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对乌拉圭历史比分-评球法国对阵乌拉圭

tamoadmin

1.南非之后,下届世界杯在哪举办?中国最早会是什么时候,大家预测一下?

2.杜加里现在在那里效力?

3.世界杯你有什么感想?

4.球对本届世界杯的感想(原创哦)100字以上

5.张路张指导解说世界杯比赛吗?

南非之后,下届世界杯在哪举办?中国最早会是什么时候,大家预测一下?

法国对乌拉圭历史比分-评球法国对阵乌拉圭

世界杯(World Cup,FIFA World Cup,国际足联世界杯,世界足球锦标赛)是世界上最高水平的足球比赛,与奥运会、F1并称为

全球三大顶级赛事。每四年举办一次,任何国际足联(FIFA)会员国(地区)都可以派出代表队报名参加,而世界杯主要分为预选赛

阶段和决赛阶段两个阶段

中国春秋战国齐国的故都临淄就出现“足球”的竞技比赛,当时叫“蹴鞠”。现代足球起源于英国,随后风靡世界。由于足球运

动的快速发展,国际比赛也随之出现。1896年雅典奥运会举行时,足球就列为正式比赛项目,丹麦以9:0大胜希腊,成为奥运会

第一个足球冠军。因为奥运会不允许职业运动员参加,到了1928年阿姆斯特丹奥运会,足球比赛已无法持续。 1928年奥运会

结束后,FIFA召开代表会议,一致通过决议,举办四年一次的世界足球锦标赛。这对于世界足球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起到了

