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短道速滑世界杯-长春速滑联赛大道

tamoadmin

1.速度滑冰的著名人物

2.张凯丽:我是国民媳妇,也是速滑运动员,完美人生曾差点留下污点

3.勤奋成功的故事

速度滑冰的著名人物

长春短道速滑世界杯-长春速滑联赛大道

(1939~ )生于黑龙江省鹤岗市的一个矿工家庭,15岁开始学滑冰,1958年选为哈尔滨市速度滑冰选手,在当年的全国比赛中创造了1500米﹑5000米﹑10000米的全国纪录,获全能冠军。同年,代表中国参加在苏联阿拉木图举行的 6国速度滑冰比赛,获全能冠军。王金玉具有扎实的身体训练基础,身体素质发展全面,腿部爆发力强,速度耐力好,后程有力。他的滑行幅度大,技术纯熟,4项成绩均匀。1962年,在苏联伊尔库茨克,创造了5000米平原冰场世界纪录,国际滑冰联盟授予他亚洲最佳运动员称号。1963年,在日本轻井泽世界男女速度滑冰锦标赛上打破了世界全能纪录。

王金玉从1972年开始从事速度滑冰教练工作,1980年被推选为中国滑冰协会委员。 (Yang Yang,1976.8.24- ) 女,1976年8月24日生于黑龙江汤源,中共党员,国家级运动健将,党的十六大代表。国家短道速滑队队员,黑龙江选手。

黑龙江七台河人。1984年开始接受滑冰训练。1988年4月进入哈尔滨体育运动学校,练习短道速滑。1995年进入国家队。

2002年11月,出席在北京召开的中国***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比赛成绩:

2005年短道速滑世界锦标赛北京站女子500米决赛中,以45.038秒的成绩获得冠军。

2002年4月,参加在蒙特利尔举行的世界短道速滑锦标赛,获女子500米第一名;以1分34秒732的成绩获女子1000米第一名;与杨阳、孙丹丹、王春露合作以4分19秒516的成绩获女子3000米接力第一名;并以105分的成绩获女子全能第一名。

2002年2月,参加在美国盐湖城举行的冬奥会,获女子500米和1000米两项短道速滑第一名,从而成为我国获得冬奥会金牌第一人;与杨阳、王春露和孙丹丹合作获女子3000米接力第二名。

2000年12月,参加在长春举行的世界杯短道速滑系列赛,获女子500米和女子1000米及与队友合作获女子3000米接力三项第一名,并以89分的成绩获女子全能第一名。

2001年12月, 参加在索非亚举行的世界短道速滑锦标赛, 分别以2分29秒649、45秒217和89分的成绩获女子1500米、500米和女子全能第一名,并与队友合作以4分16秒874的成绩获女子3000米接力第一名。

2000年10月, 参加在加拿大举行的世界杯短道速滑赛第一站比赛, 分别获得女子1000米和女子1500米两项第一名及女子3000米第二名,并获女子全能第一名。

2000年10月,参加在美国举行的世界杯短道速滑赛第二站比赛,以1分34秒055的成绩获女子1000米短道速滑第一名,以44秒664的成绩获女子500米第一名。与队友合作获女子3000米接力第一名。获女子1500米第二名。

2000年3月,参加在荷兰海牙举行的世界短道速滑团体赛,与队友合作获女子团体冠军。

2000年3月,参加在谢菲尔德举行的世界短道速滑锦标赛,获女子个人全能、女子1000米、女子3000米三项个人冠军,与队友合作获女子3000米接力冠军,并成为该赛事历史上第一位连续四年获女子个人全能冠军的运动员。

2000年2月,参加在荷兰海伦芬举行的世界杯短道速滑赛,获女子1500米第一名。

2000年2月,参加在美国普莱西德湖城举行的首届冬季友好运动会,以1分40秒771的成绩获女子短道速滑1000米第一名;与队友合作获女子短道速滑3000米接力赛第一名;参加女子短道速滑500米赛获第三名。

2000年1月,参加在黑龙江哈尔滨举行的全国短道速滑锦标赛,获女子个人全能第二名。

2000年1月,参加在瑞典哥德堡举行的世界杯短道速滑系列赛,获女子500米和1500米两项第一名。

1999年12月,参加在长春举行的世界杯短道速滑系列赛长春站比赛,先后获女子1000米、女子1500米、女子3000米、女子个人全能和女子3000米接力五项第一名。1999年10月,参加在美国犹他州举行的世界杯短道速滑赛,与队友合作以4分16秒260的成绩打破获冠军。

