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裁判媒体暂停手势-篮球裁判媒体暂停

tamoadmin

1.关于篮球的哪些术语渐渐消失了呢?

2.NBA裁判能左右比赛吗?如果能,他们是怎样左右的?

3.篮球最新规则

4.篮球此赛为什么分四节,有什么规测

5.篮球几秒算违例?

关于篮球的哪些术语渐渐消失了呢?

篮球裁判媒体暂停手势-篮球裁判媒体暂停

小球时代攻防节奏快,三分投的多,高速度,高得分,但同时也让一些篮球技术和规则不断消失!

45度打板是邓肯的绝招,邓肯凭借这一招打遍天下无敌手,但为何会慢慢消失哪?

小球时代的到来让现在的中锋已经失去了以往的篮下自主进攻,勾手,打板等技术。他们现在更多的是篮下吃饼,防守或者拉到三分线投三分。功能的转变让45度打板基本消失。

打板是一种最基本,最朴实的进攻技巧,重剑无锋,大巧不工。打板不同于空心进球那样依靠手感,他更多的是靠球员选好的打板角度,只要选好位置基本都能进球,但是角度不好直接就打铁了,可惜了这么好的进攻技术就消失了!

干拔跳投的代表人物是麦迪,干拔是在对方逼抢自己时,利用身高或者弹跳强行投篮,他主要依靠腰腹和手臂力量。

干拔需要球员拥有极好的身体素质,而且这样的招式还是很消耗体力的,在现在的小球时代,能节省体力就不会浪费,能投三分就不突破,这一技术也基本没人再用了。

半截篮是一种内线球员进攻技巧,现在基本再也听不见这种称呼。半截篮主要指内线球员在油漆区附近的投篮,他比常规的中距离投篮要短,但又比普通的上篮长,所以称为半截篮。

半截篮曾是衡量内线进攻的重要指标,但现在的三分盛行,甚至中投都要消失了,半截篮更是没人再用了。

骑马射箭是进攻球员在运球行进过程中,突然在防守人面前跳起进行投篮,因为动作像骑着马射箭,所以称为“骑马射箭”,纳什曾经是这个技术的代表人物,经常在进攻中用这种方式将球打进。

现在真的很难听见这个术语了,至于为什么消失,我想还是不适应这个时代吧,毕竟骑马射箭需要空中后仰,难度还是蛮大的。

篮球在不断发展,篮球技术也在优胜劣汰,可能这些消失的篮球术语就是篮球的革命吧,大家还知道哪些消失的篮球术语哪?欢迎流言讨论奥!

与其说是篮球术语还不如说是成名绝技,看篮球是从05开始的,现在也有十几年了,相当于是一个时代的崛起再到一个时代的凋零,那时候詹姆斯风头刚起,连续几年的圣诞大战都科詹对决,也流传过麦迪、卡特、艾弗森的传说,随着现在三分崛起,很多曾今绝技就此渐渐失去往日的风采了。

干拔:麦迪

还记那个时候的麦迪,单手持球,试探步,突然干拔,多么的潇洒,现在都是在三分线外等着,中锋不会投三分,市场价值就会变得很小,三分投手基本上都是在外线接球就投。

急停后仰跳投:科比

看球的人老球迷很少有人会忘记科比的那个后仰,那是可以差点和地面平行的后仰,现在连突破的能手都很少,即便是能突,也很少会选择急停后仰跳投,一个不小心可能受伤的就是自己。

体前交叉步变向+漂移投篮: 艾弗森

艾弗森,96年状元秀,最经典的就连续的体前变向晃过乔丹,命中跳投,由于个子比较小,常规的投篮容易被干扰,所以在运球上就下了很多功夫,很多的街球动作都能看到艾弗森当然使用的影子,而且他的横向漂移投篮,也让对手猝不及防,现在能通的过人方式就是突然加速,很少在这种交叉步变向了,漂移那就更难了。

金鸡独立:诺维斯基

本身用到这个人就不多,基本上都大中锋或大前,即便是放在之前,也很少听到这个词,更别说现在诺天王退役了,以后想听到那就更难了。

从姚明进入NBA开始接触篮球,也超过15年了,说下自己的感受,有一些不断消失的术语

姚明在比赛中精彩会用到直臂勾手,对于一个身高2米26的人来说,对手几乎是无法封盖的,只能听天由命。在“上古时代”贾巴尔的天勾则是被誉为10大无解进攻方式,那个时代很多人都没经历过,只能通过录像、媒体报道来了解

而现在的球员,几乎很少用勾手了,像比如安东尼.唐斯那样的出手方式,更多时候是半抛投,而不是标准的勾手;而后卫们,曾经科比会使用勾手,现在的后卫几乎没有人使用勾手

曾经联盟里有很多球员都会用翻身跳投,代表人物比如乔丹、科比。正所谓“你的后仰没有酒,我却醉的像条狗”。而在以前的内线中,加内特、邓肯等内线球员也是精彩使用翻身跳投

但是小球时代,很多球员后使用挡拆面框投篮、突破上篮等;但是背筐单打这个技术放眼全联盟,使用的人也不过欧文、克莱.汤普森、伦纳德,其他人使用该技巧是寥寥无几的

小时候刚接触篮球,大一点的孩子会和你说,把球往篮板那个黑框里扔,然后篮球会弹进篮筐里。在联盟中,曾经运用的最炉火纯青的肯定只能是蒂姆.邓肯了

一般防守球员封盖都是照着篮球与篮筐的线路去封盖的,但是侧面的擦板投篮还能有效的避开防守球员的封盖线路。但是擦板投篮有个难点是,力度的把握,力量小了,打铁不像样,力量大了,容易“过桥”。而现在的中锋更多的是负责防守,在进攻端更多时候,是拿来做挡拆的,或者投3分,所以你也看到霍华德那样不会投篮、年纪又大了的传统中锋慢慢失去了自己的地位,取而代之的则是洛佩兹那样的空间型中锋

代表人物:乔治.格文

指尖上篮曾经被乔治.格文运用的炉火纯青,他的上篮被视为一种美感。现在联盟中库里也会偶尔使用指尖上篮,但是比起格文的动作,优雅程度还是差了不少

如果你有印象,一定不会对卡特的折叠扣篮陌生!