积极的推动作用。最初这个新的足球大赛称为“世界足球锦标赛”。1956年,FIFA在卢森堡召开的会议上,决定易名为“雷米特

杯赛”。这是为表彰前国际足联主席法国人雷米特为足球运动所作出的成就。雷米特担任国际足联主席33年(1921-1954年),

是世界足球锦标赛的发起者和组织者。后来,有人建议将两个名字联起来,称为“世界足球锦标赛——雷米特杯”。于是,在赫

尔辛基会议上决定更名为“世界足球锦标赛——雷米特杯”,简称“世界杯”。

世界杯历史回顾

第1届 1930年乌拉圭世界杯 本届杯赛没有预选赛,只有13支国家队报名参赛,两个南美国家乌拉圭和阿根廷携手进入决赛

。乌拉圭国家足球队成为第一个世界杯冠军。 第一届世界杯足球赛为世界足球运动开创了一个新纪元。 第2届 1934年意大

利世界杯 本届杯赛第一次进行了电台的实况转播。 意大利与捷克斯洛伐克争夺冠军,意大利首次夺得世界杯冠军。 第3

届 1938年法国世界杯 这届杯赛上,上届冠军和东道主球队直接进入决赛阶段比赛。上届冠军在世界杯直接进入决赛阶段比赛

的规定直到2002年韩日世界杯后才被取消。在2006年的德国世界杯上,上届冠军巴西也参加了南美区预选赛。 最终决赛在意

大利和匈牙利之间进行,意大利队以4比2的比分蝉联冠军。意大利队也成为世界杯历史上第一支蝉联冠军的球队。 第4届

1950年巴西世界杯 经过第一轮小组循环赛,巴西、乌拉圭、西班牙和瑞典进入四强,他们需要再次以循环赛的形式决出冠军

。巴西队与乌拉圭队的比赛就是事实上的最后决战,这场比赛在马拉卡纳球场上演,老道的乌拉圭队顶住了场上和场外的压力,

第二次获得世界杯冠军荣誉。 本届杯赛的观众人数首次突破100万,并创造了平均每场6万名观众的世界杯记录。巴西球员阿

德米尔荣获最佳射手奖,在比赛中,他共攻入7球。还有值得一提的是,整个杯赛过程,没有一名队员被罚出场,大概是经过第

二次世界大战的洗礼,人们更加珍视和睦友善了。 第5届 1954年瑞士世界杯 本届杯赛在瑞士的五个城市进行, 26场比赛

总共打进140个进球,令球迷大饱眼福。平均每场进5.38球的记录也是历届世界杯决赛阶段比赛最高的。本届杯赛,球员们首次

穿上了印有号码的球衣。另外,电视首次运用于世界杯赛的转播。 联邦德国队逆转战胜了被誉为“无冕之王”的匈牙利队最

后获得冠军,开始了他们在世界杯赛上的辉煌历程。 第6届 1958年瑞典世界杯 这届比赛的大明星是巴西队年仅17岁的天才

球员贝利,他司职左边锋,与加林查、扎加洛、瓦瓦组成世界上最锋利的前锋线。另一位明星是法国队的方丹,他是第一位在世

界杯决赛阶段每场比赛都有进球的球星,创造了至今无人打破的一届世界杯进13球的最高记录。 东道主瑞典队发挥出众,进

入冠军决赛,与争夺冠军。但巴西艺术足球很快向世人证明了它的威力,巴西队第一次夺得世界杯冠军。 中国队首次参加了

世界杯预选赛,但未能获得出线权。 第7届 1962年智利世界杯 这届杯赛被称为历史上最粗野的一次世界杯赛,几乎每场比

赛都有球员被罚出场外。开赛三天,竟然有34名球员是被抬下场的。 巴西队战胜捷克斯洛伐克队成为第三个两次获得世界杯

冠军的队伍,在世界掀起了猛烈的“**风浪”。 第8届 1966年英格兰世界杯 本届杯赛上的最大黑马属于朝鲜队,他是世

界杯赛上首次进入复赛的亚洲球队。 在英格兰与联邦德国的冠军争夺战中,英格兰队的赫斯特成为了东道国的英雄,他成为

迄今为止唯一一位在决赛中上演“ 帽子戏法 ”的球员,现代足球队发源国第一次登上了冠军奖台。英国人在本届比赛中创新使

用了“442”阵型,这个经典的阵型到目前仍然被很多球队所采用。英格兰与联邦德国的冠亚军决赛中的争议进球也成为世界杯

历史上的悬案和经典。 第9届 1970年墨西哥世界杯 随着各大洲足球运动的发展,国际足球联合会首次决定在欧洲和南美洲

之外的地区举办世界杯赛,最后选中了墨西哥。 冠军争夺战中巴西最后以4比1战胜意大利队,取得划时代的胜利,成为世界

杯历史上第一支三次夺冠的队伍,并永久占有了“雷米特杯”。 第10届 1974年德国世界杯 这届杯赛正值世界足球技术革

新的热潮,以荷兰人创造的“全攻全守”为代表,为足球带来了新的活力。 联邦德国队与荷兰队踢了一场永垂史册的决赛,

在全场观众的欢呼声中,联邦德国队2-1获胜,第二次登上了冠军领奖台。 第11届 1978年阿根廷世界杯 本届世界杯赛实现

了一个历史性的突破,预选赛的参赛队伍第一次超过了100支。 阿根廷队与上届亚军荷兰队争夺桂冠。最后,阿根廷队以3比1

的比分使荷兰队再次屈居“老二”。这也是世界杯历史上第五次由东道主夺魁。 第12届 1982年西班牙世界杯 本届杯赛扩

军至24支球队。 意大利与西德进行冠军争霸战。意大利成为继巴西后,第二个获得三次世界杯冠军头衔的国家。罗西也以6球

获得本届杯赛的最佳射手和最佳球员奖。 第13届 1986年墨西哥世界杯 这届世界杯的主办国哥伦比亚因财政困难宣布放弃

。墨西哥代替哥伦比亚承办世界杯比赛,并成为了第一个举办过两届世界杯赛的国家。在此世界杯举办前,曾经历过巨大地震。

阿根廷队与联邦德国队争夺冠军,巨星马拉多纳显示出他作为本届杯赛最佳球员的风采,本届杯赛成了他表演的大舞台。阿根

廷最后获得冠军。 第14届 1990年意大利世界杯 本届杯赛的英雄人物当属老将米拉、最佳射手斯基拉奇和阿根廷门神戈耶

切亚。冠军最后属于联邦德国队,联邦德国与意大利、巴西一样,成为三次获得世界杯冠军的国家。 本届杯赛吸引了近267亿

次电视观众,门票收入达1.4亿美元。 第15届 1994年美国世界杯 本届世界杯决赛圈比赛充满了精彩刺激的场面和令人叫绝

的进球。沙特阿拉伯队闯入了16强,为亚洲足球赢得了荣誉。本届杯赛上最大的悲剧是哥伦比亚球员埃斯科巴因将球打入自家球

门,回国后惨遭。 最后的决赛的双方是巴西队和意大利队,两队都分别获得过三届世界杯冠军。比赛在120分钟内没有分

出高低,点球决战,巴乔射失点球,巴西人再次捧杯,成为世界上第一支获得四届世界杯冠军的国家。 第16届 1998年法国世

界杯 本届杯赛扩军到32支球队,最大的黑马是首次进入世界杯决赛阶段比赛的克罗地亚队,前南解体后首次参赛的他们最终

获得第3名,队中球星苏克成为本届世界杯最佳射手。而英阿之战成为了经典,欧文横空出世。 7月12日成为了法国人的节日

,在决赛中,中场大将齐达内在上半场两次头球破门,为法国队夺冠早早奠定了胜局。最终,法国队以3比0击败巴西夺魁。人们

不解罗纳尔多在决赛中的低迷表现。 第17届 2002年韩日世界杯 世界杯历史上首次由两国合办。本届杯赛以弱胜强的冷门

频出,数个夺标热门队伍止步于小组赛。 决赛在巴西和德国之间进行,巴西队第5次获得世界杯冠军。 东道国韩国队获得

第4名,创造了亚洲球队在世界杯历史上的新纪录。 中国队首次进入世界杯决赛阶段的比赛,但小组赛三场未进球,以失9球

、积0分的成绩无功而返。 第18届 2006年德国世界杯 德国、南非、英格兰、摩洛哥和巴西参与了2006年世界杯的申办,但

是巴西在最后时刻退出。在最后的投票中,德国以12票比11票,以一票的优势战胜了南非,获得了2006年世界杯的举办权。这是

德国第二次举办世界杯决赛阶段的比赛。德国上次举办世界杯是在1974年。 齐达内复出后的法国队的发挥超出了人们的预期

,当然由于他的影响也带来了一些巅峰不在的老将(巴特兹等);而更加超出人们预料的是意大利队,他们依靠强大的凝聚力以

及链式防守出人意料的打进了决赛,并最终捧杯。 这届杯赛上,四强全为欧洲球队,亚非球队表现不佳,最终意大利以点球

大战战胜法国,获得冠军。齐达内在加时赛下半场因为用头撞击意大利队后卫马特拉齐,被红牌罚下,震惊了世界。赛后舆论纷

纷将矛头指向马特拉齐,但是真相也许要等待很久才能为世界球迷所知。 第19届 2010年南非世界杯 第19届世界杯将在南

非举行,这是非洲国家第一次举办世界杯赛,预示着非洲足球事业逐步踏入颠峰。 第20届 2014年巴西世界杯 北京时间

2007年10月30日,国际足联在总部苏黎世宣布:巴西将承办2014年世界杯。

世界杯记录大全

进球纪录

世界杯进球最多:罗纳尔多(巴西)、共15球,1998年4球,2002年8球,2006年3球;14球:盖德-穆勒(德国);13球:方丹(法

国)13球:贝利(巴西);11球:柯奇士(匈牙利)、克林斯曼(德国)、克洛泽(德国);10球:拉托(波兰)、拉恩(德国)、莱因克尔(

英格兰)、库比拉斯(秘鲁)、巴蒂斯图塔(阿根廷)

决赛进球最多:贝利3球(1958年2球、1970年1球);瓦瓦3球(1958年2球、1962年1球);赫斯特3球(1966年)、齐达内3球

(1998/2006)

单届世界杯进球最多:方丹(法国)、1958年、13球决赛;柯奇士则在1954年世界杯上参赛5场攻入11球

进球最少的最佳射手:内耶德利安(捷克斯洛伐克)1934

单届进球最多国家:1954,匈牙利,27球

单场进球最多:萨连科(俄罗斯)、对喀麦隆攻入5球、1994年

单届世界杯头球进球最多射手:克洛泽(德国),5球,2002年

最多帽子戏法:匈牙利的柯奇士2次(1954年对韩国、对西德)、法国的方丹2次(1958年对巴拉圭、对西德)、西德的盖德-穆勒

2次(1970年对保加利亚、对秘鲁)

第一个帽子戏法:斯塔比莱(阿根廷)1930,阿根廷-墨西哥

进球届次最多:贝利(巴西)4届均有进球(1958/1962/1966/1970)、4届(1958/1962/1966/1970)贝利(1958年6球,1962年1球,

1966年1球,1970年4球)乌维-席勒(西德)(1958年1球,1962年2球,1966年2球,1970年3球)

里程碑进球:第1球(洛朗、法国、1930年对墨西哥)、第500球(博比-科林斯、苏格兰、1958年对巴拉圭)、第1000球(伦森布

林克、荷兰、1978年对苏格兰)、第1500球(卡尼吉亚、阿根廷、1994年对尼日利亚)、第2000球(奥尔巴克、瑞典、2006年对英格

兰)、第2063球(马特拉齐、意大利、2006年对法国)

最快进球:2002年,土耳其前锋哈坎-苏克在对韩国比赛中开场仅11秒破门;

最晚进球:2006年,意大利的皮耶罗在对德国的比赛中在第121分钟破门;

最快帽子戏法:1982年,匈牙利的拉斯罗-基斯在对萨尔瓦多的比赛中,在第70、74和77分钟破门,他也是世界杯上唯一上演

帽子戏法的替补;阿根廷的巴蒂斯图塔在1998年法国世界杯阿根廷队与牙买加队的比赛中,只用了10分钟,便攻入了3个球。

进球年龄最大:1994年,喀麦隆的罗杰-米拉在对俄罗斯时破门,当时他已42岁零39天;

进球年龄最小:1958年,巴西的贝利在对威尔士时破门,年仅17岁零239天;

世界杯包括决赛在内场场破门唯一一人:巴西的雅伊尔津霍(又译查仙奴),在1970年世界杯6场比赛中都有进球;乌拉圭的吉

吉亚在1950年也是场场破门(4场),但当时是循环圈决胜,没有冠亚军决赛。

最快替补进球:1998年,丹麦前锋桑德在和尼日利亚的比赛中,替补上场仅16秒就破门得分;莫拉雷斯(乌拉圭),2002,

乌拉圭-塞内加尔,下半场替补登场,开赛17秒

在两届世界杯决赛中破门的人:巴西的瓦瓦(1958/1962)、贝利(1958/1970)、西德的布莱特纳(1974/1982)、法国的齐达内

(1998/2006);

