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届奥运会的年代-奥运会各年份

tamoadmin

1.奥运历史的资料

2.现代奥运历史上,哪几届奥运会没有举办?

3.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分为哪几个阶段?

奥运历史的资料

每届奥运会的年代-奥运会各年份

夏季奥运会

夏季奥运会,简称奥运会,为有别于冬季奥运会称为夏季奥运会。每4年举办一届。

夏季奥运会沿袭古奥运会旧制,不管运动会举办与否,届次照算。

自1896年在雅典举行第1届奥运会起,到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止,共26届。因两次世界大战,实际只举行了23届。

2000年第27届奥运会将在澳大利亚悉尼举行。

2004年第28届奥运会已定在希腊首都雅典。

中国已正式提出申办2008年第29届奥运会。

历届夏季奥运会一览

第一届:奥运会第一个风暴,首相被迫下野

顾拜旦开创奥运新纪元 (金牌榜)

第二届:花都巴黎,奥运会遭冷落

女子跻身奥运殿堂 (金牌榜)

第三届:圣路易斯,罗斯福总统选定的地方

邀请外国选手参赛的"美国运动会" (金牌榜)

第四届:雾都伦敦,五洲代表首次聚会

场地内外的英美之争 (金牌榜)

第五届:索普,种族歧视的牺牲者

伟大的选手蒙受冤屈 (金牌榜)

第七届:战火熄灭后的首次奥运会

一代天骄--帕沃·鲁米 (金牌榜)

第八届:巴黎为自己稍微改变了形象

白壁微瑕的一次盛会 (金牌榜)

第九届:裁判工作差劲的一届

女选手撞开奥运门 (金牌榜)

第十届:奥运会趋向规范化

瓦拉谢维奇性别之迷 (金牌榜)

第十一届:柏林,历史的悲剧

欧文斯气煞 (金牌榜)

第十四届:奥林匹克运动的新起点

五环旗驱散战争乌云 (金牌榜)

第十五届:巨人苏联队初涉五环城

奥运会进入苏美抗衡的年代 (金牌榜)

第十六届:跨越两洲的比赛

唯一在南半球举行的盛会 (金牌榜)

第十七届:一次高水平的盛会

具有古典美的大竞技 (金牌榜)

第十八届:走向豪华的开始

奥运圣火首次在亚洲点燃 (金牌榜)

第十九届:高原土的奇迹

几家欢乐几家愁 (金牌榜)

第二十届:血雨腥风玷污五环旗

民主德国开始飞跃 (金牌榜)

第二十一届:十五天与二十年

蒙特利尔纳税人的噩梦 (金牌榜)

第二十二届:喀布尔的枪声使莫斯科受到损害

一次残缺的奥运会 (金牌榜)

第二十三届:奥运会由衰到盛的转折点

中国走向世界 (金牌榜)

第二十四届:业余体育时代的终结

约翰逊事件--奥运会有史以来最大的丑闻 (金牌榜)

第二十五届:奥运家庭的大团圆

"美国梦之队"精彩表演轰动全城 (金牌榜)

第二十六届:中国代表团领衔第二集团

"东方神鹿"给世界一个震惊 (金牌榜)

第二十七届:有史以来最好的一届奥运会

"中国首次进入奥运会金牌榜第三 (金牌榜)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除了宗教这一古老的社会文化现象外,奥林匹克运动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历史最为悠久的社会文化现象。奥林匹克运动的起源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76年。但在此以前,古奥运会可能已经存在了几个世纪。奥林匹克运动会简称“奥运会”,是由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办的世界性综合运动会。

奥林匹克运动会起源于古希腊,因举办地点在奥林匹克而得名。传说古代奥运会是由众神之王宙斯所创始的。第1届古代奥运会于公元前776年举行,到公元394年共举行了293届。运动会每隔1417天即4年举行一届。后来人们将这一周期称为奥林匹克周期。随着近代体育的兴起,希腊人民希望恢复古代奥运会。在1859――1889年,希腊曾举办过4届奥运会,做了初步尝试。自1883年开始,法国人顾拜旦致力于古代奥运会的复兴。经他与若干代人的努力,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于1894年6月23日成立。顾拜旦制订的第一部奥林匹克宪章强调了奥林匹克运动的业余性,规定在奥运会上只授予优胜者荣誉奖,不得以任何形式发给运动员金钱或其他物质奖励。1896年4月6――15日,第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雅典举行。

