跳投准确,是一位攻击力强的后卫,在国际重大比赛中发挥了重大作用。通过摸索、实践,他明白了中国人应该怎样打篮球,总结出了中国篮球哲学。他说:"我们虽然个子小,但运用了紧逼、快攻、跳投这三大法宝,发扬快速灵活的特点,也形成了不得自己的风格。" 为了表彰钱澄海所作出的贡献,他曾被国家体委命名为"全国体育优秀标兵"。
1972年,他当上了国家队的主教练,将中国男篮调理的有声有色。针对世界不同强队,组织不同打法,使中国男篮在亚洲确定了霸主地位。他也成为80~90年代的全国十佳教练员之一。
提起往事,他至今仍难以忘怀的是1961年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那次国宴。钱澄海当时向周总理汇报说,国家队打球输了。这时民族学院的代表笑起来,周总理却很严肃的说:"你们笑什么?将军没有不打败仗的?胜败兵家常事,不可能没有败仗的。"周总理的谆谆教诲和鼓励,使钱澄海深受鼓舞。
1988年奥运会后,钱澄海不当教练了,可他却比以前更忙了。他担任了梦舟篮球队的教练,创办了钱澄海篮球学校,还经常大中小学校以及到日本、香港、台湾讲学,他的足迹走遍了祖国大江南北和海内外。
钱澄海从不追求个人生活享受,对一切都泰然处之。他说:"只有精神上的追求才是最有价值的"。
[编辑本段]让国际篮联改了规则
20年前,钱澄海跟着屁股打的理论,迫使国际篮联修改规则:一次进攻在投篮前(不管进或不进)必须至少两名球员触碰过。
“追着屁股打”,这是男篮前国手王立彬对老教练钱澄海发明的打法的形容。20年前,钱澄海执教的中国男篮在西班牙举行的世界男篮锦标赛上,接连战胜波多黎各、希腊等劲旅,第一次在有24支队伍参加的世界大赛中进入前十二名,位列第九,使人看到中国男篮跻身世界强队的曙光。
当时的中国男篮,主力阵容身材最高的不过是王立彬这样2米02的中锋,内线薄弱,国际大赛经验也不丰富,之前的世锦赛上曾输给巴西队50多分,与欧美强队差距很大。在这样的情况下,钱澄海教练依据中国队实际,制定了一套以快攻为主的打法,不管是发端线球、边线球还是断球成功,中国队拿到球即发起快攻,常常对方刚投篮中的,还没退回自己半场转身落位防守,中国队已经将球打到篮下实施攻击了。
如今,中国男篮又一次出征世界锦标赛,队员的身材、内线的实力远胜20年前。中国队平均身高达2米02,在24支队伍中应排在前三位,中锋姚明、王治郅均是打过NBA的好手,姚明更是蜚声国际篮坛。按说,中国男篮此次征战东瀛,应该取得比20年前更佳的成绩。然而,从近两个月一系列热身赛的情况看,形势并不乐观。主力队员身上有伤是一个原因,更主要的是中国队尚未形成一套具有鲜明风格的技战术打法。比阵地战、内线进攻,远不如立陶宛、希腊等欧洲强队,比紧逼盯人、攻击性防守,根本不是美国、巴西等美洲劲旅的对手,论内外结合、转移快、打得巧,和阿根廷队没法比。中国球迷高喊的“明郅组合”,不过是媒体的一种炒作,多吸引一点目光而已,谈不上作为制胜武器。
中国的篮球、足球、排球等大球项目,以往曾吃亏于队员身体条件比不上欧美球队,所以近些年格外注意发现选拔大个子。有高大队员当然不是什么坏事,但并不是有了身高就有一切,姚明并非中国男篮打开世界冠军大门的钥匙。三大球作为集体项目,展示的不仅是明星个人风采,更注重的是团队配合、战术以及球队的战斗作风。如果没有打法的创新和特色,不论中国男篮还是男排、男足,想进入世界一流,没有可能;对于曾有过辉煌战绩的中国女排、女篮、女足也是同理,千万不能丢掉自己过去成功的秘诀和宝贵经验——走自己的路与大胆创新。
中国篮球在世界级大赛中从来没有夺取过冠军,但中国篮球拥有两项世界之最:从1972年到1988年,钱澄海执掌中国男篮教鞭16年,是世界篮球历史上任期最长的国家队教练;1986年世界男篮锦标赛上,中国男篮被FIBA主席斯坦科维奇称为“世界上最聪明的球队”——那正是钱澄海的球队。
[编辑本段]钱澄海版中国国家队
时间:1985年