唯一一个代表两个国家在世界杯进球的人:普罗辛内斯基,1990年代表南斯拉夫攻破阿联酋大门、1998年代表克罗地亚攻破

牙买加大门。

第一个乌龙球:马努埃尔·罗萨斯(墨西哥)1930,墨西哥-智利(又一说,1938年,瑞士的恩斯特-洛斯切在对德国比赛时

自摆乌龙)

最快乌龙球:2006年,英格兰1:0巴拉圭,加马拉,3分钟

唯一一个在同一场比赛中既进球又入乌龙的人:1978年,荷兰的厄尔尼-布兰特斯在对意大利比赛中完成这一“壮举”,荷兰

最终2比1获胜。

出场纪录

世界杯出场次数最多的人:马特乌斯(德国)、5届25场,共2048分钟;第二为意大利的马尔蒂尼(23场)

出场时间最长球员:马尔蒂尼(意大利),4届23场,共2217分钟

参加届次最多的人:马特乌斯共5届(1982至1998)、卡巴亚尔(墨西哥、共5届、1950至1966)

连续出场决赛场次最多球员:卡福(巴西),1994年、1998年、2002年连续三届决赛出场

最大龄的出场球员:罗杰-米拉,喀麦隆,1994年对俄罗斯时他42岁零39天

最年轻出场球员:诺曼-怀特塞德、北爱尔兰,1982年对南斯拉夫出场时年仅17岁零41天

代表两个国家出战世界杯的人:蒙蒂(阿根廷1930、意大利1934)、普斯卡什(匈牙利1954、西班牙1962)、桑塔玛利亚(乌拉圭

1954、西班牙1962)、马佐拉(巴西1958、意大利1962改名为阿尔塔菲尼)、普罗辛内斯基(南斯拉夫1990、克罗地亚1998)、贾尔

尼(南斯拉夫1990、克罗地亚1998)

世界杯出场时间最短的人:1978年突尼斯的拉比迪在和墨西哥比赛时出场2分钟;1986年阿根廷的特洛比亚尼在和西德的决赛

中替补踢了最后2分钟

最快被换下的人:1998年在和奥地利比赛中,意大利的内斯塔开场4分钟就因伤被贝尔戈米换下;2006年在对瑞典时,英格兰

的欧文也是开场4分钟就因伤被克劳奇换下

最年轻的教练:1930年阿根廷首战对法国,当时他们的教练胡安-何塞-特拉穆托拉年仅27岁零267天

最年长的教练:1954年法国和墨西哥交锋时,法国的教练加斯顿-巴雷乌已经70岁零194天大。

最年轻的首发:1930年南斯拉夫对阵巴西,南斯拉夫首发的平均年龄是21岁零258天

最年迈的首发:1998年德国对伊朗,德国首发的平均年龄是31岁零345天

红黄牌纪录

世界杯红牌总数(截至2006):142张

得红牌最多的球队:阿根廷、10张

单场比赛红黄牌最多:2002年,德国—喀麦隆(4黄变2红);2006年,葡萄牙—荷兰(8黄变4红),均为16黄

最多红牌场次:2006年葡萄牙对荷兰,4张红牌(科斯蒂尼亚、德科、范布隆克霍斯特、博拉鲁兹)

最快红牌:1986年,乌拉圭的塞尔吉奥-巴蒂斯塔在对苏格兰开场仅56秒就被罚下

最快黄牌:1994年,俄罗斯的古尔卢科维奇在对瑞典第1分钟时就吃到黄牌

第一个被罚下的球员:1930年秘鲁的马里奥-德-拉斯-卡萨斯在对罗马尼亚时被罚下

第一个被罚下的守门员:1994年意大利的帕柳卡在对挪威时被罚下

世界杯决赛第一个吃红牌的人:1990年阿根廷对西德,阿根廷的蒙松。其后不久,蒙松的队友德索蒂也吃到了红牌;另一个

决赛吃红牌的是1998年法国的德塞利

不止一次被罚下的人:喀麦隆的里格贝特-宋(1994对巴西、1998对智利)、法国的齐达内(1998对沙特、2006对意大利)

首次使用红黄牌的世界杯:1970年在墨西哥举行的世界杯。红黄牌发明者为英国裁判阿斯顿。

第一张黄牌:洛普切夫(苏联),1970,

第一张红牌:卡士泽(智利),1974,智利-西德

第一位主哨世界杯决赛的裁判:比利时的约翰·朗格鲁斯。

比分纪录

最大比分:10-1 匈牙利-萨尔瓦多 1982 9-0 匈牙利-韩国 1954 9-0 南斯拉夫-扎伊尔 1974 8-0 瑞典-古巴 1938 8

-0 乌拉圭-玻利维亚 1950 8-0 德国-沙特阿拉伯 2002

单场一队进球最多记录:1982,匈牙利-萨尔瓦多 10:1

单场进球最多:1954年奥地利7比5瑞士(12球)

最多连胜场次:11场,巴西,2002至2006

最多连败场次:9场,墨西哥,1930、1950至1958

最多连平场次:5场,比利时,1998至2002

最多不败场次:13场,巴西,1958至1966(11胜2平)

最多不胜场次:17场,保加利亚,1962至1974、1986、1994

其他纪录

赢得世界杯最年长球员:意大利的佐夫,1982年他作为队长夺冠时已40岁

赢得世界杯最年轻球员:巴西的贝利,1958年他年仅17岁

获得世界杯冠军最多的人:巴西的贝利,3次(1958、1962、1970)。

作为队长和教练都夺冠的人:德国的贝肯鲍尔,1974年作为队长、1990年作为主帅

第一个作为球员和教练都夺冠的人:巴西的扎加洛,1958/1962作为队员、1970年作为教练

唯一两次赢得世界杯的教练:意大利的波佐、1934/1938

第一个攻入点球的人:1930年墨西哥的曼努尔-罗萨斯,对阿根廷

第一个罚丢点球的人:1934年巴西的巴尔德马尔-德-布里托,被意大利的萨莫拉扑出

最长不失球纪录:意大利的守门员曾加,1990年曾5场比赛共518分钟不失球

世界杯历史上最大的球场:马拉卡纳球场

观众最多的一场比赛:1950年世界杯循环圈最后一战,巴西对乌拉圭,巴西马拉卡纳球场,官方记载观众人数为199854人

观众最少的一场比赛:1930年乌拉圭世界杯第一轮,罗马尼亚对秘鲁,300人

单届被犯规最多球员:球王马拉多纳,1990年,共遭对手53次犯规 第一支世界冠军队队长:乌拉圭的何塞·纳萨兹。

第一个世界冠军队主教练:乌拉圭队的阿尔韦托·苏皮塞

年龄最大的世界杯金球奖获得者:2006年,齐达内,34岁

年龄最小的世界杯金球奖获得者:1998年,罗纳尔多,22岁

第一位获得世界杯金球奖的守门员:2002年,卡恩

第一届卫冕冠军无直接参赛权的世界杯(不算首届):2006年德国世界杯

淘汰赛阶段使用过加时赛“金球制”的世界杯:1998年法国世界杯,2002年韩日世界杯

第一粒加时赛“金球”:1998年法国世界杯,1/8决赛,布兰克(法国)