1999年3月,参加在保加利亚索非亚市举行的世界短道速滑锦标赛,分别以44秒64、 1分37秒44、 5分48秒541和 123分的成绩获得女子500米、1000米、3000米和全能四项冠军,并与队友合作,以4分23秒725的成绩获女子3000米接力冠军,还以2分34秒825的成绩获女子1500米第2名。

1999年3月,参加在美国圣·路易斯市举行的1999年世界短道速滑团体锦标赛,与队友合作,获冠军。

1999年2月,参加在韩国龙坪举行的第四届亚洲冬运会短道速滑比赛,以45秒490的成绩获女子500米冠军,并打破亚洲纪录,还获得女子1000米冠军,女子1500米第2名。

1999年1月,参加在长春举行的第九届冬运会短道速滑比赛,分别以1分36秒604、2分43秒659和102分的成绩获女子1000米、1500米和全能总成绩三项冠军, 并以40秒401和6分03秒428的成绩 获得女子四圈追逐赛和女子3000米两项第2名,与队友合作,以4分29秒926的成绩获女子3000米接力第2名,以45秒383的成绩获女子500米第3名。

1998年12月,参加在北京举行的世界杯短道速滑系列赛第六站比赛,以46秒02、 1分40秒81、 2分34秒97和5分43秒71的成绩获得女子500米、1000米、1500米和3000米四项冠军;与队友合作,以4分23秒的成绩获得女子3000米接力冠军,并夺得了第一届世界杯短道速滑系列赛年度个人总冠军和团体冠军。

1998年11月,参加在日本东京举行的世界杯短道速滑系列赛第五站比赛,分别以1分38秒440、 2分38秒499和 6分1秒971的成绩获女子1000米、1500米和3000米三项冠军; 并与队友合作, 以4分26秒397的成绩获女子3000米接力冠军。

1998年11月,参加在长春举行的全国短道速滑锦标赛暨九冬会短道速滑项目预赛,以46秒86、1分46秒33和2分47秒96的成绩获女子500米、1000米和1500米三项冠军,并获女子个人全能总分冠军。

1998年10月,参加在长春举行的全国短道速滑冠军系列赛,以1分38秒03的成绩获女子1000米冠军,并获女子500米第2名和女子1500米第3名。

1998年9月,参加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举行的第一届世界杯短道速滑系列赛第一站比赛,以6分0秒622的成绩获女子3000米冠军,并以89分的成绩获女子全能冠军。

1998年3月,参加在奥地利维也纳举行的世界短道速滑锦标赛,获女子1500米冠军; 以1分33秒562的成绩获得女子1000米冠军; 与队友合作,获得女子3000米接力冠军;以13分获得女子全能冠军;并以5分20秒057的成绩获女子3000米第2名。

1998年2月,参加在日本长野举行的第十八届冬季奥运会短道速滑比赛,与队友一起以4分16秒383的成绩获女子3000米接力第2名,并打破世界纪录,获女子500米第十五名。

1997年3月,参加在北京举行的第八届全运会短道速滑比赛,以46秒05的成绩获女子500米冠军;同时还获女子1000米比赛第2名。

1997年3月,参加在日本举行的世界短道速滑锦标赛,分别获得女子500米和1000米及女子全能三项冠军。

1997年2月,参加在韩国举行的第十八届冬季大学生运动会,与队友合作获女子3000米接力冠军。

1997年3月8日,参加在北京举行的第8届全运会冬季项目1000米短道速滑比赛,获得第2名。

1996年2月5日,参加在哈尔滨举行的第三届亚冬会,以2分28秒93的成绩获女子短道速滑1500米冠军;同年2月6日,与队友合作,以4分23秒13的成绩打破女子3000米接力世界纪录,并获冠军。

1995年12月3日,参加在哈尔滨举行的亚洲短道速滑锦标赛,与队友合作,以4分24秒12的成绩超女子3000米接力世界纪录,并获冠军,以2分25秒26超女子1500米世界纪录,获第3名。

1995年参加世界短道速滑锦标赛,与队友合作,以4分24秒68的成绩打破女子3000米接力世界纪录,并获冠军。

1993年获全国短道速滑赛3000米接力冠军。

所获荣誉:

