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峰与奥运会联系-2005年珠峰

tamoadmin

1.火炬传递的火炬传递有关事宜

2.奥运火炬为什么可以上珠峰?

3.北京奥运圣火登上珠穆朗玛峰多长时间啊

火炬传递的火炬传递有关事宜

珠峰与奥运会联系-2005年珠峰

在北京奥运会前的几届奥运会圣火传递中,大多规定是火炬手跑完接力后要将火炬交还。比如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火炬传递,雅典奥组委保证每位火炬手有一支,但需要自己买单,雅典奥运火炬标价为305欧元。完成接力后,火炬被收回,除非火炬手买下他(她)所持的那支火炬,否则将归雅典奥组委处理。普通大众要想拥有一支雅典奥运火炬,只有两个办法:火炬手转卖给你,或以某种特殊渠道找雅典奥组委购买。

但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有所不同,传递使命结束,火炬将无偿地归火炬手本人所有,火炬手本人可以自由处理火炬。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地震后,有不少的火炬手就将自己获得的火炬进行拍卖,后将其拍卖所得的善款用于捐助地震灾区。 奔跑途中不得打手机、戴耳麦,要穿统一的衣服,不得自设宣传性的图案在身上,道路两旁也要按规定设置,一切都是为避免被商业利用的嫌疑。

北京奥运火炬传递登珠峰的意义:奥运圣火在珠峰的传递,是科技奥运、绿色奥运和人文奥运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国科研人员、登山队员、气象部门、后勤保障等部门通力合作近两年的成果体现,是中国人民智慧的集中表现。奥林匹克就是要追求和平友谊和进步,热爱和平的中国人民将圣火带到世界最高峰,相信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通过举办奥运会,将加强与各国人民的友谊和联系。

此次奥运圣火珠峰传递,具有四大意义:首先这是奥运圣火第一次登上珠穆朗玛峰,对于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具有重要意义;第二,将奥运圣火送上珠峰,对技术要求很高,充分体现了北京奥运会的绿色奥运、科技奥运和人文奥运理念;其三,登山是一项集体运动,需要各方面的协作。在珠峰大本营聚集了登山队、保障部门、电视转播等各个部门,人员构成则包括汉、藏、回、土家等民族,标志各民族的大团结;其四,登山运动起源于1786年的法国,至今没有和奥运亲密接触过。两者都追求“更高、更快、更强”,这次是一个很好的契机,让登山运动和奥林匹克运动和谐统一。

奥运火炬为什么可以上珠峰?

此次奥运圣火珠峰传递中最关键设备就是点燃第一个火炬的那个引火器,那枚引火器可在零下40摄氏度、0.3个大气压的低温低压条件下燃烧,还能抵御12级大风。 珠峰今天上午的风速是18米/秒,温度是零下26度。低压、缺氧这些因素,都很不利于燃烧,在这样的条件下,能不能把火炬点燃,在点燃之后,火炬的火焰能不能被电视画面所展现出来,这些都需要强大的科技力量作为支撑。

参考: news.xinhua/newscenter/2008-05/08/content_8130205

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 参考:images.beijing-2008/20070426/Img214042137 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效果图)              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三维图) >>北京奥运会火炬大图下载  >>北京奥运会火炬局部大图下载 奥林匹克火炬是经国际奥委会批准的、用于奥林匹克圣火燃烧的、可手持的火炬。奥林匹克火炬是奥林匹克圣火的载体。从1936年的第11届奥运会开始,每届奥运会都诞生一支体现主办国家文化特色并符合高科技要求的火炬并成为奥林匹克运动的重要遗产。 北京奥运会火炬长72厘米,重985克,燃烧时间15分钟,在零风速下火焰高度25至30厘米,在强光和日光情况下均可识别和拍摄。在工艺方面使用锥体曲面异型一次成型技术和铝材腐蚀、着色技术。燃料为丙烷,符合环保要求。火炬外形制作材料为可回收的环保材料。 北京奥运会火炬艺术和技术特色 北京奥运会火炬创意灵感来自“渊源共生,和谐共融”的“祥云”图案。祥云的文化概念在中国具有上千年的时间跨度,是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文化符号。火炬造型的设计灵感来自中国传统的纸卷轴。纸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通过丝绸之路传到西方。人类文明随着纸的出现得以传播。源于汉代的漆红色在火炬上的运用使之明显区别于往届奥运会火炬设计,红银对比的色彩产生醒目的视觉效果,有利于各种形式的媒体传播。火炬上下比例均匀分割,祥云图案和立体浮雕式的工艺设计使整个火炬高雅华丽、内涵厚重。 北京奥运会火炬在燃烧稳定性与外界环境适应性方面达到了新的技术高度,能在每小时65公里的强风和每小时50毫米的大雨情况下保持燃烧。在工艺上采用轻薄高品质铝合金和中空塑件设计,十分轻盈。下半部喷涂高触感塑胶漆,手感舒适不易滑落。北京奥运会火炬是我国自主设计研发的产物,拥有完全的知识产权。 北京奥运会火炬使用燃料为丙烷,这是一种价格低廉的常用燃料。 北京奥运会火炬设计研发过程 北京奥运会火炬设计研究规划工作从2005年8月开始。结合北京奥运会举办理念,通过对往届奥运会火炬设计经验的分析,确定了火炬设计理念、设计要求和创作方式。根据火炬工业设计的特点,为使设计方案达到艺术与技术完美结合,经北京奥组委办公会批准,确定了火炬设计方案以艺术造型为主导,燃烧技术与工业设计同时征集、公开征集和定向委托创作相结合的创作方式。 2005年12月6日,北京奥组委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出公开征集火炬设计的邀请。截至2006年2月28日,北京奥组委共收到海内外设计机构和设计师提交的应征参赛作品847件,其中有效应征作品388件。 经过北京奥运会火炬设计征集活动初评评审委员会对应征作品初评和复评,按照评审程序的规定,选出3件作品提交北京奥组委执委会审议。2006年6月至8月,根据选择最好艺术设计和技术设计方案的原则,北京奥组委执委会审议确定由联想(北京)有限公司创新设计中心设计的火炬外形《祥云》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艺术设计方案,由航天科工集团设计研发的火炬内部燃烧系统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技术方案,并确定由航天科工集团在联想(北京)有限公司协助下完成火炬外形与燃烧系统结合的火炬样品制作工作,形成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的完整设计,并于2007年1月经国际奥委会批准。

参考: torchrelay.beijing2008image/torchdesign/index.s

北京奥运圣火登上珠穆朗玛峰多长时间啊

2008年5月8日9时17分(前发为16分),象征“和平、友谊和进步”的奥运火炬登上了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峰顶。

8日凌晨1时30分至3时30分,19名登山队员分批从珠峰北坡海拔8300米的突击营地出发,向顶峰冲刺。他们在幽暗的夜色和初露的晨曦中闯过“第二台阶”、大雪坡等天险,跋涉6个多小时。在距顶峰30米处,罗布占堆从火种灯中点燃了取火棒后,用取火棒点燃了第一棒火炬手、藏族女登山队员吉吉手中的火炬。随后经过王勇峰、尼玛次仁、黄春贵的传递后,第五棒、也是最后一棒火炬手、藏族女队员次仁旺姆(女)于9时17分在珠峰顶峰8844·43米处展示了手中熊熊燃烧的“祥云”火炬。随后,火炬手们将五星红旗、奥运五环旗和北京奥运会会徽旗展开,高呼“北京欢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