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郎导说主攻必须全面,不达标的球员多长时间会被淘汰?
2.为什么说李盈莹没理由不进国家队?
3.经过郎平激活的李盈莹,已经今非昔比吗?
4.张常宁和李盈莹比,哪个更厉害呀?
5.为什么讲中国女排联赛得李盈莹者得天下
6.客观公正地来说,如何评价李盈莹这名女排球员?
郎导说主攻必须全面,不达标的球员多长时间会被淘汰?
排球评论人中有一种怪现象,一方面利用李盈莹来做文章赚钱,一方面又对李盈莹百般贬损。知名的盈黑 都知道是浦江,现在又孽生了几个浦二江,浦三江。。。
郎平指导提出主攻必须全面,不知说了多少次,看了出题人( 胡是一哥 )的回答才明白是特指2018年郎平指导对李盈莹的一次批评。
2018年18岁的李盈莹 第一次进入国家队,本来从培养的角度应该先打替补 ,但是因为朱婷刚回国,张常宁住院疗伤,蜀中无大将,李盈莹被推上了主力。虽然连胜两场,但是李盈莹由于是第一次打国际比赛,对国家队的争术不熟悉,一些大队员配合也不默契,接着对韩国和波兰输了两场球。输给波兰队赛后郎平指导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本场比赛虽然输球,但是达到了锻炼的目的 。
郎平说“在发接方面,我们有很多漏洞,特别是李盈莹不接一传,所有的人都要帮助她,这方面我们从来没有这么做过。”
对于李盈莹本场的表现,郎平说:“我不太专注于单一技术(的评价) ,我看她在其他环节丢了很多分,拦网、防守 、一传,包括扣球失误和发球,这样的表现让我觉得我们其他位置非常困难。 她是第一次参加比赛 ,技术环节有很多漏洞,所以我们必须帮她,弥补,相反她给我们其他队员的位置带来很多困惑,这点我们还不太习惯。一名优秀的主攻手必须技术全面,不能得19分送18分,没有这样算账的,我们场上显得非常混乱。”
对于李盈莹未来如何成为一名优秀主攻?郎导表示:“还是全面,在困难的时候、心理能沉得住。今天我们有些球员在关键时候显得经验不足,急急忙忙,这需要很多比赛来积累、来积淀。整个来讲,我看到中国队年轻队员的差距,包括大队员,也还有很多不足 ,所以我们今后训练中要重点解决。我们不能关着门觉得中国联赛怎么怎么好,其实很多队员拿到国际上差距就非常大 。”
我们要全面理解郎平指导谈话的意思,主要是强调排球队员技术要全面,指出单一进攻在国际赛场是行不通的。强调全面没有单指李盈莹,特别提到了“大队员”。
那一年世界女排联赛中国成绩很差,排名第七,因为是东道主才进的总决赛。因为老队员表现糟糕,郎平才放弃德国站,带老队员在北京单独训练。
从之后郎平为李盈莹单独制定增肌减脂计划和增加一传训练来看,郎平对李盈莹的希望是很大的。在世界联赛季军赛和世界锦标赛季军赛让李盈莹搭档朱婷首发就是最好的证明。
2019年郎平指导为了锻炼李盈莹接六轮一传,让她参加瑞士精英赛,不要成绩,只求练兵。瑞士精英赛后,李盈莹单独回国参加国家队与朱婷的战术合练,说明李盈莹在国家队享有主力的位置。
题目后面的“不达标的队员多长时间被淘汰?”,是出题人为了黑李盈莹自己添加的私货,没有必要回答。提问人在回答中拿王一梅和李盈莹比也是无稽之谈。
以上看法是否妥当,想听听朋友们的意见?