2002年12月,当选为第四届中国“十大女杰”。

2002年8月,出任哈尔滨申办冬奥会形象大使。

2002年3月,获得中国奥委会和恒康天安人寿保险公司联合主办的“恒康天安体育明星”称号。

2002年3月,当选为中国体育报业总社和首都二十多家新闻单位联合评选的上年度(2001年度)全国十佳运动员。

2002年3月,获霍英东体育基金会嘉奖。

2002年3月,当选为“黑龙江省十大杰出女青年”。

2002年3月,分别被国家体总、中华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和全国妇联授予体育云南荣誉奖章、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青年五四杰出青年奖章和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2000年4月,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

1999年6月,作为中国滑冰协会推荐、国际滑联批准的运动员代表参加在波兰举行的国际滑联理事会。

1999年4月,当选为由首都二十家新闻单位联合主办、康威体育用品有限公司独家赞助的1998年全国十佳运动员。

1998年4月,被国家体总授予全国体育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

1997年被评为1996-1997年全国冰雪“十佳”运动员。

传递圣火:

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海南省传递2008年5月4日传递在三亚首发,世界冠军杨扬将跑三亚第一棒。

张凯丽:我是国民媳妇,也是速滑运动员,完美人生曾差点留下污点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的 体育 迷心目当中,有一个人的名字如雷贯耳。

这个人,就是第一次在冬奥项目获得奖牌的中国人——叶乔波。

她10岁练习速滑,是中国第一个突破女子500米速滑40秒大关的选手。

然而,也许谁也不会想到, 张凯丽曾经是她的速滑队长。

没错,就是那个有着“国民媳妇”和“国民婆婆”之称的张凯丽。

曾经在一档节目中,她罕见地向大家讲述了自己当年做运动员的经历,而且还调侃自己说:

“队员成了世界冠军,而队长却灰溜溜地不知道跑哪去了~”

她退役以后,叶乔波扛起大旗,实现了中国在冬奥会上奖牌“零的突破”。

在当时,甚至还有一种精神叫“乔波精神”,这种精神鼓舞了一代中国人,甚至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

而张凯丽则在另一个领域发光发热,依旧受人欢迎和追捧。

只是当年能做到叶乔波的队长,说明张凯丽在训练时成绩也很不错,为何突然退役了呢?

从 体育 界到文艺界,张凯丽的故事远比我们想象得更加精彩。

1962年,张凯丽出生在长春的一个普通家庭里。

靠着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 她从小就有机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冰上运动。

1971年时,不到十岁的张凯丽就在家人的引导下接触短道速滑。

因为父母都是普通人,他们便希望能培养女儿的过人之处,在某些方面能出人头地,他们告诉女儿:

“一个女孩子要学一门技术,掌握一技之长。”

当时张凯丽的妈妈有位同事,他的爱人就是拿下了很多全国速滑冠军的崔顺子老师,也是当时的长春速滑队主教练。

带着张凯丽到了同事家里,崔顺子一看就觉得这孩子条件不错。

她身高比同龄人高不少,学运动应该可以,便开始带着她一起训练了。

后来,张凯丽自己在节目里说,其实当时因为年龄太小,自己对这项运动一点都不了解,完全是懵圈的状态。

但那个时候的孩子都听话,家里人说什么就是什么,但短短几年的训练生涯却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尽管几十年后回想起来,还是忍不住感慨。

