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边线球是什么意思-篮球边线球战术攻联防

tamoadmin

1.求高手详细解读篮球防守战略:区域联防

2.有关一些篮球名词解释一下

3.篮球运动基本的战术有哪些配合图解

4.NBA各队进攻战术详解?

5.NBA篮球战术哪种最强、最实用?

求高手详细解读篮球防守战略:区域联防

篮球边线球是什么意思-篮球边线球战术攻联防

1.区域联防

1.1 区域联防的概念。

篮球区域联防是由进攻转为防守时,防守队员迅速退回后场,每个队员分工负责防守一定的区域,严密防守进入该区域的球和进攻队员,并与同伴协同防守,用一定的队形把每个防守区域有机地联系起来而组成的防守战术。现代联防战术的特点是防守队员随球的转移积极的移动和协防,由于各种区域联防防守都存在一定的薄弱区域,所以容易被对方在局部区域形成以多打少而陷入被动。

1.2 区域联防的形式。

依据防守队员的站位形式, 常把篮球区域联防分为“2- 1- 2”联防、“2- 3”联防、“3- 2”联防、“1- 3- 1”联防及对位联防等几种。其中“2- 1- 2”联防是最基本的区域联防。随着篮球运动的发展, 现在世界强队只用一种固定形式的联防比较少, 多半是把各种联防结合使用。有时也把区域联防和人盯人防守两种战术融为一体,比人盯人防守更具有集体性、区域联防防守更具有针对性。

1.3 区域联防的基本要求。

第一,根据区域联防的形式和队员、对手的特点等合理分配防守区域,最大限度地发挥队员在各自防区的作用。第二,由攻转守时,应有组织地快速退守和及早布好防守位置。第三,每个队员必须认真负责各自的防守区域,积极阻挠进入该防区的进攻队员的行动。第四,对有球队员应按盯人方法紧逼防守,其余防守队员应积极移动,调整队形进行协防或补防。第五,对无球队员的穿插移动,要根据其离球的远近和队友的位置积极抢位、堵截和护送,并及时与队友呼应联系,不让对手向有威胁的区域移动或接球。第六,进攻队员投篮后,每个防守队员都应该积极堵位和抢位,有组织地争抢篮板球,并及时发动快攻。

2.区域联防在防守中的优势

2.1 有效的组织向高地位中锋的传球。

在防守中,区域联防的阵形,虽然根据球的转移发生位置的变化。但基本防守任务是不会改变的,对进攻中锋总是通过夹击、绕前及领前防守加强保护的,特别是与球同侧的进攻中锋,不管是高位中锋还是低位中锋都是严加防守的,并对持球队员采取盯人防守的形式,其他队员封堵传球路线,进攻中锋在禁区周围要想接外侧队员的传球是很困难的。

2.2 迫使球远离中场到场地的一侧。

当球处在中间地带时,进攻队就有能力在任何一侧组织进攻。在不失去控制边线和高位中锋的情况下,使球到一侧最简便的防守形势是双数在前的防守,其中任何一个队员只要迎前防守,同侧就会出现空隙,就可以迫使持球队员向该区域传球。

2.3 防止内线出现一攻一的局面。

防守最大的危险就是内线出现一攻一的局面,但是,这种对抗往往是难免的,当球传到内线时,教练必须让队员回缩保护中锋,迫使他把球再传出去,如采用夹击、协防等。

2.4 阻截高中锋接球。

除去低位中锋之位,高位中锋接到球会比其他任何位置都具有更大的进攻威胁,区域联防能阻止外围持球员向高位中锋的传球,如采用夹击、绕前防守、领前防守,并配合外围对持球队员的积极防守,封堵传球路线,阻截向高位中锋的传球。

2.5 确定放弃哪些外围投篮。

对抗性的防守可能例外,不管任何形式的区域联防都应该准备放弃某些外围投篮,一边增加某区域或位置上的防守力量。要通过教练员的分析判断,确定应当放弃哪些区域的投篮,有利于完成防守任务,特别是有目的的放弃那些命中率不高的队员。

3.区域联防防守中的薄弱环节

3.1 区域联防的不足。

区域联防是一种以球为主, 球区结合的防守方法, 在防守中, 防守位置相对固定, 所以对人的控制不如盯人防守。区域联防通过局部多防少来达到防守的目的,个别区域就会出现少防多的现象,也是进攻方攻击的一大手段。