首先讲,”主攻手必须全面“是郎导基本要求,作为中国女排掌门人考虑问题是全面的,对球员要求全面是细节。因为打造一支无坚不可摧的强队球员就是炮,稳准狠全面开花是绝对正确的。郎导不只说主攻要全面,各个位置要求一致,对事不对人。
这句话先由主攻出的问题,赛后郎导做比赛过程分析讲的。2018世联赛,朱婷从土耳其归来回家探亲,张常宁伤病不能参赛。郎导把主攻重担给了李盈莹和刘晓彤。由于李盈莹才进国家队磨合不够,天津队打法很难用在国际赛事上。所以二人组合接连输球,并且输的是二流的波兰、韩国球队。尤其输波兰2:3可为惨不忍睹,最明显的是赛后数据显示,李盈莹得19分送18分正1分,这和队伍要求相差悬殊,简直有点辣眼!赛后郎导讲,我不看某个球员某个环节,其他方面做的都不好,拦网、一传、防守都太差了,得19分送18分帐不是这么算的,我们要求主攻必须全面。
从2013年郎导执教讲吧,王一梅是第一个被淘汰的。主要原因是王一梅同学多年不能改变,上场就是出马一条枪,一个字,砸!是砸出不错的得分数据,看上去也好看。但是最后球队负多胜少,作为国家队第一主攻,这是绝对不允许的。郎导执教后,一直和王一梅沟通,包括技术和队伍纪律方面。王一梅技术基本定型很难改,吃零食导致肥胖,严重影响竞技状态。一段时间后,没有任何改变的王一梅被退回省队,之后再没上位机会。
王一梅回去后,郎导开始在全国挖崛新人,找适合队伍体系的老球员。被相中的老将很多,比如徐云丽、颜妮、魏秋月等等,惠若琪作为中生代上位主力,新人有朱婷、袁心玥、张常宁等人。后来由于惠若琪伤病和疾病并存,大朱婷表现抢眼,2014年世锦赛朱婷打上大主攻,惠若琪小主攻,大框架基本形成。
这个过程中,多次进出国家队的太多。比如张轶婵、刘晓彤、刘晏含、许若亚、王芸璐、李静等等。这些人都和王一梅有共同点,都是偏进攻轻防守的偏科生,通称“梅系”,只是程度不同而已,留下来的有刘晓彤和刘晏含,刘晓彤是一传和防守有大长进,里约战巴西立下奇功,大力跳发独一无二,所以脱梅成功留下了。刘晏含也有进步,但不明显,所以落选里约。刘晏含目前能打主攻和接应,27岁不算太大,仍然有上升空间,留下了。那些人基本淘汰了,往后机会也不大了。
里约夺冠后,国内涌入的优秀主攻不多,李盈莹可为一枝独秀,惜才如金的郎导立即启用。可是李盈同样有梅系特点,现在仍然是打造中。梅系特点的人就是郎导讲的不全面,无法融入国家队。假如长时间没有改变,不管是谁,王一梅是前车之鉴。梅系特点的形成一个是球员天赋有高低,这是不可逆的。再一个俱乐部重攻轻防者偏多,导致这个局面不奇怪。
李盈莹入国家队三年了,所有国家队都给了机会。不只是替补那么简单,很多比赛挑了一半的事,可以参考2018世锦赛和2019年世界杯,官网有数据。如此打造一个新人说明郎导用心良苦,李盈莹有潜力可挖。按李盈莹国家队表现来看,只能中规中矩。世锦赛张常宁伤病给了她大把机会,没能充分证明自己。所以2019世界杯出场机会少了点,正常。还有明年奥运会,李盈莹又一次大考机会来了,能证明自己吗?还需要多长时间证明?拭目以待中……
郎导2013年重新出任中国女排主帅,对球员的要求就是要全面,如果哪位球员有点偏科,势必需要其他队友来补位,需要其他队友提供帮助,搞不好越帮漏洞越大。对于主攻来说,肯定更需要全面。
王一梅当年进攻能力相当突出,一传防守都交给黄金一代,只管进攻。然而,到了郎导这里,黄金一代的一传防守早没了,王一梅同样必须接一传,但效果确实不怎么样。所以王一梅没多久就退出了。
朱婷,刚进入国家队,进攻还不错,一传接得东倒西歪。即使之后成为中国女排进攻核心,朱婷还是猛练一传,最终成为全面型主攻,成为中国女排的真正核心。
李盈莹,又是一位进攻能力突出,基本不接一传的球员。进入国家队后,郎导同样要求她必须全面发展。年轻的李盈莹也很争气,通过刻苦训练,一传飞速提升,现在应该是自保问题不大。
主攻手在场上承担着相当重要的任务,也是多元化的任务,所以主攻必须全面。如果主攻手有偏科,根本就跟不上中国女排的节奏。
偷换概念!
郎平说过,主攻手必须是是全面的攻击手,瘸腿的攻击手是不可能担当大任的。
题主也许是偷换概念,或许是意有所指吧!但是一个主攻手不能达到国家队的要求,肯定是会被淘汰的。我们不知道题主要淘汰谁?
这个胡是一哥就是捧张而贬李的写手!本人真的懒得回答你这个问题,此问题太低级了!既然你邀请我,我就回答一下吧!
郎平的话没错!不但郎平这样认为,相信所有的排球教练都会这样认为!这是太普通的道理了!
我们先谈谈攻手的全面性问题:
1,队员具备全面性,有助于球队的阵容选项。也就是大小主攻可转换,或是做万金油式的补充。
2,全面性的塑造,对于这个队员来讲是好事。但对于这个球队当时来讲或许不是好事,这个要从两方面来说,这是要根据当时这支球队的人员构成及其他队员所具备的能力决定的!也就是说:或许好、或许坏。
3,队员具备全面性,那么会更吸引其他队伍对她的选入,也增加了筹码。
4,球员具备全面性,无疑运动寿命会延长。
无疑,塑造全面是对该队员十分有力的!