第一位在单场决赛中打进3球的球员:1966年英格兰世界杯,格奥费·赫斯特(英格兰)

第一场以互射点球分出胜负的决赛:1994年美国世界杯决赛,巴西3-2意大利

第一支连续3次进入世界杯决赛的国家:德国(1982,1986,1990) 德国队自从1954世界杯起,连续14届世界杯进8强,连

届届打入决赛阶段的巴西队也望尘莫及。

世界杯冠军最多的是巴西5次

第6届 1958.6.29 瑞典 巴西 5:2 瑞典 巴西

第7届 1962.6.17 智利 巴西 3:1 捷克斯洛伐克 巴西

第9届 1970.6.21 墨西哥 巴西 4:1 意大利 巴西

第15届 1994.7.17 美国 巴西 3:2 意大利(点球) 巴西

第17届 2002.6.30 韩国、日本 巴西 2:0 德国 巴西

历届世界杯举办国和1、2、3、4名得主

届数 年份 举办地 参赛球队数 冠军 亚军 季军 殿军

1 1930 乌拉圭 13 乌拉圭 阿根廷 美国 南斯拉夫

2 1934 意大利 16 意大利 捷克 德国 奥地利

3 1938 法国 15 意大利 匈牙利 巴西 瑞典

4 1950 巴西 13 乌拉圭 巴西 瑞典 西班牙

5 1954 瑞士 16 西德 匈牙利 奥地利 乌拉圭

6 1958 瑞典 16 巴西 瑞典 法国 西德

7 1962 智利 16 巴西 捷克 智利 南斯拉夫

8 1966 英国 16 英格兰 西德 葡萄牙 苏联

9 1970 墨西哥 16 巴西 意大利 西德 乌拉圭

10 1974 西德 16 西德 荷兰 波兰 巴西

11 1978 阿根廷 16 阿根廷 荷兰 巴西 意大利

12 1982 西班牙 24 意大利 西德 波兰 法国

13 1986 墨西哥 24 阿根廷 西德 法国 比利时

14 1990 意大利 24 西德 阿根廷 意大利 英格兰

15 1994 美国 24 巴西 意大利 瑞典 保加利亚

16 1998 法国 32 法国 巴西 克罗地亚 荷兰

17 2002 韩国-日本 32 巴西 德国 土耳其 韩国

18 2006 德国 32 意大利 法国 德国 葡萄牙

第一届 1930年 乌拉圭世界杯 阿根廷的斯塔比尔8球 乌拉圭冠军

第二届 1934年 意大利世界杯 意大利队的舒维奥、捷克斯洛伐克队的尼昂德利、法国队的科宁各攻入4球荣获本届杯赛的最佳射

手 意大利冠军

第三届 1938年 法国世界杯 巴西的里奥尼达斯8球 意大利冠军

第四届 1950年 巴西世界杯 巴西的阿德米尔9球 乌拉圭冠军

第五届 1954年 瑞士世界杯 匈牙利的柯奇士11球 西德冠军

第六届 1958年 瑞典世界杯 法国的方丹13球 巴西冠军

第七届 1962年 智利世界杯 苏联的伊凡诺夫、南斯拉夫的叶尔科维奇、匈牙利阿尔贝特同进4球并列最佳射手 巴西冠军

第八届 1966年 英格兰世界杯 葡萄牙的尤西比奥9球 英格兰冠军

第九届 1970年 墨西哥世界杯 西德的穆勒10球 巴西冠军

第十届 1974年 西德世界杯 波兰队的格·拉托7球 西德冠军

第十一届 1978年 阿根廷世界杯 阿根廷的肯佩斯6球 阿根廷冠军

第十二届 1982年 西班牙世界杯 意大利的罗西6球 意大利冠军

第十三届 1986年 墨西哥世界杯 英格兰的莱茵克尔6球 阿干挺冠军

第十四届 1990年 意大利世界杯 意大利队的斯基拉奇6球 西德冠军

第十五届 1994年 美国世界杯 保加利亚的斯托伊切科夫与俄罗斯萨连科同坐射手榜头把交椅6球 巴西冠军

第十六届 1998年 法国世界杯 克罗地亚队的苏克6球 法国冠军

第十七届 2002年 韩日世界杯 罗纳尔多8球 巴西冠军

第十八届 2006年 德国世界杯 意大利冠军

巴西5次,意大利4次,德国3次,乌拉圭2次,阿根廷2次,法国1次,英格兰1次

2010年南非世界杯官方主题歌,索马里裔歌手柯南(KNaan)创作并演唱的《旗帜飘扬(Wavin Flag)》

style="font-size: 18px;font-weight: bold;border-left: 4px solid #a10d00;margin: 10px 0px 15px 0px;padding: 10px 0 10px 20px;background: #f1dada;">杜加里现在在那里效力?

今天在MSN的法文网站上看见一篇文章,介绍了98年世界杯冠军和00年欧洲杯冠军这两支法国队中总共26名队员的现状。我在这儿翻译一下(外加一点自己对每个队员的评论),给中国的法国球迷提供一些他们偶像的信息吧。今天先介绍已经退役的15名队员的情况。

FABIEN BARTHEZ (法比安.巴特兹)

35岁,87次出场,0个入球

最后一次为法国队出场:2006年7月9日,世界杯决赛对意大利队(120分钟1:1,点球3:5)

刚刚退役,赋闲在家。巴特兹本来还想在家乡的图卢兹再效力一两个赛季,但是图卢兹队并不领情,他们更倾向于使用年轻队员。

评论:既会飞身扑救,又会端马桶的守门员,金手套与黄油手的混合体。

LAURENT BLANC (洛朗.布兰科)

40岁,97次出场,16个入球

最后一次为法国队出场:2000年9月2日,友谊赛对英格兰队(1:1)

已经拿到教练员证书,但还没有上岗。一直从事与足球有关的活动,10月份还参与组织了一个裁判日的活动。

评论:会防守,也会进球,还会通过亲吻巴特兹的光头给法国队带来好运。

ALAIN BOGHOSSIAN (阿兰.博格西安)

36岁,26次出场,2个入球

最后一次为法国队出场:2002年5月18日,友谊赛对比利时队(1:2)

在队中人缘很好,善于逗大家开心,最后因伤无奈退役。与布兰科同期教练员班毕业,也同样还没有上岗。

评论:重要的替补队员,经常在领先时登场加强防守。另外印象深刻的是稀少的头发。

LIONEL CHARBONNIER (里奥奈尔.夏波尼尔)

40岁,1次出场,0个入球

最后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为法国队出场:1997年6月11日,友谊赛对意大利队(2:2)

98年世界杯上的第三门将。退役后热衷于养马,并执教业余球队桑斯队。

评论:场上场下的样子都不知道,但他是世界冠军。

MARCEL DESAILLY (马塞尔.徳塞利)

38岁,116次出场,3个入球

最后一次为法国队出场:2004年6月17日,欧洲杯对克罗地亚队(2:2)