3.2 进攻区域联防的方式。

第一,采用进攻区域联防最积极的方法就是快攻。当快攻遇阻或防守队已经布好联防阵形时,进攻队要合理地掌握进攻节奏,及时地转入阵地进攻,迅速部署好进攻区域联防的队形,争取进攻的连续性和主动性。第二,若防守队员已经组织好区域联防队形时,进攻队要针对防守队形,并根据本队队员的特长,采用有利的进攻队形,占据联防的防守薄弱区域。第三,进攻区域联防时,进攻队要以球的转移来调动对方的防守,使对方防守不停地移位、补位,从而产生漏洞。第四,通过进攻队员的不断穿插、跑位,插到防守的薄弱区域,或在局部区域形成以多打少的局面。第五,根据区域联防防守队员随球移动而面向球,集中对有球一侧进行防守的特点,造成防守队员人球不能兼顾。第六,在进攻区域联防时,进攻队员要随时准备抢占有利位置,积极争抢篮板球,争取再次进攻的机会。

4.区域联防的战术运用

各种区域联防的落位形式,一般是指总体防守控制的布局,主要是针对持球队员及球侧中锋的紧逼防守。不同的落位形式有不同的防守作用,针对不同的进攻时机发挥防守作用。如出现以下:对方中远距离投篮不准而内线威胁较大; 对方个人突破能力强而本队个人防守能力不足;本队犯规较多而为保存实力;对方比分落后而急于求成等情况时 ,防守必须根据进攻战术的变化而变化,以便发挥更大的控制进攻的作用。

5.如何训练区域联防战术

首先要学习区域联防的注意事项。例如:区域联防的队形的灵活运用;要学会人盯人的防守技术;一些防守的基本方法等。其次是区域联防方法的掌握。例如:区域联防战术特点和运用时机,明确防守队员的位置分工与职责要求;先在球动人不动的情况下练习区域防守;提高防守队员在自己的区域的配合意识和技术运用能力;整体队员的联防练习;在掌握各种区域联防队形基础上,再学习区域联防的队形变化等。

区域联防的选用时机,一定要针对场上的训练情况来定。因为现代篮球运动千变万化,绝对不能把这种防守战术教条地运用。只有把它和其它的防守战术有机地结合起来,运用自如,才能争取有利的战机,最终赢得比赛。

参考文献

[1] 张柯,张璐.《篮球区域联防战术的辩证思考》内江科技. 2009(04)

有关一些篮球名词解释一下

1)扣篮:球员单手或双手持球,跳起在空中自上而下直接将球扣进篮圈。

2)补篮:投篮不中时,球员跳起在空中将球补进篮内。

3)卡位:进攻球员运用脚步动作把防守者挡在自己身后,这种步法叫卡位。

4)领接球:顺传球飞行方向移动,顺势接球。

5)错位防守:防守球员站位在自己所防守的进攻人身侧,阻挠对方接球叫错位防守。

6)要位:进攻球员用身体把防守人挡在身后,占据有利的接球位置。

7)突破:运球超越防守球员。

8)空切:进攻球员在无球状态下向球篮跑动,以期寻找进攻机会。

9)一传:获球队员由守转攻的第一次传球。

10)盖帽:进攻球员投篮出手后,防守球员设法将在空中飞行并处于上升阶段的篮球打掉的动作。

11)补位:当一名个防守球员失掉正确防守位置时,另一名防守方球员及时补占其正确防守位置。

12)协防:协助同伴加强防守。

13)紧逼防守:贴近进攻人,不断运用攻击性防守动作,威胁对方所持篮球的安全或不让对方接到传球。

14)斜插:无球队员,从边线向球篮或者向球场中间斜线快跑。

15)时间差:投篮时,为躲避对方可能有的对自己投篮的封盖,利用空中停留改变投篮出手时间,躲避对方封盖。

16)接应:进攻方无球球员主动强占有利位置接球。

17)落位:在攻防转换时,攻守双方球员的站位、布阵。

18)策应:进攻队通过本方球员所组织的接应、转移球等战术配合,造成己方的进攻机会。

19)掩护:进攻方球员以合理的技术动作,用身体挡住防守自己同伴的对手球员的去路,给队友摆脱防守、创造得分机会的一种进攻配合。

20)突分:持球进攻球员在突破对方防守后将球传出的配合。

21)传切:持球进攻球员传出球后立即空切,准务再次接球进攻。

22)补防:当本方一名防守队员失去位置,进攻球员持球突破且有直接得分的可能时,邻近的另一名防守球员立即放弃自己的防守对象,去防持球突破的进攻者。

23)换防:防守队员相互交换防守对象。

24)关门:邻近的两名防守球员向持球进攻者的突破方向迅速合拢,形成“屏障”,堵住持球进攻者可能的突破路线。

25)夹击:两名防守球员共同防守住一名进攻球员,封堵住其传球路线。

26)挤过:两名进攻队员进行掩护配合时,防守方球员,在进攻者即将完成掩护配合的一刹那,抢占位置,从两名进攻队员之间侧身挤过,破坏他们的掩护,并继续防住自己的对手。

