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什么让李宁点燃中国奥运会火炬?
2.历史上有哪次奥运圣火在传递过程中被熄灭了
3.奥林匹克火炬接力的历届奥运会火炬接力资料
4.历届奥运会圣火点燃的方式是怎样的?
为什么让李宁点燃中国奥运会火炬?
张艺谋向在场记者阐明了选择李宁点燃主火炬的原因。张艺谋说,点火方案确定以后,面临着选择一个合适的人选问题。由于需要大量时间来训练,所以必须寻找一名获得过崇高荣誉的退役运动员,而且必须是有体操和技能上的基础。李宁曾是一名体操运动员,在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上,李宁以3金、2银、1铜的成绩令世界震惊。1987年他成为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的唯一一名亚洲委员,1999年他被国际体育记者协会评选为20世纪世界最佳运动员之一。
经过国家体育总局的推荐,最后选择了李宁作为主火炬手。
张艺谋说,为了确保万无一失,李宁特别努力,他的刻苦令人很感动。李宁在空中做一遍全套动作要经过500米、历时3分零10秒。尽管李宁具有相当好的身体素质和体操基础,而且训练多时,但是每完成一次之后都要休息一个多小时才能上第二次,可见完成整套动作的难度之大。他之前还经历一段时间的节食,以控制体重,为克服地心引力和维亚对带来的限制和不适。李宁通常在凌晨1、2点开始训练一直到天亮了,其他工作人员都下班了,他还在坚持训练。
历史上有哪次奥运圣火在传递过程中被熄灭了
伦敦奥运火炬英国境内传递21号进入第三天。就在这一天,火炬在传递过程中首次熄灭,这是英国火炬传递不到200公里第二度出现状况,是技术没保障好还是有什么特殊原因呢?
奥运火炬英国传递开始前曾有媒体报道说,火炬在传递的过程中一般不太可能熄灭,因为德国实验室的技术人员模拟了时速80公里的强风、高温、暴雨、大雪甚至冰雹等各种极端气候现象,火炬在所有情况下都没有熄灭。不过,在实验室里非常顽强的火炬21号却没有经受住英国西南部坏天气的考验。
扩展资料
火炬造型——浓缩人文精髓
独特的火炬造型往往能够给世人留下深刻印象,甚至成为永恒的回忆。每届奥运会组委会都会希望奥运火炬能成为一次盛会、一个城市甚至一个民族的标志性符号。
现代奥运会首支火炬———柏林奥运会的火炬,设计比较简单,只是在一根铁棒顶端固定了一个环形燃烧装置,火焰从中喷出。直到1960年,现代奥运火炬的样式才渐趋成熟。当年美国斯阔谷冬季奥运会(Squawvalleygames)的火炬设计者,迪斯尼公司艺术家约翰·汉克确立了设计原则:火炬应该是奥运会东道国形象和该届奥运会主题的完美体现。这一原则也为以后各届奥运会所遵循,从此奥运火炬也被赋予了丰富的人文色彩。
2000年悉尼奥运火炬的造型灵感来自澳大利亚土著用的飞镖。而2004年雅典奥运会火炬更是充分展现了希腊悠久历史和文化。火炬外形为象征和平的橄榄树叶子。
为了得到最完美的外观形象,通常奥运火炬的设计在奥运会开幕前的两到三年就会启动。主办国一般采取竞标方式,各个设计小组会向奥组委提交自己的创意,胜出者的方案将被采纳。
即将摆在设计师面前的一道大课题就是,如何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上浓缩中国5000年历史和传统文化的精华,同时展现出中国在新时代的变化与勃勃生机。
参考资料:
奥林匹克火炬接力的历届奥运会火炬接力资料
-1936年柏林,德国
1936年7月20日,柏林奥运会圣火在奥林匹亚点燃,希腊人康斯但丁成为现代奥林匹克火炬接力历史上的第一位火炬手。此后,火炬接力成为每届奥运会的一部分,成为奥运会的一个传统。
火炬接力活动历时13天,穿过希腊、保加利亚、南斯拉夫、匈牙利、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等国抵达德国柏林。3187公里的接力活动全部通过火炬手跑步传递完成。1931年1500米运动项目的世界冠军弗里茨?希尔根被选为最后一名火炬手。1936年8月1日,他高举着火炬跑进主体育场点燃主火炬塔。 -1948年伦敦,英国