但,队员全面性的塑造,不是一两天的事。
[玫瑰]李盈莹刚进国家队时,才十八岁。有些技术不稳定是正常的,同期队员吴晗,在国青可以说比较全面,一传技术在同批队员也是顶级,但进入排超成年队后,一传成为江苏的漏点,所以我们经常看到吴晗与徐璐瑶在后排时有互换(苏队接一传的人为龚翔宇、张常宁、倪非凡、吴晗,应该说这个一传体系还算比较硬的)!这就是青年队与成年队的对抗激烈程度有关。
[玫瑰]那么我们看看朱婷、龚翔宇这二人在初入国家队时,一传如何?说真话,也不太好!好在朱婷与李盈莹同样,刻苦训练,增加实战,后,在国家队、土超终于磨合出来了。注意,朱在河南队时,同样很少接一传。龚翔宇一传的提升,是在江苏队的两年联赛磨出来的。郎平的要求归要求,但龚翔宇的一传,应该与郎平的关系不大,一传从来不是短期能出来的。敬请球迷再看看吴梦洁,其一传接的少、失误多,也是专注进攻。等到她进入一线队后,便可一观其一传防守能力了!
[玫瑰]进攻能力强是先天优势,其它方面不优秀也可以后追,何况小李基功还在呢!我们反过来再看吴晗,一个身体条件普通的队员,到了成年后,进攻你将遇到阻碍,若一传防守不行,还能用哪方面?那么你的方向肯定是一传及防守,否则任何省队将没你的位置!我们再看看排超19——20赛季,进攻就不要说了,一传、防守也与李盈莹相差太远。
[玫瑰][玫瑰]转回本话题,那么不全面的攻手,也有用武之地!比如米哈、博思、艾格努等等等等,这是根据球队的战术体系及球员用途决定的!即是攻手就应该有攻手的价值评定!那么像希尔、金软景、拉尔森等全面型的队员,也有其全面性的用途。还是那句话,进攻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会有衰退的,进攻平淡了,其他项又没优势的话,自然无用武之地,此时全面型的球员当然运动寿命比较长。
[玫瑰]再来说说天津队,17岁的李盈莹,进攻能力强,其它攻手如陈丽怡年老状态下滑,当时的于筠伟进攻、一传太一般,王艺竹、韩月年轻,一传顶不住,杨艺进攻无法撑起2号位,但一传、防守、串联在国内接应里属于顶级的。所以,根据这些人员特点,用陈丽怡的一传及经验,用杨艺的一传防守做保障,用李盈莹的进攻,其实,都说其它队员保障了李盈莹,但李盈莹却承担了陈、杨的进攻,这是一个在球队整体中,互相弥补、互相承担的问题,需知承担球队一传是要有人员数量的,起码也要三人。只要球队整体攻守平衡就ok了。作为一个教练,难道让陈丽怡、杨艺明知进攻无为,也要进攻,而让李盈莹去承担一传?这才是愚蠢的行为!
[玫瑰]那么当时小李才17岁,随着其它队员的成长,李盈莹肯定会逐渐增加一传数量的。陈友泉不知?太可笑了吧!朱婷的加入,19岁的小李不就是主接六轮一传嘛?王宝泉的接任,同样小李是接六轮一传,且,即使是于筠伟、王艺竹打主攻,小李还是六轮一传,更为可贵的是:李盈莹打的是三点小主攻!
没有人否定郎平,她是杰出的女排教练。但所有教练都明白的低级问题,不要拿出来说事。有些技术是要通过时间、通过实战循序渐进的,你非得这样说,只能证明你的无知!或是强安硬套!你的吹捧 超过了实际!
至于淘汰,本人给你一句定语:李盈莹如一传、防守不行的话,5年内,在国家队也不可能被淘汰。如今很全面了,把你的淘汰论留给别人吧!!