27)穿过:当一名进攻队员进行掩护时,防守进攻方掩护者的防守方球员稍离对手,让同伴从自己和进行掩护的进攻方球员之间穿过去,继续防住对手。

28) 30秒钟规则:进攻方球队在24秒的控球时间内必须出手投篮。

29)10秒钟规则:从攻方球队在后场控制球时开始,他们必须在10秒钟内使球进入前场(对方的半场)。

30)5秒钟规则:持球后,球员必须在5秒钟之内掷界外球出手。对于罚球时的限时NBA的规定是10秒。

31)3秒钟规则:与对方发生身体接触而产生的犯规,比如与裁判发生争执等情况。

32)侵人犯规:因为与对方球员发生身体接触而产生的犯规行为。

33)技术犯规:队员或教练员因恶劣的行为而被判罚的犯规,如与裁判争执不休。

34)取消比赛资格的犯规:球员做出如打人这种违背体育运动精神的犯规,则犯规人将被立即被罚出场外。

35)队员6次犯规:无论是侵人犯规,还是技术犯规,一名球员在一场比赛中犯规次数累计达到6次(FIBA规则规定是5次)必须离开球场,不得再进行比赛。

36)违例:侵人犯规和技术犯规之外的违反篮球规则的行为。主要的违例有:非法运球、带球走、3秒违例等。

37)干扰球:出手投篮后飞向篮筐的篮球,球在下落阶段和在球篮里时,双方队员都不得触球。

38)球回后场:一方球队如已将篮球从后场移至了前场,则该球队球员不能再让球移过中线,使其回到后场。

复杂点的有:

(1)持球突破是持球队员运用合理的脚步动作与运球技术相结合,快速超越防守队员的一项攻击性很强的进攻技术。在比赛中,及时地把握突破时机,合理地运用突破技术,是直接切入篮下得分的重要手段。持球突破还可打乱对方的防御部署,为同伴创造更多更好的投篮机会。突破若能巧妙地与投篮、传球等结合运用,使突破技术灵活多变,就能更好地发挥突破技术的攻击力。

(2)举个例子~4号切入之后没有接球的机会,那么2号可以同时迅速回到弧顶接5号的传球,然后投篮。或者5号上提到弧顶为2号做掩护,这时2号的防守者自然会想“跳”过掩护,那样就给2号造成了直接运球突入篮下的机会。

在运球突入篮下的过程中,如果1号的防守队员过来补防,那么2号就可以把球传给1号,从而获得空位投篮机会。这就是所谓的“突破分球”或者“吸引分球”,就是说:吸引防守的球员,然后将球传到空位队员的手中。

(3)传球前身体背面要对正传球目标,上体保持正直或稍后仰,击球点比正面传球要稍高。迎球时,微微仰头挺胸,在下肢蹬地的同时,上体向后上方伸展。击球时,手腕适当后仰,使掌心向后上方,手指击球的底部,利用抬臂、送肘的动作使手指、手腕主动向上方用力以及两拇指主动上挑的力量将球向后上方传出

(4)快攻是由防守转入进攻时,以最快的速度,最短时间超越对手,争取造成人数上的优势,以多打少,或在人数上不占优势情况下乘对方阵脚未稳,抓住战机

(5)篮球区域联防是由进攻转为防守时,防守队员迅速退回后场,每个队员分工负责防守一定的区域,严密防守进入该区域的球和进攻队员,并与同伴协同防守,用一定的队形把每个防守区域有机地联系起来而组成的防守战术。它的特点是在每个人防守一定区域的基础上,随着球的转移和进攻队员的穿插移动而不断地调整防守的位置和队形(也简称为球动人动,人随球动),重点防守有球区域和篮下。这种防守战术的位置固定,分工明确,重点突出,有利于保护篮下、组织后场篮板球和发动快攻。但由于受区域分工的限制,各种联防都存在一定的薄弱区域,容易被对方在局部区域以多打少

(6)一、位于前场的控制球队的队员不得使球回后场。

二、当控制球队的队员出现了下列情况,就认为球已进入后场:

1、在球进入后场前最后触球;并

2、在下列情况后,他的同队队员首先触及球;

(1)球已触及后场;或

(2)如果该队员触及后场。

三、该限制适用于在某队前场的所有情况,包括掷界外球。

(7)传切配合是进攻队员之间利用传球和切入技术组成的简单配合

1、斜传直插配合,进攻队员作斜传,直接插到对方的身后空当接球,突破对方的防守。

2、直传斜插配合,进攻队员直线传球,接球队员从对方防守队员的内线空当斜而且传切可以有效的为自己方创造进攻机会,但要求传球人传球技术要高,而且跟接球人之间配合意识要强!线插入到他身后空当接球。

(8)体育伤害是非常关键的康复期治疗成功的任何身体伤害. 其实这是最关键的阶段,整个治疗过程. 康复程序不当的情况下,可导致伤者能落得遭遇更多的健康问题. 切实遵循整个演习计划的制定、饮食贵生理. 饮食及运动治疗师制度是由您牢记您的体型和伤害你苦难的形式. 所以更显得重要,宗教遵循什么治疗处方给你.

