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队 菲律宾-中国国家队菲律宾

tamoadmin

1.中国被菲律宾逼平,为何归化后的中国队进攻还是锋无力?

2.在足球历史上,中国男足是否有达到过亚洲一流水准?

3.中国国家足球队的历史沿革

中国被菲律宾逼平,为何归化后的中国队进攻还是锋无力?

国家队 菲律宾-中国国家队菲律宾

前天的这场比赛是在中国和菲律宾历史上第七次较量,在中国足球的6个胜利之后,打进31个进球,失去了一个进球,这一次居然持平了。2000年,中国足球击败对手8-0时,在亚洲杯资格赛中取得了最大的胜利。这场比赛是菲律宾在国家足球队历史上首次获得的。

这是两队在今年对抗的第三次。在亚洲杯的年初,中国足球赢得了3-0,在6月初的热身中,中国足球赢得了2-0。但回头看比赛,我们可以看到菲律宾的成绩一直在涨。从0到3到0到2,菲律宾今晚终于实现了对中国足球的第一个零破封。中国足球的进攻效率低下也反映在球控制与角数的比值上。中国足球全院持有率达到58%,成功率85%,多于人家25个百分点。在整个比赛中,中国足球队获得了7个角球和15个任意球,而对手只有1个角球和12个任意球。

相反,归化的不出色表现在现在是一件好事!恐怕真到十二强的时候已经太晚了,觉得归化还不够。也是早早的提醒了相关的人不要再等了,抓紧提高自己的实力才是关键,不要妄想靠着归化来赢得比赛了。

无可争辩的事实是,埃克森处于萧条的状态,但也有许多客观原因。在恒大俱乐部,埃克森在另一场比赛中竞争激烈,身体的疲劳导致了健康不佳。在加入国家队之后,Exson与队友没有很好的合作,与Lippi在边线上的位置,而不是中心位置,这也影响了他的得分效率。在任何情况下,他必须迅速调整自己,尽快找到他最好的状态,并尝试进球帮助中国足球在下一轮比赛中获胜。

在足球历史上,中国男足是否有达到过亚洲一流水准?

在足球历史上,中国男足是否有达到过亚洲一流水准?

关注足球的球迷都知道,目前中国男足在亚洲赛场缺乏竞争力,往往成为群众调侃的对象。但在历史上,中国男足也曾经辉煌过。

在二十世纪初,中国男足被称为亚洲小霸王,不仅能实现九连冠,还多次入围奥运会。故事要从1924年说起,在这一年,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正式成立。七年后,中国男足加入了国际足联。

同年,中国队第一次参加国际比赛。以1:2的比分惜败“菲律宾”队,获得了亚军。但在1915年第二届远东运动会中,中国队打败了菲律宾队,获得了冠军。这也是我们国家队史上第一座国际比赛冠军奖杯。在1913年至1934年间,中国队连续参加了10届远东运动会,获得了9个冠军。那时的中国队鲜有敌手,是亚洲足球界当之无愧的霸主,这是中国男足的第一次巅峰。

中国男足的第二次巅峰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中期,这时候的中国男足是亚洲顶级强队。1974年,中国重返亚洲足联。首次参加亚洲杯就获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又在之后的亚运会中再次获得亚军。1981年,中国队在世界杯大区预选赛的决赛中,战胜了亚洲强队朝鲜。最终,因为败在了新西兰队的手上无缘世界杯。在1984年的亚洲杯上,中国队获得了亚军。1987年,中国队以2:0的比分击败日本队,时隔40年重返奥运赛场。然而,在九十年代成为亚洲准一流强队后,中国男足就迎来了长达十年的滑坡。

相信中国男足正从低谷开始反弹,一切正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目前有消息称,中国足协给中国足球下达了很多要求,包括中超要在2023年扩军至18队,中甲扩军到20队;2022年世预赛和2023年亚洲杯力求突破。同时,再次重申了要建立职业联盟的举措,以及中超俱乐部2021年开销不得超过6亿元与俱乐部中性名的硬性规定。并规划中国男足在2023年达到亚洲一流。目前,中国国足想要提高整体水平,必须要坚持青训和长期工作,除此之外毫无捷径可走。希望能看到中国男足再创辉煌,早日重振雄风。