1948年伦敦奥运会火炬接力活动开始于7月17日,历时13天,途经希腊、意大利、瑞士、法国、卢森堡、比利时和英国。
为了体现当届奥运会火炬接力和平的主题,在从奥林匹亚到伦敦的接力过程中,举行了很多体现和平象征意义的活动。如第一位火炬手季米特洛在接过火炬之前脱下军装,放下武器,换上运动服开始传递圣火等。 -1952年赫尔辛基,芬兰
1952年6月25日,芬兰奥运会圣火在奥林匹亚点燃,并第一次使用飞机将火种从雅典空运到丹麦。从丹麦经瑞典到达芬兰的路程采用了跑步、骑马、自行车和独木舟等传递方式。火炬接力历时25天,由3372名火炬手完成传递活动。 -1956年墨尔本,澳大利亚
墨尔本奥运会圣火于1956年11月2日在奥林匹亚点燃,由350名火炬手从奥林匹亚传递到雅典。沿途设计了一些有特色的活动。如在雅典的卫城两名战士身着战装在传递路线上挡住火炬手的路,只有当火炬手说“圣火是我从奥林匹亚带来的”才允许通过。
圣火火种被存放在两个火种灯里飞往澳大利亚。中途在加尔各答、曼谷、新加坡和雅加达举行了庆典仪式。墨尔本奥运会火炬接力是当时奥运史上行程最长的火炬接力活动。总距离约20470公里(包括航空距离),实际传递距离4912公里,火炬手数量3608名。最后一名火炬手是世界青年田径冠军罗恩?克拉克。这是第一次在南半球举行的奥运会火炬接力。
由于1956年奥运会的马术比赛在斯德哥尔摩举行,因此还举行了从奥林匹亚至斯德哥尔摩的火炬接力。途经丹麦抵达瑞典,共有330名火炬手参与传递活动,其中约有160名骑手。 -1960年罗马,意大利
1960年罗马奥运会圣火于8月12日在奥林匹亚点燃。圣火从奥林匹亚传递到雅典再到齐娥港口,乘船运至意大利的锡拉库扎市,再由火炬手跑步完成到罗马的传递。 -1964年东京,日本
1964年8月21日,东京奥运会圣火在奥林匹亚点燃。火种通过飞机运载前往日本,途中经停伊斯坦布尔、黎巴嫩、伊朗、巴基斯坦、印度、缅甸、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香港和台湾,并举行了展示活动。 -1968年墨西哥城,墨西哥
1968年墨西哥城奥运会火炬接力的主题是“新大陆”。为此圣火由希腊的驱逐舰“纳瓦里农”号运送到哥伦布的诞生地意大利热那亚市。
圣火穿越大西洋,沿着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路线航行。在维拉库兹,由17名火炬手在海中接力将火炬传到岸上。2778名火炬手参与了传递活动。西班牙航海家的后裔恩里克塔?巴西里欧成为奥运史上第一位点燃主火炬塔的女火炬手。 -1972年慕尼黑,德国
1972年7月28日,慕尼黑奥运会圣火在奥林匹亚点燃。圣火穿越7个国家抵达慕尼黑,沿途受到热烈欢迎。当圣火进入奥地利时,一架直升机向火炬接力的路上撒放鲜花。贯穿5532公里的接力活动使用了自行车、摩托车、马等传递方式,并第一次有残疾人使用轮椅进行传递。 -1976年蒙特利尔,加拿大
蒙特利尔奥运会圣火于7月13日在奥林匹亚点燃,由希腊火炬手传给加拿大火炬手后,通过传感器将圣火的热能转换成电波并经卫星传至加拿大,然后使用激光在蒙特利尔点燃火炬。火炬接力只进行了5天,1214名火炬手参加了传递活动。为了表示对奥运圣火发源地的崇敬,使用了橄榄油作为火炬的燃料,并第一次由一对男女手举火炬跑入奥运会场共同点燃火炬塔。 -1980年莫斯科,苏联
莫斯科奥运会圣火于1980年6月19日在奥林匹亚点燃。传递活动历时31天,行程4915公里,途经了4个国家。 -1984年洛杉机,美国
1984年奥运会圣火于5月7日在奥林匹亚点燃,由于雅典抵制洛杉矶奥运会火炬接力商业化的做法,没有举行雅典境内的传递活动,圣火火种由直升机运到雅典后直接飞往美国纽约。
5月8日在纽约举行欢迎圣火抵达美国的仪式后开始传递活动。火炬接力历时83天,穿越33个州,到达美国41个城市,由3636名火炬手完成传递。这一届奥运会的火炬手是第一次采用公开选拔的办法产生的。 -1988年汉城,韩国
汉城奥运会圣火于8月23日在奥林匹亚点燃。完成雅典火炬接力后,圣火用飞机从希腊运送到韩国南端的济州岛,然后用船运到釜山。火炬接力历时26天,前往全国所有地区。传递方式包括跑步、骑马、船、自行车、飞机和摩托车。火炬接力里程全长15250公里,有1469名火炬手参与了传递。 -1992年巴塞罗那,西班牙