那时的速滑队并没有专门的训练场,孩子们只能在长春胜利公园的大冰场里。

零下三四十度的天气,人一走到室外就全身都是雪,整个人都是白的。

那段时间,张凯丽感冒发烧都是常事,但是为了避免让妈妈担心,只能逼着自己坚持,不敢放弃。

除此之外,长春还不够冷的时候,他们就需要往更冷的地方。

在张凯丽的心里,敦化是自己印象最深的地方,尽管已经过去了几十年,她第一次去敦化的场景依然历历在目。

她们需要自己背冰鞋、服装和铺盖等物品。

而且因为条件问题,每个人的冰鞋只有一双,冰刀钝了就自己磨。

没有住宿的地方,只能借住在当地老乡的家里。

一起训练的时候,张凯丽和叶乔波的关系非常好,她们两个人一起住在一位朝鲜族老乡家里,吃住训练都在一起。

因为没什么 娱乐 设施,训练期间大大咧咧的张凯丽就经常唱歌、念诗给队员们听,有时候还会自己写诗。

叶乔波回忆当年,说张凯丽那时候就特别有文艺范儿,倒是很适合做一些文艺工作。

也许,一切都是冥冥之中注定好的吧。

当时对她们两个来说最幸福的事情,就是训练结束后回到老乡家里吃朝鲜族打糕。

不过在那个物资紧张的年代,她们也不好意思白住白吃,当时队里没有资金,白糖就是营养品,孩子们喝一杯白糖开水就是补充营养了。

在她们看来,白糖就是自己最宝贵的东西,于是每次老乡家做打糕,她们就用白糖换。

这样的日子张凯丽一共持续了三四年,最终还是因为个人原因选择了放弃。

对此张凯丽解释道: “可能就是不太合适,我不是不喜欢运动,之所以放弃和我的身高有关。”

虽然她刚开始是因为身高优势加入的速滑队,但随着训练才发现,速滑是讲究速度和技巧的,底盘要低一点,爆发力要强一点。

但是张凯丽的腿比较长,总是弯不下去,影响了成绩。

不过虽然退役了,但直到现在她还是一直心系 体育 事业,尤其是看到曾经的队友叶乔波获得世界冠军的时候,她仍然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

离开速滑队之后,张凯丽便回到了校园。

因为训练,她耽误了不少课程,想要考到一个好大学,机会实在渺茫。

思来想去,张凯丽只能发挥自己的特长,走文艺路线,高考结束后她就如愿进入了吉林省艺术学院。

在学校里,张凯丽认真学习,成绩突出,更是靠着不错的长相成了学校里的佼佼者。

并在毕业后被顺利分配到了中国传媒文工团工作。

刚开始的时候她的事业并不顺利,跑了几年龙套。

直到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在《八女投江》中饰演了一个人民教师,让导演看中了她身上独特的气质,说她是天生的演员。

1990年时,由她主演的电视剧《渴望》播出,张凯丽也因为良家妇女刘慧芳而一炮而红。

这部剧播出的那段时间,说是万人空巷一点都不夸张。

就连犯罪率都下降了,公安部为此还对这部电视剧进行了表彰。

“举国皆哀刘慧芳,举国皆骂王沪生,万众皆叹宋大成” ,也成了当年的一道独特风景。

这也让张凯丽第一次尝到了当明星的滋味,无论走到哪里,迎接她的都是掌声和鲜花。

坐飞机时,整个航班的人都来找她签名、合影,一个不漏。

打出租车时,司机免收车费;去超市买东西,大家纷纷为她让路……

不过在盛名之下,她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因为电视剧太过深入人心,“刘慧芳”在戏里收养过孩子,就有人把孩子抱到张凯丽家,说自己家里穷,让她帮忙收养。

最多的时候,张凯丽的家里一共有六七个孩子。

但是当时还没结婚的她,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养孩子,为了照顾那些宝宝经常忙到深夜,连饭都顾不上吃。

最后用了整整半个月的时间,她才和一个个家长取得联系,把孩子们都送走。

另外还有很多患上重病的老人找上张凯丽,要求她帮忙找医生、买药,如果不同意就指责她。

一次单位组织为灾区捐款,她和所有同事一样都捐了100元,结果却被人说捐的太少,像她这样的大明星应该捐的更多才对。

这样的事情多了,张凯丽便觉得做明星也没什么好的,甚至对拍戏产生了抵触心理。

有导演邀请她拍戏,只要是戏份比较多的角色,她统统拒绝。

不过,幸好在人生的低谷期,她遇到了丈夫张建全。

1995年,张凯丽启程去深圳拍戏,在宾馆喝早茶的时候认识了张建全。

跟那时候的张凯丽相比,张建全只是一个寂寂无名的小作家,并且长相也不帅,皮肤黝黑。

但就是一下子走进了张凯丽的心里,觉得他很靠谱、踏实。

当时张建全一眼就认出了张凯丽,叫她“刘慧芳”,不过那段时间她对这个名字有些抵触,心情郁闷,对张建全也有些冷淡。

得知事情的原委后,性格开朗的张建全经常想办法逗她开心,在他的感染和开导下,张凯丽的心情也一天天好了起来。

同时,两个人的感情得到了升华,并谈起了恋爱。

1996年春节,两个人领证结婚。

只是那个时候张建全的事业刚刚起步,经济条件还赶不上张凯丽,所以婚宴的一切花销都由她来承担。

在外人看来,张凯丽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又出钱又出人,但她却明白丈夫不是他们口中的那样。