在卡塔尔踢了一段时间后,回到了法国,当起了著名的有线电视台Canal+的评论顾问。

评论:曾经的后防定海神针,但毕竟岁月不饶人,最后在欧洲杯上并不体面地结束了自己的蓝军生涯。

DIDIER DESCHAMPS (迪迪埃.徳尚)

38岁,103次出场,4个入球

最后一次为法国队出场:2000年9月2日,友谊赛对英格兰队(1:1)

以队长身份获得了世界杯和欧洲杯,还获得过欧洲冠军杯,为数不多的大满贯球员。现在是尤文图斯队的主教练。

评论:天生的领袖,口才也不错。“(98年世界杯上的法国)球迷穿着黑西装来,感觉他们不是来看球的,而是来参加葬礼的。”这是他抱怨球迷不够热情的名言。

YOURI DJORKAEFF (尤里.徳约卡夫)

38岁,82次出场,28个入球

最后一次为法国队出场:2002年6月11日,世界杯对丹麦队(0:2)

绰号“眼镜蛇”的徳约卡夫刚刚从美国大联盟的纽约红牛队退役。他说他还会呆在足球圈内,但他的目标不是教练员,而是俱乐部主席。

评论:亚美尼亚后裔,智力、技术出众,经常有神来之笔,还记得那记零角度倒勾破门吗?

CHRISTOPHE DUGARRY (克里斯托夫.杜加里)

34岁,55次出场,8个入球

最后一次为法国队出场:2002年6月11日,世界杯对丹麦队(0:2)

也在卡塔尔踢了一阵,今年夏天刚刚加入Canal+的评论顾问队伍。

评论:齐达内的密友,技术不错,但是有时会跟不上节奏。

STEPHANE GUIVARC'H (斯特凡.吉瓦什)

36岁,14次出场,1个入球

最后一次为法国队出场:1999年11月13日,友谊赛对克罗地亚队(3:0)

在自己刚出道时的俱乐部甘冈队度过了自己职业生涯的最后一个赛季,现在赋闲在家。

评论:世界杯上表现得比较水,但是我觉得那不是他的真实水平,不然雅凯也不会用他,他也不会获得法甲、欧洲联盟杯的最佳射手,法甲、苏超冠军。

CHRISTIAN KAREMBEU (克里斯坦.卡伦布)

35岁,53次出场,1个入球

最后一次为法国队出场:2002年3月27日,友谊赛对苏格兰队(5:0)

曾经经营过服装工厂(曾经是他所效力的球队,日内瓦队的装备供应商)。现在受聘于法国国家电视台,作为法国联赛杯的评论顾问。

评论:野兽。

BERNARD LAMA (贝尔纳.拉马)

43岁,44次出场,0个入球

最后一次为法国队出场:2000年9月2日,友谊赛对英格兰队(1:1)

刚刚成为肯尼亚队的主教练,国际足联就对肯尼亚开始了制裁。拉马现在还在等待制裁结束,好开始他的工作。

评论:当年的第二门将,说实话要比巴特兹稳健。最后与布兰科和徳尚一同退出国家队。

FRANK LEBOEUF (弗兰克.勒伯夫)

38岁,50次出场,4个入球

最后一次为法国队出场:2002年6月6日,世界杯对乌拉圭队(0:0)

这个有名的秃子今年夏天正式成为法国M6电视台的足球评论员,他的搭档是同样有名的Thierry Rolland(蒂埃里.罗朗)。

评论:是个好人。但是02年世界杯上由他领衔的后防线的表现证明他的最佳定位是替补。

BIXENTE LIZARAZU (比森特.利扎拉祖)

36岁,97次出场,2个入球

最后一次为法国队出场:2004年6月25日,欧洲杯对希腊队(0:1)

在从拜仁慕尼黑退役后,开始了在法国电台评球的工作。

评论:我觉得他完全还可以再踢上几年,没看人家马尔蒂尼还在踢吗?

EMMANUEL PETIT (埃马纽埃尔.佩蒂特)

36岁,63次出场,6个入球

最后一次为法国队出场:2003年2月12日,友谊赛对捷克队(0:2)

因伤退役。佩蒂特射入了98年世界杯决赛对巴西的最后一个进球,这同时也是法国国家队历史上的第1000粒进球。由于曾经在英格兰效力多年,现在法国有线电视网络TPS参与英超的评论与分析工作。

评论:佩蒂特会被法国足球永远记住的,不光光是因为他进了具有历史意义的球。

ZINEDINE ZIDANE (齐内丁.齐达内)

34岁,108次出场,31个入球

最后一次为法国队出场:2006年7月9日,世界杯决赛对意大利队(120分钟1:1,点球3:5)

世界杯之后齐达内还是那么有名,不光是因为那记“头顶”,还有一些慈善和商业活动,比如作为达能的代言人去了孟加拉国并与获得者见面。他手里还有不少商业合同,同时他在今年夏天也加盟了Canal+。

评论:请注意,MSN没有提到齐达内的绯闻,其实法国的主流媒体都没有报道。齐达内是神,不管他的绯闻是真是假。

评论(0)┆引用┆阅读(24)┆圈子┆打印

文章评论

以下网友留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发表评论

称 呼:

主 页:

验证码: 图案:

内 容:

发表评论

世界杯你有什么感想?

换个角度看世界杯

我懂球吗?那看和谁比了,如果和那些能从中挣票子的如健翔,大眼以及张路相比,我是个球盲;如果和那些就知道看帅哥的女士们相比,我也可算“专家”了。我是球迷么?不是,虽然也看了不少球赛,但我绝不会因为任何一场重要的比赛半夜两点多去看球,这是我雷打不动的睡眠时间。现在世界杯挺热闹的,我也凑个趣,在这里谈谈世界杯。因为我水平不行,无法谈球场上的排兵布阵,那你可以去看张路怎麽说。我就只能从一个非专业的,社会的角度来侃侃世界杯,也许这个角度谈的人还不太多。因为是闲侃,您对我的观点也别太当回事儿,您要是太义愤填膺了,损害了健康,那我可对不住你了。

朝鲜是一只水平较差的球队,在世界杯上的表现我认为对得起观众。第一场比赛专注于守,体现了朝鲜队顽强的一面,以至于巴西也有点束手无策。第二场比赛立足于争胜,结果被葡萄牙打成了筛子,大门七次被洞穿。这个结果我们的球评家们很快乐,他告诉我们朝鲜是如何的自不量力了,还敢和葡萄牙对攻;精神作用如何的不济了等等。看到这些“精彩”、“专业”的评论,我倒是想说说一个现象,中国足球很糟糕,我们的球评家们在评论世界杯时,都不忘时不时的回头踹几脚中国足球。中国足球臭,体制不行,球员不行,教练不行,俱乐部不行,全民基础不行,社会环境不行,总之是都不行,都被骂。