中国国家足球队的历史沿革

1913年,第一届远东运动会(亚运会前身)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举行,这是中国足球队第一次参加正式国际比赛,最终获得亚军。从此,中国足球在亚洲鲜遇对手。1913年至1934年,远东运动会一共召开了10届,第一届获得亚军,21年间,中国队蝉联9届远东国家足球冠军。

当时的远东运动会,每逢中国足球队与日本队交战,动辄打出5比1,4比0的大比分。上海远东运动会,中国队5比0大胜日本队获得冠军,在日本举行的远东运动会上,中国队5比1战胜日本队再次获得冠军。为此,日本报纸的号外标题为,“中国足球铁军,堂堂十年连胜”。从此,“中国铁军”的赞誉不胫而走。

1936年8月,中国足球队参加第11届德国柏林奥运会,当时的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成立了足球选拔委员会,考察全国各地的顶尖足球选手。经过3个月的选拔,1936年4月,中国足球队22人名单正式公布,“亚洲球王”李惠堂、香港歌星谭咏麟的父亲谭江柏名列其中。然而,中国足球队的奥运之行却充满艰辛,差点儿因5万元而难以成行……为解燃眉之急,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的所有工作人员集体出动,分别向国民政府中央各院部、全国各省市地方政府寻求支持。经过一番在全国从上到下、铺天盖地式的“化缘行动”共筹集资金17万元,但仍缺5万元。又是一番紧急讨论,注定了中国足球队的第一次走向世界之旅多灾多难。协进会决定,足球队自筹资金,提前两个月到东南亚各国进行表演赛,以门票收入作为参加奥运会的费用。1936年5月,中国队从上海出发,转战越南、印尼、缅甸、印度等国,在两个月的27场比赛中,24胜3平,不少当地华侨甚至焚香拜佛,欢迎中国队的到来。

为了节约经费,在两个月的旅途中,乘船时选择最低等的舱位,住宿则找最便宜的旅馆里最便宜的房间,有时床位不够还需打地铺。到达“卖艺地点”后,大家不是担心强队不与中国队比赛,就是害怕天公不作美,导致雨天无法比赛,因为这样都难以吸引大量观众,减少门票收入。更滑稽的是,为了防止当地主办单位从中作弊,比赛时,替补球员都要到赛场的各个入口处“监票”。当时,还有个不成文的规定,获胜一方可获得更多的门票收入,所以,主力队员一场不落地把27场比赛踢完,即使有伤病或体力难支,也要咬牙坚持。整个东南亚之旅,中国队共获得近20万港币的收入。到达印度孟买后,中国队给因经费短缺而滞留国内的中国奥运会代表团汇去5万元,解决了整个中国奥运会代表团的经费问题。双方在孟买会合后,一起前往德国首都柏林。 德国柏林奥运会足球赛制一开始就直接抽签踢淘汰赛,若首场告负便打道回府。一路历尽磨难,中国队首场便对阵英国队。不过,英国人的情报工作做得好,中国队东南亚之行的骄人战绩,他们早有耳闻,李惠堂的名声,也早已传至英伦三岛,为此英国王室特地给英国足球队发来专电以资鼓励。

1936年8月6日下午5点半,中国队第一次亮相世界赛场,与英国队在柏林康姆逊球场狭路相逢。当时的比赛观众多达万人。比赛一开始,早已洞悉中国队虚实的英国队便严密看防李惠堂,使其纵有绝技也难以施展。上半场,中国队攻势凌厉,一次下底传中后的破门,可惜被裁判吹为越位。两队以0比0结束上半场后,中场休息时,在场的西方记者纷纷在广播中感叹,中国队出人意料,不同凡响。下半场,双方易地再战,由于在东南亚连续征战,再加上抵达柏林后舟车劳顿,中国队逐渐体力不支,最终以0比2告负,就此结束了中国足球在世界赛场的“首演”。尽管输给英国队,但脚下技术、战术素养丝毫不弱。赛后,中国队的表现引起欧洲各足球强国的关注,英国报纸也对中国队评价极高,于是,欧洲各国邀请中国队前去比赛的电报接连飞来。在法国巴黎,中国队战平法国职业联赛中的强队巴黎红星队,李惠堂技惊四座。赛后的晚宴上,红星队的总经理拿着工作合同直接找到李惠堂,让他留在巴黎,并许以优厚待遇。当时,国际奥委会禁止职业球员参加奥运会。李惠堂一口回绝道:“我还要继续代表中国参加奥运会。”