卡特的扣篮给人是一种暴力与美的结合,如果卡特实战中的扣篮说第二,恐怕没人敢说第一

不同于表演,卡特的实战比赛中经常上演360°暴扣,而近些年联盟中,保罗.乔治和米切尔在扣篮大赛中模仿过卡特的经典扣篮,但在实战中,只有保罗.乔治使用过单手360°扣篮

最后纯属 娱乐 ,奥尼尔凭借超强的力量多次扣碎篮板,但是现在篮筐质量也加强了,联盟中也不再有这样的力量怪兽。所以下次扣碎篮板不知道什么时候了

篮球和时代一样,不断在进步,有些技术可能的确不适合现在的球风

这些都只是个人感受,如果有补充的,欢迎大家探讨

1.“二中锋”——大前锋

在中国篮球早些年,我们的篮球理念还没有和美式篮球接轨。对于中锋位置,叫大中锋;对于大前锋位置,叫“二中锋”。这个叫法也只有在中国流行,在NBA并没有这种叫法。山东名宿“逍遥王”,巩晓彬指导,就曾经被誉为“亚洲最好二中锋”。随着中国篮球慢慢与世界接轨,“二中锋”这个称呼也渐渐从中国篮球消失。

2.“锋卫摇摆人”全能战士

传统的侧翼球员:能突能投,进攻技巧丰富,堪称篮球场上的全能战士。“锋卫摇摆人”的代表人物就必须要说是乔丹丶科比丶麦迪,他们不仅有着超强的突破能力,漂亮的低位单打脚步。但随着现代篮球的不断发展,慢慢的位置模糊化,这个特有名词也逐渐消失。转而被取代的是3D球员和锋线球员这种模糊的称呼。

1.“小快灵”

因为高度不够,所以小快灵“打法就是加强跑动,利用球员个小,快速和灵敏的优势,跑起来打球。中国篮球曾用这个打法称霸亚洲,韩国队在前两年还是这种打法。但现代篮球的发展太过迅速,由于世界篮坛的天才太多,像杜兰特这种划时代的球员出现,让小快灵慢慢变成“大快灵”

2.禅师的法宝——“三角进攻”

菲尔杰克逊,这个长的像肯德基的老头。创造了这种精妙绝伦的打法,从公牛到湖人,无往而不利。但随着现代篮球开始提速,禅师前几个赛季也曾出山,只可惜“三角进攻”被时代的巨轮碾碎。

1.闪电侠——迷踪步

我是一个韦德粉丝,被三德子迷住,就是因为他的“迷踪步”。但随着这两年韦德的老去,已经很少见他使用了。这个赛季是韦德的“最后一舞”,恐怕以后再难见到这招了。难说再见,韦德。

随着篮球的理念在不断地更新,新生代球员的身体素质也在打破人们的传统观念。很多固有的篮球理念在受到冲击,比如球场上的位置划分,不再像之前那么严格,随着全明星投票,取消中锋、前锋、后卫的投票分类,改为前场球员和后场球员,意味着越来越多的全能球员可以共享上场的名额。接下来我来提几个正在消失的“曾经熟悉的”篮球术语,希望可以抛砖引玉,大家一起交流回顾下曾经那些常伴我们耳边,现在却逐渐陌生的术语。

现在NBA球场非常强调空间,无论大个小个都要求能拉开空间,相对的,球场上的位置区分也逐渐模糊。在被得分后卫统治的年代里,锋卫摇摆人是那个时代的宠儿,也是当时顺应潮流的产物。何为锋卫摇摆人,简单地说即“swingman=forward&guard”,这里的“guard”更多是指“shooting guard”。拥有三号位的身躯可供突破和掌控节奏,同时拥有二号位的投射能力。在当时这算是技术革新,包括乔老爷子、之后的四大分卫(除去艾佛森)等都是锋卫摇摆人的杰出代表,他们主宰比赛,比赛风格更具观赏性,取代中锋成为了比赛的宠儿。

然而时至今日,小球盛行之下,诸如字母哥这样的怪物横空出世,他们有中锋的身高,前锋的速度以及后卫的技术,你很难定义字母哥这样的球员是怎样的存在;又比如被沃顿频频顶上五号位的詹姆斯,也早已超越了传统认知里对五号位的理解。可以大胆想象未来的篮球,很可能是五个字母哥(开发出三分球后)这样全能的选手,不再有一到五号位的概念,自然锋卫摇摆人这一说法也逐渐不被人所提及。

古典中锋优秀与否的重要考量依据之一就是低位的脚步是否扎实。在被中锋统治的年代里,球队的建队基石往往是一个优秀的中锋。时任火箭总经理的道森在许多年后被问及知道乔丹如此bug,能回到选秀的那一刻你还会拿状元签选择奥拉朱旺么。道森斩钉截铁地回答“yes”。毕竟在那个年代,中锋拥有着无与伦比的战术地位和战略价值。

时间来到乔丹的第二个三连冠时期,背身单打逐渐成为他的主要武器,一招吃遍天下鲜;科比可以说继承了乔老爷子的衣钵,一手“后仰美如画”,引无数湖蜜竞折腰。一时间不会背身单打,不能背筐攻击低位仿佛就是技术不精的代名词,以至于詹姆斯在开发出背打前一直因此被人诟病。

时至今日,你会发现传统中锋们近乎凋零,大个子们都被赶到了三分线上,参考大洛佩慈的成功转型,曾经的低位大杀器现在居然每场有6.5次的三分球出手!而攻击低位的任务则交给了字母哥来完成。