中国女排现有的一传体系基本上采取双主攻+接应+自由人的模式。朱婷作为主要进攻人承担三轮一传,对角张常宁始终承担六轮一传,接应龚翔宇接三轮一传,自由人六轮一传。这个一传阵型也不是一成不变。当某场比赛遇到生存亡的时候,有可能会继续解放朱婷1-2轮甚至全部轮次的一传让她集中精力进攻。这个模式和天津女排2017-2018赛季李盈莹的一点攻模式很像。
不过这种极端的进攻方式郎平很少采用,她还是要打造以朱婷为核心的多点进攻体系。朱婷自然是一个十分全面的主攻,但是她的对角也不能是一个偏科的主攻。对角的进攻能力再强也不可能强于朱婷,因此不可能牺牲朱婷给她作保障。如果单传的一传和防守能力强,进攻上无所建树。那么就会让中国女排的进攻陷入被动,尤其朱婷轮转到后排的时候极容易造成卡轮。这在事关晋级的生战中会吃大亏。因此主攻必须全面不是信口说说,是在比赛中不断总结出来的真理。
比如美国女排的两个主攻拉尔森和罗宾逊。两人主攻都是非常全面的球员。在后排一传技术堪比自由人,在前排也都有下分的能力。因此两个球员在各国排超都非常受欢迎。上赛季拉尔森在上海女排展现的作用就是很好的证明。中国女排已经有了朱婷这样一位超级主攻。她的对角就是需要像拉尔森或者罗宾逊这样全面的搭档,目前张常宁的技术水平和拉尔森比较相似,因此一直是朱婷的首发搭档。李盈莹更像罗宾逊,只是一传和保障能力上还需提高。刘晓彤中规中矩适合偶尔替补出场。刘晏含则始终没有达到郎平的要求,因此始终只能成为打酱油的角色。
刘晏含的命运就是郎平主攻不全面就会被淘汰的活生生的例子。更不要说之前已经被计划掉的王一梅,李静,张轶蝉,王芸路等人了。李盈莹能在国家队留下是因为这几年确实进步明显。假如始终没有一传,郎平也不可能把一个宝贵的名额留给她。机会赋予有准备和可以通过改造而进步的球员。达不到要求,势必会被淘汰。
郎导说过,主攻必须全面,一个优秀的主攻手,不仅要技术全面,而且内心也要足够强大。这是国家队的基本要求,也是全世界排球对主攻的必然要求。
我们放眼世界,比较知名的全面性主攻如前世界第一主功韩国女排金软锦、美国主攻拉尔森、罗宾逊,这些知名排球运动员,哪个不是全面性主攻?罗宾逊还经常打自由人。由此可见,郎导对国家队主攻手必须全面的要求并不过分,而且恰如其分。
郎导13年执教中国女排以来,有几个攻强守弱的主攻手一一被淘汰出局。她们分别是王一梅、李静、另外还有刘宴含。王一梅和李静是最先被淘汰的,受年龄偏大的限制,技术动作基本成型,哪怕你的扣球力量再大再好,都不符合整体战术要求,无奈只能选择放弃。
另外就是刘宴含,她之所以每年能留在国家队参加集训,主要是她能够胜任两个位置,主攻接应,但留下来基本是参加二队打一些不是太重要的,比如三大赛的比赛。众所周知,中国女排接应位置比较薄弱,人才稀缺,距离明年东京奥运会还有一年多,如果大刘能在接应位置找到感觉,明年东京定有戏。
再来就是小将李莹莹,国内成绩不必说。她也和前三位师姐一样,属于攻强守弱的偏科生,显然也不符合国家队战术体系的要求,但胜在年轻,有潜力可挖,奥运会推迟对于李莹莹来说,就是一次最大的冲击机会,尽量利用有限的时间补强短板,加强心里素质的培养。当然,假如在郎平这个世界级教练的培养下都不能成型,东京奥运会后基本没戏!
不光是中国女排,世界上的任何一支女排球队,在主攻这个位置都得技术全面、攻防俱佳 ,否则是很难立足的~不然,为什么好主攻就那么稀缺、那么值钱呢?
世界第一主攻朱婷怎么样?按说她应该很强了,照她这个水平,不接一传、不防守 应该也没人说什么,可是,不管是在中国女排国家队、还是在瓦基弗银行,她却是攻防核心,要接大量的一传,做大量的防守,不仅得在后排把地板擦得铮铮亮,轮到前排还得靠她得分~这样干,不全面怎么能行?
所以说:即使是朱婷这样的牛人都得做到技术全面,别人就更不用说了,在国家队,想打好这个位置,就要逼着自己全面起来,不然,教练组就不敢用你~不是你实力不行,而是不适合教练的战术打法和战术体系。
当然了,凡事也有特殊,在世界女排球队中,像塞尔维亚就是个特例,主攻米哈 就不要接一传、专司进攻,球队实行「两人接一传体系」,让主攻和接应两翼齐飞、全力进攻~这样,主攻即使不全面也没关系。
说实话,这种打法就是个奇葩,也是一把双刃剑,弄不好就把自己干废了,像这种打法,世界上除了塞尔维亚又有谁敢用?三人接一传都接不好呢,何况是俩人?~这样,很容易造成球队攻防失衡,不用别人打,自己就把自己整垮了。
所以说:主攻必须全面,这是硬指标,很难改变的。
郎导说的非常对!这也是她自己几十年排球生涯的真切感受。因为她本人,就是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女排,乃至世界级的一名技战术攻防全面的主攻手。主攻必须全面,不达标的球员,很难在女排队伍中站稳脚跟的。
郎导说,,主攻必须全面,不达标的多长时间淘汰?看看这些话,中国哪有做不成的事啊。
为什么说李盈莹没理由不进国家队?
天津女排主场跟北京女排一战,面对曾春蕾和刘晓彤两大世界冠军领衔的球队,李盈莹再度火力全开。整场比赛,她35扣18中,发球得到了2分,拦网1分,总共砍下了21分。要知道,曾春蕾和刘晓彤两人总共才得到13分。
在上一轮跟上海女排的对决之后,李盈莹已经被全国球迷热议,还因此上了热搜。那一战,李盈莹79扣41中,拦网得到2分,发球也有2进账,轰下了45分,一举改写了朱婷保持的联赛单场得分纪录。
赛后,上海女排主教练王之腾承认,她们对李盈莹的防守并不成功,“李盈莹确实发挥不错,其实我们队在防守表现上是有起伏的,特别是第一、三局,队伍拦防的节奏不太好。在第四局,队伍重新布置了一下,拦防的节奏稍微好了一点。关键还是在拦网上,很多球被超手,或者就是在拦网节奏上出现问题,造成了很多拦网破坏球。”
打完上海女排的赛后,李盈莹引来了多方关注,这名只有17岁的天才小将表示,希望外界不要过分称赞她。同时,她也霸气地表示,“我接下来的目标就是,想打赢后面小组赛的所有对手!”
