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美国篮球联赛运动员可以熟练打出各种战术配合,是什么原因呢?
2.在篮球这项运动上,为何美国能够做到那么厉害?
3.中国的CBA与美国的CBA
4.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的系统建设
美国篮球联赛运动员可以熟练打出各种战术配合,是什么原因呢?
美国篮球联赛汇聚了世界各地的篮球高手,在整个篮球圈子内属于最高水平,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美国篮球联赛赛场上球员的惊艳配合,以及超高的竞技水准,并且能够熟练的打出各种战术配合,他们是怎么能做到的呢?
教练有属于他的体系打法在美职篮联赛的三十支球队中,球队的球风都不一样,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每个教练都有一套属于自己的体系,教练能够根据球员的习惯及优势迅速匹配出来适合他们的一套方案,不光是球员代表着行业内的最高水准,教练同样也是;让我们最熟知的教练波波维奇,经常带领着一些相对普通的阵容,但却能取得不错的成绩。
专业程度高执行战术体系更加轻松众所周知,这里汇聚了全世界各个地方的顶尖篮球运动选手,代表的是行内的最高水准。教练的战术体系需要执行,由于球员的专业程度高,能快速的贯通教练的体系,并且在体系中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定位,能让自己的能力最大化,所以,我们经常看比赛的朋友应该清楚,为什么美职篮联赛欣赏度那么高,并且打法非常有激情呢?专业程度是前提。
球员的自我约束能力强一个能力出色的篮球运动员,除了拥有天赋,还与他的自律密不可分,如果一个球员天赋异禀,但却处处顶撞教练,缺少训练,到处潇洒风流,那么等待他的必是淘汰;能在美职篮站稳脚的球员,除了天赋要好,还与他的自律有着很大的关联。通过大量的练习才能融会贯通,为自己的球队做出贡献。
所以,在欣赏度流畅的背后,也是每一个球员辛勤付出的结果,世界上没有与生俱来的优点,如果他表现的比你好,说明你付出的努力比别人要少!
在篮球这项运动上,为何美国能够做到那么厉害?
篮球是一项世界性的运动,在世界各国都很受欢迎。如果要说是篮球霸主,那无疑是美国。几乎所有世界级比赛都被美国垄断,尤其是奥运会男篮比赛。92年梦之队组建后,美国男篮囊括了除2004年以外的所有奥运金牌。他们在篮球上的优势可与中国在乒乓球上的优势相媲美。那么为什么美国篮球这么厉害呢?
首先,篮球运动本身起源于美国,早在1891年就由詹姆斯·奈史密斯创立。现在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虽然篮球不能与棒球和橄榄球相比,但它是美国第三大受欢迎的运动。基本上有几千万美国人热爱篮球,甚至美国前总统也是铁杆篮球迷。因此,美国篮球的参与度、社会认同度和人口基数远远超过任何其他国家。
其次,因为黑人是篮球场上的霸主,毕竟篮球是对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极大考验。身高、翼展、肌肉、速度、弹跳、力量都是打好篮球必备的重要条件。三大种族中,黑人是最适合打篮球的种族。在世界上,除了落后的非洲,他们是美国黑人最多的。所以美国篮球的整体天赋是最高的,是其他任何国家都无法超越的。
美国篮球也有完善的训练体系。要知道他们从小学到大学都建立了大的篮球联赛和训练体系。也就是说,一个孩子从学校开始就可以接受最先进的篮球训练,打各大篮球联赛,不仅掌握扎实的技术,还可以积累丰富的篮球经验。尤其是他们的大学篮球联赛NCAA已经遍布美国的大学,这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并且发展得非常好。每年疯狂的三月都会吸引整个美国的目光。
最重要的是美国有一个王牌联盟,NBA,从1946年成立到现在已经73年了。一直是世界顶级篮球联赛,篮球训练体系和经济实力都是世界顶尖。其中诞生了无数巨星。在中国13亿人口中,只有姚明是超级巨星,但每年都有无数的超级巨星诞生在美国。正因为如此,其他国家的优秀篮球运动员都很期待在NBA打球,哪怕不能。
