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队底板45陈梦-陈梦国家队教练是谁

tamoadmin

1.中国有哪些运动员打乒乓球

2.乒乓横版重量多少好打?为什么?

3.日本的乒乓球技术跟中国到底有多大的差距?

4.中国乒乓球有哪些体育明星

中国有哪些运动员打乒乓球

国家队底板45陈梦-陈梦国家队教练是谁

1、王励勤

王励勤6岁开始打球,13岁进上海队,15岁入选国家二队,1996年进国家队。王励勤是右手横拍球员,他性格内向,在场上单兵作战能力强。王励勤擅长两面弧圈结合快攻打法,弧圈球技术属世界一流水平,技术全面,没有明显弱点,唯一不足是反手相持时没有太多的旋转,是当今优秀运动员的典型代表。

2、马琳

右手直握球拍,正手极具杀伤力的暴冲弧圈结合直拍横打,器材配置为底板:YASAKA马琳碳 正手套胶:红双喜 天极2 反手套胶:蝴蝶 大巴。

3、王皓

王皓右手直握球拍,快攻结合弧圈打法。技术全面,打法稳中带凶,正拉、抢攻意识强。作为直板选手,他的反手直拍横打技术已经日臻完善、运用娴熟,有很强的杀伤力。2007年男子世界杯首次夺得单打世界冠军。

4、张怡宁

右手横握球拍,两面反胶。弧圈结合快攻打法。

5、牛剑锋

右手横握球拍,两面弧圈打法。

6、王楠

左手横握球拍,弧圈球结合快攻打法。她的心理素质好,情绪稳定,处理球恰到好处,善于调节击球的节奏。抢拉弧圈球旋转强,落点好,快攻有章法。所使用的球拍底板是TSP型,海绵胶皮正反两面是天津729型。

7、郭跃

左手横握球拍弧圈结合快攻打法。

8、郭焱

右手横握球拍,快攻结。

乒乓横版重量多少好打?为什么?

许多球友常常打球,对于球台、球板都很熟悉,可是具体说到自己的球拍多么重,最适合多么重的,还真的可能不了解不知道。也许对此有了一定思考和认识,就会对自己的乒乓运动更有好处。

一般情况而言,常见的标准乒乓球拍,是90-95g横拍,85-90g直拍,在这个区间基本都有;那么使用多么重的合适,还要因人而异,自己感觉和使用习惯也很重要。

我们说乒乓球拍的重量分为底板的重量、套胶的重量,两者重量之和是球拍的重量。所以,我们说的自己使用的球拍多么重,是底板和两面套胶的总重量;要想调整自己打球球拍的总重量,可以从球拍、胶皮两者之间一方或者两方来考虑或处理。

根据我们多年的打球经历,知道一般来说重一点的底板手感更扎实,击球力量也更大;而轻一点的底板能更快的挥拍,转换更快,回合球的衔接更流畅;在相同厚度的情况下,越重的底板木质压缩程度越高,使得底劲更足,发力的限度也更高;而相同厚度的底板,越轻会使球板越容易打透,合适力量较小的选手,底板的重量适合力量较小的选手。

那么,我们所熟知或崇拜的球星都是使用多么重的底板,又是如何认识的呢,这对我们也会有所启发。

当今世界排名第一的美女球员陈梦,曾经表示,喜欢轻一点的底板,大约在86克左右,这样回合球的衔接很流畅。

而被称为“球台艺术家”的许昕,则是这样说,我的底板是86克左右,我自身的力量比较大,力量小的人可以选择稍微轻一些的底板。我感觉自己有能力拿重点的拍子,因为重的底板力量和底劲更足一些,也更容易得分。

那么刚刚强势回归,获得国际乒联职业巡回赛总决赛冠军的樊振东也曾经表示,在选择乒乓球拍方面,对重量稍微有点要求,重量可能要在90克左右。

更厉害的是王励勤,他是当年中国乒乓球队力量最大的,他说,对于底板重量有要求,我相对喜欢重一点的,具体大概在95克左右。

而对于重在防守的球员,和进攻型选手应该明显不同,国家队美女选手范瑛表示,重量方面我喜欢打86克到88克之间的底板,打削球就需要转换快一些。

打球时间长了,对于球拍的弹性、重量及其他特点,球友们都会有自己的体会和认识,总起来说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选择和使用乒乓球拍时,切实结合自己的打法和技术特点,考虑到自己的运动习惯,就会找到更适合自己的球拍。