但是中国足球有一样不但行,而且万众敬仰,那就是评球的这帮子人。他们指点足球,激扬文字,骂这骂那,振臂一呼,粉丝云集。好像中国足球要是都听这些评球的,不要说进军世界杯了,恐怕现在也是三星,四星了。真的是这样吗?这些评球的走红,是因为真的水平高,还是其他原因?我看是其他原因。我们可以从整个中国社会的角度看这个问题。中国的状况和中国足球一样,大家也觉得是方方面面的烂,但就是那些搞评论的特高明,在这里那些球评家已经化身为时评家或者公共知识分子了,这些人的形象都是光芒万丈,大义凛然,粉丝遍及天下,牛啊!而且基本上都是他们批评别人,自己却老虎屁股摸不得,我也曾大着胆子批评一下,结果公共知识分子的粉丝们就用大帽子、污言秽语以及唾沫星子把我给灭了。我就奇怪,为什麽那些干事的都是些笨蛋,而聪明人不干事,都跑去干评论了,而且相当多的评论就是骂人,经过他们的口,我们就知道中国除了黑暗就是黑暗,除了烂就是烂,下面的句式通用:现在的中国就是“当今世界”(或“几千年来”)最“……”。省略号中可用任何贬义词或者骂娘的话代替。这是一种理性的,解决问题的评论吗?中国的将来是干出来的,还是骂出来的?对社会的骂现在只是一种姿态,一种秀,也只有这种姿态才是当下绝对的政治正确,也只有这样,才能吸引人。但当这些评论是错误的时候,他的危害就大了。我们今天的很多大“公共”们,连起码的逻辑能力都不具备,他不是害了粉丝和国家了吗?好了,回到世界杯上的朝鲜,那些球评家们说朝鲜自不量力时,是否意识到自己已经和自己打架了,当年中国的一次世界杯预选赛中,中国的最后一场只有打胜才有可能出线,结果中国的教练提出“保平争胜”,结果球评家们不干了,还保什麽平,应该全力争胜。今天,朝鲜来到世界杯,固然实力不济,但是他们想不想出线,想不想拼一下,不言而喻,对巴西已经输了,对葡萄牙再输的话,出线就很渺茫了,因此朝鲜攻出去是人之常情,我就是不懂球我也能理解,我觉得这种状况下,输七个球比龟缩在自己的半场输一个球更光彩。我们的球评家们怎麽忽然就不能理解了,就得意的开始嘲笑了,你们的嘲笑让我觉得中国足球烂是全方位的,也包括评球的。

法国的世界杯之旅已经成了世界的笑柄了,这是法国人自己说的。我看即使当年中国队的世界杯之旅够臭,但是也好过这一次的法国队。在法国队最后一场比赛中,我们的解说员感慨世界杯之后即将接任教练的布兰科要面对一个烂摊子,语气中有替布兰科担忧的意思。错了,布兰科绝对是个幸运儿。接手一个烂摊子好还是接手雅凯留下的冠军球队好呢?大家稍微一想就知道,绝对是一个烂摊子好。法国已经够烂了,还能烂到哪去?低谷的球队最多在低谷徘徊,这时稍微有点好的条件就反弹了,到时候布兰科就可能成为一个拯救者,一个新的英雄。而接手雅凯的球队,你干的再好也好不过雅凯,而且你的胜利大家也会归功于雅凯。想想中国球队,每次大的失败后换了教练,都会触底反弹,也是这个道理。因此,恭喜你,布兰科。另外说一下,法国走人很明显是输在精神上,那些为嘲笑朝鲜队而嘲笑精神作用的评论者们,是不是也应该看到这一点。

英格兰又一次提前走了,当他们自己和粉丝不停地谈论兰帕德的那个已进的未进球时,我提议你们应该感谢那个裁判。也就是那个错误的判决把你们已经掉到地上的脸面又捡了起来。整场比赛德国赢球是必然的,也是合理的,英格兰后卫像梦游一样,被德国的中前场不停地戏耍,前锋鲁尼就像千辛万苦赶到奥运赛场的刘长春一样,比赛还没开始就已经耗尽了力气,跑不动也拿不住球,射门基本像个业余的。这样的英格兰不输才怪呢。而德国的年轻队员却朝气蓬勃,攻防有序,他们进四个球算少了。天助英格兰,那个裁判及时的挽救了他们,让他们输球不输阵。也许有人说,那个球要算进了,局面就可能改变了,做梦去吧,连英格兰球迷都说自己球队确实踢得不如对方,还是面对现实吧。

世界杯上裁判的误判使英格兰和墨西哥成了受害者,各位评论家们都说要引进电子技术帮助裁判判断进球是否有效。这一次舆论力量如此之大,以至于布拉特也松口了。千万别,我不懂球,但是从社会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不能引进电子设备,它会让足球失去它的一部分魅力。试问,英格兰夺冠的那场比赛,为什麽至今人们仍津津乐道,就是因为那个不知进了没有的进球。如果当时电子设备消灭了这个争议,现在谁还会记得那场球。当年英阿大战时,马拉多纳的上帝之手和后面天才表演才后让我们感受到一个丰满立体的马拉多纳,如果“上帝之手”没了,马拉多纳的形象就单一了,足坛也就少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没有话题的运动是缺乏吸引力的运动。就像我上面所说的,这种错判对受害者而言也是有好处的,如果输了,那我可以用委屈来抚平我的伤痛;如果赢了,那就会使我的胜利更加的辉煌。引进电子设备固然会使误判减少,但是它也会减少足球的魅力,减少足坛的佳话。比如,我想一个非常努力,却被吹掉了一个进球的兰帕德,比进了一个球的兰帕德更让我们同情、关注和谈论。这一次的英德比赛,因为这个误判会使人们以后经常谈论这场比赛,如果没有这次误判,这场比赛算个屁。引进设备帮助裁判,比赛更公正了,但足球运动会受伤害。因此,我但愿国际足联能顶得住这次媒体冲击。

C罗,这是一个古怪的名字,它应该算是汉语,但是又包含了英文字母,而且这不是正规的使用汉语的人名翻译,这是不是说汉语的包容性也非常大。想想我们汉语中,已经有了全英文的东西,比如DVD,它堂而皇之的出现在汉语中,以至于我想用汉字来代替它,却找不到合适的汉字。这和NBA、CCTV不同,我完全可以用汉字来代替他们。汉字的未来我不知道,有人骂它,要汉语字母化,据说中国的思维不行是因为我们是象形字;有人夸它,甚至让我们重新使用繁体字。不知道为什麽我们总是好走极端。不过,汉语里以后像DVD,C罗之类的也许多起来?

中国足球挨了不少的骂,不骂不足以激起民愤,而且大部分的骂都是建立在中国足球不能参加世界杯的基础上。我的疑惑是,我们为什麽一定要参加世界杯?那些中国的评论员们不是说体育比赛不要太注重成绩吗?奥运会上我们金牌第一,评论员们不是很强调这一点吗?还不停地告诉我们洋人就不注重金牌的数量,重要的是参与和娱乐,这乃先进思想,我们太在乎输赢,太想拿金牌,输了就受不了,这是落后思想。那为什麽到足球上评论家们的口风就变了,就非要我们参加世界杯,就非骂个不停,我们自己搞搞联赛玩玩不就行了?评论家们,你们到底有没有个正性儿?老这样谁还敢相信你们的话?