中锋低位单打这样的画面,我们也只能偶尔从恩比德、唐斯、武切维奇身上看到,在比重少的可怜的低位单打中一窥曾经巨无霸时代的“峥嵘岁月”。

随着时代的发展,规则方面的变化再加上吹罚尺度、战术变化、和球员特点的变化,现在的NBA和10几年前的NBA确实有很大不同了,自然而然的出现一些新的术语,也会使一些术语逐渐的减少乃至消失。比如:

后仰跳投,代表人物就是乔丹和科比了,以前有那种牛皮糖式的防守,比如巴蒂尔,托尼阿伦这种,想找到出手空间是很不容易的,可以通过后仰跳投拉出出手空间。

抛投,我记得以前最喜欢抛投的就是帕克了,导致帕克的内线得分都比肩中锋了,目前联盟确实很少有人使用了。

勾手投篮,姚明的常规武器,姚明后几乎没人使用了,首先这个对手感要求很高,再加上目前传统内线的没落,这项技能已经不适合现在的战术了。

干拔投篮,最喜欢麦迪的干拔了,很飘逸。

还有像是邓肯的打板,司机的金鸡独立这些随着他们的退役也就绝迹了。

还有被打和绕前防守,由于目前低位背打的减少,防接球的绕前防守也不说了,记得以前防姚明经常绕前。

现在的联盟就是三分 ,各种强投三分,后撤步三分和超远三分不如以前的百家争鸣了,估计这些逐渐消失的术语以后就停留在记忆中了。

以前国内喜欢把大前锋叫做二中锋,控球后卫叫核心后卫,小前锋叫边锋,现在基本上都是说几号位了。半截篮,也就是中投,这个叫法也没了。现在侧面打板中投基本也没了。以前野球场很喜欢说后盖这个说法,也就是从进攻球员后方盖帽,因为经常下压,很多地方都觉得后盖帽算犯规,现在基本也没有了

往篮下冲 裁判对我们有利

hand check

NBA裁判能左右比赛吗?如果能,他们是怎样左右的?

NBA裁判能左右比赛吗?这个答案是显而易见,不能,至少正规的媒体没有这方面的报道,说左右比赛基本都是自媒体猜想,没有实质的证据,

NBA对裁判管理,还有控制是系统话。,NBA裁判是职业化的,并且为了规避裁判被腐化,NBA也早早引进了高薪养廉的制度。所以说,你很难像之前的中国足球那样,完全可以利用金钱收买裁判。

我们要知道NBA裁判的工资有多少呢?在2019奶奶劳资协议中,裁判的底薪是9万美金,最终年薪由裁判的工龄、每年吹罚的常规赛次数和季后赛次数来决定的。通常进入NBA不久的菜鸟裁判工资在12-15万左右,而10年左右的,可以拿到20-27万左右,如像当年把邓肯罚出场的光头裁判克劳福德、巴维塔这样的老资历,他们的年薪高达30-35万美元。所以说他们没有必要要冒风险去拿这么多钱。

如果被查出来,收钱控制比赛,不仅要失业,而且还要坐牢,这个怎么样都是不划算,而且做一个NBA裁判,需要付出很多努力。

而且NBA裁判没有那么大的权力,他们只是执行者,你说他们可以影响整个比赛的进程,比如说几个关键球,但是你左右比赛能力还达不到。裁判也只能在有犯规动作或者疑似犯规动作上做文章,干干净净的球他们也不敢吹,

当然是人都会有情绪。当你在球场上打球,遇到对方球员挑衅的时候,你的负面情绪自然就会起来了,你如果去挑衅裁判的话,可能裁判就会做出不利于你的判罚,不然说一些争议球,很有身体的对抗,这个时候裁判就会有很大的权力。

所以在NBA打球,千万不要去挑衅裁判 。?要相信裁判是公正的。

篮球最新规则

国际篮联的篮球规则是由国际篮联中央局批准,由国际篮联技术委员会定期审订的规则讲的是原则而不是比赛情形,力求清晰、全面。但规则无论如何也不能包罗比赛中发生的所有细节。

此解释的目的在于转变新规则的条文在实际应用中的原则和概念。

对各种情况的解释可方便裁判员对规则的理解,激励裁判员自学规则,掌握规则的第一手资料。

国际篮联篮球规则是国际篮联篮球运动的纲领性文件,但在实际情况中,主裁判有权对规则或官方解释未涉及的特殊情况做出决定。

第五条 队员:受伤

陈述1:

如果一名场上队员受伤或似乎受伤,结果,教练员,助理教练员,替补队员或任何其它同队的球队席人员进入比赛场地,则受伤队员被认为是接受了治疗,不管是否真的进行了治疗都要准许。

例1:

A4似乎踝关节受伤,比赛中断。

(1)A队的医生进入场地并对A4的踝关节进行治疗

(2)A队的医生进入场地但A4已恢复

(3)A队教练进入场地以确定A4的伤情

(4)A队教练,A队替补队员或A队随队人员进入场内,但没有对A4进行治疗

解释:

(1)(2)(3)(4)四种情况下,A4都被认为是接受了治疗并将被替换下场。

陈述2:

根据医生的判断,对受伤队员的移动会有危险时,把受重伤的队员从场上移走没有时间的限定。

例2:

A4重伤,根据医生的判断把A4从场上移走会有危险,比赛中断了15分钟。

解释:

医生的意见将决定从场上移走受伤队员的适当时间,替换后,不需判罚即重新开始比赛。

第9条 一节比赛的开始与结束

陈述1:

除非各队有5名合格参赛的球员并准备好比赛,比赛才能开始。如果到了比赛开始时间而球队上场的球员不足5名,裁判员须意识到能解释球队延误的不可预见的情况。如果提供合理延误的解释,将不判技术犯规。然而,如果不能提供合理的解释,将判技术犯规或球队弃权。

例1:

到了预定的比赛时间,A队准备好的能上场的球员不足5名:

(1) A队的代表能为A队球员的迟到提供合理且能被接受的解释

(2) A队的代表不能为A队球员的迟到提供合理且能被接受的解释

解释:

(1)比赛最多可推迟15分钟开始,如果缺席的球员在比赛预定时间后15分钟内到达比赛场地并准备好上场比赛,比赛将进行。如果缺席的球员在比赛预定时间后15分钟内不能到达比赛场地并准备好上场比赛,比赛将不能进行,判A队弃权,则B队20:0胜A队。

(2) 比赛最多可推迟15分钟开始,如果缺席的球员在比赛预定时间后15分钟内到达比赛场地并准备好上场比赛,比赛将进行,但比赛开始前要判A队教练员技术犯规(记录表相应的栏内记B)。如果缺席的球员在比赛预定时间后15分钟内不能到场并准备好上场比赛,比赛将不能进行,判A队弃权,则B队20:0胜A队。

陈述2:

第9条阐明了球队进攻和防守的球篮。在任何一节比赛开始后,由于混乱而进攻/防守了错误的球篮,一经发现,只要不置任何一方于不利,则要予以纠正,此前场上发生的任何得分、用过的时间、宣判的犯规等都要保留。

例1:

在一节比赛开始后,裁判员发现双方球队攻错了方向

解释:

只要不置任何一方于不利,应尽快停止比赛,双方交换球篮。比赛将在停止地点的镜面位置的就近边线外恢复。

例2:

比赛开始后A队进攻/防守了正确的球篮,这时,B4搞错了方向,运球上篮投中。

解释:

判A队队长得2分

第12条 跳球与交替拥有

陈述:

在跳球比开始赛后没有获得球权的球队,将在接下来的一次跳球机会出现后获得在跳球位置就近的边线外掷球入界的权利。

例1:

主裁判抛球以开始比赛,在球被跳球队员A4合法拍击的后的刹那。

(1) 宣判了A5和A5争球

(2) 宣判了 A5 和 B5 双方犯规

解释:

由于双方均末获得球权,裁判员不能用交替拥有的箭头来判定球权,主裁判员将在中圈执行A5和B5的跳球。

不管怎样,从合法拍击到争球/双方犯规宣判的比赛计时钟的走过的时间要保留。

例2:

按规则B队将获得交替拥有掷球入界的球权,但裁判员和/或记录员错误地判给了A队掷球入界。

解释:

一旦球触及场上队员,失误不能纠正,但在下一次出现交替拥有机会时,判给B队掷球入界的球权。

第17条 掷球入界

陈述1:

在掷球入界球离开队员的手之前,掷球动作可能会发生掷球入界队员手持球由场外范围越过球场界线伸入场内范围的情况发生,这时,防守队员仍有责任避免在球离开掷球队员的手前触及球,干扰掷球入界。

例:

A4掷球入界,持球手越过球场界线上空,这样球就在球场的上方,B4从A4手中把球夺走或把球从A4手中打掉。

解释:

B4干扰掷球入界,从而延误了比赛的重新开始,对B4进行一次警告,并通告B队教练员,此警告将在剩余的比赛时间内适用于所有的B队球员,如B队再有类似的违犯要判B队球员技术犯规。

陈述2:

掷球入界时,须将球传给(而不是用手递)场上的队友,用手递给场上的同伴有违掷球入界规则的意图。

例:

A4掷球入界,A4将球用手递给场上的A5

解释:

判A4掷球入界违例。球必须正常地离开掷球入队员的手掷球入界才被视为合法。判给B队在违例的就近地点掷球入界。

第18/19条 要登记的暂停/替换

陈述1:

在比赛开始一段时间前或一节比赛结束后,一次要登记的暂停或替换不被准许。

例1:

跳球开始比赛,跳球队员A5被判违例,B队掷球入界前,任一教练员要一次暂停或要求替换。

解释:

暂停或替换不被准许,因为比赛还没有开始。

例2:

在一节或任一决胜期终了的计时钟信号响起的同时,宣判了一起犯规,A4执行2次罚球,任一教练员要求暂停或要求替换。

解释:

暂停或替换不被准许,因为比赛时间没了。

陈述2:

24秒钟装置信号不能停止比赛计时钟 ,因此,它也不能造成一次替换或暂停机会。

例:

投篮出手,球在空中,这时24秒装置信号响起,球中篮,这时:

(1) 一方或双方请求替换

(2) 一方或双方请求暂停

解释:

(1)24秒装置信号被忽略,因为它不能停止比赛计时钟,除非一名裁判员中断比赛,或只有在第4节或任一决胜期的最后2分钟,球投中停止比赛计时钟后,非得分方的替换请求才被准许。一旦替换被准许,对方也可替换。

(2) 只有非得分方才有暂停机会.

陈述3:

如果在最后一次或仅有的一次罚球时判罚球队员违例,导致球成球,双方球队均有替换机会,不管是否在罚球队员在第一次或仅有的一次罚球可处理球前进行了替换。

例:

最后一次罚球时,罚球队员A4违例,这时A8和/或B8要求替换上场,双方球队在最后一次罚球前没有请求替换。

解释:

替换被准许,违例后任一球队都可替换。

陈述4:

如果请求了暂停后,任一球队被宣判了犯规,暂停期要等到裁判员完成了和记录台的联系后才开始计算。如果犯规是队员的第5次犯规,裁判员与记录台的联系还包括完成必要的替换程序,一旦完成替换程序,当一名裁判员鸣哨给出暂停信号后,暂停周期开始。

例1:

A队教练员请求了暂停,接下来B4犯规使球成球,这是B4的第5次犯规。

解释:

当裁判员完成了和记录台的联系并完成了对B4的替换后,一个暂停周期才开始。

例2:

A队教练员请求了暂停,接下来B4犯规使球成球,这是B4的第5次犯规,在裁判员与记录台联系时,球员立刻走向各自的球队席,而没有等裁判员鸣哨给予一个暂停周期。

解释:

当比赛计时钟停止后,球员意识到已请求了暂停,虽然暂停周期还没有正式开始,允许他们去各自的球队席。

陈述5:

如果裁判员发现场上同一球队的队员超过5名,只要不置对方于不利,应立即予以纠正。

如果裁判员或记录台工作人员正确地履行了他们的职责,一名队员非法进入了场地或停留在了场上,因此,裁判员令该队员立即离开场地,并判该队教练员一次技术犯规(在记录表相应的栏内记录B)。教练员有责任确保替换正确地完成,被替换的队员也应在被替换后立即下场。

例:

比赛正在进行,这时发现A队在场上的队员多于5名。

(1) 发现此问题时,B队(场上有5名队员)正在控制球。

(2) 发现此问题时,A队(场上多于5名队员)正在控制球。

解释:

(1) 除非置B队于不利,比赛应立即停止,非法进场(或逗留场上)的球员必须离场,并判A队教练员一次技术犯规(在记录表相应的栏内记录B)。

(2) 应立即停止比赛,非法进场(或逗留场上)的球员必须离场,并判A队教练员一次技术犯规(在记录表相应的栏内记录B)。

陈述6:

发现某队超过5名队员参与比赛,非法参与比赛的A5在场上得分或被判罚了犯规,所有的得分和宣判的犯规都有效。

例:

裁判员发现A5是A队作为第6人非法上场比赛的球员。

(1) 宣判了A5犯规后停止了比赛

(2) A5投篮命中后停止了比赛

(3) 宣判了B5对正在投篮的A5的犯规(球未投中)后停止了比赛

解释:

(1) A5的犯规被视为场上的队员犯规并进行相应的处罚

(2) A5投篮命中有效

(3) B5犯规所造成的罚球将由A队教练指派犯规时在场上的其他任一队员执行

陈述7:

第18和19条阐明了替换(或暂停)机会的开始和结束。希望教练员们清楚这些规定,并在恰当的时候做出请求,如果在第18和19条规定的合理机会之外请求了替换或暂停则不被准许。

例:

教练员跑向记录台大声地请求替换(或暂停),这时一次替换(或暂停)的机会刚好结束,记录员做出反应并错误地发出了信号,裁判员鸣哨中断了比赛。

解释:

因为裁判员鸣哨,成球,比赛计时钟停止,正常情况下可以请求替换(或暂停)。然而,由于请求太晚,替换(或暂停)不予准许,比赛应立即恢复。

第24条 运球

陈述:

如果一名队员故意地将球掷向篮板(不是试图合法投篮得分),这种行为被视为如同该队员把球掷向地板上一样。在球触及(或被触及)另一队员之前该队员触及球,这将和运球失去球后再次触及球一样。

例1:

A4把球掷向篮板,在球触及另一场上球员前再次拿到球,但没有运球。

解释:

A4拿到球后(球在其手中静止)可以投篮或传球但不能再次运球

例2:

A4结束运球,既没有继续运动也没有静止站立,而是把球掷向篮板,并在球触及另一球员前拿到了球。

解释:

A4两次运球违例。

第28条 8秒钟

陈述1:

8秒钟规则是基于一名裁判员自主计算8秒运用的,如果裁判员的计算和24秒钟装置有出入,以裁判员的计算为准。

例:

A4在A队的后场运球,裁判员宣判其8秒钟违例,24秒钟装置显示仅过了7秒钟。

解释:

裁判员的决定是正确的,裁判员有权单独决定8秒钟的结束。

陈述2:

如果8秒钟计时被后场的一次跳球而带来交替拥有中断,控制球队获得掷球入界的球权,该队的8秒钟将从中断处继续。

例:

A队在后场控球5秒钟时,发生争球,作为交替拥有的结果, A队掷球入界。

解释:

A队只剩3秒时间使球进入前场

第29条 24秒钟

陈述1:

当一次投篮尝试临近24秒钟周期结束,球在空中时信号响起,如果球碰到篮板或未触及篮圈,就发生了24秒违例,除非紧接着对手获得并控制球权。

例1:

A5投篮,球在空中,这时24秒钟装置信号响起,球触及篮板然后落到地板上滚动,B6先触及了球然后A6触及球,最后由B7控制了球。

解释:

这是一个24秒违例。因为球未触及篮圈并没有被对方控制,B队将获得在端线外靠近违例就近的地点(在篮板后面的地点除外)掷球入界。

例2:

A5投篮,球触及篮板但没有触及篮圈,球反弹后B5触及球但没有控制球,然后A4控制球,这时,24秒钟装置响起。

解释:

24秒违例。当投篮的球没有触及篮圈并又被投篮的球队重新控制球时,24秒计时钟继续。

例3:

在24秒周期将要结束时,A4一脚或双脚着地投篮,球被B4合法封盖,接着24秒信号响起,然后B4对A4犯规。

解释:

24秒违例发生,B4的犯规被忽略,除非是技术犯规、违反体育道德的犯规或取消比赛资格的犯规,判给B队在投篮就近地点的界线外掷球入界。

例4:

A4投篮,球在空中,这时24秒信号响起,球未触及篮圈,然后宣判了A5和B5的争球。

解释:

24秒违例发生。B队没有立即控制球权,但判给B队将在边线罚球线延长线外掷球入界。

陈述2:

作为交替拥有的结果,一个控制球队执行掷球入界,此球队的24秒连续计算。

例1:

A队控制球,24秒周期还剩10秒钟时发生了争球,作为交替拥有的结果掷球入界的球权判给:

(1) A队

(2) B队

解释:

(1) A队的24秒周期仅剩10秒。

(2) B队将获得一个全新24秒周期。

例2:

A队已控制球,24秒周期还剩10秒钟时球出界,两裁判员对在球出界前A4还是B4最后触及球意见不一致,或裁判员不能确定在球出界前是谁最后触及球,作为交替拥有的结果掷球入界的球权判给:

(1) A队

(2) B队

解释:

(1) A队的24秒周期仅剩10秒。

(2) B队将获得一个全新24秒周期。

第31条 干涉得分和对球干扰

陈述1:

当投篮球或罚球在篮圈上方时,如果一队员从下方伸手穿过球篮触及球则为干涉得分。

例:

A4执行最后一次或仅有的一次罚球,在球触及篮圈前,B4从下方伸手穿过球篮触及球。

解释:

B4非法触球造成干涉得分违例,判给A队1分。

陈述2:

当传球或篮板球反弹在篮圈上方时,如果一队员从下方伸手穿过球篮触及球是违例。

例:

传出的球在篮圈上方时,A4从下方伸手穿过球篮触及球。

解释:

发生了一般的违例(干涉得分和对球干扰)判给B队在违例地点就近的端线外掷球入界(在篮板后面的地点除外),并给予一个全新的24秒周期。

陈述3:

在最后一次或仅有的一次罚球时,球触及篮圈,如果在球进入球篮前被任一队员合法触及,球就改变了它的性质变成了一个2分的投篮。

例:

在最后一次或仅有的一次罚球时,球触及篮圈弹起,这时B4试图把球拍掉,可球进入了球篮。

解释:

因为球已被合法触及,罚出的球的状态已改变为2分试投,将判给A队得2分。

陈述4:

如果尝试投篮,当球上升时一队员触及球,所有干涉得分和对球干扰的限制都适用。

例:

A4投篮,球在空中,被B5(或A5)触及后继续上升,在下落飞向球篮时:

(1) 被A6触及

(2) 被B6触及

解释:

球在上升阶段被B5(或A5)合法触及没有改变球的性质,然而,接下来在球下落阶段被A6或B6触及则是违例:

(2)判给B队掷球入界

(2) 判给A队得2分或3分

陈述5:

投篮时,防守球员使篮板支架或篮圈晃动,根据裁判的判断,此举是为了阻碍球中篮,则被认为是干涉得分。

例:

A4在比赛临近结束时三分试投,球在空中,比赛计时钟发出了比赛结束的信号,然后B4的行动使篮板支架或篮圈晃动,根据裁判的判断,此举是为了阻碍球中篮。

解释:

即使比赛计时钟发出比赛结束的信号,球还是活球,因而发生了干涉得分违例,判A队得3分。

第35条 双方犯规

陈述:

无论何时,两个裁判几乎同时的判罚相抵触或有取消得分时,不判给得分。

例:

A4做投篮动作,B4和他发生了身体接触,球中篮,前导裁判宣判A4进攻犯规,因而投中无效。追踪裁判宣判了B4防守犯规,因此中篮有效。

解释:

双方犯规,中篮无效。

第38条 技术犯规

陈述1:

当一名裁判员对一名队员的行为进行了警告,如再次违犯可判技术犯规,此警告还要通告该队教练员,此警告在比赛的剩余时间里对所有该队人员均适用,裁判员的警告只有当停止比赛计时钟且球成球时给予。

例:

一名A队人员因下列行为被警告:

(1) 干涉掷球入界

(2) 拍巴掌抗议对手投篮命中

(3) 不道德的行为

(4) 如果再犯将被判技术犯规的任何其它行为

解释:

此警告要通告A队教练员,此警告在比赛的剩余时间里对所有A队人员均适用

陈述2:

在比休息期间判一名有资格参赛的队员技术犯规,该队员又兼任该队教练员,判该队员一次队员技术犯规,该犯规要记在随后一节的全队犯规中。

例:

A4是A队的教练兼队员,A4因下列的行为被判技术犯规:

(1) 在赛前或半场结束后准备活动时把身体吊在球篮上

(2) 比赛休息时的不道德行为

解释:

(1) 和 (2) 情况均判A4一次队员技术犯规,该犯规要记在随后一节的全队犯规中,也要作为A4个人累积犯规记录。

陈述3:

队员正在做投篮动作,防守队员不能用手妨碍投篮队员的视野、大声喊叫、用力跺脚、在投篮队员附近拍巴掌等行为影响投篮队员,这些行为的结果造成对投篮队员不利,则判技术犯规;若没有造成对投篮队员不利,则警告。

例:

A4正在做投篮动作,这时B4试图采用大声喊叫或用力跺脚来使A4分心,投篮的结果是:

(1) 成功

(2) 失败

解释:

(1) 给B4一次警告,并通告B队教练员,此警告在比赛的剩余时间里对B队所有队员的相同行为均适用

(2) 判B4一次技术犯规.

陈述4:

如果判了一队员5次犯规后该队员又上场比赛,一经发现没有参赛资格的球员非法参与比赛,只要不使另一队处于不利,立即判罚。

例:

在判了B4第5次犯规之后,B4已知道自己不再是合格参赛的球员,稍后,B4作为替补进场比赛,B4非法参与比赛被发现:

(1) 在比赛重新开始球成活球前

(2) 球已成活球且A队控制球

(3) 球已成活球且B队控制球

(4) B4进场后,球成球

解释:

(1) B4 应立即退出比赛,判B队教练一次技术犯规(在记录表的相应栏内登记B)

(2) 比赛应立即停止,除非置A队于不利,B4 应退出比赛,判B队教练一次技术犯规(在记录表的相应栏内登记B)

(3) 和(4) 比赛应立即停止,B4 应退出比赛,判B队教练一次技术犯规(在记录表的相应栏内登记B)

陈述5:

如发现一名被判5次犯规而失去参赛资格的队员又上场比赛,并在被发现前得分、宣判了犯规或被对方犯规,所有的得分有效,犯规被视为队员犯规。

例:

在判了B4第5次犯规之后,B4已知道自己不再是合格参赛球员,稍后,B4作为替补进场比赛,B4非法参与比赛被发现:

(1) B4 投篮得分后

(2) B4 被判犯规后

(3) B4 被A4犯规(全队第5次犯规)后

解释:

(1) B4 投篮得分有效

(2) B4的犯规被视为场上队员的犯规

(3) 应判给B4的2次罚球由B4的替换者执行

有关(1)、(2)、(3) 发生的相关行为处理完后, 判B队教练一次技术犯规(在记录表的相应栏内登记B)

陈述6:

如果判了某队员第5次犯规而没有发现是该队员的第5次犯规,该队员不再有资格在场上比赛,但该队员留在场上(或重新替换上场)比赛,一经发现,该队员要立即被替换(不要使对方处于不利),对该队员非法在场上比赛不予处罚,如果该队员在场上得分、被宣判犯规或被对手犯规,所有得分有效,犯规则被看作是场上队员的犯规。

例:

A10请求替换A4,随后A4犯规,球成球,A10上场比赛,裁判员没有意识到这是A4的第5次犯规,过后,A4替换上场,在下列情况下发现A4已没有资格参赛:

(1) 比赛计时钟开始计时后,且A4作为队员上场比赛.

(2) 在A4投篮命中后

(3) 在A4对B4犯规后

(4) 在B4对A4犯规后

解释:

(1) 只要不使B队处于不利,应立即替换A4,不对A4的非法参赛进行判罚。

(2) 投篮得分有效。

(3) A4的犯规被看成是场上队员的犯规,并做出相应的处罚。

(4) B4的犯规视为对场上队员的犯规,替换A4上场的队员将执行2次或3次罚球

第39条 打架

陈述:

如果某队在打架或将要打架时控制球,该队在重新开始比赛后的24秒要连续计算,

例:

A队控球20秒钟时,场上有导致打架的情况发生,裁判员在把离开球队席区域界限的双方人员判罚取消比赛资格

解释:

在打架前控制球的A队被判给在记录台对面中线延长线外掷球入界,他们的24秒周期仅剩4秒。

第42条 特殊情况

陈述1

在特殊情况出现时,在同一个停止比赛计时钟片断内,需执行多个判罚。裁判员应特别注意违例或犯规的顺序,以便决定哪些罚则要执行,哪些罚则要取消。

例1:

A4跳起投篮,球在空中,24秒装置信号响起,A4还在空中,B4对他违反体育道德的犯规。且:

(1) 球未触及篮圈

(2) 球触及篮圈但未中篮

(3) 球中篮

解释:

以上三种情况,B4的违反体育道德的犯规不能被忽略

(1) A4在投篮时被B4犯规(罚则:2次或3次罚球和A队随后记录台对面中线延长外掷球入界的球权),其后,A4使球24秒违例(罚则:B队在罚球线延长线外掷球入界)。判给A4执行2次或3次罚球,但随后A队的掷球入界权利被取消,因为这不是被执行的最后的罚责。比赛将由B队在罚球线延长线的边线外掷球入界重新开始比赛。

(2) 没有发生24秒违例,判给A4执行2次或3次罚球和A队随后记录台对面中线延长外掷球入界的球权

(3) 没有发生24秒违例,A4得2分或3分并追加一次罚球,以及A队随后记录台对面中线延长外掷球入界的球权

陈述2:

如果在罚球时判了一起双方犯规,或在罚球时宣判了罚则相抵消的犯规,登记犯规而罚则被以消。

例1:

判给A4执行2次罚球,在第一次罚球后,判A5和B5双方犯规。

解释:

登记A5和B5的犯规,其后,A4执行第二次罚球,比赛就像没有发生双方犯规而只有罚球一样重新开始。

例2:

判给A4执行2次罚球,在第一次罚球后,判A5技术犯规随后判了B5技术犯规

解释:

登记A5和B5的技术犯规,在A4执行完第2次罚球后,比赛就像正常的罚球那样重新开始。

例3:

判给A4执行2次罚球,两次罚球均成功,在最后一次罚球,球成活球前:

(1) 判了A5和B5的双方犯规

(2) 判了A5和B5的技术犯规

解释:

在(1) 和(2) 的情况发生后,分别登记双方队员的犯规,其后,在最后或仅有的一次罚球成功后比赛从端线后掷球入界重新开始。

第46条 主裁判员:职责和权力

陈述:

在一场常规的篮球比赛中,极有可能出现国际篮联篮球规则和国际篮联官方解释所未明确涉及的情况,主裁判根据他个人判断,依靠平等竞赛原则和规则精神,有权做出处理决定,一般地,这被称为主裁判员的“弹性权力”。

例:

在比赛的最后2分钟,A队投篮后,球滚出,远离球场。

解释:

在正常的比赛情况下,裁判员要鸣哨停止比赛计时钟,比赛计时钟停止,球成球后,双方要登记的暂停和替换将被允许,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并不能适用。在第4节和任一决胜期的最后2分钟内,投篮命中后,如果这时一裁判员鸣哨,将把掷球入界的队置于不利,因为那样会给得分队替换和请求要登记暂停的机会。因此裁判员不要鸣哨,因为那样会打断比赛。

篮球此赛为什么分四节,有什么规测

至于为什么分四节,我也说不上来,我只能告诉你分四节,在NBA里面,每节为12分钟,但是在国际篮球里面每节都是10分钟的。

至于篮球比赛规则,也很多的。现在用的都是2014年《篮球规则》。2014年的《篮球规则》一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部分 篮球规则