这种霸气就是源于对自身实力的自信。再遇北京女排,李盈莹把对手的地板都砸穿了。其实双方的第一次交手,李盈莹就有着出色的发挥,那场比赛,她全场60扣,狂砍37分。
再次相遇,北京女排自然对李盈莹进行了重点拦防部署。然而,比赛第一局一上来,李盈莹就火力全开。在李盈莹连续强攻得手之后,北京女排完全崩盘了。随着李盈莹发球直接得分,天津女排22比9大比分领先。最终,她们轻松拿下了第一局。
第二局,天津女排遭遇了北京的顽强抵抗,不过,关键时刻,李盈莹的强攻还是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天津女排28比26拿下第二局之后。决胜局,北京女排也是提前崩盘了,在对手追到16比21之后,李盈莹一人连得了4分终结了比赛。
面对这样的李盈莹,北京女排真的毫无办法。如此强势也让人不得不相信,这样的李盈莹进入国家真的只是时间问题,她已经没有理由入选郎平的队伍了。
李盈莹是女排今年最大的收获,必须进国家队。
经过郎平激活的李盈莹,已经今非昔比吗?
经过郎平激活的李盈莹,确实已经今非昔比了。李盈莹是在2018年上半年的时候以一个新人的身份参加了联赛,那时的李盈莹虽然作为主力拿下了很好的成绩,但是她的技术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的。后来李盈莹被郎平招进了国家队,在郎平的指导下,他的技术得到了很大的改进,同时李盈莹还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国际大赛,并且遇到了更高的对手,这对李盈莹来说得到了很好的磨炼,目前一年多过去了,李盈莹的已经今非昔比。
李盈莹之前没有进入国家对的时候,她的个人积分虽然已经达到了800多分,但是她的羽毛球技术仍然是可圈可点,在一传方面可以说是李盈莹最大的弱点,但是目前一传是李盈莹进步最快的地方,而且在很多赛事上李盈莹主动承担一传的重担,而且她的一传到位率已经高达63%,这时让很多人意外的。郎平也觉得李盈莹的潜力是非常大的,还可以从其他方面去挖掘。
目前李盈莹作为一名小将在国家队担任超级替补,张常宁是国家队的主力,单人的是主攻的位置,被网友称助攻王。但是为了锻炼李盈莹,郎平常常在一些赛事上让李盈莹来担任主攻,对于网友来说,李盈莹和张怡宁都是主攻的能手,但是她们两谁更高呢?大家一致对此喋喋不休,其实这个问题不用去纠结,毕竟她们都是国家队的,在排超第一个阶段的时候她们两人也都同时被选中,这就是最好的答案。
目前李盈莹的一传技术越发的娴熟,郎平也有意让李盈莹让全面型的排球远动员发展,这无论对于李盈莹还是对于国家队来说都是一件幸事,因为李盈莹可以学到更多的技术,她的发展空间更加的大。对于国家队来说,除了朱婷意外将会有更多的主攻存在,这样国家队在东京奥运会的时候夺冠的胜率将会加大。
张常宁和李盈莹比,哪个更厉害呀?
题主将张、李二将两两相比,无非是要两者论其一,分出个高下,要么张厉害,要么李厉害。
之所以回答此问题,主要是存有三点想法与疑问:
一是为什么有些人非要把张、李相提并论,让球迷来论谁厉害谁不厉害?这不是给球迷添堵吗?为什么不问朱婷与张常宁,朱婷与李盈莹谁更厉害?有些事不言也罢,问了分明是明知故问,旧话重提。
二是张、李是中国女排中的二员,厉不厉害,作用与贡献大小,郎导有权威,最有发言权,这在大赛的使用与个人的表现及取得的成就上早有定论,已成事实,还需要让球迷来再讨论这一题外的本不是话题的话题吗?
三是大凡评人论事都要以事实为依据,尊重 历史 ,尊重事实。对此,大多数自媒体人和球迷都是睁眼看比赛,对张、李在大赛上的表现,有目共睹,在诸多涉及到此问的评论中,可以说,是公正客观,实事求是,良心评论。
就题问张、李,一位是朱袁张强组之一,七仙女阵容之一,三冠王+大冠军杯冠军获得者,国家队主力成员,一传与防守核心,女排的梁柱,第二主攻;一位是国家队二年级年轻主攻,张的替补,合力撑朱婷的对角,女排中重要的轮换球员,是第三主攻,目前正向全面性主攻的方向发展,未来可期。
同时,张、李二人,张技术全面,攻防兼备,当打之年,技战术方面日瑧成熟完善,但仍有提升的空间;李在一传上取得了可喜的进步,可接六轮一传,也开始打上了小主攻,但在攻防程度、攻守强度、强对抗与攻防转换产生的攻守效果上看,特别是防守与拦网上,与张还是存有事实上的的差距。
正所谓: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奥运已近,彼此都要从难从严,正视差距与不足,高标准,勤努力,向世界一流水平迈进,在奥运的征程中,展示自己的实力,贡献自己的力量!加油!
