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半决赛后“再也不想打球”的奥恰洛夫,走出19连败的心碎
2.奥恰洛夫的简介
3.作为德国乒乓球小将,奥恰洛夫运动生涯是如何的?
半决赛后“再也不想打球”的奥恰洛夫,走出19连败的心碎
4比3艰难战胜中国台北小将林昀儒,获得东京奥运会男单季军,德国老将奥恰洛夫跪倒在乒乓球桌旁,任由泪水在脸上流淌。
差不多28个小时前,在同一片场地边,奥恰洛夫也跪地痛哭了一场。所有人都能读出他当时的痛楚、不甘、失落、悔恨。在那场男单半决赛里,32岁的德国人以3比4负于年龄与自己仅相差一个多月的“一生之敌”——马龙。但对马龙而言,奥恰洛夫几乎算不上敌手。在东京奥运会前,他俩交手18次,马龙赢了18次。
4比0击败俄罗斯人基里尔·斯卡奇科夫,4比1战胜日本名将丹羽孝希,4比2战胜巴西小将雨果·卡尔德拉,奥恰洛夫站上了东京奥运会男单半决赛的赛场。命运给了他第19次机会,去面对自己始终无法战胜的马龙,而且是在这个对欧洲乒乓球男单选手而言最大的舞台——自乒乓1988年进入奥运会以来,在本届奥运会之前八次男单决赛的16位参赛选手里,只有瓦尔德内尔一位欧洲人,那还是1992年的陈年往事。
“屡战屡败”体现的是实力差,而从“屡败屡战”里,读出的却是绝不屈服于命运的不甘。
第19次面对马龙,奥恰洛夫依然打得那么顽强。事实上,他已经做得足够出色。在0比2落后的不利局面下,奥恰洛夫并未崩盘,反在第三局迅速做出调整,主动调动马龙的正手压回反手,一度将比分追成3比3平。在与马龙的此前交手中,奥恰洛夫从未如此接近胜利。然而,他还是输了这第19次交锋,以最遗憾的方式——大比分3比4、决胜局9比11。
从2009年至2021年的12年间,奥恰洛夫连续19次挑战马龙失败。他在不断缩小比分差距,这背后是奥恰洛夫付出的不同寻常的努力。他曾说,自己做梦都想击败马龙;他认真研究马龙战术,仔细回看每一个发球和回球动作,反复看数十遍甚至数百遍;甚至让同为乒乓运动员出身的妻子简尼·梅尔斯特伦,穿上印着“马龙”字样的衣服与自己对战。虽然越来越接近,但还不足以令奥恰洛夫取得真正的胜利。
若是以0比4脆败,奥恰洛夫或许不会如此遗憾,“这是我职业生涯表现的最为出色的比赛之一,我一度非常接近击败马龙。在全球最盛大的赛事上,迎战史上最佳的球员——马龙,只有上帝才明白,我究竟失去了什么。从临场发挥以及战术层面来说,我不可能发挥得更好了。”德国《报》称,这是一场伟大的战斗。马龙在战胜对手后也为奥恰洛夫的坚持与进步送去褒奖,“虽然赢了他很多次,但他总是能有新技术来试图战胜你。”
但又有哪位顶级运动员们希望自己成为失败者,即使打上“伟大”的标签。当半决赛失去最后一分,奥恰洛夫直接躺倒在地,不愿起身。直到在夺得铜牌后,他才坦言,半决赛后的自己几乎失去了前进的动力。“过去四天,对我就如同五年。这很疯狂,一切都像一个超级慢动作。我在奥运会前有过这样的设想:我准备得很棒,我有这样强烈的信念,可以一路走下去。”在击败巴西人雨果后,奥恰洛夫明白下一场的对手将是马龙,在回奥运村后不断告诉自己:“现在真的是我的机会了!”
机会来了,又走了。“在最后一分后,一切都崩溃了。我给父亲和妻子打电话说:‘哦,我再也不想打球了,这真的太难了!’”
奥恰洛夫的父亲米哈伊尔是一位前苏联乒乓国手,是他带领儿子走上乒乓之路,过去许多年,也正是米哈伊尔在最困难的时刻支持着儿子。奥恰洛夫从刚出道起,就被批评球风过于古典,如果不做出巨大的技术改变,就不会获得成功。只有乐观的米哈伊尔告诉那些批评者们:“嘿,听着,伙计们,他有那么多弱点,却正在赢球。这其实是一件非常积极的事。”
在儿子第19次败北后,米哈伊尔的话依然不多,他只说:“迪玛(奥恰洛夫的小名),如果你今天能赢(铜牌赛),相信我,世界将再次变得美好起来。”奥恰洛夫的妻子简尼·梅尔斯特伦,发给丈夫许多女儿的视频,她知道承受重压的奥恰洛夫此时需要转移注意力。“在(对林昀儒)比赛中,我不时想象着这些女儿的视频。我爱她,我知道她在家里等着我归来。我的女儿、妻子和父母,对我来说意味着一切。”
在29日晚“甚至不相信自己能再次举起球拍”的奥恰洛夫,最终赢得了这场年龄跨度达到13年的铜牌赛。“这很疯狂,也很神奇。”如同父亲米哈伊尔所说的一样,世界再度变得美好起来,奥恰洛夫的脸上重新浮现出笑容,“我全心全意地爱着这项运动,用我所有的热情。”
作者:吴雨伦
奥恰洛夫的简介
奥恰洛夫,德国乒乓球小将,2007年加入德国乒乓球队成人组,2010年获得欧洲超级杯男单冠军,2011年巴西公开赛及韩国公开赛男单冠军,2012年伦敦奥运会击败中华台北的庄智渊,获得季军,凭此他首次跻身世界前十,是瓦尔德内尔、萨姆索诺夫和波尔之后,欧洲最有希望的新星。