篮球运动基本的战术有哪些配合图解

 在 篮球 场上,即使你的球技非常出色,球场上也并意味着全是蒙头单干,几个小伙伴组队打比赛,加上必要的战术配合,往往事半功倍。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篮球基本的战术配合图解,欢迎阅读!

>>>更多球 类运 动内容,欢迎点击下方 ?棒 球规 则及图解 ?棒 球和垒 球的区别  ?乒 乓球大 小尺 寸介绍 ?篮 球2-3区 域联防战 术图解 篮球基本的战术配合图解

六种基本篮球战术配合

 1、底线切出的切入上篮

 队友借高位队友的单挡掩护,接弧顶队友传球,空切上篮,这种战术的便利在于借队友掩护,摆脱防守人的切入上篮。

 2、底线反跑接球投篮

 右侧45度接队友传球,假吊内线,自己底线反跑,借队友掩护,拉出空位投篮

 3、定位掩护的手递手传球

 内线上提掩护,接队友传球,做定位掩护手递手传球,形成错位防守,队友持球突破

 4、掩护投篮

 这个比较简单,主要是队友的掩护质量。假意底线跑位,然后借队友的掩护出来到右侧空位,接队友传球投篮

 5、反跑空切上篮

 先由45度喂球给内线球员,然后溜底线带走防守球员。内线上提到高位,和队友手递手传球,错乱对手的防守位置。内线迅速快下,接高抛球上篮

 6、内线策应空切上篮

 这个看着跑的比较复杂,其实本质很简单,就是利用队友跑位吸引防守,然后找到空隙,空切上篮

 很多打球的同学,往往不屑于或者没有机会配合,锻炼团队意识。但是勇于尝试总是好的,就算你个人能力再牛逼,盲目单干,你也只是个?球痞?而已。

篮球运动适合的场地

 篮球比赛场地应是一个长方形的坚实平面,无障碍物。

 奥运会篮球比赛和世界篮球锦标赛的比赛场地长度为28米,宽15米,其他比赛长度可减少4米,宽度减少2米,要求其变动互相成比例。球场的丈量从界线的内沿量起。

 所有新建球场均应符合国际篮联要求:长28米,宽15米。

 天花板或最低障碍物的高度至少应为7米。

 长边的界线称边线,短边的界线称端线。球场上各线都必须十分清晰,线宽均为0.05米(5厘米)。

 从边线的中点画一平行端线的横线称中线。中线应向两侧边线外各延长0.15米(15厘米)。

 以中线的中点为圆心,以1.80米为半径(半径从圆周的外沿量起),画一个圆圈称中圈。

 三分投篮区是由场上两条拱形限制出的地面区域。在此区域外投篮得三分。

 罚球区是限制区加上以罚球线中点为圆心、以1.80米为半径向限制区外所画的半圆区域,它是执行罚球的区域。

 从罚球线两端画两条线至距离端线中点各3米的地方(均从外沿量起)所构成的地面区域叫限制区。它的作用是:球在本队控制时,限制本队队员在对方限制区内停留的时间不得超过3秒钟。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 >>>篮球运动的主要特点

NBA各队进攻战术详解?