婚后,夫妻俩经常两地分居,张凯丽希望丈夫能来北京发展,但此时张建全刚刚投身房地产事业当中,已经积累了不少人脉,他不想在此时放弃。

一年以后,张凯丽怀孕了,为了孩子她选择了息影,全职在家做一名家庭主妇。

这样一来,张建全身上的压力就更多了,那段时间他经常因为应酬在外面喝得酩酊大醉。

甚至还有两次酒精中毒,被送到了医院,张凯丽是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不过好在,这样的日子没有持续多久,女儿四五岁的时候,丈夫的公司已经慢慢步入了正轨。

如此,张凯丽不管是身体上还是心理上的负担都卸去了一大半。

虽然此时的她已经41岁了,但看着那些曾经和自己一同出道的女演员们,还依旧活跃在荧屏上,她不免伤感。

最后,在丈夫和女儿的支持下,张凯丽再次回归了她热爱的演艺事业当中。

2010年的夏天,张凯丽在一大堆剧本中,一下子被《裸婚时代》所吸引。

里面丈母娘的角色个性非常鲜明,她主动跟导演提出了能够出演这个角色的想法。

结果电视剧播出后瞬间爆火,直接成了那一年的爆款剧,张凯丽成为了剧中的一大亮点,她再次走红。

这之后,张凯丽算是焕发了事业的第二春,各种婆婆妈妈的角色找上了她,她的称号也从“国民媳妇”变成了“国民婆婆”。

其实纵观张凯丽的人生,不可谓是不圆满。

年少时是国家运动员,和世界冠军一起在冰上驰骋;

然后又投身文艺,创造了常人难以达到的高峰;

家庭也幸福美满,丈夫张建全至今对她都非常宠爱,可以称得上是人生赢家了。

可就在前两年,张凯丽却差点因为一件小事,让自己的完美人生有了污点。

2016年,“足力健”的老总张京康为了选择一个合适的代言人,在几个特定的名字中投票,结果几轮下来总是张凯丽以最高票胜出。

于是他便找上了张凯丽。

但此时张凯丽已经是观众们心中的老戏骨,走到今天,她一直非常爱惜自己的羽毛,接广告的时候都是考虑再三。

可是足力健“老人鞋”的定位让她产生了抵触心理,她内心不愿意承认自己已经是需要穿老年鞋的地步了。

为此,张京康攻人先攻心, 先是把鞋送给张凯丽的父母、亲戚试穿;

然后又请张凯丽自己亲自感受体验,前后沟通了半年多,终于让张凯丽正式成为了足力健老人鞋的代言人。

这年9月,张凯丽代言的足力健广告正是在央视戏曲频道播出。

随后,又经过好几个央视频道的转播,足力健的名声算是打了出去。

在老一辈人的心目当中,张凯丽就是值得信赖的标志。

靠着这样的口碑,足力健在全国连续开了1500家店,没有一家是亏损的。

2017年一年的销售额更是达到了10个亿的高度。

但所谓盛极必衰,2019年时,江苏一位64岁名叫袁玉华的老人把足力健给告了;

因为老人下台阶的时候,脚底下一滑摔了一跤。

在后续治疗当中,袁玉华的小腿肌肉萎缩,无法正常行走。

而她当时所穿的就是号称“踩在雨雪、湿滑地面上一点也不打滑”的足力健。

因为越想越气,他便将品牌和代言人张凯丽一起告上了法庭。

对此,张凯丽百口莫辩,并听说了这件事情后便第一时间解除了代言。

不少网友甚至对张凯丽的形象也开始了“攻击”,但说到底其根本原因还是在品牌方。

按理说,足力健在此时应该站出来回应一下,给出解决方案,但结果确实想要靠花钱来息事宁人。

这一举动不管是出于何种目的,在大多数人看来就是“心虚”。

这也直接导致张凯丽的身上出现了不同的声音。

不过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依然有人表示理解,并依然相信张凯丽。

毕竟作为不缺戏拍的明星,张凯丽并不是因为缺钱贪心,所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相信张凯丽依旧是那个人人喜欢的老艺术家。

勤奋成功的故事

成功不是将来才有的,而是从决定去做的那一刻起,持续累积而成。那么关于勤奋成功的故事有哪些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希望能够帮到你!

