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张传良的简历
2.中国拳击不只有邹市明哪一个人我们也应该记住?
3.两届奥运冠军,却因妻子饱受争议,“传奇拳王”邹市明的血汗江湖
张传良的简历
1970年—1975年 黑龙江北钢工人
1975年贵州省武术运动员兼教练
1976年担任贵州省体工队武术教练
1987年担任贵州省体工队拳击队主教练。
中国拳击不只有邹市明哪一个人我们也应该记住?
高林志,这个名字对于很多圈外人而言并不算熟悉,但在中国拳击圈却如雷贯耳。
上月底,高林志在杭州赢得了中国拳王赛56公斤级的金腰带,8月份则在第十三届全运会代表解放军队拿下同级别的金牌,3月份的全国拳击锦标赛冠军依然是他……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2017年之于高林志而言就是一个大满贯年,然而很少有人知道,三冠加身的高林志已经5岁,他在今年二月份之前的身份还只是解放军队的拳击教练。
作为邹市明曾经的对手,中国拳击也更需要高林志这样坚持在基层耕耘的人。
高林志。
为了解放军队,义不容辞
“退役都三年多了,2014年的时候觉得应该做一个角色上的转变,给年轻人更多机会和更多帮助,当时我就开始做教练,也希望能够带出优秀的弟子。”
时间倒推到2013年9月,高林志在第十二届全运会上获得男子56公斤级银牌后,他自己认为到了该退役的节点。
过去几年中,他一直担任解放军队的拳击教练,但如果不是全运改革,恐怕大家看不到这个现在在围绳间挥拳的老拳手。
按照高林志的说法,2016年年底取消双积分制,解放军队的很多队员不得不回到原籍,代表各自省队备战全运会,这让原本人才济济的解放军拳击代表队一下子人丁惨淡。
“之前有二十多个队员,一下子少了一半多,剩下的都是很小的或者有伤病的,加上我这个老的,就算是老弱病残吧。”
高林志的自嘲中不难听出当时的窘迫,特殊情况下,这个拳坛老兵不得已重新绑起了手带、戴上了拳套。
事实上,今年8月份参加全运会的解放军队选手只有4人,其中也包括高林志,而他是所有参赛选手中最年长的一个。
“从我开始打比赛的时候就是代表解放军队,这个时候我义不容辞。想起来参加四届全运会了,还记得2005年第一次打全运会,我还是48公斤级呢,当时是季军,半决赛就是输给邹市明。”
中国拳王赛在杭州举行,裁判一致判定高林志(左)获胜。
把传统技击加入拳击
拳击运动员一年不打正式比赛会是什么状态?
熟悉拳击运动的人都清楚,邹市明惜败木村翔,熊朝忠苦战才拿下潘亚就是明证。
高林志一歇就是三年,更别说拳怕少壮这个道理,要知道高林志面对的对手往往都比他小了一轮,他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叔叔级拳手”。
“当时困难很多,不过减重倒不是最麻烦的,我本身是广东人(比较瘦),带队又比较辛苦,体重一直没升上去过,但其他方方面面要重新适应的东西很多。”
作为解放军队的一个教练兼队员,高林志必须遵照工作要求和作息行事,他一天值班一天训练,值班的日子得查岗查哨,睡上床时已经过了12点,第二天早上6点又得跟着集结号起床,对比其他省份全力备战全运会的选手,高林志的不容易可想而知。
虽然困难重重,但他一直成竹在胸,“其实这几年做教练我也一直在研究,我和广东民间的一个师傅切磋、学习过,把拳击之外一些技击的东西融汇到拳击中,对自己的发力和协调都有帮助。”
站上拳台的高林志并不像很多拳手那样习惯性抱架护头,他通过移动、躲闪化解对方的进攻,时刻放松的双手又能在最恰当的时机出击。
“这就是多年经验的积累吧,我能够观察到对方的意图和行动。年轻拳手冲劲足,但我通过控制节奏和距离来掌控比赛,都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等年轻人的势头过去了,我的体能还没有什么问题。”
体制内拳手也能打职业
春节长假后正式进入训练,仅仅一个月就拿到了全国锦标赛冠军,8月份全运会决赛对阵当时该级别夺冠大热门张家玮,高林志又压倒性优势获胜……
当谁都以为拿到全运会冠军的高林志可以功成身退,他又从体制内的比赛踏上了更接近职业拳赛的中国拳王赛。
“能够支持我一直走到今天的就是对拳击的热爱,现在是一个属于拳击的好时候,我希望更多地展现自己的能力,也让全国更多的人因为我的比赛喜欢上拳击运动。”
35岁的年纪,高林志对于功利已经看得很淡了,能够为自己热爱的运动进行推广就让他心满意足。
值得一提的是,过去职业拳击和体制内面向奥运的业余拳击一直被认为泾渭分明,对此,高林志作何感想?