三角进攻简介  在1962年出版的《The Best of Basketball From Scholastic Coach》(《学院派篮球的精华》——笔者译)中有一章是前任堪萨斯州教练Tex Winter写的“The Triangular Sideline Series(边线三角进攻系列)”。是的,这个Winter就是菲尔·杰克逊11次夺冠的进攻战术缔造者——“老温特”,而那一章的核心就是三角进攻。三角进攻不是完全的自由进攻,它是一个要求精密间距和站位的结构体系。每一个运动员都必须了解球场上的每个位置。而我们是永远没有办法了解三角进攻所有的战术变化的。 三角进攻由一个1-2-2站位开始,其中每个队员的间距为15英尺(约4.5米)。三角战术挡拆后跟上插进突破分球联防以拉空对方的防守,而且防止包夹的出现,同时有利于简洁的传球从而减少被对方抢断的危险。 这里有很多种组成进攻三角的方式 既可以由控球后卫(1)将球传给小前锋(3),然后从里侧切入到底角,也可以由控球后卫(1)将球传给小前锋(3),然后从外侧切入到底角 三角进攻同样允许后卫占据低位。那样又有几种不同的方式组成进攻三角。例如:控球后卫将球传给小前锋,然后中锋(5)拉出到底角,让攻击后卫移动到低位。 还有一种选择可以通过运球获得进攻三角,就像下图控球后卫运球到小前锋的位置,而小前锋移动到底角,这样他们就和中锋组成了一个进攻三角。 编辑本段运转进攻  一旦进攻三角得以建立(我们以控球后卫切入到底角为例),那么一条由球(小前锋)、进攻轴心(中锋)和篮筐组成的“战线”就形成了。这样就使防守中锋的对方队员,必须待在篮筐与中锋之间。只要那条“战线”存在他就无法离开。 一旦这种局面形成,人们就可以看到一条清晰的将球传入内线低位的通道就此打开,小前锋可以轻松的将球传入内线或者说“喂”给中锋。 请中锋的防守者为了防止球进入内线或者传给中锋,他就必须站在中锋得同侧或者实行绕前。如果他绕前,那他就丢掉了他在篮筐和中锋之间的位置,是中锋获得了通过高调球。 或者同侧的快速传球直接面对篮框的机会 如果我们想要展示三角进攻中进攻发起的传球和选择的重要性,估计我们将会在战术板上演练一整天。与其他一些进攻战术相比,三角进攻拥有数不清的将球传入“三角点(进攻轴心)”的方法。所以,要想防守或者破坏三角进攻将是非常困难的。 恰当的位置间距使低位拿球的机会大增,并且创造出一对一的机会。同样,三角进攻中的任何一个球员都可以帮助队友得到空位出手的机会。 下面是低位接球后的其他进攻选择: 1、低位挡拆: 当小前锋将球传给内线,就去为控球后卫作掩护,让他获得直接接中锋回传的机会。 2、移动掩护: 小前锋将球传入内线后,就移动到另一侧为大前锋(4)作掩护让他有机会摆脱防守队员。而这时控球后卫则可以寻找底线突破的后门。 3、球传到底角: 这种选择从小前锋将球传到底角的控球后卫开始,球传出之后小前锋利用中锋的掩护切入,如果有机会控球后卫就可以从后面将球传入。 如果小前锋没能甩开防守,那么控球后卫就可以利用中锋的掩护直接运球上篮 编辑本段进攻机会 1、高调后门  如果中锋没有接球的机会,大前锋就可以快速向有球一侧移动,如果对方防守队员为防止接球移动到球与大前锋之间,那么大前锋就可以通过变向,转而向篮下移动,然后接高调球上篮得分。 2、夹角位置  另一种进攻选择是将球回传给攻击后卫,然后将球传到夹角位置也就是弱侧的肘部(罚球弧与罚球线的结合部)。这种战术可以有两种选择:一种是攻击后卫利用大前锋的掩护切入;另一种是控球后卫利用中锋和小前锋的双人掩护移动到夹角位置,然后接攻击后卫的传球,获得空位出手。 3、掩护突破  这就是攻击后卫依靠大前锋的掩护运球切入篮下 4、攻击后卫的后门  当攻击后卫接球路线被阻断,大前锋迅速移动去接小前锋的传球,另一边攻击后卫就可以得到直接上篮的“后门”机会,当然大前锋的传球质量非常重要。 三角进攻战术的每一个变化都告诉我们,传球、运球和投篮这些基本技术的运用是战术成功的关键所在。 编辑本段三角进攻  湖人队的三角战术(triangle offense)、国王队的普林斯顿进攻(princeton offense)都是由挡切战术(motion offense)衍生而来,这是众所周知的。 而三角战术于Phil Jackson在1995所出版的「公牛王朝」书籍里界定的原则为: 一、持球员必需要切入、传球、投篮等三种威胁来突破防守。 二、攻势必需涵盖整个半场。 三、进攻要有空间(space)原则。 四、攻势应确定球员与球是同一目标(寻求空档或攻篮)迈进。 五、每次投篮,其它球员应有进攻篮板、预防快攻的妥善布阵。 六、每次传导球的准备攻击,都会制造防守方无法兼顾的空档。 七、攻势应针对球员特性来设计。 三角战术的理论,并不是掩护走位(pick & roll,挡拆)而已,空间原则、单打能力、传球观念与技巧、空手走位能力、空手和空手掩护后走位能力与观念等等,才是三角的要意 编辑本段特点  三角进攻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 与大多数NBA里面的固定走位进攻方式不一样, 它是通过观察对方的防守变化而作出不同调整的战术。