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男子举重怎么样的成绩才能进入国家队
2.肖明祥是中国男子举重运动员,你知道有关肖明祥的故事吗?
3.中国女排总教练陈忠和为什么不当了呢
4.可以同时加入举重跟标枪的国家队么
5.运动员的营养配餐
男子举重怎么样的成绩才能进入国家队
好好考虑下,不是所有人都能当世界冠军的,毕竟这个和你的人生有很大关系。
下面是我找的一些资料,不知道有没有用。
相比69公斤级,62公斤级要算中国队最有实力的项目。陈文斌说,这次十运会可以看出,国内这个级别已经形成了相当厚度的人才群体。除了奥运会亚军乐茂盛,广西的丘乐、四川的张平、湖南的毛角等选手都具备了相当的实力。这次冠军丘乐的总成绩是322.5公斤,亚军张平的总成绩是320公斤,而今年国际赛场还没有人能达到320公斤这个水准。“如果我们经过两三年的锤炼,筛选出具有夺金实力的选手,2008年达到327公斤这个水准,就更稳了。”
最早进行的男子56公斤级比赛则出乎行家们的意料,陈文斌说,原来以为冠军成绩在290公斤左右,没想到举起282.5就拿金牌了。奥运会亚军吴美锦只举了277.5公斤。陈文斌认为,今年原本是奥运会之后的调整年,所以选手的状态不如奥运会;同时,全运会各省也都看得很重,导致选手开把重量很高,客观上造成成功率低。而吴美锦表现平平则是因为他三周前老伤发作,状态已来不及调整。“但吴美锦的实力仍然在。我估计2008年奥运会的冠军成绩在295到300公斤。从训练表现看,我们还是很有希望的。”
十运会之后,世锦赛将在11月紧接着举行。世锦赛将实行国际举联的新规则,每次加重量以1公斤为单位,而不是现行的2.5公斤。“这对我们是个新的考验,因为全运会上还是实行老规则”,陈文斌说。因为与全运会距离过近,这次世锦赛中国队的主要任务是锻炼队伍。出征世锦赛的老将有吴美锦、石智勇等人,新人则是丘乐、张平等。“老将熟悉一下新规则,新人感受世界大赛的气氛。我们的主战场是2008年奥运会。”
肖明祥是中国男子举重运动员,你知道有关肖明祥的故事吗?
肖明祥,这个贫苦农民的儿子,1940年出生于广西临桂县。1965——1966 年,先后5次打破举重世界纪录,平一项总成绩世界纪录,是第一位总成绩达到世界最高峰的中国运动员。
肖明祥从小爱好举石担。艰苦的农村生活磨砺了他的意志,也养成了他吃苦耐劳的精神。1957年,"他开始接受系统训练,1960年被选入国家队。在黄强辉教练的指导下进步迅速。1965年在第二届全运会上以153公斤的成绩打破次轻量级挺举世界纪录,1966年3月在全国八单位举重比赛中,以124公斤的成绩打破次轻量级抓举世界纪录,成为中国第一位打破两项世界纪录的优秀选手。
1966年5月22日下午,在北京举行的亚洲新兴力量举重邀请赛次轻量级比赛已进入尾声,也是比赛的高潮。肖明祥在前两项比赛中已经大显身手,推举起了120公斤,抓举起122.5公斤,又在挺举第一次试举中举起145公斤,这样,总成绩已经达到387.5公斤,打破了新运会纪录,同时创造了我国最新成绩。肖明祥志在攀登高峰,第二次试举要了155公斤,可惜上挺时用力过猛,重心偏后,双臂未能把杠铃支住,杠铃从背后掉了下去。
此时,26岁的肖明祥面临众多困难:体重减了4.4公斤,已经经历了两个半小时全力拼搏,体力消耗极大;做准备活动的试举时左腕扭伤,十几分钟以前抓举第三次试举125公斤,向他保持的124公斤世界纪录冲击时,左小臂肌肉又拉伤了一下时,他腰酸腿疼。但国家的荣誉,队友的期望,教练的鼓励,使他提高了勇气,又觉得浑身来劲了。走出场来,四座中外观众的热烈掌声,更鼓舞了他。他走向杠铃,全场雅雀无声。只见他猛一提铃,快速下蹲起立、站直,预蹲之后大喝一声,猛一发力,两臂稳稳地将杠铃举过了头顶。裁判员的三盏白灯齐亮:成功了!全场起立,乐曲声、掌声、欢呼声响成一片,此时正是北京时间15点35分。