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基本上是每四年举行一次,这一周期被称为“奥林匹亚德”。按此周期算,则从公元前776年到公元394年间共应举办293届;但实际上召开的次数要少得多。不过,古代奥运会有规定,一个奥林匹亚德为一届,不管举行与否次数照算。

古奥运会初期,竞赛项目不多,所以前22届时间仅一天。后来随着比赛项目的增加,又延长为两天。从第37届增加少年比赛项目后,时间又延长到5天。其中第一天是开幕式,举行献祭和宣誓仪式,第二、三四天是比赛的具体内容,第五天是闭幕式,进行发奖和敬神活动。

目前奥运会的比赛项目有(未含冬奥会项目):田径、游泳(含跳水、水球、花样游泳)、射击、举重、自行车、射箭、篮球、排球、足球、手球、曲棍球、体操(含艺术体操)、击剑、国际式摔跤(自由式和古典式)、拳击、柔道、赛艇、皮艇和划艇、帆船(含帆板)、马术、现代五项、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棒球等。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不论从发展规模,还是从发展水平上来看,都已为举世所瞩目。奥林匹克精神得到了广泛传播。人们看到,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奥林匹克主义以竞技的形式,将不同肤色、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紧密联系在一起,对人类的社会活动,对人类的文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作为一种体育现象,奥运会是人类探索体能极限的最引人入胜的赛场,奥运会纪录、奖牌成为运动员追求的崇高目标,奥林匹克运动已成为参与国家和地区众多、具有巨大吸引力、穿透力和凝聚力的一项全球性活动。

1893年,根据“奥运之父”顾拜旦的建议,在巴黎举行了讨论复兴奥运会问题的国际性体育会议。1894年1月,顾拜旦草拟了复兴奥运会的具体步骤和需要探讨的10个问题,致函各国体育组织和团体。6月16日,"国际体育运动代表大会"在巴黎索邦神学院开幕,到会代表79人,代表着12个国家的49个体育组织。有2000人参加了开幕式。大会通过了《复兴奥林匹克运动》的决议。6月23日成立了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奥林匹克运动的诞生。

古代奥运会历史

古奥运会从公元前776年起,到公元394年止,经历了1168年,共举行了293届。按其起源、盛衰,大致分为三个时期:

(1) 公元前776年至公元前388年,公元前776年,伯罗奔尼撒的统治者伊菲图斯,努力使宗教与体育竞技合为一体。它不仅革新宗教仪式,还组织大规模的体育竞技,活动,并决定每4年举行一次。时间定在闰年的夏至之后。所以公元前776年的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就正式载入史册,成为古代奥运会的第1届。当时仅有一个比赛项目。即距离为192.27米的场地跑。

这一时期各城邦之间虽有纷争,但希腊是一个独立的国家,政治、经济、文化都较发达,是运动会的黄金时期。特别是公元前490年,希腊雅典在马拉松河谷大败波斯军之后,民情奋发,国威大振,兴建了许多运动设施、庙宇等,参赛者遍及希腊各个城邦,奥运会盛极一时,成为希腊最盛大的节日。

(2) 公元前388年至公元前146年,开始衰落。由于斯巴达和雅典长期的伯罗奔尼撤战争(公元前431年至公元前404年),希腊国力大减,马其顿逐渐吞并了希腊。马其顿君王菲利普还亲制自参加了赛马。随后亚历山大帝虽自己不喜爱体育活动,仍积极支持,并视奥运会为古希腊的最高体育活动开幕式,为其增添设施。不过,这一时期古奥运会精神已大为减色,并开始出现职业运动员。

(3) 公元前146年至公元394年,古奥运会由衰落走向毁灭。罗马帝国统治希腊后,起初虽仍举行运动会,但奥林匹亚已不是唯一竞赛地了。如公元前80年第175届奥运会,罗马经济规律就把优秀竞技者召集在罗马比赛,而奥林匹亚只举行了少年赛。这时职业运动员已开始大量出现,奥运会成了职业选手的比赛,希腊人对之失去了兴趣。公元2世纪后,基督教统治了包括希腊在内的整个欧洲,倡导禁欲主义,主张灵肉分开,反对体育运动,使欧洲处于一个黑暗时代,奥运会也随之更趋衰落,直至名存实亡。公元393年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宣布基督教为国教,认为古奥运会有违基督教教旨,是异教徒活动,翌年宣布废止古奥运会。公元895年,拜占廷人与歌德人的阿尔菲斯河发生激战,使奥林匹亚各项设施毁失殆尽。公元426年狄奥多西二世烧毁了奥林匹亚建筑物的残余部分。公元522、511年接连发生的两次强烈地震,使奥林匹亚遭到了彻底毁灭。就这样顺延了1000余年的古奥运会不复存在了,繁荣的奥林匹亚变成了一片废墟。