现在八强已经产生了,因为有贝利那样的专业人士的专业预测,我这个业余的也斗胆预测一下四强:阿根廷可以战胜德国,因为德国的防线也有问题,就是英格兰那些低迷的攻击线也可以刺穿德国队,阿根廷不缺利剑,而且后防也好於英格兰,还有“德米凯利斯定律”保驾护航,复仇也让阿根廷更提劲,德国队算是走到头了;荷兰队战胜巴西队,巴西是一个奇怪的球队,它总是莫名其妙的倒下,九零年他们莫名其妙的败在阿根廷脚下,上一届莫名其妙的倒在法国队脚下,这一次荷兰完全有可能战胜它,其实从我的心里我一直不喜欢巴西队,因为它是足坛一霸,我希望荷兰能够进一步,因为它是唯一一个拿不了世界杯冠军的强队,我很同情它;西班牙胜巴拉圭,没什麽可说的;乌拉圭胜加纳,和亚洲球队一样,非洲球队的好日子总是回到头的。结果让我们拭目以待吧。(完)

球对本届世界杯的感想(原创哦)100字以上

换个角度看世界杯

曹豫生/文

我懂球吗?那看和谁比了,如果和那些能从中挣票子的如健翔,大眼以及张路相比,我是个球盲;如果和那些就知道看帅哥的女士们相比,我也可算“专家”了。我是球迷么?不是,虽然也看了不少球赛,但我绝不会因为任何一场重要的比赛半夜两点多去看球,这是我雷打不动的睡眠时间。现在世界杯挺热闹的,我也凑个趣,在这里谈谈世界杯。因为我水平不行,无法谈球场上的排兵布阵,那你可以去看张路怎麽说。我就只能从一个非专业的,社会的角度来侃侃世界杯,也许这个角度谈的人还不太多。因为是闲侃,您对我的观点也别太当回事儿,您要是太义愤填膺了,损害了健康,那我可对不住你了。

朝鲜是一只水平较差的球队,在世界杯上的表现我认为对得起观众。第一场比赛专注于守,体现了朝鲜队顽强的一面,以至于巴西也有点束手无策。第二场比赛立足于争胜,结果被葡萄牙打成了筛子,大门七次被洞穿。这个结果我们的球评家们很快乐,他告诉我们朝鲜是如何的自不量力了,还敢和葡萄牙对攻;精神作用如何的不济了等等。看到这些“精彩”、“专业”的评论,我倒是想说说一个现象,中国足球很糟糕,我们的球评家们在评论世界杯时,都不忘时不时的回头踹几脚中国足球。中国足球臭,体制不行,球员不行,教练不行,俱乐部不行,全民基础不行,社会环境不行,总之是都不行,都被骂。

但是中国足球有一样不但行,而且万众敬仰,那就是评球的这帮子人。他们指点足球,激扬文字,骂这骂那,振臂一呼,粉丝云集。好像中国足球要是都听这些评球的,不要说进军世界杯了,恐怕现在也是三星,四星了。真的是这样吗?这些评球的走红,是因为真的水平高,还是其他原因?我看是其他原因。我们可以从整个中国社会的角度看这个问题。中国的状况和中国足球一样,大家也觉得是方方面面的烂,但就是那些搞评论的特高明,在这里那些球评家已经化身为时评家或者公共知识分子了,这些人的形象都是光芒万丈,大义凛然,粉丝遍及天下,牛啊!而且基本上都是他们批评别人,自己却老虎屁股摸不得,我也曾大着胆子批评一下,结果公共知识分子的粉丝们就用大帽子、污言秽语以及唾沫星子把我给灭了。我就奇怪,为什麽那些干事的都是些笨蛋,而聪明人不干事,都跑去干评论了,而且相当多的评论就是骂人,经过他们的口,我们就知道中国除了黑暗就是黑暗,除了烂就是烂,下面的句式通用:现在的中国就是“当今世界”(或“几千年来”)最“……”。省略号中可用任何贬义词或者骂娘的话代替。这是一种理性的,解决问题的评论吗?中国的将来是干出来的,还是骂出来的?对社会的骂现在只是一种姿态,一种秀,也只有这种姿态才是当下绝对的政治正确,也只有这样,才能吸引人。但当这些评论是错误的时候,他的危害就大了。我们今天的很多大“公共”们,连起码的逻辑能力都不具备,他不是害了粉丝和国家了吗?好了,回到世界杯上的朝鲜,那些球评家们说朝鲜自不量力时,是否意识到自己已经和自己打架了,当年中国的一次世界杯预选赛中,中国的最后一场只有打胜才有可能出线,结果中国的教练提出“保平争胜”,结果球评家们不干了,还保什麽平,应该全力争胜。今天,朝鲜来到世界杯,固然实力不济,但是他们想不想出线,想不想拼一下,不言而喻,对巴西已经输了,对葡萄牙再输的话,出线就很渺茫了,因此朝鲜攻出去是人之常情,我就是不懂球我也能理解,我觉得这种状况下,输七个球比龟缩在自己的半场输一个球更光彩。我们的球评家们怎麽忽然就不能理解了,就得意的开始嘲笑了,你们的嘲笑让我觉得中国足球烂是全方位的,也包括评球的。

法国的世界杯之旅已经成了世界的笑柄了,这是法国人自己说的。我看即使当年中国队的世界杯之旅够臭,但是也好过这一次的法国队。在法国队最后一场比赛中,我们的解说员感慨世界杯之后即将接任教练的布兰科要面对一个烂摊子,语气中有替布兰科担忧的意思。错了,布兰科绝对是个幸运儿。接手一个烂摊子好还是接手雅凯留下的冠军球队好呢?大家稍微一想就知道,绝对是一个烂摊子好。法国已经够烂了,还能烂到哪去?低谷的球队最多在低谷徘徊,这时稍微有点好的条件就反弹了,到时候布兰科就可能成为一个拯救者,一个新的英雄。而接手雅凯的球队,你干的再好也好不过雅凯,而且你的胜利大家也会归功于雅凯。想想中国球队,每次大的失败后换了教练,都会触底反弹,也是这个道理。因此,恭喜你,布兰科。另外说一下,法国走人很明显是输在精神上,那些为嘲笑朝鲜队而嘲笑精神作用的评论者们,是不是也应该看到这一点。

英格兰又一次提前走了,当他们自己和粉丝不停地谈论兰帕德的那个已进的未进球时,我提议你们应该感谢那个裁判。也就是那个错误的判决把你们已经掉到地上的脸面又捡了起来。整场比赛德国赢球是必然的,也是合理的,英格兰后卫像梦游一样,被德国的中前场不停地戏耍,前锋鲁尼就像千辛万苦赶到奥运赛场的刘长春一样,比赛还没开始就已经耗尽了力气,跑不动也拿不住球,射门基本像个业余的。这样的英格兰不输才怪呢。而德国的年轻队员却朝气蓬勃,攻防有序,他们进四个球算少了。天助英格兰,那个裁判及时的挽救了他们,让他们输球不输阵。也许有人说,那个球要算进了,局面就可能改变了,做梦去吧,连英格兰球迷都说自己球队确实踢得不如对方,还是面对现实吧。