天啊又来了!又是张常宁和李盈莹!还有朱婷和李盈莹不?还有张常宁和朱婷不?还有朱婷和郎平不?更有甚者,还有人拿李盈莹和郎平比的,这不没事吃饱撑的么? 不过有一点,这些“吃饱撑的”们到是还明白,就是这几位都是中国女排比较著名的主攻手!有人可能又要提出质疑,说郎平、朱婷著名名副其实,张常宁也获得过奥运冠军,就是你家李盈莹小黄毛丫头一个,有啥资格与上面几位相提并论?
若论资历、论成就,李盈莹确实还是嫩的很,在队里她是如假包换的小妹妹,可这个妹妹毕竟有她不同凡响之处,她毕竟小小年纪已是国家队二年级生,她拿过世锦赛季军,世界杯冠军,更是在联赛有超人表现,她两年连续排名联赛最高得分第一名,804分的记录今后也许再无人能破,这样一位后起之秀,有人黑她、排挤她、贬损她,恐怕也掩盖不了她的成绩和影响力吧?
我这样说并没有否认李盈莹还在不断成长和逐渐成熟过程中,她还有许多地方需要向前辈和队里大姐们学习,李盈莹现在是中国女排重点培养对象,无论教练郎平还是队长朱婷,包括张常宁、刘晓彤、曾春蕾,都给予李盈莹无微不至的关爱和照顾,李盈莹也以自己的低调谦虚和聪明好学赢得大家的喜欢,全国许多球迷也一致看好这位中国女排的左手将,相信她在朱婷大姐的帮助下,一定会在今年联赛、世俱杯、以及明年奥运会上有出色表现!
毫无疑问,张常宁和李盈莹比起来,张常宁更强。
张常宁从2015年开始,就和朱婷搭档。如今,已经过去了四个年头。虽然在这中间,张常宁遭遇过质疑。去年世锦赛,面对意大利,第五局10扣1中,状态低迷,一度被球迷们质疑实力不行,要淡出国家队。
但是在今年的日本世界杯,张常宁表现神勇,他与朱婷的配合,也愈发淳熟。
李盈莹还是初出茅庐的小将,虽然在世界杯上,有所表现,但那也只是小试牛刀。她的大赛经验明显不足,再者,李盈莹的优势,在于强攻。扣球,势大力沉。但她今年才开始接六轮一传,在后排保障上,李盈莹还需要更多磨砺。
两人的实力强弱。从国家队的位置就能出来看,张常宁是绝对的主力,而李盈莹还只是替补。将来,李盈莹能否挤进首发,那是后话。
就这一阶段而言,张常宁的综合实力在李盈莹之上。张常宁无论是前排进攻还是后排保障,都非常稳定。李盈莹本赛季开始接六轮一传后,在进攻端表现有所下滑,这是必然,毕竟,需要一个适应期和过渡期。
李盈莹如今,在天津女排和朱婷搭档,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和提升个人能力的机会。天津女排打进八强,接下来,还要征战世俱杯。这对于李盈莹而言,能够参加更多的世界大赛,能够获得更多锻炼的机会,才是最重要的。将来,能否顶替张常宁进入国家队首发,那就要看张常宁的状态,以及李盈莹自身的表现。加油,李盈莹,加油,中国女排!
