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女排夺冠,中国排球能迎来商业化转机吗
2.广东现在有几支中超或中甲足球队?有几支甲级篮球队?
3.全明星赛不断开展,为何国内很少看到足球全明星赛呢?
4.爱拼才会赢,看看那些企业大佬都喜欢什么运动?
女排夺冠,中国排球能迎来商业化转机吗
时隔12年,中国女排再次夺得奥运会金牌,56岁的“铁榔头”朗平和年轻一代的女排队员,让传承三十多年的“女排精神”,再次将全国上下点燃。
排球与足球、篮球并称为“三大球”,观赏性不亚于后两者。中国的“三大球”中,排球成绩最好,而且 三十多年来形成了具有“女排情结”的庞大的群体基础。但是,中国排球的商业化程度却远逊于足球和篮球。
在举国体制下的“大球”运动中,上世纪 80 年代,中国女排连续拿下世界杯、世锦赛、奥运会等五个世界冠军,一度辉煌并催生了“学习女排精神”。中国生于80、90年代的年轻人,就算没亲眼见识中国女排最辉煌的年代,多少皆有耳闻。自90年代以来的多年里,中国女排成绩历经起伏,在今年里约奥运会时隔12年再夺金牌,着实赚足了几代人的感慨。
排球在国家队层面很火,联赛层面很冷,这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虽然中国女排频频交出令人振奋的成绩,但这项运动在国内的吸金效应,远不如足球和篮球。多年以来,中国金牌至上的体育战略造成了资源分配不均,影响了众多运动项目的商业化进程,排球也是其中之一。
如今,政策层面推进联赛职业化改革,国内体育产业整体升温,各路资本介入,加之女排奥运会再夺金引发讨论热潮,中国排球能否真正迎来商业化的转机?
没有赞助商的排球联赛
2015年9月,朗平率领中国女排重夺女排世界杯冠军,排球迷们热情高涨,然而,一个月后的全国排球联赛的冠名商却仍然空缺了。没了赞助商,也没了装备提供商,刚登上最高领奖台的排球,沉陷于商业开发困境,令人唏嘘。
中国从1996年创立排球联赛以来,先后有金施尔康、维达、步步高、安踏和361°成为赞助商。2015年,彼时361°和联赛推广方中视体育的合同到期,排管中心和中视体育的合同要到新赛季排球联赛结束之后才到期,两者出现了时间差,361°退出后没有新的冠名赞助商接替,中视体育“兜底”承担相关的办赛费用。
中视体育对中国排球联赛的开发和包装运营被广为批评,连最基本的赛事转播场次都无法保证。为期十年的合作到期后,2016年6月,体育之窗竞标获得了中国排球联赛商务运营推广权。体育之窗曾运营过中国女排系列赛、2015女排亚锦赛、天津赛区女排联赛、中日女排对抗赛等多个排球赛事。
体育之窗签下合同之后对外称:“未来将与中国排协一起共同打造中国排球全产业链一体化开发运营体系,搭建中国排球联赛全产业合作平台,以此来推广中国排球联赛,做好中国排球联赛商务运营工作。在联赛商务赞助、赛事运营、电视版权、特许授权、球迷票务、明星经纪、电子竞技、场馆建设等诸多方面。”
具体的签约价格并未对外公布,排球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刘文斌表示,与体育之窗合作签约价格与中视体育相比,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中国排协在其通稿中称,与体育之窗的合作“标志着中国排球联赛的职业化改革,迈出了扎实的一步,也预示着中国排球联赛运营推广工作将向市场化和商业化大幅迈进。”
从官方提供的数据来看,排球运动不乏市场开发潜力。据中国排协统计,2015-2016年赛季,中国排球联赛在引入外援、观众人数上均达到了近年来的最高点。男、女排联赛的决赛上座率基本超过了90%,其中男排决赛上海队的第二场比赛甚至出现了“超员”,上座率达到了107%。
