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男篮的发展史,
2.中国篮球[CBA]的发展史
中国男篮的发展史,
北京时间8月21日消息,篮球在1936年的柏林奥运会上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解放前,中国男篮参加了柏林奥运会和1948年的伦敦奥运会,但是两次都没有能冲出小组赛。
解放后,由于中国奥委会与国际奥委会一度断绝关系,中国男篮直到1984年才重新出现在奥运会的赛场上。
参加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的那支中国队中,有胡章保,王海波,黄云龙,王立彬和张斌这五名内线球员,胡章保身高达到了2米16,但是在队中起到的作用不大,他和王海波都属于龙套球员。黄云龙是一名身体较为强壮的进攻型中锋。司职大前锋的王立彬和张斌才是这支球队里真正的内线核心,两人的身高都只有2米左右,前者能里能外,擅长盖帽,后者虽然进攻能力一般,但是拥有出色的策应传球能力。这两人在中国队获胜的两场比赛中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最终,中国队获得第十名的成绩。
1988年汉城奥运会上,中国队取得第十一名的成绩。这支中国队的内线人员配置和上一届奥运会相比并无多大变化,核心依然是王立彬,张斌和黄云龙,只是龙套球员换成了宋立刚和徐晓良,前者身高1米98,是一位弹跳出色的大前锋,后者身高2米10,体重很轻,对抗能力较差。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中国队未胜一场排名垫底。球队刚刚经历大换血是战绩不佳的主要原因。在这支中国队的内线球员中,只有宋立刚一人参加过上届奥运会。主力中锋单涛虽然身材高大,作风勇猛,但是技术还显粗糙,缺乏大赛经验,替补中锋王治单身高2米14,原本是一名非常灵活的中锋,但是受伤之后状态明显下滑。另外大前锋位置上有马健和巩晓彬这两位年轻才俊,两人都是身体素质优异的弹簧人。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的那支中国男篮被誉为“黄金一代”。中锋位置上既有单涛这样的中生代球员,也有巴特尔和王治郅这样的潜力新人,这两人的出现标志着中国队的中锋位置已经接近世界级水平。大前锋位置则完全由处在当打之年的成名球星担纲,包括巩晓彬,吴乃群和刘玉栋,这支中国队的内线年龄结构非常合理,爆发出了很强的战斗力,在中国队杀入八强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中国队的年龄结构明显老化,队中28岁以上的球员达到了一半以上。值得注意的是这支中国队的中锋位置倒是显得朝气蓬勃,姚明首次在奥运会中崭露头角,和王治郅,巴特尔一起组成了中国队的“移动长城”。但是大前锋位置开始变得青黄不接,只有刘玉栋一人独撑大局。最终,中国队只获得第十名的成绩。
2004年雅典奥运会,中国队已经完成了新老交替,中锋位置上由姚明和巴特尔组成,大前锋位置重新变得繁荣起来,技术全名的杜锋担任主力,年轻小将易建联和八一队的悍将莫科出任替补。唯一遗憾的是处在巅峰期的王治郅没能参加。不过也正是因为他的缺席,中国队才完全确立了姚明的战术核心地位。姚明的核心作用在中国队击败塞黑队一战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最终,中国队获得了第八名。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队的内线年龄结构比较合理,姚明正处在巅峰期,王治郅虽然不复当年之勇但出任替补还是绰绰有余,易建联刚刚度过了自己在NBA的新秀赛季,状态有所起伏,总体还算不错。中国队在这届奥运会上达到了第八名的预定目标。不过未来中国队内线的前景不容乐观,姚明已经宣布这可能是自己参加的最后一届奥运会之后,王治郅也很有可能不会再出现在奥运会赛场上,杜锋在受伤之后状态已经大幅下滑,在这种情况下,易建联极有可能要独立撑起中国队的内线,他能否顶住压力担起核心责任,其他年轻内线球员能否快速成长,这是中国男篮面临的两个最大问题。