古代奥运会比赛日程和项目

古代奥运会从第1届起, 决定每4年举行1次, 每届只举行1天。随着比赛项目的不断增多, 从第22届古代奥运会开始, 组织者决定将比赛时间改为3天, 加上开幕式、闭幕式及庆典活动, 整个会期为5天。竞赛项目增多为:五项全能(铁饼、标枪、跳远、角力、跑步)、拳击、摔跤、战车赛跑、赛马等。

古代奥运会自公元前776年第1届至公元前394年共举办了293届, 都是在古希腊奥林匹亚运动场举行。比赛场建在阿尔菲斯河谷北面的小丘旁。小丘经过修整成为看台,最初可容纳2万观众, 后扩大到4.5万人, 并设有160个贵宾席。比赛场长212米, 宽32米, 跑道长192.25米, 表面未经特殊处理, 起跑处铺大理石。赛场西南部有练习场, 用石柱廊围起 ,形成一院落。一侧建会议厅、更衣室和浴室等。这里还有一个770米×320米跑马场, 供赛马和马车比赛用。

古代奥运会处罚规则

古代奥运会的比赛规则十分严厉,违者要受到严厉的惩罚。这表现了他们的荣辱感。古希腊人认为,奥运会是神圣的,光明正大地取胜才是最光荣的。反之,则是对神圣事业的亵渎。

古代奥运会对弄虚作假者深恶痛绝。第90届古代奥运会上,一个名叫利哈斯的选手获得了冠军,他自称是斯巴达人,但经核实,他是另一个城邦的人,于是被取了名次。古代奥运会对于行贿受贿者更是严惩不贷,不仅要剥夺冠军的称号,还要罚重金以警世人,罚金则用于雕刻宙斯像。第98届古代奥运会上, 一拳击运动员因买通另外3名敌手取胜,结果4人皆被罚重金。古代奥运会的组织者用这4人的罚金雕刻了4尊宙斯像,其中一尊还刻上以下警句:奥林匹克的胜利不是可用金钱买来的,而需依靠飞快的两脚和健壮的体魄。

古代奥运会特色

古代奥运会有三大特色。第一, 古代奥运会是以祭神为主,内容丰富多彩, 是形式多样的全希腊综合盛会。包括祭祀天神宙斯,朝拜、祝寿众神、诗人朗诵作品演说家发表祝词、开展集市贸易等活动, 体育竞技仅作为其中的一项内容。第二古代奥运会是希腊各民族文化的一部分, 它起到了团结各族人民,维护国家统一, 减少和制止战争的积极作用, 与政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第三,由古希腊的风俗习惯、艺术风格、地理环境和物质生产等因素决定, "赤身运动"是它的一大特色。比赛时, 要求的运动员全身涂上橄榄油, 以使身体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光 , 肌肉更富有弹性 ,更加显示出运动员健美的体态 ,使人们从中得到一种美的享受。

另外, 古希腊奥运会的规则规定:禁止女子参加和参观比赛,违反者要受到极刑处置。原因有二:一是古代奥运会的大部分比赛项目,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 ,要求运动员赤身进行比赛,妇女到场有伤风化。二是古希腊的体育竞技 , 是宗教庆典内容之一, 是不允许妇女出席的。据说, 最初的古代奥运会参赛运动员是披着兽皮衣服进行比赛的。在一次比赛中 ,一身披狮子皮的选手, 不慎将狮子皮脱落到地上, 他顿时变成赤身, 可他并未因此而影响自己的比赛。最后, 击败了对手, 夺得了橄榄冠。在这次意外的"事故"中, 人们发现更能体现肌肉的健美 , 领略到了一种特殊的魅力,于 是规定以后一律进行赤身比赛。

赤身运动是古希腊文化艺术的独到之处,具有悠久的历史。古希腊历史上所说的"力的时代"就是指这一时期。这在古希腊雕塑家、艺术家的作品中均有所反映,他们的作品刻画的都是赤身的人物。当时,肌肉发达,|健壮有力,被人们公认为是美的象征。