职业化的基础是俱乐部制度。将排球联赛进行商业化运作,前提是打破依附于金牌战略和全运会思维的体系。职业化改革虽早在几年前就提及,但对比足球、篮球旗帜鲜明的市场化职业化大旗,排球联赛的路要难得多。
中国女排的庞大粉丝基础今天(8月21日)得到了充分验证,可谓“人气爆表”。对阵塞尔维亚的这场奥运决赛收视率堪称逆天:媒体截取的全国电视收视率排行榜显示,CCTV5的收视率超过56%,排名第二的是同样转播这场比赛的CCTV1,两者之合达到惊人的70%。同一时期湖南卫视、北京卫视、浙江卫视等电视台的收视率仅1%左右。微信朋友圈和新浪微博等社交平台被女排夺冠的话题刷屏,“女排精神”再次被引爆。
恒大女排的资本幻影
中国恒大集团董事局主席许家印高调而来、低调而去,令恒大女排成为市场上一个从辉煌到黯淡的资本故事。
2009年,当时的恒大地产递交上市申请,在IPO缄默期,恒大高调入主广东女排,邀请郎平执教。随后,恒大女排飞速崛起,从甲B跻身甲A,第一年就打进决赛,后连续斩获甲A冠亚军。
恒大女排以企业模式运作,注册资金2000万元,打造出了国内惟一一支完全职业化运营的排球俱乐部。这波辉煌持续了5年,恒大女排的业绩开始走下坡路,“恒大不再投资女排,球队濒临解散”的消息广为流传。公开报道称,2014年4月,恒大女排二队队员搬离恒大豪华公寓,让位给恒大男足。恒大方面当时对此回应,广东恒大女排仍由恒大集团投资与管理,并将组队参加2017年全运会。
与此同时,朗平重回国家队执教。2015年,恒大女排从甲A降入甲B。
国内体育产业化,“恒大式”的资本推动是“王道”吗?分析人士认为,恒大并非游刃有余,虽手握大把钞票,国内引援也寸步难行,全运会思维注定这段姻缘走不远。另一方面,恒大找到了更有商业价值的运动——足球,遂抽身而退,将资金大力投向了中国男足,迅速两度拿下亚冠。
这让中国排球的职业化进程蒙上遗憾色彩。官方的表态是,中国女排联赛从来都不是职业联赛。排管中心主任徐利两年前在公开采访中表示:“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任何文件,我们从来没有说过中国的排球联赛是职业化的联赛。我们仅仅是在专业队的基础上,力所能及地根据中国排球的实际情况面向市场,利用市场经济的规律办法来操作这个联赛,这根本就不是一个彻底的职业化的联赛。”
去年,国家体育总局排球运动管理中心对外称,排球改革将三步走,向职业化联盟靠拢,最终实现公司化运营。这三步是:2015至2016年,尝试转变联赛运营管理模式,鼓励多元资本投入,扩展联赛市场;2017至2018年,加快推进俱乐部职业化建设,推出联赛俱乐部准入制,逐步实现球员自由转会;2018至2020年,简政放权,成立联赛股份制公司,实现管办分离。
“要把职业体育和全运会的体系分开,竞赛体系也要做相应改革。全运会怎么运作?联赛怎么运作?要分别考虑。我们也得客观认识排球项目在吸引社会资本方面的不足,不能完全拿排球去跟足球和篮球比。但是,在排球项目自身发展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应该是做得到的。”排球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刘文斌表示。
职业化的提法,几步走的改革战略,在包括排球在内的多个体育运动改革上被屡屡提及,却难动真格。刘文斌今年3月公开表示,2016-2017赛季将是中国排球联赛改革的过渡赛季,各项政策不会有大的变化。计划将从2017-2018赛季开始,逐步实施联赛俱乐部准入制,同时改革排球竞赛体系。
广东现在有几支中超或中甲足球队?有几支甲级篮球队?
