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队罗马尼亚队-德国罗马尼亚足球联赛

tamoadmin

1.逆转大黑马和38度高温再进决赛,U21队为德国足球代言

2.欧洲国家联赛多久一次?

3.这些年,德国足球为什么总是拿不到最后的冠军呢?到底差什么呢

4.二战时的敖德萨战役,有德国支持的罗马尼亚军队为何惨败?

逆转大黑马和38度高温再进决赛,U21队为德国足球代言

德国队罗马尼亚队-德国罗马尼亚足球联赛

经历“过于恭敬”的上半场,德国U21队在38摄氏度的高温下拖垮了本届欧青赛的大黑马罗马尼亚,连续两届与西班牙会师决赛。距离卫冕,昆茨和弟子只差最后一步。

过高估计对手or忌惮高温?

小组赛阶段,德国U21队3场比赛都是在意大利当地时间晚上21点开球,一头一尾对丹麦和奥地利是在乌迪内,而对塞尔维亚则是在的里雅斯特。这两座城市都处在意大利东北边境的沿海区域,而3场比赛期间欧足联给出的气温分别是26、27和22度,相当舒适。结果来到与罗马尼亚的半决赛,不仅要换到地理位置相对靠南的内陆城市博洛尼亚,而且开球时间提前到18点,温度一下子上升到可怕的38度。

照理说,小组赛阶段在更靠南的切塞纳和塞拉瓦莱(圣马力诺)作赛,而且前2轮都是18点开球的罗马尼亚,对于这场半决赛的比赛地点和时间应该更加适应。于是这个上半场,德国队在第21分钟就利用反击机会由阿米里首开纪录的情况下,以令人陌生的比赛方式,白白将场面和比分优势拱手让给了罗马尼亚。如果不是尼贝尔在补时第4分钟作出世界级扑救,罗马尼亚中锋普什卡什就可以上演帽子戏法,而卫冕冠军也会以1比3回到更衣室。要在下半场挽回2球劣势,难度可想而知。

没错,这个上半场,罗马尼亚确实是在足球水平上压倒了德国,但造成这种局面并非罗马尼亚的绝对水平在德国之上。德国放弃传控优势,从一开场就试图让出球权去打对手反击,阿米里的进球让他们尝到了这种打法的甜头。为什么会选择这样的比赛方式?一方面,应该是罗马尼亚在小组赛阶段4比1大胜克罗地亚、4比2击败英格兰的表现太过抢眼,令昆茨对他们的攻击力有所忌惮;另一方面,可能是考虑到高温会造成极大的体能消耗,德国队要选择相对“聪明”(省力)的踢法。

然而,聪明反被聪明误,放弃控球,令罗马尼亚在丢球之后轻易地形成反扑之势,并很快创造点球、扳平了比分。这已是德国队连续4场比赛送给对手点球大礼,其中小组首轮对丹麦和这一场,“触犯天条”的都是斯图加特中卫鲍姆加特尔。与小组赛那3次一样,尼贝尔还是无法在点球对决中胜出——尽管这一次他已经判断准确并扑到了普什卡什的低射。

德国队并没有在丢球后立即夺回球权,依旧试图以最简单快捷的方式完成每一次进攻,但欲速则不达,场面变得更加被动。在上半场大部分时间里,德国队的阵型已经不是433,而是被压迫成了4141,只剩瓦尔德施密特一人留在前面等待反击,而控球率也基本成了四六开。小组赛阶段,包括3月和去年11月的那4场对四大传统劲旅(荷兰、意大利、法国、英格兰)的热身赛,德国队尽管也会在比赛某些阶段主动让出球权来打反击,但从未有过如此长时间的控球与场面劣势。

夺回球权,碾压黑马

小组赛末轮对阵近邻奥地利,德国队因对抗和速度优势不再而陷入苦战。但这一场根本不是同一回事,通过一些细节即可看出,德国队无论个人还是整体,对抗能力明明在罗马尼亚之上,而且优势相当明显。不可否认,这支罗马尼亚拥有小哈吉、普什卡什和伊万等几个技术天赋出众的攻击手,但除了效力意乙巴勒莫的中锋普什卡什能在禁区内的抢点中屡次胜出外,包括小哈吉在内的一众国内联赛选手,普遍在对抗中落于下风,只能通过传跑来弥补个人技术经验和身体素质上的劣势。