横拍底板90克比较合适,直拍85克比较合适,如果重了,反应会慢,手腕负担比较大,如果轻了底劲会不足,个人感觉。

本人用80克左右的拍子,直板横打要求运动者有拧打的动作,拍子过重会伤及手腕,而且不灵活。个人感受,仅供参考。

球拍的重量因人而已,舒服就好。我的建议是偏轻点,减少伤痛可以多玩几年。用不同的胶皮可以调整重量。

乒乓球底板重量和你的力量大小有关。如果你力量大,可以选择90-95克乒乓球底板,能发挥自己力量大的优势。如果你力量小,可以选择85-90克底板,可以弥补自己力量不足。

横板轻一点,底板约93为好

关于这个问题,这需要你自己去试。横拍我认为在100到180克以内比较好。横拍跟直拍差不多。不重的球拍灵活重的球拍攻击力大。卖拍子的时候最好不要在网上买,尤其是第一次。可以到实体店里面先感受一下各种球拍的重量,感觉哪个适合自己。

日本的乒乓球技术跟中国到底有多大的差距?

说起乒乓球,我们中国人应该都会感到很自豪,因为中国在乒乓球这项体育运动中绝对是世界舞台上领头的存在,在世界上,所有国家听到对手是中国时,都会感到后背发凉,中国乒乓球可以说垄断了世界市场,以至于在一次双打中,日本选手水谷隼打赢了一小局都觉得自己厉害的不行。

但是话说回来,日本在世界上的乒乓球领域也算是比较强了,基本每次比赛,中国包揽冠亚军,季军就是日本,日本的爆发还是比较强的,但是相对于中国的强大来说,日本还是不值一提的。

在中国乒乓球队里有这么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对战其他国选手尤其是日本选手时,一定不可以零封,要适当的让上几个球,因为两国之间的关系要适当的调节,不能够让对手太丢脸,像福原爱,水谷隼等与中国比赛时,都会感受到中国乒乓球队的关爱。

在中国乒乓球协会主席刘国梁的看法中,日本队是一个实力十分强大的对手,因为中国队每次跟日本队交手都能感觉到他们进步,可是他们也是中国队成长的绊脚石,以其为基准,把日本与中国队的实力拉的更大,才能更好的打击他们。

依照刘国梁的说法,中国队正在朝着向世界中心的方向发展,在篮球足球领域我们没有话语权,但是乒乓球领域,我们一定要有绝对的话语权,乒乓球领域一定得中国说了算。

虽然日本队的实力有所提升,但是对于强大的中国队来说,依旧是不至于威胁的存在。

中国乒乓球有哪些体育明星

人物简介

姓名:张怡宁(Zhang Yi'ning)

籍贯:北京

性别:女

生日:1981年10月5日

身高:171cm

体重:54kg

项目:乒乓球(中国国球)

打法:右手横握球拍,两面反胶。弧圈结合快攻打法

底板:蝴蝶牌张怡宁

胶皮:正手环球999,反手Yasaka

性格:沉稳内向

现在教练:李隼

最崇拜的运动员:邓亚萍、瓦尔德内尔

最难忘的一场比赛:八运会团体比赛决赛第一场胜杨影

打球经历:5岁打球,1991年进北京队,1993年进国家队

世界排名:仍保持着世界第一的地位

2008年北京奥运会女子单打冠军

回首往昔

张怡宁头发短短的,眼睛大大的,眉毛浓浓的,总冷着一张脸---简直酷毙了。张怡宁打球,干脆利落。15岁刚出道,便在名将云集的八运会上不折不扣地扮演了一回“名将杀手”,将李菊、乔红、齐宝华一干明星齐刷刷斩于拍下,一鸣惊人;1999年,初次参加国际大赛的她,又拿了45届世乒赛女单亚军,实在不是一个简单的女孩子。电话里约她采访,她的声音也是那么清脆干净,绝不拖泥带水;见了面,才发现假小子似的她笑起来竟如孩子般天真,有一口雪白的牙齿,像亦舒笔下的人物。