 篇一:成功离我们并不遥远

 闻名世界的美国石油巨头洛克菲勒,原来只是一家石油公司的小职员。而且,他所做的工作是最低档的、最机械、最没有创造性的巡视并确认储油罐盖有没有自动焊接好。

 他每天都要上千次地注视著这种作业,注视到眼睛都快长茧子了,真是枯燥至极。

 也行,这项工作如果是别人来做,要不就会很快跳槽,要不就可能一直做到老在机器旁边。细心的洛克菲勒却因这项工作成了大富翁。

有一次,他突然发现石油罐子每旋转一次,焊接剂滴落39滴,焊接工作便结束了。

 此后,他一直在想:焊接剂能否少一些呢?如果能将焊接剂减少一两滴,是不是能节省点儿成本?

 他开始对这个当时被认为无聊的问题进行了长期的观察和研究。

 不久后,他研制出“35滴型焊接机”、“36滴型焊接机”和“37滴型焊接机”。但经过先后试用,都在焊接后偶尔会漏油,没有获得成功。人们都劝他不要吃饱饭没事干,如果闲著,不如下班后去做 *** 。然而洛克菲勒并没有因此而退缩,又研制出“38滴型焊接机”。经过试用后,意外地成功了。不久后,他申请了专利,并找人投资生产出这种新型的节约能源的机器。

 洛克菲勒节省的只是一滴焊接剂,但“一滴”却给公司带来了每年上亿美元的利润。这也站他后来终于成了美国著名的石油巨头。

 篇二:曾国藩读书的小故事

 没有人能只依靠天分成功。上帝给予了天分,勤奋将天分变为天才。

 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然而他小时候的天赋却不高。有一天在家读书,对一篇文章重复不知道多少遍了,还在朗读,因为,他还没有背下来。这时候他家来了一个贼,潜伏在他的屋檐下,希望等读书人睡觉之后捞点好处。可是等啊等,就是不见他睡觉,还是翻来覆去地读那篇文章。贼人大怒,跳出来说,“这种水平读什么书?”然后将那文章背诵一遍,扬长而去!

 贼人是很聪明,至少比曾先生要聪明,但是他只能成为贼,而曾先生却成为 *** 主席都钦佩的人:“近代最有大本夫源的人。”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那贼的记忆力真好,听过几遍的文章都能背下来,而且很勇敢,见别人不睡觉居然可以跳出来“大怒”,教训曾先生之后,还要背书,扬长而去。但是遗憾的是,他名不经传,曾先生后来启用了一大批人才,按说这位贼人与曾先生有一面之交,大可去施展一二,可惜,他的天赋没有加上勤奋,变得不知所终。

 篇三:因艰辛,而坚强;因坚强,终成功-短道速滑周洋

 2月25日上午11时,吉林省体管中心内热闹非常。有关领导、自发来的市民、众多记者和周洋的父母一起见证了长春姑娘周洋的又一个奇迹:她和王濛、孙琳琳、张会一起在冬奥会短道速滑女子3000米接力决赛中,以4分06秒610的成绩打破世界纪录,勇夺桂冠

 就在4天前,18岁的周洋在短道速滑女子1500米的决赛中,孤身一人粉碎了韩国三人的前后夹击和美国名将的撞击夺得冠军,2分16秒993的成绩也打破了该专案的冬奥会纪录,并实现中国短道速滑专案30年来在冬奥会历史上金牌零的突破,也为长春实现了奥运金牌零的突破。

 希望能有一双好冰鞋的坚强女孩

 “大宝太不容易了,她能有今天,是创造了奇迹!”父亲周继文叫着女儿的乳名,女儿赛场上的出色表现同样让他激动不已。没有人比他更了解女儿一路的艰辛。

 周继文是吉林九台人,1986年到长春打工时不慎砸折双腿。经人介绍,和患小儿麻痹症的王淑英在1990年结婚。周继文没有工作,王淑英工作单位经营陷入危机,收入微薄,女儿周洋却在此时降生到这个困难重重的小家庭里。因为在羊年出生,王淑英给女儿取名周洋,夫妻俩将新的希望从此全部寄托在周洋身上,却因王淑英所在的单位解散连小周洋每月的幼儿园学费都无法按时交纳。夫妻俩双腿全部残疾,挣钱的出路有限。无奈之下,周继文去学做厨师,王淑英就在家加工熟食出卖,才算暂时解决了小周洋幼儿园学费的困扰。