比赛性质:纯表演交流赛
“老教头”钱澄海是中国篮坛的传奇人物,是中国篮球50杰之一。钱澄海当运动员时很有些名气,曾长期担任国家队队长。他球艺娴熟,善于发动快攻,急停跳投准确,是一位攻击力强的后卫,在国际重大比赛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通过摸索、实践,钱澄海明白了中国人应该怎样打篮球,总结出了中国篮球哲学。他说:"我们虽然个子小,但运用了紧逼、快攻、跳投这三大法宝,发扬快速灵活的特点,也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从那时起,中国男篮开始努力寻找自己的篮球之路。
1972年,他当上了国家队的主教练,将中国男篮调理的有声有色。针对世界不同强队,组织不同打法,使中国男篮在亚洲确定了霸主地位。他也成为80?90年代的全国十佳教练员之一。直到1988年汉城奥运会结束,老爷子才收山。
钱澄海可以说同NBA接轨的第一位中国教练。1985年NBA常规赛季开始前,钱老爷子就带领中国国家篮球队与多支NBA球队中进行了系列表演赛。另外前芝加哥公牛队主教练埃德?巴杰尔及前新泽西网与明尼苏达森林狼主教练比尔?布尔,在纽约于1985年9月24日至10月27日为中国国家队举办了训练营。与中国国家队进行表演赛的NBA球队有:芝加哥公牛、克里夫兰骑士、印第安纳步行者、新泽西网、纽约尼克斯、费城76人和华盛顿奇才(当时的子弹队)。
一系列的交锋中,中国男篮一场未赢,也是从1985年开始,中国篮球的前辈们开始了思考中国篮球的未来。当时的阵容是参加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的原版人马,他们包括王立彬、匡鲁彬、郭永林、吕锦清、孙风武、李亚光、张斌、刘建立、胡章保、王海波、嵇照光、黄云龙。
可以说当时NBA的运作和球技让“钱澄海版的中国男篮”感到了世界篮球界的日新月异,同时也清楚地认清了自身的缺点和需要加强的地方。
[编辑本段]篮球名宿钱澄海辞世
北京时间2008年4月24日凌晨2时45分,一颗顽强的心脏停止了跳动。与骨癌拼争了近7年的我国著名篮球权威钱澄海,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1934年生于浙江鄞县的钱澄海,一生为新中国的篮球事业辛勤耕耘,呕心沥血。当运动员时,他的技艺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作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国男篮队长,场上核心后卫,他的跑动、快速短传、击地妙传,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他在运球突破中减速跑投,堪称一绝。在他出任中国男篮主教练的16年间,不仅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国手,而且率队夺得亚洲五连冠。1986年在马德里举行的第10届世界男篮锦标赛上,在24支参赛队中,他指挥中国男篮获得第九名,取得历史性突破。外电当时的评论是“中国男篮在世界篮坛上取得历史性突破,是东方篮坛的曙光”。在几十年执教生涯中,他对世界、对亚洲球队采取不同策略和打法,积累了丰富经验。
钱澄海是新中国第一批运动健将,曾获得元帅命名的全国体育标兵称号,曾当选为代表。随着中国篮球在亚洲称雄,国际声誉也日益提高,钱澄海还在1977年当选为国际篮联世界教练员协会副主席。离开一线后,钱老的心始终与篮球连在一起。在记者采访篮球的20多年里,经常得到钱老的教诲。钱老人虽走了,但他那谈笑风生的神态永远留在记者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