“体制内有很多优秀的选手,像参加中国拳王赛的都是国内前三名的选手,我认为这批人去打职业拳击同样有前景。”
当然,高林志没有回避职业拳击和体制内业余拳击的差异化,“主要还是对抗上的差别,职业拳击更强调对抗和击打的效果,业余拳击过去主要是得点为主,不过在体制内处于前列的优秀拳手适应的还是比较快的。”
采访间,高林志着重提到了中国拳击运动当下最大的问题不是缺少好的选手,而是缺少好的平台和比赛机会。
“体制内的很多选手每年只有全国锦标赛打,如果第一场就输了,你要等一年,冠军级别的选手会好一些,但比赛也就是四、五场,这肯定不够。”
如何避免选手流失和退役?
从2016年年底启动的中国拳王赛由国家体育总局拳击跆拳道运动管理中心、中国拳击协会和中拳体育有限公司联合创办。
首届比赛为例,参赛拳手为里约奥运会回归的8位国家队成员以及2016年全国拳击锦标赛的12位冠亚军得主,含金量可见一斑。
此间,高林志也提到更多赛事对体制内运动员的奖金激励,“一方面作为专业运动员大家都渴望荣誉,另一方面,相对密集的赛事对于运动员的训练态度也是一个规范,再者,赛事奖金对于体制内运动员的经济状况会有一定帮助。”
高林志当初练拳的时候,像他这样优秀的选手,每月津贴只有3000元左右,如今各省优秀选手的月津贴可以达到8000元。
“已经好了很多”,高林志坦言自己挺满足,但这些体制内吃青春饭的运动员收入比起职业化的运动员还是过于微薄。
值得一提的是,当下针对体制内优秀选手的中国拳王赛一年总奖金达到300万,虽然比起邹市明、熊朝忠这些明星职业选手的出场费还颇有不如,但奖金力度已经超越了很多参加四大职业比赛的拳手收入。
一位内业人士就表示:“中国拳击需要这样的职业化之路,体制内的优秀选手可以得到竞技和经济上的双重反哺,不会像过去那样流失或者早早退役。”
的确,中国拳击不仅仅需要商业化的明星,更需要这样以身作则、传帮带的老兵。
两届奥运冠军,却因妻子饱受争议,“传奇拳王”邹市明的血汗江湖
你所认识的邹市明是什么样的?
想必提到邹市明大家脑海里出现的词就是“拳王“,浮现的都是他身披拳击斗篷,手带拳套,面对对手重拳出击的模样。
在拳击赛上他是凶狠的模样,是百战百胜的神话,但在生活中他其实是温柔体贴的丈夫也是幽默风趣的父亲。
本应该在拳坛绽放异彩的他为何突然退隐?
l 01
1981年5月18日,对很多人而言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日子,在贵州遵义一个小小的村落里邹建国的孩子出生了,是儿子,却生得女相,也因此邹建国的妻子也就是婴孩的妈妈总爱把他打扮成女生模样,给他穿裙子,在他脸上涂涂抹抹。
年岁渐长,小邹再也无法忍受妈妈的行为,学会了反抗,拒绝妈妈对自己的打扮。
或许是妈妈总把他当女孩养的原因,小邹虽然是男孩,却一直身材瘦小,为了小邹的未来和增强小邹的体魄,邹家“忍痛“将小邹送入武术学校学习武术,机缘巧合下小邹接触到了拳击,并且一发不可收拾的爱上了拳击。
“如果说武术是见招拆招,那拳击就是快如闪电,感觉自己更男人。”
多年后小邹在采访中如是说到。多年前的无心之举没想到成就了小邹, 是的,小邹便是今天的主人公,一代拳王邹市明。
l 02
1999年11月邹市明入选国家拳击集训队,师承教练张传良。
从此邹市明便开始了自己的拳击生涯。在国家队中的邹市明刻苦训练,只有一米六二,身材矮小的他在比赛中居于劣势地位, 他常常被打得满身是伤,即使是这样他仍旧在坚持,他也曾不被人看好,在非议中他只得一拳一拳的用实力击退流言蜚语。
2003年是邹市明的重要一年,是他人生中第一个转折点,年仅22岁的邹市明代表国家参加了拳击世锦赛,拿下了人生中第一个奖牌, 虽然只是银牌,却实现了中国在拳击世锦赛中零的突破。
获奖的邹市明恍若新生,在往后的比赛中不断赢得奖牌。
众所周知打拳击是一项高危职业,遍体鳞伤都是家常便饭的事 ,在一次训练中邹母来探班,看着全身上下没一块儿是好的儿子不禁红了眼眶,说什么也不让儿子再干这一行。
邹市明对媒体透露:
“教练那天就找我谈话说,你既然不练的话那你就和妈妈回去吧。然后我对教练说,我长这么大,只有拳击是我最感兴趣而且没有半途而废还会受到赞美的事了,我从小就没有自信,也极少得到过别人的认可,对于拳击这件事我一定要坚持下去。”
教练听后,便同意邹市明继续留在国家队。
在奥运会上获得两金一铜的邹市明决定从体制内退出进军职业拳击赛, 这一决定直接改变了他往后的命运。