CBA队名真tm乱,我最近看CBA新闻也发现这个问题。查询俩小时后,答案如下:
广东目前在CBA有三支球队,在明年中超有2支中超队伍,还有两支中甲队伍。
首先,三支CBA球队简称是广东队,东莞队,佛山队。
前两支队伍都是东莞市的所以容易造成混淆。
第一支,就是卫冕冠军,大家叫顺口的广东宏远队,俱乐部名称叫宏远俱乐部,他的名字变革是这样的。广东华南虎宏远——广东华南虎宏远宝玛仕—— 广东东莞银行。牛逼吧,所以现在叫广东东莞银行队。
第二支,水平还行,一般叫东莞新世纪队,现在全称巨牛啊。叫东莞新世纪猎豹俱乐部马可波罗篮球队。
第三支,就是广东佛山队,基本就这个名称。
需要说明的是,有个广厦队,也易混淆,其实是浙江的。浙江广厦集团的。
其次是足球队还好分辨一些。
今年中超冠军队广州恒大队,就是原来广药。许家印接手后改成现在名字。
还有去年中甲榜眼广州富力冲超成功,所以明年中超有两支广州队。
其实广州富力这支球队我们也很熟悉,看他的变革是这样的沈阳金德-长沙金德-深圳凤凰-广州富力。哈哈
还有第三支球队 广东日之泉本来中甲探花差些升入中超,否则明年中超真有三支广东队了。
至于第四只队伍 中甲的深圳红钻,是刚从中超降级的,多谢楼下的paul28632 提醒。
总而言之,中国足篮球有点伪职业化,老板一时冲动,为了打广告就随便冠名,赔钱了就甩卖了,哎。
谢谢采纳。
全明星赛不断开展,为何国内很少看到足球全明星赛呢?
恒大发布了自己新足球场的概念图,却没想到一发布就刷屏了网络,引发网友热议。这个由老板许家印亲自操刀、形似一朵巨大荷花的足球场馆,竟还自带了换肤功能,豪华程度令人叹为观止,大家来感受一下。
在网友纷纷吐槽“太土”、“丑到极致”、“一盆多肉”的时候,不可否认的是,其足球功能还是相当强悍的。据悉,该足球场可容纳10万人同时观看比赛,还是按世界级标准建造的,相关配套实施能够达到西甲豪门皇马主场的水准。让人也不得不感叹,一个足球场馆因为审美都能上热搜,国人对足球的热爱可见一斑,但是国足什么时候才能像这场馆一样“受人瞩目”呢?
01 足球为何是世界第一运动?
如果说你对足球的魅力还有所疑惑,那么请去看一届世界杯,相信我,你会彻底沉迷进足球这项运动中,不可自拔!足球,篮球和排球,被称为世界三大球类。但从世界范围来看,足球比篮球和排球更受欢迎,加上足球这项运动本身竞争激烈,因此,被誉为世界第一运动。足球,起源于英国、风靡于欧洲,在国际上有五大联赛,分别是英超、西甲、德甲、意甲和法甲,这五大联赛不仅关注的人非常多而且比赛的水平也相当高。即便是在咱们足球实力并不强的中国里,也有自己的联赛,而且在国内关注度也非常高。
绿茵场上,挥洒的是单纯的激情与美好。足球的魅力可以是C罗在用迪巴拉的庆祝方式鼓励自己的兄弟,可以是承载了安联国王12年的青春的一件七号球衣,可以是一个在痛失欧冠之后,仍然屹立不倒的1.7米的队长,可以是让你堕入地狱后又在质疑中完成自我救赎的一粒进球,也可以让你体验什么叫一秒天堂,一秒地狱……足球带给了我们太多感动与回忆,在90分钟的比赛中,我们全神贯注,等待着为数不多的进球机会,在渺茫中无限期待那颗奠定胜负的进球,如同人生中拼尽全力的奔跑,为着最后一刻的胜利。
02 为什么篮球有全明星赛,而足球没有?