中国篮球[CBA]的发展史
94年:我们哀兵之态,低调出征,在蒋导带领下,首战以创记录大比分负于梦2;其实大家明白,输是必然的,但是本来能输的少些的;可是我们后边有西班牙和巴西,我们的目标是进入前8,只能忍辱负重了。结果西班牙对梦2拼尽全力,我们的战术意图达到了,然后再接再厉又拿下实力超过我们的巴西,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 96年:奥运会上,安哥拉我们赢的有惊无险,整个比赛里,我们要完成进前8只有一个硬仗,就是对阿根廷。结果因为阿根廷有着更高的追求,因而过于拼命,伤了元气,被我们拣了便宜,我们又一次进入了世界前8。 连续两次世界大赛进入了世界前8,让国内的声音逐渐大了起来。 其实回过头想想,那两次,以我们的实力,根本不具备冲击前8的资本,可是天助我中国队,成全了我们,我们庆幸啊! 后来又有了姚明,我们一下子腰杆子直了,甚至喊出了前4的口号,其实冷静下来想想,00年悉尼奥运会,我们虽然有姚明了,但只不过是拉近了和欧美强队的差距,并没有达到可以轻松战而胜之的程度。公平地说,美国还是实力超群,后边的南斯拉夫、法国、意大利、立陶宛、俄罗斯、德国,个个都在我们只上。所以,我们输了,输的很正常。 只不过有一个问题让国人想不通——我们实力差的多的时候,冲出去了,实力到了可以拼一下的时候反而没冲出去。 相比较其实我觉得前两次冲进前8,是我们运气使然,赛程有利。而到了悉尼,我们不再是列强眼中的鱼腩,对我们重视了,虽然成绩下来了,但这应该是件好事,我们不能老是以成败论英雄。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们接下来又输了世界大赛,直到去年雅典奥运会,又一次冲进前8。而这次,我们可以彻底挺直脊梁了,因为我们已经真正进入了世界强队的行列,这跟94年和96年比,是一个本质上的飞跃。 但是有一个很不好的现象发生了,中国队3次进前8,国人两次欢呼雀跃,后来的一次却骂了娘,这是为什么?因为在国人的心里,他只接受前进,不接受后退,而且他们只看成绩,却不看实质。 以曾经横扫世界的梦1为标准,我们都认为他是完美的,那么给他打100分,而其他欧美强队的分数就有75——85分不等。 94年中国队也就是60分; 96年中国队没什么进步还是60分; 00年中国队我给打75分,已经有了很长足的进步,但还是和强队有差距; 04年中国队进入了那75——85分的行列,已经可掰一掰手腕了,但是却让太多的人不满意。 其实我们应该对中国队宽容些、客观些,曾经给我们的欣喜若狂不应该成为我们贬低他们的理由,可能是捧的太高就摔得太重的缘故? 中国篮球在快速发展,而且发展的态势良好,中国本来拿的出手的人才就不多,而现在我们甚至可以没有王治郅就晋级了,这不说明问题吗? CBA越来越火,一年一个大变样,以前请的外援赛场上横逛,水平还不咋地,现在请的外援档次提高了很多,却已经不再是主角了,场上我们的队员也开始扣来扣去了,这不都是变化吗? 10年前的中国队,后卫阿的江185,李晓勇189,边锋几个都是198,二中锋的巩晓彬、吴乃群、刘玉栋,最高的204;看看现在的中国队,后卫刘伟192,边锋朱芳雨204,内线二中锋易建联210,中锋更不用说,高度长了多少,年龄又年轻了多少?中国现在起码还有4、5个队员有潜力去NBA比划比划,条件在那摆着,就看你怎么好好利用了。 08年前3名不是白日梦,中国队经过了几年的坎坷,队员成熟了,黄金时期即将到来了,让我们多唱唱赞歌,给他们多鼓鼓劲儿吧,我是一如既往地会关注中国篮球,希望大家也都来加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