当今世界各国篮球实力突飞猛进。许多NBA球员出生在澳大利亚、加拿大和西班牙。但是,NBA是美国篮球联赛。400多名选手中有300多名是美国选手,从教练到陪练都是美国人。看看联盟的超级巨星詹姆斯、库里、杜兰特、哈登、邵伟,都是美国人,最可怕的是每年都有新的恒星诞生。
中国的CBA与美国的CBA
中国CBA: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即CBA,英文全称China Basketball Association),简称中国篮球协会,是由中国篮球协会所主办的跨年度主客场制篮球联赛,中国最高等级的篮球联赛。CBA在1995-1996赛季由555取得联赛的冠名权,1996-1997赛季到2000-2001赛季为希尔顿中国男子篮球甲级联赛,之后摩托罗拉和联通新时空分别取得过联赛的冠名权,联赛在2005年正式更名为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2013年吸收四川队队伍扩充为18支。2014-2015赛季CBA球队数量由18支增加到20支。
美国CBA:美国大陆篮球协会(Continental Basketball Association),或者简单的称其为CBA,是美国的一个职业男子篮球联赛。这个联赛本身是定义为NBA下属的小联盟,他附属于美国篮球运动体系。联赛的英语缩写CBA和中国职业篮球联赛(Chinese Basketball Association)的英语缩写是相同的。大陆篮球协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46年的4月23日,当时联赛最初的一年被称之为东宾西法尼亚篮球联赛(Pennsylvania Basketball League),在1948年到1970年间联赛名为东部职业篮球联赛(Eastern Professional Basketball League)之后联赛又更名为东部篮球协会.在1978年1月1日联赛的名字变成了现在的名字 - 大陆篮球协会. 追踪联赛的运转发源于宾西法尼亚州,联赛声称是世界上最早的职业篮球联赛(NBA同样也是创建于1946年,但是NBA是46年的六月而大陆篮协则是四月,早NBA两个月诞生)
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的系统建设
简介
CUBA联赛在短时间内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与组织者坚持“发展高校篮球、培养篮球人才”的宗旨和社会化、产业化的运作方式密不可分,其特点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即“育人是宗旨,文化是特色,品牌是优势”。
核心理念——育人
(1)以建立全新的篮球人才培养体系为目标,建立和完善竞赛制度
建立一个科学的人才培养体系,首先要有一套合理的赛制。早在联赛酝酿阶段,CUBA组委会就专程赴美国考察全美大学生篮球联赛,将赛制草案和世界上开展时间最长、组织经验最丰富、竞赛体系最完备的大学生联赛进行验证比较,经过反复论证和小范围试行后确立了1998年首届联赛的基本赛制框架,在推行过程中,对于一些意见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组委会不断地集思广益、酝酿和提出修改方案,如建立顺位补缺机制、取消总决赛五分钟决胜期等,体现了联赛的广泛性和代表性,使CUBA赛制更符合高校篮球运动发展的基本规律,有利于在普及基础上实现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快出人才,多出人才。
(2)有计划地组织教练员、裁判员培训,为联赛的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从首届联赛开始,组委会每年定期组织一次教练员、裁判员培训活动,聘请执教经历丰富、在篮球训练理论和方法领域造诣较深的专业教练或专家授课,促进高校教练员更新思想、了解和学习先进的篮球理念和训练理论,改进训练方法和手段,提高科学训练水平;同时本着自愿原则组织高校青年体育教师和在校大学生参加裁判员培训及技术等级考试,针对我国篮球裁判员英语水平普遍不高、难以适应国际比赛要求的现状,组委会通过组织裁判员英语学习、尝试现场英语宣告等方式,提高裁判员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实际应用能力。自1998年至今,CUBA累计培训教练员380人次;培养篮球一级裁判员500余人,其中60%是在校大学生,对于学生裁判当中条件和水平较为突出者,组委会坚持放手大胆地使用,如华中科技大学水利工程系博士研究生曾宏涛曾执法第四届CUBA联赛总决赛。通过有计划的组织培训,CUBA培养和造就了一支文化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知识结构合理的教练员、裁判员队伍。