世界杯上裁判的误判使英格兰和墨西哥成了受害者,各位评论家们都说要引进电子技术帮助裁判判断进球是否有效。这一次舆论力量如此之大,以至于布拉特也松口了。千万别,我不懂球,但是从社会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不能引进电子设备,它会让足球失去它的一部分魅力。试问,英格兰夺冠的那场比赛,为什麽至今人们仍津津乐道,就是因为那个不知进了没有的进球。如果当时电子设备消灭了这个争议,现在谁还会记得那场球。当年英阿大战时,马拉多纳的上帝之手和后面天才表演才后让我们感受到一个丰满立体的马拉多纳,如果“上帝之手”没了,马拉多纳的形象就单一了,足坛也就少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没有话题的运动是缺乏吸引力的运动。就像我上面所说的,这种错判对受害者而言也是有好处的,如果输了,那我可以用委屈来抚平我的伤痛;如果赢了,那就会使我的胜利更加的辉煌。引进电子设备固然会使误判减少,但是它也会减少足球的魅力,减少足坛的佳话。比如,我想一个非常努力,却被吹掉了一个进球的兰帕德,比进了一个球的兰帕德更让我们同情、关注和谈论。这一次的英德比赛,因为这个误判会使人们以后经常谈论这场比赛,如果没有这次误判,这场比赛算个屁。引进设备帮助裁判,比赛更公正了,但足球运动会受伤害。因此,我但愿国际足联能顶得住这次媒体冲击。

C罗,这是一个古怪的名字,它应该算是汉语,但是又包含了英文字母,而且这不是正规的使用汉语的人名翻译,这是不是说汉语的包容性也非常大。想想我们汉语中,已经有了全英文的东西,比如DVD,它堂而皇之的出现在汉语中,以至于我想用汉字来代替它,却找不到合适的汉字。这和NBA、CCTV不同,我完全可以用汉字来代替他们。汉字的未来我不知道,有人骂它,要汉语字母化,据说中国的思维不行是因为我们是象形字;有人夸它,甚至让我们重新使用繁体字。不知道为什麽我们总是好走极端。不过,汉语里以后像DVD,C罗之类的也许多起来?

中国足球挨了不少的骂,不骂不足以激起民愤,而且大部分的骂都是建立在中国足球不能参加世界杯的基础上。我的疑惑是,我们为什麽一定要参加世界杯?那些中国的评论员们不是说体育比赛不要太注重成绩吗?奥运会上我们金牌第一,评论员们不是很强调这一点吗?还不停地告诉我们洋人就不注重金牌的数量,重要的是参与和娱乐,这乃先进思想,我们太在乎输赢,太想拿金牌,输了就受不了,这是落后思想。那为什麽到足球上评论家们的口风就变了,就非要我们参加世界杯,就非骂个不停,我们自己搞搞联赛玩玩不就行了?评论家们,你们到底有没有个正性儿?老这样谁还敢相信你们的话?

现在八强已经产生了,因为有贝利那样的专业人士的专业预测,我这个业余的也斗胆预测一下四强:阿根廷可以战胜德国,因为德国的防线也有问题,就是英格兰那些低迷的攻击线也可以刺穿德国队,阿根廷不缺利剑,而且后防也好於英格兰,还有“德米凯利斯定律”保驾护航,复仇也让阿根廷更提劲,德国队算是走到头了;荷兰队战胜巴西队,巴西是一个奇怪的球队,它总是莫名其妙的倒下,九零年他们莫名其妙的败在阿根廷脚下,上一届莫名其妙的倒在法国队脚下,这一次荷兰完全有可能战胜它,其实从我的心里我一直不喜欢巴西队,因为它是足坛一霸,我希望荷兰能够进一步,因为它是唯一一个拿不了世界杯冠军的强队,我很同情它;西班牙胜巴拉圭,没什麽可说的;乌拉圭胜加纳,和亚洲球队一样,非洲球队的好日子总是回到头的。结果让我们拭目以待吧。(完)

张路张指导解说世界杯比赛吗?

没有张路指导

有 孙正平.刘建宏、贺炜、段暄。

小组赛阶段的解说已经全部敲定,淘汰赛阶段暂无。以下均为当地时间:

6月11日

约翰内斯堡 16:00 南非-墨西哥 刘建宏

开普敦 20:30 乌拉圭-法国 贺炜

6月12日

伊丽莎白港 13:30 韩国-希腊 段暄

约翰内斯堡 16:00 阿根廷-尼日利亚 刘建宏

勒斯腾堡 20:30 英格兰-美国 段暄

6月13日

波罗瓜尼 13:30 阿尔及利亚-斯洛文尼亚 刘建宏

比勒陀利亚 16:00 塞尔维亚-加纳 段暄

德班 20:30 德国-澳大利亚 贺炜

6月14日

约翰内斯堡 13:30 荷兰-丹麦 刘建宏

布隆方丹 16:00 日本-喀麦隆 贺炜

开普敦 20:30 意大利-巴拉圭 段暄

6月15日

勒斯腾堡 13:30 新西兰-斯洛伐克 刘建宏

伊丽莎白港 16:00 科特迪瓦-葡萄牙 刘建宏

约翰内斯堡 20:30 巴西-朝鲜 贺炜

6月16日

内尔斯普雷特 13:30 洪都拉斯-智利 刘建宏

德班 16:00 西班牙-瑞士 段暄

比勒陀利亚 20:30 南非-乌拉圭 贺炜

6月17日

约翰内斯堡 13:30 阿根廷-韩国 刘建宏

布隆方丹 16:00 希腊-尼日利亚 贺炜

波罗瓜尼 20:30 法国-墨西哥 贺炜

6月18日

伊丽莎白港 13:30 德国-塞尔维亚 段暄

约翰内斯堡 16:00 斯洛文尼亚-美国 贺炜

开普敦 20:30 英格兰-阿尔及利亚 刘建宏

6月19日

德班 13:30 荷兰-日本 段暄

勒斯腾堡 16:00 加纳-澳大利亚 贺炜

比勒陀利亚 20:30 喀麦隆-丹麦 刘建宏

6月20日

布隆方丹 13:30 斯洛伐克-巴拉圭 段暄

内尔斯普雷特 16:00 意大利-新西兰 贺炜

约翰内斯堡 20:30 巴西-科特迪瓦 段暄

6月21日

开普敦 13:30 葡萄牙-朝鲜 刘建宏

伊丽莎白港 16:00 智利-瑞士 贺炜

约翰内斯堡 20:30 西班牙-洪都拉斯 段暄

6月22日

勒斯腾堡 16:00 墨西哥-乌拉圭 段暄

布隆方丹 16:00 法国-南非 刘建宏

德班 20:30 尼日利亚-韩国 申方剑

波罗瓜尼 20:30 希腊-阿根廷 贺炜

6月23日

伊丽莎白港 16:00 斯洛文尼亚-英格兰 贺炜

比勒陀利亚 16:00 美国-阿尔及利亚 刘建宏

约翰内斯堡 20:30 加纳-德国 段暄

内尔斯普雷特 20:30 澳大利亚-塞尔维亚 贺炜

6月24日

约翰内斯堡 16:00 斯洛伐克-意大利 贺炜

波罗瓜尼 16:00 巴拉圭-新西兰 刘建宏

勒斯腾堡 20:30 丹麦-日本 申方剑

开普敦 20:30 喀麦隆-荷兰 段暄

6月25日

德班 16:00 葡萄牙-巴西 贺炜

内尔斯普雷特 16:00 朝鲜-科特迪瓦 段暄

比勒陀利亚 20:30 智利-西班牙 刘建宏

布隆方丹 20:30 瑞士-洪都拉斯 段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