5分钟之后,运动员体重和杠铃都检查完毕,全部合格,当总裁判以激动的声音宣告肖明祥以155公斤的成绩打破他本人保持的次轻量级挺举世界纪录,同时以397.5公斤平了日本著名选手三宅义信保持的总成绩世界纪录时,全场观众再次沸腾起来,祝贺肖明祥第三次打破世界纪录,祝贺我国选手第一次登 上总成绩世界高峰。
但是,肖明祥并没有就此满足,他又要求第四次试举157.5公斤,以打破自己刚刚创造的世界纪录。同时,他也非常冷静,设法把刚才破纪录的事尽量“忘掉”,要求自己“从零开始,把第四次试举当做第一次试举”。他坚定地走出后场,想到祖国的荣誉和人民的重托,仿佛浑身有了万钧之力。看!他走到杠铃前:提铃、下蹲翻、站起,箭步上挺,超出他体重一倍半还多的杠铃被高高举过了头顶,纹丝不动。又是三盏白灯,又一个新的世界纪录诞生了!欢呼声响彻整个体育馆,电波迅速传遍世界。1966年11月,在金边举行的第一届新兴力量运动会上,他又以158公斤的成绩打破挺举世界纪录。同时被国家体委授予特等功。肖明祥先后两次获体育运动荣誉奖章, 1979年任中国举重协会副主席。
中国女排总教练陈忠和为什么不当了呢
中国排协昨天宣布新一届国家队主帅人选,原国青队主帅、上海人蔡斌当选,而那个总是笑容可掬的陈忠和就此卸任。告别这个陪伴了自己近三十年的集体(陈忠和1979年进入中国女排担任陪练),52岁的陈忠和有些不舍。昨天下午两点,记者拨通了陈忠和的电话,他在电话那头依旧笑呵呵的……
落选 三月初已知情
年后述职,陈忠和穿了一身喜气的红色,但是这一身红并未给陈帅带来好运。虽然当初向中心表达了自己想继续执教的强烈愿望,但是能否真正执教,这毕竟还是双方的事情,“这事需要的是你情我愿,强求是强求不来的。”在外人看来,述职、竞聘,所有的过程,就像是陈忠和和排管中心之间的一场恋爱。郎有情,妾无意的时候,这场恋爱终究是没有结果的。
电话那头,陈忠和的笑声依旧爽朗,“没事没事,不用安慰我,其实我之前就知道啦!只是总局要我们严格保守秘密,不能透露!”陈忠和说这话时,语气没有想象中的沉重,看来几天的调整,老陈已经慢慢地走出来了。
其实早在三月初的时候,陈忠和就知道了这个结果。排管中心主任徐利透露,“三月初来北京开会期间,陈忠和向中心表达了想法,他支持有水平有能力的年轻教练走到中国女排主帅的岗位上来。只要对中国女排的长远发展有好处,他全力支持!”
能力 没被总局认可
就像哲学中所说,新事物总要代替旧事物,相比起年轻的蔡斌,陈忠和除了经验已经没有优势了。
蔡斌年轻,有想法,而且对当今排坛的发展形势也了然于胸。他和陈忠和之间的更替,从竞技体育的角度来说,也是自然规律。对继任者,陈忠和评价不低:“蔡斌是个不错的教练,年轻有冲劲,我支持中心决定。”
与其说是蔡斌击败了陈忠和,不如说是陈忠和主动让贤,退出竞争,因为和当初信心十足相比,到了最后,就连陈忠和自己也有些心灰意冷。“我当初说过,如果大家还继续信任我,我就继续带下去,但到最后各界对我的成绩有不同看法,既然信任不存在了,那我也就没有继续带下去的必要了。”
据内部人士透露,总局领导在是否继续聘用陈忠和的问题上,提出了质疑。对于这样的说法,陈忠和并没有正面回答:“奥运会我率队夺得了季军,虽然是完成了任务,但是各界对我产生了不同的看法和质疑,这种质疑来自我们内部,我感觉到大家对我的信心不足了。如果要连任我需要大家的信任和支持,这对我很重要,既然这个基础已经不在了,那我不如选择放弃。”
将来 等候福建安排
走下中国女排主帅的位置,陈忠和将何去何从呢?陈忠和的回答是:“先休息休息,然后等待省里对我的安排吧,我也不清楚组织会安排我做什么。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我不会离开排球。”
之前有传闻说陈忠和将出任福建省体育局副局长,这样的说法在福建体育局也流传了很久。对此说法,陈忠和笑笑说:“这个问题我真的不清楚,问我我也不知道,还是等领导安排吧!”
