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球队-朝鲜球员参加k联赛

tamoadmin

1.朝鲜队都有哪些球员在他们的国外联赛效力啊?

2.朝鲜足球的海外球员

3.k联赛和j联赛各有几支球队

4.为什么世界杯有朝鲜而没有中国!?!?

朝鲜队都有哪些球员在他们的国外联赛效力啊?

朝鲜球队-朝鲜球员参加k联赛

据统计,朝鲜队的留洋球员人数甚至比中国队还多。在这次世界预选赛朝鲜队主力阵容中,12号郑大世是效力于日本川崎的前锋,是上赛季J联赛射手榜第三名;10号洪映早在2007年奔赴塞尔维亚甲级联赛贝赞尼亚队踢球,去年夏天转会至俄罗斯罗斯托夫队;9号安英学去年在K联赛冠军水原三星效力,之前曾闯荡J联赛多年。替补席上的15号金勇俊则更为中国球迷所熟悉,上赛季他曾效力于成都谢菲联,离开成都后,他以30万美元的身价加盟乌兹别克斯坦联赛。此外,俄超还有两名朝鲜球员,包括2005年亚洲最佳新人崔敏镐……

朝鲜足球的海外球员

日本出生保留朝籍,一心报国

朝鲜地方队的体制还属于专业队性质,类似于中国国内当初“省队”的形式。朝鲜国内联赛分三级,最高级别的是“一级队联赛”。受经济和交通等困素制约,各级联赛还实行赛会制,没有商业赞助,没有外教、外援等一切形式的对外交流。但如果就此认为朝鲜足球很自闭,那就错了。除了到中国踢球外,朝鲜队员还去韩国、日本甚至欧洲效力。

的这支朝鲜国家队,就有很多球员在海外尤其是日本J联赛效力。如前锋郑大世效力于川崎前锋队,在上赛季J联赛射手榜排名第三,暂列第四;李汉宰效力于广岛三箭,梁勇基效力于仙台维加尔塔,金永基效力于湘南贝尔马尔,姜铉守效力于福山卡塔莱,安英学效力于新泻天鹅,效力过韩国K联赛冠军水原三星。此外,中场主力洪映朝早在2007年即奔赴塞尔维亚甲级联赛贝赞尼亚队踢球,去年夏天转会至俄罗斯罗斯托夫队。替补金勇俊是中国球迷熟悉的,上赛季他曾效力于成都谢菲联。正是这帮“借鸡生蛋”的海外球员,让朝鲜队的整体实力提升了不少,书写了朝鲜足球的奇迹。

这些海外球员都有强烈的爱国心。郑大世、安英学都是出生在日本的朝鲜二三代移民。虽然生在日本,但他们都保留了朝鲜籍,从小在日本接受的是正统的朝鲜模式教育,并且主动选择代表朝鲜参加国际比赛。

除了这些海外球员,朝鲜国内的足球氛围也很浓厚。虽然硬件较差,比如场地不一定铺设草皮,训练装备也不是世界名牌;大运动量消耗下,运动员也不过是温饱而已,谈不上更高层次的营养、康复,但“足球热”在朝鲜国内温度很高———小学、中学、大学几乎每所学校都有足球队,相互之间的比赛很频繁,包括很多企业,也把踢足球作为丰富业余生活、扩展和其他企业间交流的重要手段。

k联赛和j联赛各有几支球队

J联赛有40支球队,其中甲级有18支,乙级有22支。而K联赛有12支球队。

J.LEAGUE(J联赛)成立初只有单一联赛,1998年分裂为甲组联赛(简称:J1)及乙组联赛(简称:J2),同时设有升降级制度。甲级联赛参赛队伍为18支,乙组联赛参赛队伍为22支。从2015赛季起,J1联赛将更改为两阶段赛事。

K-联赛(朝鲜语:K? )始于1983年 ,当年有2支职业队和3支实业队参加,初期的名字叫做大韩民国超级联赛(Korean Super League),1994年改组为韩国职业足球联赛(Korean Professional Football League ),1998年改称K联赛(K-League)。

为什么世界杯有朝鲜而没有中国!?!?

一个一直被认为是最封闭、最没有与国际足球接轨的国家,没有职业联赛,没有外国教练、外援球员,但他们的各级足球队却突然一夜间在亚洲强力崛起———朝鲜足球一下子让很多人都看傻了眼。中国足球连亚洲区10强赛都没有资格踢,朝鲜队已经杀进世界杯决赛圈了,这就是差距。中国足球当然应该向朝鲜学点什么。

朝鲜足球的崛起对被认为终于找到了足球发展方向的中国足球,是一个绝妙的讽刺。“职业化,洋教练,请进来,走出去”,这是历经屡战屡败、几十年痛苦的“摸着石头过河”终于找到的方向和四句真经,但找到真经后的中国足球却一夜间世界杯、奥运会、世青赛、世少赛“四大皆空”,而朝鲜足球却脚踏东西亚诸强,笑傲亚洲江湖。

此前,很多人认为朝鲜足球是“闭门造车”,实际上这绝对是一个误会。

朝鲜体委有一点非常出色,不论是哪个国家的联赛球队看中朝鲜球员,朝鲜体委绝不阻挡,绝对是欢送球员前往J联赛或者中超去踢球。这与中国联赛形成鲜明的对比,一旦有国外俱乐部看中中超某支俱乐部的球员,这俱乐部想到的第一个字就是钱。而朝鲜体委则认为,球员出国踢球对他自己和朝鲜足球都有好处,这种开放的心态还有一个原因,朝鲜体委认为球员们政治过硬,他们不论到哪里踢球,根都在朝鲜。

据统计,朝鲜队的留洋球员人数甚至比中国队还多。在这次世界预选赛朝鲜队主力阵容中,12号郑大世是效力于日本川崎的前锋,是上赛季J联赛射手榜第三名;10号洪映早在2007年奔赴塞尔维亚甲级联赛贝赞尼亚队踢球,去年夏天转会至俄罗斯罗斯托夫队;9号安英学去年在K联赛冠军水原三星效力,之前曾闯荡J联赛多年。替补席上的15号金勇俊则更为中国球迷所熟悉,上赛季他曾效力于成都谢菲联,离开成都后,他以30万美元的身价加盟乌兹别克斯坦联赛。此外,俄超还有两名朝鲜球员,包括2005年亚洲最佳新人崔敏镐……

中国足球职业化15年,成绩上始终未见起色,许多人就认为是“职业化”的方向有问题。可是,朝鲜方面已给出了明确的说法:“不是我们朝鲜不想走职业化,而是我们现在根本就不具备职业化的条件。中国足球走职业化方向是完全正确的,因为职业化是世界足球发展不可逆转的一个潮流!”

这与国内有些人提出的希望中国学习朝鲜、重新回到过去“长期集训”的老路上是截然相反的。于是,中国足球当前发展过程出现的问题究竟是方向性的问题,还是在具体实施、操作过程中的问题?答案一目了然。那么,面对朝鲜队所取得的成绩,简单地归结为“举国体制下长期封闭集训的结果”,显然是对别国足球一知半解、望文生义、想当然的结果。如果再照搬所谓的“朝鲜模式”,实在是中国足球的一种大倒退。

有超强的吃苦精神,有炽烈的爱国热情,有谦卑的学习态度,有“走出去”的开明思想,朝鲜足球的“崛起”并非偶然。中国足球该好好反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