总而言之,德国队这个失败的上半场,更像是自己挖坑。第2个失球尤为明显,替代停赛的亨里克斯出任首发左后卫的米特尔施泰特莫名其妙地在中线附近短传失误,小哈吉断球后迅速一脚斜长传策动反击,最终成就普什卡什梅开二度。显然,德国队完全有能力、有时间挽回场面和比分的劣势,他们必须重新采取主动,把球权掌握在自己脚下,不能再让对手踢得如此舒服。果然,下半场出来之后,德国队就是这么踢的。他们像国家队那样以传控为主导,并幸运地早早就利用战术角球机会创造出点球,并由瓦尔德施密特扳平2比2。

更幸运的是,这支罗马尼亚竟在60分钟之后就集体体能衰竭。由于前场的普什卡什、小哈吉和伊万之间再也无法有效地联系在一起,反击无力,中后场球员只能无休止地看球、追球,体能一下子就亏空了。尽管主裁判格林费尔德每隔15分钟就吹停比赛一次,让双方球员补水,但如此举动对于罗马尼亚球员来说无补于事。

即便瓦尔德施密特和替补中锋恩梅沙在比赛尾声连续射失2个必进球,让罗马尼亚看到了拖入加时的希望,但体能优势巨大的德国队距离胜利已然越来越近。瓦尔德施密特和阿米里终场前连续在禁区前沿任意球破门,其实只是让罗马尼亚——特别是疲于奔命的双中卫内德尔切亚鲁和帕什卡努更早得到解脱。至此, 德国U21队已经连续16场不败,追平了35年前创下的队史纪录。

如果说上半场是德国队过度示弱,导致场面异常糟糕,那么当德国队恢复了正常,这两支球队的差距就在下半场明显地体现了出来。德国队本场射门多达25次(光是瓦尔德施密特一人就射了11脚),比6比1横扫塞尔维亚一战还多了3次,但射正只有6次(射门9次、被挡10次),仅多于对1比1打平奥地利一战(14射仅5正)。包括梅开二度的瓦尔德施密特在内,德国队大部分球员的射门感觉都非常一般,否则以下半场的碾压之势,再来个单场6球也完全合情合理。

瓦尔德施密特平纪录

话虽如此,让年轻球员从上半场的迷失中恢复过来其实并不容易,昆茨在中场休息时的训话至关重要。赛后昆茨透露,他在中场休息时并没有开电吹风,而是平和地跟球员对话,“如果你感觉到是被迫上场,你再也跑不动了,那么对手也会有相同的抱怨。这不是体能问题,而只是心理问题。我们在中场休息的时候自问,我们是不是想跟这届赛事说再见。我告诉他们,发展和提升自己的机会就摆在眼前了。”

瓦尔德施密特又一次成为获胜功臣,而取代轻伤的里希特而在本届赛事第一次首发的阿米里则堪称本场最佳。4场比赛下来,德国队已经打进14球,攻击力傲视群雄——比决赛对手西班牙多进2球。 连续4场进球的瓦尔德施密特已有7球进账,不仅超越了1982年的利特巴尔斯基(6球),成为U21欧青赛 历史 上单届进球最多的德国球员,而且追平了10年前瑞典前锋马库斯·贝里创下的欧青赛单届进球纪录。 赛后,这位23岁的弗赖堡前锋表示,能在半决赛逆转一个如此优秀的对手,“会给予你信心。这会让你们团结在一起,你知道即便落后也能扳回来。”

无论是主帅昆茨,抑或是国家队领队比尔霍夫,都认为以这样的方式跻身决赛,会让这帮年轻球员受益匪浅,对于他们今后的个人发展大有裨益。而国家队主帅勒夫更是大赞昆茨,“我向施特凡(昆茨)以及他的整个教练和幕后团队表示祝贺。这些年轻球员执行指令、保持纪律、拼搏和投入的表现令人印象深刻。”比尔霍夫则大赞球队道:“U21队在意大利欧青赛上成为了德国足球的最佳代言人。”

欧洲国家联赛多久一次?

每两年一次。

北京时间2020年9月4日凌晨,20-21赛季的欧国联正式拉开了大幕,欧洲国际联赛每两年举办一次,由欧足联55个成员国参赛。

本届欧国联的分组如下:

A联赛

A1小组:荷兰、意大利、波黑、波兰

A2小组:英格兰、比利时、丹麦、冰岛

A3小组:葡萄牙、法国、瑞典、克罗地亚

A4小组:瑞士、西班牙、乌克兰、德国

B联赛

B1小组:奥地利、挪威、北爱尔兰、罗马尼亚

B2小组:捷克、苏格兰、斯洛伐克、以色列

B3小组:俄罗斯、塞尔维亚、土耳其、匈牙利

B4小组:威尔士、芬兰、爱尔兰、保加利亚

C联赛

C1小组:黑山、塞浦路斯、卢森堡、阿塞拜疆

C2小组:格鲁吉亚、北马其顿、爱沙尼亚、亚美尼亚

C3小组:希腊、科索沃、斯洛文尼亚、摩尔多瓦

C4小组:阿尔巴尼亚、白俄罗斯、立陶宛、哈萨克斯坦

D联赛

D1小组:法罗群岛、拉脱维亚、安道尔、马耳他

D2小组:直布罗陀、列支敦士登、圣马力诺

这些年,德国足球为什么总是拿不到最后的冠军呢?到底差什么呢

序言

岁末年初,总让人对过去的一年充满无限回忆,回首2010年的德国足球,那是一段让人激动与疯狂,泪水与痛苦的记忆,从拜仁在欧冠的疯癫演义,到德国队在南非世界杯上的青春风暴,再到巴拉克的黯然陨落和小小穆的豆蔻年华,尽管德国足球没能笑到最后,但其强势的帝国复兴是世界足坛谁也无力阻挡的。

对于新世纪的第2个10年里,德国足球何去何从?是我们这一辈历经10年低谷的德迷所共同期盼和讨论的。当然,要想明白究竟是什么让德国足球焕发青春?究竟为何德国足球在10年低谷期间依旧能够获得1次世界杯亚军,2次世界季军,1次欧洲杯亚军的上佳成绩?或许在某些老一辈德迷的眼中,这些成绩根本不能和辉煌时代的德国足球相媲美,甚至一些保守的德迷认为这10年是德国足球的耻辱,更有偏执顽固的德迷为了昔日的辉煌,而特意否定,回避,丑化德国足球这10年艰辛的成绩和辛酸的成长!

因此,为了我们能更好地了解德国足球,我们就不得不正视这低谷10年中德国足球的盛衰荣辱,只有看得清楚这段历史的德迷,才能真正体会到德国足球的真谛所在,以及看清楚德国足球未来的发展道路。 接下来,就由我这位从小就在祖父,父亲身体一起看德国足球长大的80后,试着为所有热爱德国的中国球迷解读下这10年中,德国足球所一路走的酸甜苦辣咸,就让我们把记忆穿梭在10年的记忆中,再次领略到什么叫德意志!

或许,当你有耐性读完一个草根球迷写手眼中的德国足球这10年的话,将会从中发现,为何中国足球这10年的衰败在哪里。

第一部:历史发展的必然衰落

按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来看,这世间万物都难道由盛到衰的定理,就像潮起又潮落,花无百日红一样的道理,王朝的兴盛与衰落自然逃不过这一法则,足球运动也亦然。

德国足球崛起于50年代的西德,54年“伯尔尼奇迹”让这个二战后废墟一片的国度看到了民族复兴希望的所在,在经历过60年代的摸索与变迁后,西德足球在70年代奠定了足球帝国的地位,又在随后通过80年代的杀戮欧洲,以及90年的君临天下,直至东西德统一后,96年完成对欧洲的最后一次征服。其时间跨度长达近30年的颠峰岁月,哪怕是五星巴西,四星意大利也不能够为之媲美的。

俗话说:颠峰之后,再往前走,就是下坡路了。辉煌近30年的德国足球在96年获得欧洲杯,以及多特蒙德夺得97年欧冠杯后,98世界杯上,福格茨带领着这部老战车在8强战上0:3被克罗地亚人羞辱完败出局后。终于走到了颠峰的尽头。连续2届世界杯无缘四强。如果说94年是意外,那98年就是必然。

可惜,98之败并没有真正让德国足球人有所清醒,他们总幻想着90年的辉煌岁月,可现实就是德国足球这30年太辉煌了,以至迷惑了人们的双眼,忽略了德国足球的与时俱进和对自身不足的衡量。由于96博斯克法案的通过,在俱乐部方面功利地大量购买外援,这就更忽视了对后备力量的培养。当90年代中后期以齐达内,菲戈为首的拉丁技术流成型时,当英超意甲这些顶级联赛为国国家队输送出贝克汉姆,欧文,卡纳瓦罗,布冯等70后黄金一代的球员时,德甲乃至德国家队依然还靠马特乌斯,科勒尔,克林斯曼这些老人在主打时,我们才惊人发现,德国足球落后了。

落后就要挨打,福格茨之后,里贝克接手。这位62岁的老派教练面对青黄不接的现实,是要去大胆提拔新人尝试变革?还是继续走前者的老路。可问题是当年辅助瓦德尔学得的那些东西,20年后还管用吗?99年联合会杯,里贝克带着德甲新人去练兵,可0:4惨败巴西,甚至连美国都敢输。打新西兰最出彩的人居然是马特乌斯,通过此此练兵,让他清楚德国新人根本接不起班。可他除了会德国包打30年的那套学问和经验外一无所是。要改变是不可能的。可捍卫2000欧洲杯的卫冕大业该怎么办?无奈里贝克只能将90年的辉煌延续下去,保守成了必须的。