它是基于合理的原则, 精准的场上球员空间(spacing)以及基本原则的严格执行的战术。三角低位进攻允许出色的球员以系统的形式在球场上移动。由于防守球员被进攻球员不停的移动所牵制,随着时间的推移进攻方技术最出众的球员可以在对位中取得优势。三角低位进攻可以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优秀的低位球员,尤其是有一定传球能力的低位球员。 普林斯顿体系“普林斯顿打法”是由皮特·卡瑞尔发明,他曾用这种打法率领普林斯顿大学这样一所没有一名学生享受体育奖学金的学校在NCAA获得500胜,并创造了14次失分最低纪录。“普林斯顿打法”的格言就是“强壮能占弱小的便宜,而聪明能占强壮的便宜。”这种打法的精髓是“人动,球动,协调一致。”人动就是指无球移动、空切和反跑,球动指不断地传球,分享球。其中反跑是普林斯顿打法的招牌。编辑本段具体战术  普林斯顿战术十分注重“空间、时机、观察、执行”四个环节。空间指场上队员之间的位置、距离,时机指传球、跑动、反跑的时机,观察指观察对方的防守站位,执行指执行基本技术。 这种打法注重内线传球,内线指挥。实行这种打法的中锋叫组织中锋。在球场上,五个人都会传球,都能投篮,都爱组织,坚持整体篮球和团队精神。 普林斯顿进攻战术体系,由现在的国王队助理教练Pete Carril创始,因为他在普林斯顿大学篮球队任教时的标志性的“后门”战术而得名。此战术进攻体系,主要定位在不断的传球、挡人和有意识的无球跑动,通过一系列的配合,在篮下创造出空当,使得进攻一方轻松得分。 这种战术的格言就是“别扭头,否则你就开了后门!”此种进攻战术分为低位进攻和高位进攻两种,下面主要介绍低位进攻: 战术的第一步:寻找中锋。普林斯顿进攻战术的理念就建立在将球交给中锋,然后让中锋成为进攻组织者。所以不管是在攻守转换中还是阵地进攻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找到中锋”,也就是图上的5号球员。 战术的第二步:站位。进攻队形将以中锋在有球一侧的2-2-1站位开始。在这里起到决定作用的将是你的外围队员能否更好地向中部移动。如果你的球员都是可以在球场的两端运球和传球的人,那将会更加有利于这个战术 战术的第三步:第一次切入。1号队员传球给侧翼的3号,然后向相反方向的底角切入。要注意:每一次这种单人的切入都要全速并且让对方感到威胁。这时,2号队员就会移动到三分线的弧顶处,这一战术的关键部位。 战术的第四步:这时进攻将会发动,面对不同的防守,将会有不同的进攻组合: 1、第一个后门。如果中锋(5)面对地位,不能接球组织最初的进攻,那么3号运球到肘部(罚球线和罚球弧的接合部)。如果这时防守2号的对方队员紧贴2号以防止3的传球或者他扭头去看球,那么2号的后门就打开了。这时3号被要求必须能够单手传球,因为这种传球速度更快,同时延缓2号防守队员的防守。 2、对位接球。当中锋在低位要到位,那么3号将球传入内线,同时向底角移动以等待防守队员包夹中锋的时候出现的空位三分出手的机会。如果,没有包夹,那么就给了中锋一个一对一单打的良好空间。当然还有另外的选择,那就是2号的变化. 3、另一个后门切入。在中锋接到球之后,2号向相反方的底角切入,这时4号向弧顶的空当处移动,然后1号取代4号的位置。如果4号的防守队员去看球或者紧贴4号,4号就可以通过反向跑动接5号的快速传球后获得后门。这时大家就应该明白了,为什么这个战术要求有一个会传球的中锋了吧. 4、掩护切入。当中锋持球时,他也可以选择另一种方式传球给4号,就是借助于2号的掩护。这就要求4号必须时刻注意对方的防守,如果防守队员被2号的掩护所欺骗,那么4号就同样得到反向跑动接球得分的机会了5、空切+运球。当球从低位传出,传到2号队员,2号面向另一个外围队员4号运球。当4号的防守队员注意球的时候,4号就可以反跑切入接2的传球,上篮得分!在这种进攻中,如果4号没有空位接球的机会,那么1号上提接应2号的传球,然后4号落低位,5号提到高位给2号挡人,然后2号接1号的传球获得跳投的机会6、另一种空切+运球。当5将球传出,传给低位的3号。这时2号已经移动到底角,4号代替了他的弧顶位置。由3号运球到肘部,为4号建立切入的机会。或者在1代替4号之后,3将球传给1,然后5号上提为3掩护,从而使3接1的传球得到跳投机会。这里的战术6其实就是战术5的低位变化。 关键所在  任何时候外围的进攻队员如果不能抓住一次传球的机会,那么他的最佳机会就是利用对方防守队员的意图,通过变向切入篮下得分。总结:很明显,这种战术建立在进攻队员良好的视野和阅读比赛(了解防守队员的意图)的能力之上,由此选择出正确的进攻方式。此种战术已经被不断的证明,可以抵消对方队员强大的个人能力。最后我们以Pete Carril的话来结束这一部分:“在这种站书中,大个子总要从小个子那里获得球,但是,请记住,最精妙的传球是出于大个子的。”