“我属于比较顺的那种。”张怡宁老练地说,依旧掩不住眼神里的那抹稚气。 东单童年的张怡宁好动且淘气,看了电视剧“排球女将”就天天扑拉着自各儿的气球,学小鹿纯子练习“晴空霹雳”。望女成凤的妈妈王凤英见她如此活泼,便带她报了不少业余兴趣培训班。开始是舞蹈,可小张怡宁似乎对站姿、手位练习什么的并不感兴趣,没两天便退了班;接着是武术,但老师说她个子太小,年龄也不够,于是再次退出;然后又是游泳,这回张怡宁倒乐意,高兴得“如鱼得水”,然而先天条件的限制---肩太靠前---却又使她离开了游泳池。最后,喜爱乒乓球的舅舅把宁宁领到了北京东单业余体校乒乓球队。宁宁眼前仿佛“哗”一下出现了一片新天地,她爱上了乒乓球。 那是1987年,张怡宁5岁。乒乓球这个新奇的玩具牢牢吸引住了张怡宁。

非常值得庆幸的是,她在这方面特别有天赋---不是每个人都幸运到在5岁时就找准了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的。张怡宁绝对力量不大,但爆发力好,球感尤其不错。在舅舅的指导下,她把“游戏”玩得游刃有余,从中获得了极大的快乐和成就感。于是有一天,还是舅舅,他她领到了东城区业余体校教练的面前。初次见面,教练并未发觉这个瘦瘦小小的小丫头有些什么过人之处,反倒是因为已过了报名时间而不肯留下她。深深了解宁宁的舅舅急于想向教练证明,宁宁不是一般的孩子,竟举着宁宁的小手对教练说:“这孩子特坚强,特能吃苦。您看,这上面拉了道口子,她一点儿都没哭。” 也许是舅舅的诚意打动了教练,教练答应宁宁留下试训两天。没想到试训尚未结束,教练便悄悄跟宁宁说:“咱可就留在这儿,不去别地儿了啊。”

6岁半,宁宁上小学了,就是体校附近的铁路二小。宁宁家住陶然亭,每天早上6点30,都是爸爸张启源骑着那辆小三轮,从宣武骑到东城,送宁宁上学,风里来雨里去,从没间断过。“父母的态度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没有爸爸妈妈的坚持,我可能也打不到今天。” 世界亚军张怡宁如是说,眼里是深深的感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宁宁每天最盼望的,就是下午四点钟,放学的时刻。一下课,她就飞奔到体校训练,直到晚上六七点,才摇晃着回家,乐此不疲。那时在宁宁的眼里,东单是个挺可爱的地方。有乒乓球,还有一堆小伙伴。大家一块儿训练,一块儿淘气。

“干什么淘事儿都是我带头。”说这话时,宁宁带着三分得意。”那会儿我们体校跟东单公园离得特近,我们组6个人,每次休息的时候都偷偷溜到旁边公园玩去。也不走正门儿,**,爬假山吧,也是不走铺好的石板路,专门捡不好走的山石爬……给教练逮住了挨罚,别人打一下手心,我要打两下,因为都是我带的头。” 教练名叫赵建国,40多岁了,主抓张怡宁。在他手里,宁宁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9岁时张怡宁第一次代表东城区出战,赢了,拿了北京市冠军。说起来,这冠军还有一小半是哭回来的。宁宁一路过关斩将,闯进决赛,对手是平常打过的一位小伙伴,宁宁从来没输给她过。前两局两人打成了1比1,第三局打成了15比13,对方领先。宁宁一下子傻了,没想到知根知底的对手会突然变得这么厉害,自己竟拿她一点辙都没有,从来没打得这么辛苦过!越想越委屈的宁宁竟“哇”地一下痛哭起来,哭得好伤心。 这一招可是对手没料到的,分了神的她在泪眼盈盈的宁宁面前没能绷住那口气儿,输了。