既然足球这么火,为啥没有类似篮球领域里的全明星赛事呢?起初我也想不通,后来仔细对比了一下,觉得可能有以下几点原因。首先,比赛性质不同。NBA的全明星赛是一项娱乐性质很浓的比赛,而娱乐性质的足球赛事对观感影响很大。足球赛的球员人数是篮球的2倍+。而球星在个人能力的展现上也不如篮球那么容易,需要更多地依靠团队配合才能打出精彩的进球。临时组织的队伍踢起球来效果未必有多好看。另外,篮球一场比赛可能有很多个罚球,但一场足球赛可能点球的机会却寥寥无几。
其次,NBA的全明星赛是所有球星汇聚到一起享受全明星假期的时间。做到了保持热度与适当休息的平衡。但足球比赛密度更高,以欧洲五大足球联赛为例,大部分球队赛季的赛程非常密集,球队往往是多线作战,有些球员还需要兼顾国家与球队的比赛,还有众多的联赛与预选赛。相比较而言,在这个时候,让疲惫的球员得到休息更为重要,而非参加表演性质的比赛。
最后,足球比赛的容错率比篮球赛小得多。一场篮球比赛的比分动不动就是上百分,而足球因为比赛场地大,人员多,又强调球队整体配合,因此,很多足球赛经常以1-0或0-0收场。另外,就拿NBA来说,经常被吐槽没人认真比赛而太无趣。同样,如果有22个人在足球球场上懒懒散散的,踢起球来不停失误,观众也是不爱看的。而一场明星赛即便有几个小罗似的表演欲强的球星,其他大部分人可能想表演也都没得机会。
其实早在1997年底,法国世界杯分组抽签仪式前,国际足联就别出心裁地安排了一场表演赛,留下了无数的经典瞬间。其中大罗戏耍门将科普克的场面,更是成为经典中的经典。尽管后来也想过办足球全明星赛,却因为足坛赛事密集、组织难度大和观赏性难以保证等等因素的制约而不了了之。于是,足球的全明星赛也就成为了空白页。
虽然没有全明星赛,但在各种联赛、杯赛、国家赛、名人赛、慈善赛中,我们一样可以看到球员们快乐地踢球,对于我们足球迷来说,谁又在乎有没有全明星赛呢?
爱拼才会赢,看看那些企业大佬都喜欢什么运动?
虽然疫情形势严峻起来,但人们关注奥运的热情不减。2020东京奥运就像是一场盛宴,能满足各种人的兴趣,也能引发各种各样的思考、讨论。每一次奥运,都会点燃人们对运动的热情。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人们喜欢的运动也不一样。趁着奥运进行时,我们就来看看,国内那些企业大佬都喜欢或者坚持做什么运动。
任正非——跑步。 任正非已经是一位70多岁的老人,但仍然坚持工作,并且很有规律,而且劳逸结合,他下班后和家人一起吃过晚饭后会看一会电视新闻,然后去跑步锻炼身体。
柳传志——高尔夫。 柳传志每天早上5点起来后,第一件事是锻炼一个小时。他自己曾表示,最喜欢的运动是打高尔夫球。他最初接触高尔夫是为锻炼身体,但打着打着就成了高尔夫球迷。他会为了纠正一个错误姿势而苦练一年,也会为了赢球而使劲儿训练。
马云——武术、太极、搏击。 马云创业之前就会打太极拳,他认为太极拳融合了儒释道三家智慧,通过修习太极拳可以悟出领导力,企业管理和做人的能力。他和李连杰共同成立了“太极禅”。此外,马云喜欢搏击赛事。当然,搏击是高强度的对抗性运动,作为企业家,马云只能停留在喜欢层面,不会真正为打比赛去训练。
王健林——足球。 王健林是一个足球迷。据他自己介绍,一有重大赛事,他会把工作上的事推到一边,关上门专心看球。他不仅喜欢,还把爱好当成了正事,入主球队。大连万达是中国足球的集体记忆,在国际上,他也积极收购国际 体育 产业的B端公司。万达 体育 在国际上具有影响力。
许家印——乒乓球、足球、排球、篮球。 打乒乓球是许家印酷爱的运动,他曾聘请广东省队的教练对其进行单独培训。许家印通过收购广州足球俱乐部,将其更名为广州恒大足球俱乐部的方式,进入足球产业。许家印年轻时是中国女排的粉丝,特别敬重和崇拜郎平,两人还建立了私交。在恒大内部举行的篮球赛上,许家印穿上球员上场打球,球技也是不错的。
王石——登山、马拉松等。 王石可以说是企业家里的运动达人,爱运动已经成了他的一个显著标签。他每天都坚持健身运动。早前,王石曾登上了珠穆朗玛峰,而近些年,王石则是频繁地参加马拉松,还玩帆船、赛艇等水上项目。
此外,周鸿祎喜欢打真人CS,俞敏洪喜欢骑马,郭广昌喜欢足球……
运动不仅使人身体 健康 ,也能使人精神强大、精力充沛。所以,企业家往往爱运动,甚至因此投身 体育 产业。爱运动,好处多多。
看到这里,你怎么想,运动起来吧。
文/本刊记者 路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