 虽然夫妻两个人都残疾,但小周洋在幼儿园的表现,却让他们开心,每次女儿参加跑步比赛都得第一名。这种情形一直持续到小学二年级。小周洋的“第一”特长被叶乔波的教练崔顺子发现,不久60岁高龄的崔顺子就将小周洋正式纳入自己的门下,学习速度滑冰。但每个月上百元的训练费又难住了一家人。为让女儿保证足够的训练时间,夫妻俩工作之余用自制的“冰箱”卖雪糕增加收入。

 女儿小,每次训练都要接送。可训练场地有限,参加训练的孩子只能“排班”进行,有时是深夜,有时是凌晨三四点。为了省钱,夫妻俩个连个闹表都舍不得买。赶上排在凌晨的训练段,夫妻俩个在夜里不知要“强制”早醒多少次看时间。“这孩子对滑冰有天赋,家里再困难都得让她滑下去。”

 因为家里实在太困难,买不起好冰鞋,穿的基本都是别人的旧鞋,因为不合脚,小周洋经常满脚都被磨出水泡。就是在这样的家庭困境中,周洋一天天成长。2001年,小周洋在沈阳参加全国冬季专案锦标赛获得第一名。2004年7月,她代表长春去哈尔滨参加一个全国比赛,此次比赛,她最希望自己能有一双好冰鞋穿。

 教练想激发她斗志,就说只要你拿到第一名,老师就给你买一双好鞋。结果,在比赛中周洋拼尽全力最后获得冠军。拿着老师买的800多元的名牌运动鞋,小周洋低下头给教练深深地鞠了一躬,看着眼前这个倔强的小姑娘对滑冰的执著,教练当场落泪:“好孩子,你是好样的,以后你要是能冲出去,冲到国家队,冲到世界赛场上,你要什么老师都给你!”小周洋却一脸郑重地对教练说:“老师,你放心,我一定会按照你说的冲出去,为了老师,也为了我爸爸妈妈。他们供我太辛苦了,我不能让你们白辛苦!”

 让父母生活得更好的奥运冠军

 就这样,这个小姑娘在拮据的家庭环境中,凭著对成功的渴望和韧劲,在2007年以突出的运动成绩迈入国家队。此后,周洋开始在短道速滑比赛场上渐崭头角:2006-2007年度的全国短道速度滑冰联赛长春站中,夺取女子1000米冠军;2007年长春亚冬会短道速滑女子3000米接力赛夺得金牌;2008年国际滑联短道速滑世界杯哈尔滨站女子3000米接力赛冠军成员;美国站女子1500米赛冠军,并以2分17秒162的成绩,重新整理了这个专案的世界纪录。励志一生 2009年2月,在第24届世界大学生冬运会短道速滑首日比赛中,周洋成功摘取女子1500米金牌,这是该届大冬会短道比赛首枚金牌,也是中国代表团获得的第一枚金牌。这个小姑娘,因此被国内外媒体誉为“周台风”,周洋比赛的凌厉风格再次让世界瞩目中国速滑。

 2月21日11时56分,周洋创造了冬奥会中国代表团的奇迹。在只有她一名中国人参加的1500米短道速滑比赛中,她位于第二道,三名韩国选手则分别排在第一、第四和第七道,对她形成了包夹之势。就在这样的压力下,周洋爆出了极强的体能和冲刺力,将其他人越甩越远。

 更让无数中国网民和亿万电视观众动容动容的,是她质朴的夺金感言“可以让我爸妈生活得更好一点”,这个“90后”小姑娘,因此成为亿万网民心目中最美的人。

 4天后,在冬奥会短道速滑女子3000米接力决赛中,周洋和队友再次打破世界纪录,勇夺桂冠。

 周洋成了中国最年轻的冬奥会冠军。对于周洋今天的成功,周继文说,周洋从不忌讳在别人面前提起自己训练的艰辛和家中的窘境,周洋说,没有她那样的过去,就不可能有好的将来。

 周洋,18岁的小姑娘,因艰辛,而坚强;因坚强,终成功。

看过的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