李盈莹是继朱婷之后不易多得天赋球员,是可足以寄于厚望的一枝新秀。
其一,对排球极具天赋,悟性好,球商高。她小小年纪所表现的技术、成就、气质和赛埸出色发挥,不仅为广大球迷称道,为郎平认可,也屡屡引起国际排联注目,视为世界女子排坛五大新星之一,予以宣传、举荐。
李盈莹品格好。有成绩和荣誉面前不骄不躁,内敛低调,常检讨自己不足,虚心向老队员请教。遇到不公正抹黑甚至恶贬损,也大度的一笑了之,从未动摇对排球的热爱和执着,从未放慢奋勇跋涉的脚步。小姑娘从来不装、不吹、不秀、不飘,一心专注于排球事业。
其三,在郎平和陈友泉指导的精心培养打磨下,一传、防守己发生质的飞跃,一个攻守兼备的李盈莹己化茧成蝶,发接攻防各项技术日趋成熟稳健游刃于赛埸。说李盈莹是一颗天才的排坛新星,毫不为过。
张常宁和李盈莹相比,各有优缺点,张常宁胜在全面,李盈莹赢在进攻,她俩都是中国女排不可或缺的主攻手。
对于中国女排的两员大将,张常宁和李盈莹,总有一些人喜欢拿她俩做对比。张常宁是成熟球员,李盈莹是年轻新秀,非要比较,张常宁全面性较好,李盈莹进攻更强。
张常宁2015年开始正式代表中国女排出战三大赛,以其进攻和一传防守的均衡性一直就是朱婷的最佳主攻搭档,六轮一传能力是队中最好的。李盈莹2018年才代表中国女排出征三大赛,技术上有短板只能担任主攻替补。可见,张常宁的技术全面性比李盈莹要好很多。
自打李盈莹进入国家队,在她俩同时参加的比赛中,张常宁担任首发,在进攻打不开局面时都是李盈莹披挂上阵,用自己的强力进攻帮助中国队扯开对手的拦防阵型。李盈莹的进攻也是比张常宁来得更强力一些,总能收到好的效果。
张常宁已经在国家队摸爬滚打了5个年头,李盈莹才进入国家队2年。张常宁代表中国女排参加了两次世界杯、一次奥运会和一次世锦赛,作为主力拿下了两次世界杯冠军和一次奥运会冠军,其他比赛也参加了多次,参赛经验丰富。李盈莹只是作为替补参加了一场世锦赛和一次世界杯,比赛经验较少。
张常宁是中国女排坚不可摧的中坚,李盈莹是中国女排冉冉升起的新星,所处的时间节点不同,都是中国女排不可或缺的,不需要对比。
又是老生常谈的问题。就目前,综合实力来看,张常宁要比李盈莹更出色。
这个问题已经被提及很多次了,想必这两个球员是大家关注的焦点。同为国家队的队员,又打的是相同的主攻位置,拿来做比较也属正常。
从今年的世界杯到目前正在进行的女排联赛,两人一直都被拿来做比较。从世界杯来看,没有可比性,作为主力,几乎打满全场的张常宁,肯定是要优于替补球员李盈莹。郎导也不傻,放着更出色的李盈莹不用?
本赛季联赛,从已经结束的小组赛来看,李盈莹打了四场比赛,拿到了全队的最高分65分,平均进攻成功率为47%,排名最佳进攻榜第8位。张常宁小组赛打了6场比赛,同样拿到了队内的最高分94分,进攻成功率低于46%,没有挤进前十名。
从已经结束的小组赛来看,张常宁作为队长,在队内起到的作用会更大些。作为队内的一传防守核心,承担的责任更大。
李盈莹作为天津女排进攻三叉戟之一,本赛季初次主接六轮一传。尽管每场比赛都被对手追发,也算是顶住了压力,比较好的完成了一传任务。小组赛下来,接一传103次,占了全队近一半的数量,到位率也超过了50%,算是一个不错的成绩。
本赛季,李盈莹在一传、进攻上都有比较好的发挥,正向着全面主攻发展。就目前来看,转型之路走得是相当平稳顺利。
从目前国内联赛的表现,就妄下结论,说李盈莹比张常宁厉害,那是不负责任的。在没有与欧美强队正式较量之前,一切的妄想猜测都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李盈莹的转型之路才刚刚开始,后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祝愿她能早日成为一名攻防全面的主攻手。同时为两名球员加油!
第一,鉴于两地球迷相争之况,对此问题出发点和目的,有必要谨慎对待,避免挑起不必要的事端。
第二,在同一支球队内部,虽然有主力与退补或先发与后发之分,但在媒体公开讨论那个队员比那个队员利害,既无必要更是不妥。
第三,一般来说,进入国家队的队员,都应在国内比较都是有过人之处,而且都是有各自的特点、持长,在团队内也应互补的,各自起到各自的作用,不应用对立或排斥的观点来评价。
第四,在国家队对队员的了解程度,只有教练团队特别是主教练,在外界来讨论评价这个问题,没有什么实质性意义,说明不了什么问题。
这两个人三年前比,李盈盈的进攻能力强于张常宁,一传,防守稍弱于张。现在的李盈盈无论进攻,一传,防守均完胜张常宁。
哈哈哈 又来了。
谁厉害?那要看在中国女排谁的作用大,谁承担的责任多。简单点:
2022年以前,张将军厉害 。
2022年以后,李将军厉害 。
为什么?因为张将军2022年退役,让贤啦。
回答完毕。老师你给多少分?我能小学毕业了吗?