巴塞罗那奥运会圣火于1992年6月19日在奥林匹亚点燃。火炬接力历时51天,全长6307公里,途经652个城镇,包括所有自治区首府和奥运会的分赛场。 -1996年亚特兰大,美国
亚特兰大奥运会火炬接力历时92天,这是奥运史上一次规模巨大的火炬接力活动。圣火到达了美国重要的城市并途经许多村镇。火炬手选拔以“社区英雄”为主题,通过公开选拔产生。13267名火炬手参与了传递。 —2000年澳大利亚,悉尼
2000年悉尼奥运会在希腊举行圣火交接仪式后,途经11个大洋洲国家抵达澳大利亚。13300名火炬手将圣火传遍澳大利亚。
点燃开幕式主会场火炬塔的火炬手凯茜?弗里曼是澳大利亚原著民运动员,曾在1996年奥运会上获得奖牌,并在随后举行的悉尼奥运会上获得女子200米金牌。为了反映火炬设计的元素—火、水、土,组委会在奥运会开幕式上设计了弗里曼浮出水面的效果,并在水中点燃了主火炬塔。
悉尼奥运会火炬接力被国际奥委会评价为最成功的一次。由于良好的宣传工作和对商业化的控制,创造了火炬接力神圣、美好的形象。沿途公众对于奥运会火炬接力的热情不断高涨,待圣火抵达悉尼之际,上百万的悉尼市民走上街头,欢迎圣火的到来。火炬接力空前的调动了澳大利亚人民的自豪感。 —2004年希腊,雅典
根据本届奥运会“奥运回家”的主题,雅典奥运会完成了历史上第一次在五大洲进行的传递,前往所有举办过奥运会和即将举办奥运会的城市,以感谢这些城市对奥林匹克运动做出的贡献,并将奥林匹克圣火第一次带到非洲和南美洲。途经国家包括澳大利亚、日本、韩国、中国、印度、埃及、南非、巴西、墨西哥、美国、加拿大、比利时、荷兰、瑞士、法国、英国、西班牙、意大利、德国、瑞典、芬兰、俄罗斯、乌克兰、土耳其、保加利亚、塞浦路斯、希腊,总距离7.8万公里,历时78天,传递火炬手12102名。最后一名火炬手是希腊籍帆船运动员尼科拉奥斯?卡拉马纳基斯。 —2008年北京,中国
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将以“和谐之旅”为主题,以“点燃激情 传递梦想”为口号,前往五大洲(国家、地区)的21个城市,并在境内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传递,还将抵达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传递时间为130天,传递总里程约13.7万公里。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将是奥运史上传递路线最长、传递范围最广、参与人数最多的一次火炬接力,将在奥林匹克运动史上谱写辉煌的篇章。第一名火炬手是奥运飞人刘翔。
往届奥运会 传递距离 途经国家和地区 传递天数 火炬手总数
1936柏林奥运会 3,187公里 7 13天 3,331名
1948伦敦奥运会 3,365公里 7 13天 1,416名
1952赫尔辛基奥运会 7,870公里 4 25 3,372名
1956墨尔本奥运会 20,470公里 2 21天 3,608名
1960罗马奥运会 2,750公里 2 14天 1,529名
1964东京奥运会 26,065公里 12 51天 5,244名
1968墨西哥城奥运会 13,620公里 5 51天 2,778名
1972慕尼黑奥运会 5,532公里 7 30天 6,000名
1976蒙特利尔奥运会 775公里 2 5天 1,214名
1980莫斯科奥运会 4,915公里 4 31天 5,000名
1984洛杉矶奥运会 15,000公里 2 83天 3,636名
1988汉城奥运会 15,250公里 3 26天 1,469名
1992巴塞罗那奥运会 6,307公里 2 51天 10,448名
1996亚特兰大奥运会 27,890公里 2 92天 13,267名
2000悉尼奥运会 27,000公里 13 127天 13,300名
2004雅典奥运会 78,000公里 27 78天 12,102名
历届奥运会圣火点燃的方式是怎样的?