什刹海.先农坛什刹海业余体校门前临街的玻璃橱窗,不少人路过时都会停驻片刻。上面是一张张人们熟悉的面孔:王涛、张津京、奎媛媛……不久之后,这里应该再添一位,当然就是张怡宁了。带她的教练叫王碧玲,是王涛的启蒙教练王西天的女儿。算起来,王涛似乎还应是张怡宁的师叔。王教练师出名门,身手不凡,在她手里的一年半,宁宁的反手技术长了一块。第一次参加比赛,就取得了个人第6,团体第4的成绩。然后是唐鑫森教练。唐教练是南方人,说一口好听的软软的普通话,可训练起来却绝不“心慈手软”。事业心极强的他,看到了宁宁的潜质,对她要求尤其严格。起初宁宁不大能接受,不过十一二岁的孩子到底开始懂事了,知道教练是为自己好,就还是很配合地完成教练布置下来的训练计划。配合的结果是进步。唐教练的心血没有白费,张怡宁偏慢的整体速率上去了,开始具备同高水平选手抗争的实力。 “什刹海四年,生活过得特别充实,老提着一口气。”那是一段积累的日子,为着将来的蓄时待发奠定了基础。

1994年底,张怡宁到了先农坛---北京市体工大队。在那里,张怡宁遇到了她乒乓生涯中最关键的人物---李隼。 “张怡宁是94年底进的北京二队。那时我在一队,一直听说有这么个小孩不错。95年全国少年比赛我看了一下,小孩儿球一般,但气质很好,输赢都不动声色。结果那回她把当时的全国少年冠军唐娜赢了,2比0。第一次打正式比赛就进了前8,还可以啊。这孩子身体条件一般,但手感很好……”

辉煌战绩

张怡宁5岁开始打球,1991年进入省队,1993年进入国家队,右手横握球拍,两面反胶,弧圈结合快攻打法。张怡宁球风硬朗,打法凶狠,已经取代王楠成为中国女子乒乓球的****。2004年雅典奥运会首夺女子双打(与王楠)冠军,并夺得女单冠军。2005年夺得第48届世乒赛女单冠军,实现世锦赛、奥运会和世界杯的大满贯。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她再次同队友一道夺取女子团体冠军,并成功卫冕女单冠军。

1998年亚锦赛女团冠军、女单第五;第13届亚运会女团冠军;马来西亚公开赛女单、女双冠军,黎巴嫩公开赛女单第五、女双亚军,中国公开赛女单第五、女双第三,意大利公开赛女单冠军、女双第三,国际乒联职业巡回赛总决赛女单第五;

1999年世乒赛女单亚军、女双第三名,国际乒联职业巡回赛总决赛女单第五;

2000年第45届世乒赛女团冠军、女单亚军,国际乒联巡回赛总决赛女单冠军,日本公开赛女双亚军(与张莹莹);

2001年第46届世乒赛女团冠军、女单、女双第3名;世界杯女单冠军,国际乒联巡回赛总决赛女单亚军;九运会女团冠军、女单亚军、混双第三;

2002年美国、丹麦、波兰公开赛女单、女双冠军;世界杯女单冠军;国际乒联总决赛女单冠军、女双亚军;第14届亚运会女单冠军,女双、女团亚军;

2002年04月获得2001年度全国十佳乒乓球运动员

2003年03月获得2002年度全国十佳运动员

2004年03月获得2003年度中国十佳劳伦斯冠军奖十佳运动员

2004年08月获得创维奥运之星

2004年12月获得TOM体坛真心英雄

2004年12月获得2004搜狐体坛年度人物

2004年12月获得2004年乒超联赛最佳女运动员

2004年12月获得第六届北京十大杰出青年

2005年03月获得2004年度体坛魅力之星

2005年03月获得第二届首都“巾帼十杰”

2005年03月获得2004年中国十佳劳伦斯冠军奖最佳女运动员

2005年03月获得2004年度世界十佳运动员

2005年06月获得首届“首都杰出人才奖”