哈哈哈哈[捂脸][捂脸][捂脸][玫瑰][玫瑰][玫瑰]
这得看在谁的角度说。一共大体有五种解读方法。
( 排名部分先后 )
第一种“津吹”类球迷
“津吹”类球迷一般会认为李盈莹的实力要高于张常宁。会在各个角度维护李盈莹的实力强大的名声。有时候还是比较过激的,因此让一些外围的球迷嘲讽。
第二种“苏吹”类球迷
“津吹”和“苏吹”都吹捧各自的当家球星。在“苏吹”的眼里,当然是张常宁的实力要高于李盈莹了。在“苏吹”的眼里,宝宝的实力无人能及。
第三种“津黑”类球迷
“津黑”类球迷是“津吹”的敌。“津吹”越是吹捧李盈莹,他们越是贬低。给李盈莹起了好几个外号。不过有一个外号还是“津吹”发明的。也是让人哭笑不得。
第四种“苏黑”类球迷
“苏黑”也是“苏吹”的敌。“苏黑”会拿张常宁生病时的一些状况说事,还拿在世锦赛的得分说事。也是让喜欢宝宝的球迷很无奈。
“ 津黑”有可能是部分“苏吹”。“苏黑”也有可能是部分“津吹”。也不知道是“津吹”去干了“苏黑”,还是“津黑”本来就是“苏吹”。反正有两小波人总在拿天津女排和江苏女排的球员当成攻击对象,在网上互相吹,互相黑。好在这只是一小部分人,不代表大部分双方球队的球迷。
第五种大众类球迷
在理性客观的球迷眼中,李盈莹和张常宁各有千秋。张常宁的技术全面,各项技术比较均衡。李盈莹的进攻实力则要强于下三路技术。还在一个锻炼成长的阶段。两人在中国女排的战术体系中各自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明年东京奥运会朱婷不可或缺的帮手。支持中国女排的球迷不会没事就拿两人来作比较。因为大家知道这样不利于中国女排的团结。在中国女排集体内,大家互相帮助取长补短,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奋斗。所以李盈莹和张常宁都应该得到球迷的支持。
本作者非“津吹”“津黑”“苏吹”“苏黑”。属于大多数球迷中的一员。
文/海宝爱女排
认可文章观点,欢迎关注评论。
为什么讲中国女排联赛得李盈莹者得天下
因为李盈莹是中国女排当中的主力全员,是中国女排目前为止00后当中,最优秀的女排球员,但是放眼整个中国女排的人员当中,李盈莹目前还算不上是最好的球员。
而常年作为主攻的她,如果转变为强力接应仍然有不少缺点要突破。如今女排赛场上,其他国家大多都极力培养出强力接应来夺取排球赛场上的分数,而中国女排的强力接应席位却一直没有明确的人选,大多成员都是主攻或副攻。
目前中国女排最好去球员是朱婷。因为在荣誉与实力上,李盈莹与朱婷都有非常大的差距。虽然德国女排这样评价李盈莹,但是更多的应该是看到了李盈莹在未来的潜力。
中国女排
中国女排曾经沸腾了一代人的热血,也在中国人的心里留下了长达20年的期待。2004年的一天,于无声处,绝地反击。是她们,让最后的希望攀缘着意志的臂膀上升,直到最后一记重扣敲开欢庆的锣鼓。金牌唤回曾经的光荣,胜利开启崭新的梦想。
李盈莹中国女排运动员,曾多次打破中国排球超级联赛记录,2018年与队友在雅加达亚运会获得冠军,并于次年获得女排世界杯冠军。而这位“零零后”的少女被选入国家队之前,早就小有名气。拥有一米九几的身材的她,年纪轻轻就能担任主攻手的位置,每次扣球都给对手带来不小的压力。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女排
客观公正地来说,如何评价李盈莹这名女排球员?
李盈莹这位来自天津女排的选手总的来说比较有潜力,是值得期待的新星,未来有机会扛起中国女排主攻线的重任。
李盈莹的成名在于2017-18赛季的女排联赛,由她带领的天津队以她这一点的攻击力击败了金软景、马蕴雯等老将坐镇的上海队夺得冠军,李盈莹的超高得分和出色的进攻表现一下子吸引了广大女排球迷们的注意力。
刚成名时的李盈莹擅长进攻,而且是左手主攻,但她的一传防守能力薄弱,在2018年世锦赛她的一传甚至需要朱婷牺牲进攻后撤保护,这对于球队整体的战术布置都是不利的。不过从2019女排世界杯以及最近两个赛季以来,尤其是上个赛季朱婷加盟天津队来看,李盈莹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和进步,她在一传和防守端的水平的提升有目共睹,已经越来越走向全面型主攻的发展之路,未来不可限量。
如今的李盈莹不偏不倚地说,我认为已经是中国女排国家队的第三主攻,很有可能参加明年开幕的东京奥运会,虽然还不是主力主攻手,但是她可以作为替补奇兵的角色在比赛中发挥左手主攻重要的作用。另外,她的进攻很有特点,一传防守至少可以自保,加上之后国家队比赛的锻炼,这位2000年生的女排球员我认为就是未来中国女排的主力主攻的人选。
不吹也不贬,以李盈莹的实力来说,目前她还不足够成为中国女排国家队的主力主攻,朱婷和张常宁的综合实力都是在她之上的,但是假以时日多加锻炼,加上她的上进心,我相信这位天津队球员可以有更加出色的表现和发挥,2024巴黎奥运会就是她的绽放舞台,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