转战职业赛的邹市明愈战愈勇屡获奖牌,但要说邹市明职业拳击生涯中最高光的时刻莫过于2014年在澳门金光综艺馆上演的职业拳击“金光决赛2”。
邹市明和泰国拳王坤比七争夺WBO蝇量级世界拳王金腰带强制挑战权,邹市明被坤比七打的眉骨断裂鲜血直流,血染赛场,即使是如此邹市明还是凭借自身的毅力和实力与坤比七打满12个回合以点数取胜,获得职业赛六连胜,赢得世界拳王金腰带挑战权。
这场比赛极为血腥,这也为邹市明后来的眼疾埋下隐患。
l 03
2006年,小有名气的邹市明回遵义老家时遇到了后来的妻子冉莹颖。
一位拳击运动员和一位北大高材生一见钟情,二人凭借自身魅力使对方对自己好感度不断上升, 认识冉莹颖便是邹市明人生当中的第二个人生转折点。
考虑到自身职业问题,邹市明不禁担忧,这种 “过了今天没明天” 的日子是否能给小冉足够的安全感,是否能给她未来,所以相恋期间邹市明多次提出了分手,据回忆多达23次,却都被小冉一一拒绝。
最后远在古巴的邹市明给冉莹颖发了一条短信: 颖颖,要准备奥运会了,咱们先断联,等我回来。 冉莹颖只回了一个”好“字,真正地做到了断联。
在这期间冉莹颖一边工作一边等待奥运会, 对她而言那不仅仅是一场盛大的奥运会而已,更是一场约定,她等着邹市明的如约而至。
不出所料,邹市明凯旋,他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向冉莹颖求婚,二人终成眷属。
2011年婚后的冉莹颖辞去工作,全心全意为邹市明处理除了打拳以外的所有事务,让邹市明无后顾之忧。
随后为邹市明诞下一子邹明轩,俗话说艺体不分家,随着《爸爸去哪儿》的热映,邹市明带着儿子邹明轩参加了第三季的录制,也因这个节目邹市明增加了不少的曝光度,两父子调皮可爱的模样深入人心。
邹市明也有了进军 娱乐 圈的趋势,但频繁地参加节目录制使得邹市明引起热议, 很多人质疑他是否忘了初心,是否还记得自己拳击运动员的身份。
对于这些非议他回答到: “参加完《爸爸去哪儿》之后照样能拿冠军。”
然而他因为跑综艺已经八个月没摸过拳套。他还能获胜吗?
l 04
他说他想从“金牌机器”到“魅力拳王”转变,拒绝任何“不务正业”的批评。
可是人到中年的他回归拳击赛场却阻碍重重,高强度恢复训练,身体难以承受,经常生病与药为伴,还有2004年与坤比七决战时埋下隐患的眼疾让邹市明一度失明, 这些都变成了他从“ 娱乐 场”回归“赛场”时的阻碍。
在尔后的一场世界拳击组织蝇量级世界拳王金腰带争夺赛中邹市明取得胜利,在微博中晒出腰带庆祝,力证自己有在坚持训练实力犹存, 可是却被爆出对手是年仅18岁的墨西哥小将,实力尚浅,比赛含有水分。
每次比赛之后邹市明都会跑到台下与妻子激吻,可冉莹颖的穿衣风格却让网友不敢恭维,过度暴露和“土气“是网友给她的标签,疑似“整容”过的脸更是群嘲不止。
冉莹颖曾自称是央视的主持人,却被网友扒出只是CCTV证券资讯频道的“外包员工”。
风言风语席卷了邹市明一家的生活,击破谣言的方式就是用实力证明自己, 但是,在那场邹市明想凭借实力证明自己的比赛上, 他输了。
他的对手木村翔可以说是邹市明的经纪团队精心挑选出来的不二人选,28岁穷困潦倒,一边送外卖做兼职养活自己一边训练,而且训练时间只有晚上两个小时。
因为长时间缺乏训练,加之眼疾,在赛场上无力回击的邹市明输了, 就在这场比赛上邹市明宣布退役,36岁的他拳击生涯就此结束。
网上充斥着各种声音,不少网友对他及其妻子进行口诛笔伐,有人说这都是他一心二用应得的结果, 也有人说这一切都怪他妻子的过度营销,一味的想红想轻松赚钱才导致如今的草草退役, 在人生中的最后一场职业赛以失败告终。
l 05
不可否认邹市明在中国拳击运动领域做的贡献,是他为中国赢得了拳击世锦赛中第一枚奖牌,向世界证明了中国拳击不输外国。
邹市明像当年的成龙、李小龙一样踹翻了“东亚病夫“的牌子,改变外国对中国的刻板印象,同时也是他将拳击文化带向全国,让更多中国人了解并且加入拳击运动中。
他是中国迄今为止最为杰出的拳击运动员。
我相信更多的网友气愤的只是他不该如此退场,他应该是卫冕冠军而光荣退役,因为期待过高而失望过大,如今的局面不禁让我想起了当初的刘翔,令人唏嘘。
退役的邹市明专心经营自己的 体育 公司,开设拳击俱乐部,推广拳击运动,同时有爱妻和三子相伴,也算是人生圆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