历届奥运会圣火点燃方式:
1、1956年 墨尔本 奥运圣火首度照亮南半球
第16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于1956年11月22日在澳大利亚首都墨尔本召开,这是第一次由南半球的国家来承办奥运会。本届奥运会最令人难忘的就是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联合参赛,他们在《欢乐颂》的伴奏下,使用有五环标志的黑、红、黄三色旗为团旗共同入场。
2、1964年 东京 奥运火炬首次在亚洲点燃
10月10日,第18届奥运会在日本东京开幕。此前一周一直阴霾的天气在当天突然转好。美国甚至发射了“辛克姆”卫星向全世界转播奥运盛况,这在历史上还是首次。 本届奥运会进行了盛大的火炬接力跑活动。8月21日火炬于奥林匹亚点燃,9月9日空运到日本鹿儿岛,然后分四路传递。四条路线全长84公里。最后点燃奥林匹 克火焰的是日本19岁的早稻田大学学生坂井义则。他出生于广岛爆炸那天(1945年8月6日)。奥林匹克火焰是和平的象征,由坂井点燃火焰,其用意 是非常明显的。
3、1976年 蒙特利尔 卫星传递奥运圣火
运动会于7月17日正式开幕。本届奥林匹克火焰传递采取了与以往不同的作法。7月13日于奥林 匹亚点燃,火种传到雅典后,不象以往用轮船、飞机或接力传递,而是利用卫星激光技术传到加拿大首都渥太华:当时在希腊点燃的圣火通过一个捕捉离子化火焰微 粒的传感器传送到地球另一端的渥太华,通过对卫星传过来的脉冲信号进行解码而复制了奥运圣火。 火炬接力只进行了5天,1200多名火炬手参加了传递活动。为了表示对奥运圣火发源地的崇敬,使用了橄榄油作为火炬的燃料,并第一次由一对男女手举火炬跑入奥运会场共同点燃火炬塔。图为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开幕式上斯蒂芬和桑德拉点燃火炬塔。这种传递方式看似新颖,但在后来却受到了诸多非议。后来的历届奥运会再也没有沿袭这一做法。
4、2000年 悉尼 奥运圣火水下传递
本届奥运会在火炬传递路线的设计上可谓独具匠心,赛会组织者充分的利用了海、陆、空等各种传递方式,奥运会的火炬甚至还被潜水员带到了海底进行水下传递。
5、2004年 雅典 五洲共享奥运荣耀
奥运会开幕前的圣火传递开创了多项第一。为了纪念奥运会重新回到故乡,组委会对火炬传递路线进行了 精心设计。本次奥运会火炬首次传遍了全世界的五大洲,并首次到达了非洲和南美洲,使世界各地的人们都有机会参与并体验这一盛大活动。圣火传遍历史上举办过 夏季奥运会的所有城市,使这些城市有机会再次亲眼目睹奥运圣火,再次体验到奥运会带来的快乐。
现代的奥林匹克火炬在奥运会开幕数月之前从希腊的奥利匹克发源地奥林匹亚采集。 11位女教士(演员扮演) 从凹面镜聚光采集圣火。
火炬接下来便通过接力传递到下一届奥运会的主办城市。虽然传统上传递只能步行,但是现在使用交通工具也是允许的。火炬传递者来自不同领域,包括运动员和名人,也有一些不知名的人参与其中。
奥林匹克火炬传递在奥运会开幕式举行时结束。最后一位传递者总是很神秘,通常是举办国的体育界名人。最后一位传递者会以独特的方式点燃位于体育场上方的主火炬台。奥运圣火在奥运会开始的那天点燃,结束的那天熄灭。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恢复后,1912年顾拜旦提出了点燃奥林匹克圣火的建议,但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直到1928年奥运会开始,施行点燃奥运会火焰的仪式,恢复古奥运会的这种传统。冬季奥运会于1952年开始点燃“圣火”。
古代奥运会召开前,依照宗教规定人们聚集在奥林匹亚宙斯神庙前,举行庄严肃穆的仪式,从祭坛点燃火炬,然后奔赴希腊各个城邦。火炬手高举火炬,一边奔跑,一 边呼喊:停止一切战争,参加运动会!火炬像一道严格的命令,有至高无上的的权力,火炬到哪里,哪里的战火就熄灭了。即使是在激烈厮杀的城邦也都纷纷放下武 器,神圣休战开始了。希腊又恢复了和平的生活,人们忘记了仇恨, 忘记了战争, 都奔向奥林匹亚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