古代奥运会授奖仪式

古代奥运会的授奖仪式庄严而隆重。授奖台设在宙斯像前,橄榄冠放在一个特制的三脚台上。授奖时,先由报导官宣布运动员的姓名、比赛成绩、所属的城邦及运动员父母的名字。然后由司仪把优胜者领到主持人面前, 主持人起身, 将橄榄冠从三脚台上取下来, 给优胜者戴上。这时, 观众唱歌、诵诗、奏乐、欢呼,并向运动员投掷鲜花。古奥运会对获胜运动员的奖励, 虽曾多次改变,但原则都是着重于精神奖励。物质奖励也有, 但相当微薄。

以橄榄枝作为古代奥运会的精神,作为奥林匹克运动精神的象征, 寓意深刻, 影响久远。古希腊人认为,橄榄树是雅典保护神雅典娜带到人间的, 是神赐予人类和平与幸福的象征,因此用橄榄枝编织的橄榄冠是最神圣的奖品, 能获得它是最高的荣誉。据说,用于编织桂冠的橄榄枝必须得由一个双亲健在的12岁儿童, 用纯金刀子从神树上割下来, 然后精心编制。

在奥林匹亚举行的授奖仪式结束后,优胜者便可陆续还乡。这时, 各城邦还将为他们的优胜者凯旋归来而组织盛大的庆典活动。后来希腊还规定免去优胜运动员对国家的义务,在剧场或节日盛会上为他们设置荣誉座位, 个别城邦还发给有功绩的运动员终身津贴。

古代奥运会的圣火

古代奥运会召开前,依照宗教规定人们聚集在奥林匹亚宙斯神庙前,举行庄严肃穆的仪式,从祭坛点燃火炬,然后奔赴希腊各个城邦。火炬手高举火炬,一边奔跑,一边呼喊:停止一切战争,参加运动会!火炬像一道严格的命令,有至高无上的的权力,火炬到哪里,哪里的战火就熄灭了。即使是在激烈厮杀的城邦也都纷纷放下武器,神圣休战开始了。希腊又恢复了和平的生活,人们忘记了仇恨, 忘记了战争, 都奔向奥林匹亚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

现代奥运历史上,哪几届奥运会没有举办?

奥运会全称奥林匹克运动会,发源于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到了19世纪,法国人顾拜旦提出了举办现代奥运会的构想,得到了大部分欧洲国家的支持。1896年,第一届现代奥运会在希腊雅典举行,最初只是在欧美范围内举行,后来随着世界国家的增多,奥运会逐渐成为了世界上影响力最大的体育盛会。

从1896年开始,每四年举办一届奥运会,现在的东京奥运会已经是第32届奥运会。不过在奥运会的历史上,并非每一届奥运会都能按时举行,到现在为止,有三届奥运会完全没有举办。

首先,1916年柏林奥运会。柏林位于德国东北部,原本是普鲁士王国的首都。1871年,普鲁士取得了普法战争胜利,国王威廉一世在法国凡尔赛宫加冕称帝,宣告了德意志帝国的成立。从此之后,柏林成为了整个德国的首都。随着德国的崛起,柏林也成为了欧洲一座重要的大城市。

1896年,第一届现代奥运会在希腊雅典举行,此后第二到第五届奥运会,分别在法国、美国、英国、瑞典举行。德国作为欧洲大国,自然也希望举办奥运会,不过柏林申办奥运会的过程并不顺利。

当时欧洲有多座城市和柏林竞争,起初国际奥委会选择了匈牙利的布达佩斯。但当时的欧洲战云密布,协约国和同盟国剑拔弩张,所以顾拜旦认为,如果把1916年的第六届奥运会选在柏林,就能让德国人的精力集中在开办奥运会上,从而避免一场战争。最终在顾拜旦的影响下,国际奥委会改变计划,选择了柏林。

但现实却未能按照顾拜旦的设想发展,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欧洲被卷入了战争,到1916年,战争仍然没有结束的迹象。国际奥委会不得不做出决定,原定在柏林举办的第6届奥运会停办,但按古希腊文化传统,奥运会的届数照算。

其次,1940年东京奥运会。1918年一战结束后,第七届奥运会于1920年如期在比利时安特卫普举行,此后奥运会又进入了正轨,每四年一届,但到了20世纪30年代,战争的阴云再次笼罩了世界。1936年,第11届奥运会在德国柏林举行,这是继1916年之后,柏林首次举办奥运会,而1940年奥运会,计划在日本东京举行。但随着1939年,二战全面爆发,1940年第12届奥运会最终也没有举办。