中文名: 迪米特里·奥恰洛夫
外文名: OVTCHAROV Dimitrij
国籍: 德国(原籍:乌克兰)
出生地: 乌克兰
出生日期: 1988.9.2
身高: 1.83
体重: 71公斤
运动项目: 兵乓球
所属运动队: 德国男子乒乓球队
专业特点: 正反手下蹲式发球
主要奖项: 2010年欧洲超级杯男单冠军
2011年韩国公开赛男单冠军
2011年巴西公开赛男单冠军
2012年伦敦奥运会男单季军
姓名:迪米特里·奥恰洛夫(OVTCHAROV Dimitrij) 国籍:德国 性别:男 生日:1988.9.2 身高:1.83 体重:71公斤 项目:乒乓球 发球:正反手下蹲式发球(被称为“潜水艇式”) 家庭情况:父亲是前苏联乒乓国手,母亲是乒乓球A级教练 使用底板:DONIC OVTCHAROV特注 使用套胶:两面Tenergy05 个人简介 奥恰洛夫今年23岁,是一位德国乒乓球小将,发球采用正反手轮 奥恰洛夫
换下蹲式。其反手能力很强,反手发球、防守、快撕一气呵成。防守能力也很好。是瓦尔德内尔、萨姆索诺夫和波尔之后,欧洲最有希望的新星。奥恰洛夫的发球以独特的反手发球为主,在以反手发球为主要战术套路的前提下,根据不同的对手以及场上形势的变化,有时也会换成正手发球。
奥恰洛夫的父亲是前苏联的国手,母亲是A级教练。原籍乌克兰,后来他刚出生不久,其父就举家迁往德国。奥恰的球感细腻,很快成为国家队替补。后来他有获得
U21世界冠军。在 2007年进入成年组之后,仅半年世界排名就飙升为22名。最新世界排名为15名。2008年2月24日即将开战的世界乒乓球团体锦标赛上,这位19岁的小将将会作为德国队1号男单领衔德国--这只仅次于中国的世界强队。
命名球拍 多尼克奥恰洛夫,英文全名Donic Ovtcharov Senso V1,是德国多尼克公司以奥恰洛夫的名字命名的乒乓球底板。 Ovtcharov Senso V1 7层板运用了硬核桃木加强了板身外层的硬度。内层是把中等硬度和中等软度的单板经过严格调整相结合,令板的控制性和速度有较大的提高。
2007年欧锦赛男单季军、男团冠军 2007年中国公开赛男单八强 2007年中华台北公开赛男双冠军(与苏斯) 2007年巴西公开赛男单四强 2008年斯洛文尼亚公开赛男单四强 2008年韩国公开赛男单四强 2008年北京奥运会男团亚军 2009年丹麦公开赛男单亚军 2009年横滨世乒赛男单16强 2009年大王者杯男单四强 2010年印度公开赛男单冠军 2010年莫斯科世乒赛男团亚军 2010年欧锦赛男团冠军 2010年马格德堡世界杯男单八强
[2] 2010年欧洲超级杯男单冠军 2011年鹿特丹世乒赛男单16强 2011年巴西公开赛男单冠军 2011年韩国公开赛男单冠军 2011年欧锦赛男团冠军 2011年马格德堡世界杯男团季军
2011年巴黎世界杯男单八强 2011年欧洲超级杯男单亚军 2012年欧洲12强赛男单冠军 2012年多特蒙德世乒赛男团亚军 2012年西班牙公开赛男单八强 [3] 2012年伦敦奥运会男单铜牌,男团铜牌。[4-5]
以上就是关于奥恰洛夫的简介,希望采纳
作为德国乒乓球小将,奥恰洛夫运动生涯是如何的?
作为德国的乒乓球小将,奥恰洛夫也算是德国乒乓球的代表人物,一度被认为是波尔的接班人。奥恰洛夫的父亲曾经是前苏联的乒乓球国家队球员,而奥恰洛夫的母亲是教练。因此奥恰洛夫从小就开始接触到乒乓球,所以很快奥恰洛夫就已经成为了候补的国家队队员。
在2007年的时候奥恰洛夫就顺利的进入了国家队,只用了半年的时间,他的世界排名就已经升到了22名,并且2008年的时候奥恰洛夫就作为了德国队的一号种子的身份,参加了世锦赛。而2011年是奥恰洛夫大放光彩的一年,先是在11年6月份参加了巴西公开赛,在这里他斩获了男单冠军。
紧接着在7月份的时候,奥恰洛夫在韩国公开赛上再次斩获单打冠军,并且他决赛中的对手就是主场作战的韩国选手李相秀,在决赛中奥恰洛夫以四比一的得分碾压对手。奥恰洛夫打球的时候最大的威胁就是他的发球,他的发球是非常有个人特点的,反手下蹲式发球,给对手制造了不小的麻烦,这种发球角度刁钻,并且旋转的速度很快。
再加上奥恰洛夫的防守能力也非常不错,所以在跟奥恰洛夫比赛的时候,还是不容小觑的。奥恰洛夫在他的职业生涯中,最好的世界排名就是第五名。虽然中国队在乒乓球领域的实力远远领先于世界各国,但是像德国的波尔以及奥恰洛夫这样的运动员,也给中国队制造了不小的麻烦。
奥恰洛夫现在在德国队已经是****了,波尔的年纪已经不小了,所以说德国队的重任已经交到了奥恰洛夫的手上。奥恰洛夫目前的实力还是不错的,因此也是中国队不可以轻视的一个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