当2000欧洲杯德国阵容里出现39岁的马特乌斯和19岁的戴斯勒时,全队年龄跨度整20年。德国队是用五世同堂的面容出征荷比时,其实我们所有人,包括最铁杆的德迷心里都清楚此行----凶多吉少。事实也的确如此,勉强逼平哈吉领军的喀尔巴阡黄玫瑰后,老迈的战车终于顶不住冲击力极强的英格兰,34年逢英不败的历史结束了。命运之战,一向以钢铁意志著称的德国战车在崛起的葡萄牙黄金一代的炫耀下,被康西卡奥用帽子戏法给牢牢打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了。记得当时报的大标题是----《里贝克,你使德国受到耻辱》!!

把德国失利的原因都归结在里贝克身上,的确有些牵强,毕竟这和德国青黄不接以及其他强队的崛起是有关系的,但里贝克的保守,固执以及对全队管理驾御的不力,导致德国队队内讧连连爆发,新人为上位和老人起冲突,拜仁派系和勒沃派系的水火不容,据说比埃尔霍夫这样的“海归”就是成了两派人马之争的牺牲品,大赛中蹊跷地“被受伤”了。记得看了最后一战比埃尔霍夫含着棒棒糖,眼中的泪水在打转的画面时,的确就是当时德国队内中微妙情感的真实写照。本来德国队的实力就已经属于强弩之末,里贝克又控制不住更衣室,把队伍的凝聚力给散了。最终德国队2000欧洲杯呈现给我们的是无激情,无斗志,没团结,没必胜的信心,更无什么特点。淘汰是必须的,里贝克下课也是理所当然。

当然,2000欧洲杯固然为德国足球敲响黄昏丧钟。但平心而论,里贝克还是大胆使用了戴斯勒,巴拉克这些新人,而且在战术打法上也尝试着局部细腻化,同罗马尼亚一战中的唯一进球就是通过中场不断的局部短传配合后,由绍尔攻进一个漂亮的入球。至尽依旧是2000欧洲杯精彩进球之一。而里贝克在战术上也还是意识到德国队攻击力不足的现状,在352的阵型中,首次把战略目标转移为中后场,呈现一个倒三角形;哈曼--杰里梅斯--马特乌斯。不在是:哈斯勒--马特乌斯--哈曼这样的侵略性正角形配置。可无奈他那套德国足球老理论大势已去,可就是这套由侵略转为防御的352体系却给2年后的德国足球带来了启示。由此可见,哪怕里贝克是保守,但他不守旧。

马克斯说:在一个晴朗的早晨,德国醒来时突然发现,自己还没参与欧洲资本主义的上升,就已经处在了它衰落的水平上。当新千年的德国足球终被丧钟声给唤醒时,它已经发现落后于欧美各列强了。由此

二战时的敖德萨战役,有德国支持的罗马尼亚军队为何惨败?

因为二战时期的罗马尼亚部队装备跟不上,没有重型武器,士兵还是在用,关键是罗马尼亚部队还没有交通工具就大大影响军队速度。加上在通过港口浪费时间,导致大量士兵送命,所以罗马尼亚部队才会在德国的支持下还惨败。

01、二战时期的罗马尼亚部队装备跟不上

在二战的时候,罗马尼亚是跟着德国混,按照道理应该要吃香喝辣的,但是实际上不是的。罗马尼亚是跟德国合作没有错,德国无非就是利用罗马尼亚的石油资源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根本就不理罗马尼亚军队整体实力如何,自然罗马尼亚军队上了战场实力就差。

就算是德国实行?巴巴罗萨?计划的时候,德国军队是什么新型武器往战场扛,而作为盟友的罗马尼亚部队只有,根本就看不到重武器。试问叫罗马尼亚部队的人就算再厉害,也比不过敌人的坦克炮。

还有罗马尼亚部队没有重武器就算了,他还没有交通工具,打仗没有交通工具,在时间方面就落后,要知道战场一分钟也会失去先机的。

02、在通过港口浪费时间,导致大量士兵送命

在敖德萨战役中罗马尼亚军队的确是惨败,这点谁也没有话说的,但是曼施坦因同样也是伤亡过重,最后军队都解散,这就是后话。言归正传,要是罗马尼亚部队在通过港口的时候,军官指挥得当,不浪费那么多时间,就不会有那么多士兵阵亡。

也许罗马尼亚部队就不会失败那么惨,可惜罗马尼亚部队就是浪费大量的时间,最后才大大影响整个战争的局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