第三,1944年伦敦奥运会。1939年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二战全面爆发。不过在1939年7月,国际奥委会已经确定了英国伦敦为1944年第13届奥运会的举办地。二战爆发后,国际奥委会认为,如果战争能够尽早结束,1944年伦敦奥运会有可能按时举行,但二战持续的时间,比一战还要长,产生的破坏力也比一战更大,最终1944年伦敦奥运会也未能举办。

所以,原计划在1916年、1940年、1944年举办的三届奥运会,因战争原因没有举办。两次世界大战不仅给人类造成了空前的灾难,也给奥林匹克运动造成了很大损失,在战争期间很多奥运会运动员战疆场,其中不乏获得奖牌的运动员。因此人们把这几年称为奥林匹克运动史上最黑暗的年代。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分为哪几个阶段?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

奥林匹克运动自1894年国际奥委会成立至今,又伴随人类走过了一个多世纪的历程,其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奥林匹克初期(1894—1914)

从1894年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为奥林匹克运动初期。此阶段的各届奥运会大都是根据主办国的意愿来安排,随意性较大;而且各种设施及比赛规则都不够完善,国际奥委会及一些单项体育运动组织都处在一种松散状态。这种状态到了1908年在英国伦敦举办的第四届夏季奥运会才有了一定程度的改观,运动竞赛具有了一定的规范化,为未来奥运会建立了一个基本的框架。

这一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国际奥委会、国际单项体育组织联合会和各国家奥委会组织系统松散,缺乏完整的组织系统和原则;比赛规则日程大都由东道主来确定;国际奥委会只有15个委员,它在国际体育中的位置有待得到世界的确认;同时,由于禁止女运动员参加奥运会的比赛,也阻碍了女子体育运动的发展及广大群众的参与。

第二阶段:奥林匹克模式基本形成(1914—1939)

因第一次世界大战而使奥林匹克运动中断了8年,于1920年重新举行。经过第一阶段的实践,奥林匹克运动的组织者意识到奥运会规范化的重要性。在原有的框架基础上,逐步健全奥运会的各种制度,使其在组织化、规模化方面大大前进了一步。奥运会的基本框架、运行机制和基本特征逐渐形成。

这一阶段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政治对奥林匹克运动的影响日益加重,如1936年柏林奥运会,显然各方面比往届都要先进,但它被所利用,以此向世界显示自己的实力,与奥林匹克和平、友谊、进步的宗旨背道而驰。

第三阶段: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1946—1980)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世界形成了东西两大阵营的“冷战格局”,严重地影响了奥林匹克运动;但另一方面,世界经济的振兴和科技发展,为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契机。

奥林匹克运动不断普及,非洲体育运动水平得到很快提高。美国同前苏联形成了争夺霸权位置的格局。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奥运会的规模越来越大,艺术性、文化性越益增强,通过举办奥运会,也促进了举办城市市政建设的发展。

这一阶段主要问题是,奥林匹克组织不再是单纯的体育组织,它同各国和地区的政府及非政府部门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于是各个不同的利益集团都想利用这一舞台,以实现各自的目的,政治对奥运会的影响日益明显、复杂和激烈。另外承办国负担过重和兴奋剂等问题也沉重地压在国际奥委会身上。

第四阶段:奥林匹克的改革发展期(1980—)

进入20世纪80年代,奥林匹克运动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改革发展时期。在萨马兰奇的领导下,对奥林匹克运动所面临的困难与问题进行了全面的改革。

原有的奥林匹克运动不同政府联系的“独立性”原则,已不能适应新时期需要,奥林匹克运动已不再局限四年一届奥运会,而是注重了奥林匹克思想的传播。通过举办“奥林匹克艺术节”、“奥林匹克日”、奥林匹克体育科学大会等活动,以及建立奥林匹克博物馆,推动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与传播。

在这一阶段各组织机构更加完善。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奥委会建立了专职总部,1981年被瑞士联邦议会承认,具有正式的法人地位,开始以法人身份来处理各个重大问题。在经济上,大胆展开商业开发,为奥林匹克运动筹集财富。自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之后相继许多主办国均获得了经济的盈利,极大地调动了主办国的积极性。

这一阶段的重要变化是在加强奥林匹克组织与各国政府进行合作时,又努力保持国际奥委会的独立性,不受命任何国家的指挥。国际奥委会允许商业介入,但对其施加控制的手段。这种务实的态度,促进了奥林匹克运动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奥林匹克运动历经了“初期探索”“基本形成”“停滞后的发展”等阶段,直至80年代、90年代的改革发展阶段,奥林匹克运动正迎着新世纪的光芒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