NBA篮球战术哪种最强、最实用?

看湖人第三战拼命防守,看勇士第三场和小牛博命演出,看火箭与爵士第四战应付了事,这种男人的篮球比赛真有天壤之别对不?技战术再谈防守质量的对球施压(pressure the ball)、障碍缓冲(show or hedge)、障碍后还原(show and recover)以及关门防守(defender closes in);茶余饭后谈篮球智商、为什么不攻击对手主力、速耐力训练等。

『技战术时间』

检验防守质量最简单的技术,大部分的篮球教练会说的就是对球施压,这不论是一对一的盯人紧贴造成持(运)球者威胁与压力、阻止对方运球前进造成运球者困扰与难过、吓唬并封阻对手投篮造成投篮者投篮的惊吓与动作变形等等;而,读者在湖人与太阳的第三战与,勇士与小牛的第三战是否发现了,湖人与勇士是「无时不刻」的对球施压?如果有防守者是拼了命和你玩,偏偏你进攻时候身体抗压性不良,心理素质又有待培养与修习情形,这处于男性战争环境,娘娘腔的就吃亏多了。

看湖人小将在太阳队做对持球掩护(on ball screen),要主打掩护走位(pick and roll)时候,对Steve Nash运球的压迫情况,包括Lamar Odom都已经压迫到中线区域;这样的防守,你是否只有在活塞队称冠时候才看的到?勇士队对小牛队的Dirk Nowitzki防守、今天的爵士队对火箭队Tracy McGrady是不是也是如出一辙?尤其是,遇到进攻方打球假如像「上班」,例如火箭队Tracy McGrady,金块队的Carmelo Anthony,以及小牛队的Dirk Nowitzki等人,这对球施压与包夹绩效就明显了。

对持(运)球掩护(on ball screen),然后图求掩护后走位(pick and roll)的空档;在许多教练要求防守球员做好障碍缓冲(show or hedge)、然后以障碍后还原(show and recover),甚至采取类似包夹(trap)的关门防守(defender closes in)技战术,是今年季后赛到目前为止,对特殊球员的非常有效防守招式,包括湖人对太阳队的Steve Nash,爵士对火箭队Tracy McGrady皆然。

这项防守技巧主要关键在于,假如防守对象是个设立掩护者,当他帮队友掩护,图求队友运球过人、继续前进,例如Amare Stoudemire帮Steve Nash掩护期望让 Nash运球过人或前进;这时,假如防守Stoudemire的湖人队Lamar Odom能够及早跨出,做成障碍让Nash难以运球前进,这是相当好的防守。甚至像今天爵士队,遇到Chuck Hayes要帮Tracy McGrady掩护;结果,爵士队居然就以包夹的关门防守(defender closes in)因应,如此让McGrady难以运球前进。

这样简单又明白的技战术,在今年NBA季后赛,许多次多让心有余力不足、背伤缠身的McGrady只好将球传导而出;障碍缓冲防守的要点有三,一是做成障碍的防守者,要把运球前进的路径「遮拦」,不要让他继续运球前进;二是原来防守运球者要持续跟随,把另一个运球后退或另一个传球角度封;三是,假如那个设立掩护者切走或切出时候,其它最靠近这位空手走位的防守者,必须要轮转(rotation)补位伺机准备抄球,让持(运)球者不敢将球往禁区里头传导。

假如是障碍后还原,这设立障碍的防守者,必须在持(运)球者确定将球传导出去,才可以「松懈」的快跑、还原去找原来的防守对象;这里防守要点有三,一是两位防守者都要保持对球施压,不能让持(运)球者轻松将球传导到禁区危险区域里头;二是,其它防守者除了要轮转帮忙以外,在这设立障碍的防守者要还原时候,要「指挥」他,告诉他的防守对象在那里;三是,这所有过程都需要大声喊叫相互联络(communication)状况。