值得一提的是,和陈忠和一样的奥运金牌教练,福建省还有一人,他就是国家男子举重队总教练陈文斌。目前陈文斌在福建还任马江举重基地主任,并享受处级待遇。
相信对于退下来的陈忠和,福建体育局也会给他一个适当的位置吧。
可以同时加入举重跟标枪的国家队么
可以。截止到2022年12月14日,只要运动员身体达标,可以同时加入举重和标枪的国家队。国家队指由国家所组建的体育运动队伍。通常用来进行国与国之间的竞技活动,也往往代表一个国家的最高水平与精神面貌。
运动员的营养配餐
不同的运动员营养搭配是不一样的啊。
一个小汤煲里加上药材和食材,价值达到2000多块钱。从早上6点钟煮到下午5点钟,11个小时煲好一锅汤,只够8个运动员喝。
国家队的运动员们在食堂取餐
2008年北京奥运会日益临近,各个项目国家队都在全力备战。营养膳食也是成就金牌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到底吃什么、怎么吃才能使得运动员保证比赛所需的充足营养呢?为了对此有更深了解,记者近日来到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食访”了几个训练基地。
击剑队主食十多种
击剑运动项目管理中心不久前聘请了营养师,记者第一站就选择了这里。科研医务组组长高明向记者介绍说,现在竞技水平越来越高,强队之间的差距不大,要想取得好成绩,饮食方面的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击剑项目的运动员比赛时需要保持高度的精力集中,在饮食上就要吃多糖的食物,多喝水,少吃肉。
击剑队的午饭时间是11:30到13:30,记者在扑鼻的香味引领下来到了运动员餐厅。工作人员将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饭菜摆上自助餐桌,总的来说可以用8个字来概括“荤素搭配、营养美味”。在餐厅,营养师李伟军成了记者的“食陪”。他说:“对于击剑运动员来说,糖的补充十分重要。所以餐厅里每天都会准备10种以上主食供运动员选择,主食品种多,这样可以吸引运动员多尝两样,一下子就增加了他们主食的摄入量。”馒头、花卷、米饭、4种不同馅的包子、炒饼、肉饼、烧饼、广式炒面、西式海鲜面、炸酱面、芋头,一共14种主食,记者深深为主食多样化折服。
菜谱三个月内不重样
李伟军接着说:“所有的菜口味都比较清淡,少油多营养是我们的宗旨。菜每顿只有2到3个,都是以牛羊肉为主;鱼则是每顿有两道,而且基本上每个月不会重样。而水果、酸奶、鲜果汁以及煲汤是我们保证运动员水分补充的重要手段。”
运动员打菜时,站在自助台前的服务员会向他们介绍菜的原料和做法,营养师李伟军向重点运动员推荐营养价值高的菜,餐厅的厨师长张付明则在一旁细心记下运动员对菜的意见,可谓是三元合一。张付明说:“我们中心十分重视运动员的饮食,为了让运动员更适应国外的饮食,今年还聘请了一位西餐师傅,现在每天有一道西餐,慢慢这个量也会加上去,毕竟西餐更具营养。而为了保证运动员对食物的新鲜感,我们的菜谱三个月内不重样。”看到运动员们吃得又多又香,张师傅脸上露出了笑容。
训练局食堂煲汤昂贵
在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常年训练的包括乒乓球、篮球、体操、游泳、排球、田径等13支国家队,可以说这里是我国奥运金牌最大的产地,也是记者“食访”的第二站。
记者走进训练局运动员餐厅,发现一大盆冰镇绿豆汤被摆上了桌面,这也成为最受运动员欢迎的“饮料”。进入5月份以来,北京已经连续数日最高温度达到30摄氏度以上,为了保证运动员在高温天气里的正常训练,餐厅特意为队员们准备了冰镇绿豆汤来去暑。由于在此就餐人数有400多人,而且很多运动员都要喝上两三碗,所以仅中午一餐就得提供四大盆绿豆汤。
总局训练局有13个项目的国家队在此训练,不同项目有不同的饮食特点。餐厅的采购员与厨师在这儿工作久了也成了“专家”,大家逐步总结出来,牛肉能够加强耐力,比较适合排球队;植物性蛋白能增强身体柔韧性并控制盐分,适合体操队;粮食产生热量快,适合游泳队;海鲜能提供爆发力,适合田径队……
除了日常的菜肴之外,训练局食堂给运动员们增加营养的秘方就是煲汤。牛肉、甲鱼、乌鸡这些是必不可少的,有时候鱼翅鲍鱼也会成为做汤中的材料。采访中,韩师傅告诉记者,一个小汤煲里加上配好的药材和食材有的价值达到2000多块钱。从早上6点多钟就开始煮,一直煮到下午5点钟,11个小时煮出一锅汤,只够8个人喝,所以这也只能照顾重点运动员了。
韩师傅介绍说:“除了日常为餐厅准备饭菜之外,我们的厨师还经常被国家队借调。现阶段,女排、乒乓球、羽毛球都带了我们的厨师去外地集训。”
链接:专门软件跟踪运动员营养
国家体育总局对运动员的饮食十分关注,他们定期会组织各项目训练基地的大厨们参加营养配餐学习班,还会派专家深入各基地给运动员上营养课。
此外,国家体育总局运动营养研究中心经过一年多的研发,已经研制出一个相对成熟的运动员营养分析系统软件。其部门负责人伊木清博士向记者介绍说:“这个软件是对运动员膳食与营养情况进行记录、分析和跟踪。这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重点运动员的饮食习惯,还能让我们从微观方面了解运动基地配餐的营养价值。通过这个软件对菜品参数的计算,我们会对油脂超标或者营养比例不达标的菜品叫停或是提出改进意见。”
据介绍,此营养评估系统已经于今年5月初在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及击剑中心等试点基地投入使用。在未来的三个月里,各试点基地将进行食谱录入工作,即通过这套评估系统分析菜品成分、营养价值,以及运动员对各道菜品的评价。所得到的这些数据,将成为运动营养研究中心制定优质金牌食谱的重要依据。(选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