(3)以篮球人才培训基地和选秀营为基础,建立后备人才选拔培养机制
为了使大量的优秀篮球苗子能够及早被发现,并在中学阶段接受正规、系统的训练,打下扎实的文化基础,为进入大学做好充分准备,CUBA联赛组委会自1998年起,着手在全国范围内依托篮球训练和文化学习条件较为优越的中学建立篮球人才培训基地,至今正式挂牌的已达到30几所,在短短六年内为各高校代表队输送了大批优秀选手。同时,为进一步扩大高校选材范围,使更多有篮球天赋的青少年能够实现上大学的梦想,CUBA还推出了一年一度的选秀夏令营,为高校教练和优秀中学生篮球运动员提供了一个双向交流的机会。CUBA共组织了四届选秀夏令营和一届选秀冬令营,190多名营员被各高校代表队选中。通过这两项措施,CUBA在开发上游资源、建立后备人才培养选拔机制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4)严厉打击在运动员资格问题上弄虚作假的行为,防范和杜绝裁判员执法不公的现象,坚决维护公平、公正的体育精神。
一个有利于人才成长的生态系统,必须有防止和治理“污染”的措施和手段。“打假”、“扫黑”本来是和整顿规范市场秩序、加强社会治安紧密联系的字眼,却成了人们谈论体育比赛时的热门话题,一部“体坛厚黑学”折射出的是“圈子文化”和“潜规则”的流毒。在这方面,CUBA联赛的做法和经验值得借鉴。 CUBA严禁已经失去培养价值的超龄或专业队退役运动员参加联赛,为了根除高校体育竞赛中长期存在的弄虚作假现象,维护CUBA联赛的纯洁性和体育竞赛“公平、公正”的原则,从首届联赛开始,联赛组委会排除一切干扰,广泛发动群众,本着“发现一起、核实一起、处理一起”的态度,对“违规操作”的球队和个人进行了严厉的处罚。前五届CUBA联赛共有15支球队因“作假”受到取消比赛成绩或禁赛处罚。同时,为了杜绝比赛中的“黑哨”现象,CUBA非常重视裁判员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具体的措施有:一、坚持培养和任用相结合的原则,保持裁判员队伍的开放性和流动性,此举既有利于裁判员的锻炼提高和优秀裁判员的大量涌现,同时也在内部形成一定的竞争氛围,避免了“圈子”式的一团和气;二、坚持思想工作和管理措施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原则,自律和他律相结合,使裁判员树立强烈的责任感、事业心和良好的行为规范;三、坚持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相结合的原则,考察和评价裁判员的表现。除仲裁委员、技术代表外,CUBA还单独设立了裁判工作评委,做到了“每一声哨都要有鉴定”,使裁判工作进一步透明化。通过这些措施,CUBA得到了广大高校师生的赞誉、信任和支持,极大地调动了普通高校参加联赛的积极性,从1998年至今,中国大学生篮球协会的会员院校数量从66所增加到200余所,在大体协的各单项协会之中列第一位。
(5)重视对运动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行为规范引导、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CUBA非常重视对运动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行为规范引导。1998年首届联赛在武汉举行,适逢长江抗洪抢险进入关键阶段,组委会除捐出全部门票收入并动员参赛人员和工作人员自愿捐款之外,还不失时机地在运动员驻地召开多次政治学习会议,引导他们体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球场上,组委会要求运动员文明打球,尊重对手、裁判和观众,在球场外,组委会倡导诚实、友善、互助、节约等良好的品德和行为规范,使每一个运动员都能自觉地意识到自己代表的是学校和CUBA联赛的形象,更加注意自己的言行。