假如是包夹的关门防守(defender closes in),要点一是,除了防守持(运)球者要跟随之外,关门者的角度要和跟随者的队友相互配合成90度;二是假如持(运)球者收球,有球边那位防守者要持续对球施压,另一侧防守者不能松懈与「后退」,要让持(运)球者产生身体接触的压力;三是假如持(运)球者没有收球,要持续以90度的角度继续压迫与包夹这持(运)球者,直到他将球传导而出为止。

『茶余饭后』

什么叫篮球智商?简单说就是在篮球比赛过程,球员对各种状况处理的成熟、恰当与否;例如火箭队Tracy McGrady、小牛队的Dirk Nowitzki季后赛有些球,身为球队「一哥」,却不能勇敢的跳出来领导队友战胜对手,这就叫做不够激情;例如湖人队Kobe Bryant,季后赛第二场居然还和球队「呕气」的不出手攻击,这就叫篮球智商低劣;例如金块队Carmelo Anthony今天几次攻击,都是在前后深受包夹情况还勉强出手等等,这叫做投篮时机选择不当。以上情形在在显示,许多贵为NBA球星,仍然对于篮球场的状况的解读与因应有些不足。

那么,篮球智商和什么有关?以我们篮球教练来说,篮球智商她绝大多数和教练哲学、球员智慧有很大关系;例如,某些教练总会允许特殊球员任意处理权限;如此,假如球星彼当时自认可以投篮,尽管三人包夹还是「自干了事」如湖人队的Phil Jackson。例如,某些教练总是「苦口婆心」教育球员,打球要动脑袋、不要像原始时代未进化石器时代的人,只用「蛮力」打球不懂用脑,就像以前活塞教练Larry Brown。球员智慧呢?多数和球员接受的篮球教育历程有关,或则,从教育心理学探讨时候,读者要看的可能和「家教」有关。

为什么不攻击Steve Nash这个问题以前提过,当初是认为这个不失为是火箭对抗太阳队的技战术之一;结果,和金块队今天老是攻击Tim Duncan,爵士队老是打击姚明与Tracy McGrady一样道理。我们从「体能」得失讨论,假如我每一次攻击你,让你防守时候都要付出100卡的热量,那么,我攻击你15次,你Steve Nash假如要力抗、不简单失分, Nash你应该要花费1500卡的热量;好了,除此之外,假如你Steve Nash每一次的进攻,都要花费也是100卡热量,看太阳队你们一场球都要 Nash主导30次以上,也就是要 Nash花费3000卡热量以上,加总防守付出的1500卡热量,Steve Nash一场球下来是不是要花费4500卡热量?

读者千万别小看这些热量消耗问题,单就Steve Nash每次休息都要躺下来、用长袖外套包裹身体,你不难猜测 Nash的体能保护重要性;由此,为什么很多球队都让Steve Nash在防守时候「轻轻松松」?看湖人队和太阳的第三场拼斗,读者有没有发现:Steve Nash已经濒临体能极限边缘?尤其湖人队都以障碍缓冲(show or hedge)、然后以障碍后还原(show and recover),甚至采取类似包夹(trap)的关门防守(defender closes in)技战术来对付Nash?

什么叫「速耐力」?讲白了就是冲刺、最高速度跑步的耐久能力,也就是让你持续以最高速度的跑步,你可以持续多久的意思;那,我们看在美国大联盟的王建民因为速度训练拉伤,在日本巨人队的姜建民,在比赛后的第二天都要做400m冲刺的速耐力训练,篮球选手到底要不要做速耐力训练?我的周遭、很多人篮球同好都向我说:没做过速耐力训练!为什么要做速耐力训练?简单的说是:人类运动的「能量供应」有三大系统,一是有氧(aerobic)、一是无氧(anaerobic)、另一是乳酸(又称乏氧糖分解anaerobic glycolysis);而,这个为时40秒至3分钟的冲刺训练就是属于乳酸系统能量供应的「培养」。

那么,在人类打篮球运动过程,都需要乳酸能量系统提供,想当然要培养这样的能力了;像快攻上篮不论进或不进,对手有可能马上再打快攻,同样的,这结果不论进或不进,我方在情况允许下,应该尽可能打快攻比较有利。这样来来回回冲刺,平时假如缺乏训练,比赛怎么有办法冲的快、跑很多趟?我用质疑的口气问周遭、篮球同好说:棒球投手需要跑步的距离与次数就那么短,他们「都」要做速耐力训练,为什么篮球选手需要冲刺与跑步的距离,都比棒球投手远又多,如此怎么不需要做速耐力训练?中国男篮2006年世界杯的速耐力训练包括800m冲刺、400m、200m冲刺,看现在正在集训的中国男篮400m8趟、200m10趟,嗯,到底有那些篮球队有做这样的速耐力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