古希腊在每届奥运会举行以前,人们都要高举着在赫拉神庙前点燃的火炬, 奔赴各个城邦,去传递停战的神谕和奥运会召开的消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创立以后,最初并没有承继这个传统。直到1920年安特卫普第7届奥运会上, 为了悼念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去的人们,主办者在主会场点燃了象征和平的火炬,但没有进行火炬传递活动, 火种也不是从奥林匹亚采集的。1934年,国际奥委会在雅典正式做出决定,在奥运会期间, 从开幕到闭幕,主会场要燃烧奥林匹克圣火,并且火种必须采自奥林匹亚, 以火炬接力的形式传到奥运会主办城市。从此,圣火传递成为每一届奥运会必不可少的仪式。
6、1936年柏林奥运会的开幕式上,由德国田径运动员希尔根点燃圣火。
因为这一届是现代奥运会首次举办火炬接力活动,所以顾拜旦亲临点火仪式,并发表了演 说。这次火炬接力穿越了希腊、保加利亚、南斯拉夫、匈牙利、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德国7个国家,全程3075公里,由3075名各国运动员每人持火炬跑 1公里,经过11个昼夜将火种送到了柏林的奥林匹克体育场。
7、1952年赫尔辛基奥运会上,芬兰长跑界的两位老将努尔米和科勒赫迈宁分享了点燃圣火的荣耀。努尔米手持火炬跑进体育场,首先点燃设在场地上的圣火台,然后将火炬交给64岁的科勒赫迈宁。当他以矫健的步伐登上83米高的火炬台点燃圣火时,整个体育场掌声雷动。
8、1964年,日本人别出心裁,点燃圣火的是一位19岁的小伙子坂井义则, 他出生于1945年8月6日,正是美国用轰炸广岛的那一天。
9、1968年墨西哥城奥运会上,一位女性第一次承担了这项使命, 她就是年仅20岁的田径运动员德索特洛。
10、1984年奥运会在美国洛杉矶举行,尤伯罗斯大胆地将商业运作的方法用到了火炬接力活动中。这次火炬接力横跨美国50个州,共15000公里。与以往不同 的是,任何赞助3000美元的个人、地区、团体或公司都可以指定一个人持火炬跑1英里。圣火接力于5月8日在美国本土开始,第一棒由吉姆·索普的孙子比 尔·索普完成, 7月28日奥运会开幕时, 由杰西·欧文斯的外孙女吉娜·亨普希尔持火炬跑进主会场,然后将火炬交给罗马奥运会十项全能冠军约翰逊, 由他点燃了玫瑰碗体育场的圣火。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 患有帕金森氏综合症的拳王阿里, 用他颤微微的双手点燃了火炬, 也点燃了全场观众的热情。他们用欢呼声表达着对这位传奇人物的崇敬和对奥林匹克运动的热爱。
11、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开幕式上,点燃火炬台的是曾获奥运奖牌现身为残疾的雷波洛,他坐在轮椅上用圣火引燃箭头,然后准确地射向70米远、21米的圣火台,熊熊圣火瞬间腾跃燃烧,全世界的观众都为西班牙人这一奇特的点火创意赞叹不已。
12、2008年北京奥运会
李宁乘秋千慢慢升起,进入空中,预示着中华民族飞天梦想的最终实现。李宁空中传递火炬时,灯光打在他的身上,宛如中国古代的神话故事“夸父追日”的再现,体现了中华民族顽强不屈的精神。他脚下不断伸延的祥云画卷,预示着中华民族对幸福祥和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身后不断出现的世界、中国各地火炬传递的画面展示了世界奥林匹克大家庭的欢乐祥和。李宁身在秋千,脚下却不断生风,那脚步不就是伟大祖国30年改革开放的印证吗?不就是华夏儿女百年梦圆奥运的象征吗?李宁点燃圣火的刹那间,也就点燃了各国运动员心中对奥运的激情之火,也点燃了全世界爱好和平人们的心中之火。火炬传递又历史画卷而起,至历史画卷而终,完美演绎了“善始善终”这一传统理念,也预示着本届奥运会必将去的辉煌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