2005年12月获得第16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

2006年03月获得2005CCTV体坛风云人物

主要战绩

1998年马来西亚公开赛女单、女双冠军

1998年意大利公开赛女单冠军、女双季军

1998年第十三届亚运会女子团体冠军

1998年亚洲锦标赛女子团体冠军

1999年第45届世乒赛女团冠军、女单亚军、女双季军

2000年波兰公开赛女单、女双冠军

2000年瑞典公开赛女单冠军

2000年国际乒联职业巡回赛总决赛女单冠军

2001年第46届世乒赛女团冠军、女单女双季军

2001年第五届女子世界杯冠军

2001年第二十一届大运会女团冠军、女双冠军

2001年第九届会运会女团冠军、女单亚军

2002年美国公开赛女单、女双冠军

2002年第六届女子世界杯冠军

2002年丹麦公开赛女单、女双冠军

2002年波兰公开赛女单、女双冠军

2002年釜山亚运会女单冠军、女双女团亚军

2002年国际乒联职业巡回赛总决赛女单冠军、女双亚军

2003年克罗地亚乒乓球公开赛女单、女双冠军

2003年第47届世乒赛单项比赛女双冠军、女单亚军

2003年中国乒乓球公开赛女单冠军

2003年全国乒乓球锦标赛女团、女单、女双冠军

2003年德国乒乓球公开赛女单、女双冠军

2003年丹麦乒乓球公开赛女单冠军

2003年瑞典乒乓球公开赛女单冠军

2003年国际乒联职业巡回赛总决赛女单、女双亚军

2003年第七届女子世界杯季军

2004年第47届世乒赛女子团体冠军

2004年韩国乒乓球公开赛女单、女双冠军

2004年新加坡乒乓球公开赛女单冠军

2004年雅典奥运会女单、女双冠军

2004年中国乒乓球公开赛女单、女双冠军

2004年日本公开赛女单冠军、女双亚军

2004年第八届女子世界杯冠军

2004年全国乒乓球锦标赛女团冠军

2004年全国乒乓球超级联赛女团冠军

2004年国际乒联职业巡回赛总决赛女双冠军

2005年卡塔尔公开赛女单冠军

2005年第48届世乒赛选拔赛玉林站女双冠军

2005年第48届世乒赛选拔赛桂林站女单冠军

2005年第48届世乒赛女单、女双冠军

2005年中国乒乓球公开赛女单亚军、女双冠军

2005年日本乒乓球公开赛女单冠军

2005年第十届全运会女单冠军、女团冠军

2005年国际乒联职业巡回赛总决赛女单冠军

2005年第九届女子世界杯冠军

2006年克罗地亚公开赛女双冠军、女单亚军

2006年卡塔尔公开赛女单冠军、女双冠军

2006年科威特公开赛女双冠军

2003年克罗地亚公开赛女单、女双冠军,第47届世乒赛女双冠军,女单亚军,混双八强,世界杯女单第三名;

2004年世乒赛女团冠军,国际乒联巡回赛韩国站、长春站女单、女双冠军,新加坡站女单冠军、女双四强,克罗地亚站女双四强,日本站女单冠军、女双亚军,雅典奥运会女单(中国代表队自参加夏季奥运会来第100块金牌)、女双冠军,世界杯冠军,国际乒联巡回赛女双冠军;

2005年卡塔尔、日本公开赛女单冠军,中国公开赛(深圳站)女双冠军,总决赛女单冠军,48届上海世乒赛女单冠军、女双冠军(和王楠),成为继瓦尔德内尔,邓亚萍,刘国梁,王楠,孔令辉后,世界乒坛的第六位大满贯得主。世界杯女单冠军,四夺世界杯冠军;

2006年卡塔尔公开赛女单、女双冠军,科威特公开赛女双冠军,克罗地亚公开赛女单亚军、女双冠军,第48届不来梅世乒赛女团冠军,世界杯女单亚军;

2007年萨格勒布世乒赛和王楠合作夺得女双冠军,女单第三,世界杯女单亚军。

2007年世乒赛女单第三名,斯洛文尼亚公开赛女双冠军(与郭焱),科威特公开赛女双冠军(与李晓霞)。

2008年第49届世乒赛女团冠军,最佳球员

2008年北京奥运会女团冠军

2008年北京奥运会女单冠军。在8月22日进行的乒乓球女子单打决赛中,张怡宁战胜队友王楠,为中国代表团获得第47金。

球迷心声

我并不会特意关注她。她拿奥运冠军那年,她惨败给郭跃那年。我没有特意关注她。仍时不时会听到她的消息,嘴角微抿,也只是笑笑。

我不再有那种年少的激情,看比赛可以热血沸腾,尖叫,欢呼,熬夜,靠咖啡打起精神。我只是有时不小心还是会点开她的新闻,默默地看着,淡淡地想念。

她不需要更多的人了,因为她已经足以撑起整个世界。

如果我们爱她,那么请给她更多自由的空间。张怡宁不是神,她只是我们心底最最疼爱的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