第一章 比赛

第1条 定义

第二章 球场和器材

第2条 球场

第3条 器材

第三章 球队

第4条 球队

第5条 队员:受伤

第6条 队长:职责和权力

第7条 教练员:职责和权力

第四章 比赛通则

第8条 比赛时间、比分相等和决胜期

第9条 比赛或节的开始和结束

第10条 球的状态

第11条 队员和裁判员的位置

第12条 跳球和交替拥有

第13条 如何打球

第14条 控制球

第15条 队员正在做投篮动作

第16条 球中篮和它的得分值

第17条 掷球入界

第18条 暂停

第19条 替换

第20条 比赛因弃权告负

第21条 比赛因缺少队员告负

第五章 违例

第22条 违例

第23条 队员出界和球出界

第24条 运球

第25条 带球走

第26条 3秒钟

第27条 被严密防守的队员

第28条 8秒钟

第29条 24秒钟

第30条 球回后场

第31条 干涉得分和干扰得分

第六章 犯规

第32条 犯规

第33条 接触:一般原则

第34条 侵人犯规

第35条 双方犯规

第36条 技术犯规

第37条 违反体育道德的犯规

第38条 取消比赛资格的犯规

第39条 打架

第七章 一般规定

第40条 队员5次犯规

第41条 全队犯规:处罚

第42条 特殊情况

第43条 罚球

第44条 可纠正的失误

第八章 裁判员、记录台人员和技术代表:职责和权力

第45条 裁判员、记录台人员和技术代表

第46条 主裁判员:职责和权力

第47条 裁判员:职责和权力

第48条 记录员和助理记录员:职责

第49条 计时员:职责

第50条 进攻计时员:职责

A——裁判员的手势

B——记录表

C——抗议程序

D——球队的名次排列

E——媒体暂停

第二部分 篮球规则解释

第5条 队员:受伤

第7条 教练员:职责和权力

第8条 比赛时间、比分相等和决赛器

第9条 一节的开始和结束

第12条 跳球和交替拥有

第14条 控制球

第16条 投篮和它的得分值-

第17条 掷球入界

第18门9条 暂停/替换

第24条 运球

第25条 带球走

第28条 8秒钟

第29/50条 24秒钟

第30条 球回后场

第31条 干涉得分和干扰

第33条 接触:一般原则

第35条 双方犯规

第36条 技术犯规

第37条 违反体育道德的犯规

第38条 取消比赛资格的犯规

第39条 打架

第42条 特殊情况

第44条 可纠正的失误

第46条 主裁判员:职责和权力

第三部分 篮球器材

1.篮球架

2.篮板

3.篮圈

4.篮网

5.篮板支撑构架

6.包扎物

7.篮球

8.比赛计时钟

9.记录板

10.进攻计时钟

11.信号

12.队员犯规标示牌

13.全队犯规标示牌

14.交替拥有指示器

15.比赛地板

16.比赛场地

17.照明

18.广告板

19.辅助服务区域

20.观众区域

21.参考书

附录:三对三篮球规则

篮球几秒算违例?

篮球超时为例有以下几种情况:

超时违例

1、3秒钟规则:某队控制球时,同队队员在对方禁区内停留不得超过3秒钟。在比赛过程中或控球后在界外掷界外球的情况下,只要同方队员在对方禁区内停留超过3秒钟,裁判员会立即鸣哨,判罚3秒违例。

2、5秒钟规则:当一个持球队员被严密防守,在5秒钟内没有传球、投球、滚球或运球时,也将宣判违例。过去5秒违例判争球,现在则由对方队员就近掷界外球。

3、8秒钟规则:一个队从后场控制球开始,必须在8秒钟内将球推进到前场,否则判8秒钟违例,由对方掷界外球。

4、24秒钟规则:一个队在场上控制球后,必须在24秒钟内出手投篮,否则判24秒违例。过去如在24秒钟内球被对方击出界外后将重新计算24秒,现在则从边线掷界外球后不再重新计算24秒,而是在24秒钟中的剩余时间内必须出手投篮,否则仍被判为24秒违例,判由对方掷界外球。

扩展资料:

其他规则:

(1)技术犯规:技术犯规是指所有不包括与对方队员接触的队员犯规。队员不得漠视裁判员的劝告或运用不正当的行为。

(2)两次运球:又称“非法运球”,球员第一次运球结束后不得再次运球,失去了对球的控制以后只可以投篮、传球、除非球被另一球员接触。

(3)带球撞人:持球队员推动或移动到防守队员躯干上的身体接触,当接触的瞬间防守队员已经提前站位,则进攻队员构成带球撞人。

(4)阻挡犯规:持球队员与防守持球队员在进攻和防守时,采取了不合理的位置、不正确的身体姿势、不正当的起动方法和非法的动作而造成错误的身体接触而产生的侵人犯规。

(5)打手犯规:又称“非法用手”,在运球或上篮、投篮时防守人员打手,这样就会被裁判吹其打手犯规。

(6)走步:又称“带球走违例”,是指当队员在场上持着一个活球,其一脚或双脚超出规则所述的限制向任一方向非法移动。

(7)24秒违例:1.当一名队员在场上控制量个活球时,该队必须在24秒钟内完成投篮。计时器是篮球比赛不可缺少的部分允许24秒时间到时篮球尚在投篮动作完毕后的飞行轨迹中,如果篮球最后触碰篮筐,则24秒计时器重置计时,如果投篮未能触碰篮筐,则判24秒超时违例;2.控制球队在24秒钟内未投篮,要发出24秒信号的声响,违反本条规则为违例。

(8)八秒违例:负责进攻的球队必须要在八秒钟内把球运到对方的半场,如果在八秒之前运不过对方前场的话,那么裁判就会判给对方发球,比赛也因此会重新开始。

(9)5秒违例:1.进攻球员必须在5秒钟之内掷出界外球;2.在被严密防守时,必须在5秒钟之内传、投或运球;3.在罚球时,罚球队员必须在5秒之内将球投出。

(10)双方犯规:双方犯规是2名互为对方的队员大约同时相互发生侵人犯规的情况。如发生双方犯规,应给每一犯规队员登记一次侵人犯规,不判给罚球,并且只给队员登记犯规,不登记全队犯规。

(11)回线:进攻队员不得将球传回后场,

百度百科-篮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