CUBA是大学生自己的联赛,为了唤起大学生的主人翁意识,组委会依托承办院校,积极发动大学生参与联赛的各项工作,丰富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深化大学生对体育的认识,培养大学生对运动的热爱和锻炼身体的习惯以及组织、沟通、社会交往等各种能力,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正因如此,CUBA被视为在高校开展素质教育的生动课堂。
最大亮点——文化
如果说NBA、CBA是以高水平的竞技吸引球迷,那么CUBA则是以浓郁的文化气息赢得观众。激情四射的球员、狂而不乱的球迷、寓意深刻的标语口号、别具一格的剪网仪式、创意百出的招贴海报、特色鲜明的文艺活动等等,让每一个身临其中的人都能体会到CUBA着力营造的“中国篮球新感觉”。
(1)推广“文化篮球”和“篮球文化”理念
CUBA提出,篮球是智者的运动,优秀的篮球运动员首先要有一颗聪明的头脑,大学生具有较高的文化层次、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只要有足够的球场经验积累,就一定能演绎“智慧篮球”的魅力。同时,篮球文化本质上又是一种帮助青少年完善人格的特殊文化,通过参与篮球运动,不仅可以强健体魄,还可以培养一个人的领导能力、意志品质、团队精神、纪律观念、竞争意识、自信心等。“文化篮球”和“篮球文化”,构成了CUBA的文化内核。从1998年开始,CUBA组委会利用各种渠道,以媒体报道、座谈会、报告会、CUBA文化沙龙等形式,在高校和社会上广泛传播篮球文化理念,深化了公众对篮球运动和CUBA联赛的认识。
(2)展示院校风采、活跃校园文化
CUBA联赛的文化品位不仅仅体现在她的主体是一个高素质群体,更在于她把原汁原味的篮球文化和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熔为一炉,真正做到了“篮球搭台,文化唱戏”。联赛每到一地,都要利用开幕式、闭幕式及比赛间隙推出承办院校最具特色的文体节目,在活跃现场氛围、调动观众积极性的同时,以赛事为平台,充分展示院校风采。同时,各承办院校也紧密结合赛事,在校园里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校园篮球文化活动,宣传CUBA,烘托大赛气氛,如“迎CUBA文艺汇演”、“CUBA知识竞赛”、“CUBA形象使者大赛”、“迎CUBA时装展示晚会”、“CUBA啦啦操大赛”、“CUBA摄影大赛”等等。使CUBA联赛的影响远远超越了篮球比赛本身。可以说,CUBA所到之处,不仅把校园篮球运动推向高潮,也为校园文化生活注入了新的活力,对校园文化建设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市场策略——品牌
重视联赛自身的品牌建设,是CUBA在赛事推广和市场开发活动中始终坚持的一个核心理念,早在创立之初,面对无赛不冠名的体育市场,CUBA率先提出永不冠名,不同烟草、白酒厂商结盟,在最需要资金注入的阶段,给自己设置了两大障碍,目的就是要保持CUBA品牌的独立、健康、纯洁。做服装生意起家的张宁飞经常用一个例子来反证品牌的重要性——“中国是世界第一纺织品生产大国,但全世界认可的服装名牌没有一个在中国。不注重品牌的结果是中国服装企业在国际市场上不是甘居下游,就是沦为附庸。”在2002年12月首届国际篮球产业论坛上,张宁飞再次阐述了CUBA永不冠名的品牌策略,其“淡化商业色彩、突出文化底蕴”的品牌理念得到了国际篮联秘书长帕特里克*鲍曼的高度评价。在推广方面,CUBA坚持以形成品牌文化为理念,引入VI系统,设计了专门的会标、会徽、会歌、会旗、口号、吉祥物。在市场开发方面,CUBA以建立良性的产业化运作机制为目标,重视品牌无形资产的积累,积极通过多种渠道融资,不断增强联赛自我发展能力。
正是因为CUBA对自身品牌的珍视,很多同样珍视自身品牌的企业才对其青睐有加,在推行联赛的十五年中,先后有20几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出资赞助CUBA联赛,这些企业都把CUBA视为传播企业文化、树立和提升自身品牌的平台,品牌成为双方的共同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