在英国伦敦,中国队战平英国职业联赛冠军球队哥灵顿队,观战的阿森纳队主教练指着李惠堂惋惜地说道:“要是你再年轻10岁就好了,我一定把你留在阿森纳队,无论如何也不让你回中国。”  中国队长期以来一直在争取在亚洲地区获得锦标,在亚洲杯、亚运会等亚洲级别的赛事中取得过不错的成绩,在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中出线过一次。足球运动在中国很受欢迎,大约有3千万观众收看了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里中国参加的比赛。收看2004年亚洲杯足球赛决赛的观众甚至超过了这个数字。

2005年,中国赢得了2005年东亚足球锦标赛的男子组冠军和澳门东亚运动会的男子足球项目金牌。

在2010年2月10日的东亚四强赛上,中国3-0完胜韩国,打破32年逢韩不胜的魔咒。2010年2月14日,2010年第4届东亚锦标赛在日本东京国立霞丘竞技场鸣金收兵。经过三轮共六场比赛的激烈争夺,最终中国队以2胜1平且“零失球”的不败战绩,夺得了本届赛事的冠军。。 男足

1930年——1954年 - 未参加

1958年——外围赛出局

1962年——1978年 - 未参加

1982年——1998年 - 预选赛均出局

2002年——首次杀入世界杯决赛圈。决赛圈32强(第一轮小组赛遭淘汰)

2006年——预选赛出局

2010年——预选赛出局

2014年——预选赛出局

女足

1991年——第五名

1995年——第四名

1999年——亚军

2003年——第六名

2007年——第五名

2011年——预选赛出局

2015年——第八名 1956年~ 1972年 - 未参加

1976年- 第三名

1980年- 小组未出线

1984年- 第二名

1988年- 第四名

1992年- 第三名

1996年- 止步1/4决赛

2000年 - 第四名

2004年 - 第二名

2007年 - 小组未出线

2011年 - 小组未出线

2015年 -止步1/4决赛 男足

1900年~1932年:未参加

1936年:第一轮,排第12名

1948年:第一轮,排第14名

1952年~1956年:弃权(因中国未参加当年的奥运会)

1960年~1976年:未参加

1980年~1984年:预选赛出局

1988年:第一圈,排第14名

1992-2004:预选赛出局

2008年:小组未出线,总排名第13位,董方卓为中国队打入奥运会历史第一球。

2012年:预选赛出局

注:从1992年起奥运会足球比赛参赛条件限制为23岁以下,即所谓的奥运足球队(国奥队),而非正式的国家队。

女足

1996年:亚军

2000年:小组赛出局

2004年:小组赛出局

2008年:八强

2012年:预选赛出局 1951年 未参赛 - - - - - - - -

1954年 未参赛 - - - - - - - -

1958年 未参赛 - - - - - - - -

1962年 未参赛 - - - - - - - -

1966年 未参赛 - - - - - - - -

1970年 未参赛 - - - - - - - -

1974年 小组赛 第10名

1978年 季军(铜牌) 第3名

1982年四分之一决赛第7名

1986年 四分之一决赛 第7名

1990年 四分之一决赛 第5名

1994年 亚军(银牌) 第2名

1998年 季军(铜牌) 第3名

2002年* 四分之一决赛 第5名

2006年* 四分之一决赛 第5名

2010年* 八分之一决赛

2014年*八分之一决赛

*从2002年起亚运会足球比赛的参赛条件限制在23岁以下,也即是所谓的奥运足球队(23岁以下足球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