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中国,是篮球迷多还是足球迷多,请大家客观的回答!
2.为什么篮球有很多的人打,但是在国际上成绩却不好?
在中国,是篮球迷多还是足球迷多,请大家客观的回答!
五六年前国家体育总局李元伟在一次报告中说,现在,篮球已经超过足球成为我国最受欢迎的运动。
不过后来又媒体评论他这句话的时候说,李局长这话需要做点更正,应该是“美国篮球”……
这只是个插曲。其实不管怎么样,在中国,篮球迷得数量是不会超过足球迷的。不然政府为什么不像美国那样,一个NBA的球馆就可以容纳两三万人,如果中国有这个市场,政府必然会兴建很多大型的篮球馆。但事实是中国的篮球场馆能坐下一万个人就已经是很大了。
而且,我们再客观点。其实我们身边几乎百分之九十的篮球迷都只看NBA的比赛,而这些看NBA的球迷中又有几乎百分之九十五的朋友都是冲着球星在看球。那么好了,NBA在中国推广的再好,充其量也就是一个国家的差不多三十只球队,而真正拥有市场的球队也不过连半数都不到(我想很少有人会很喜欢没有狼王的森林狼没有明星的国王吧)。
我们再反过来看足球。我没办法统计湖人在中国有多少球迷,但我想在中国湖人应该是球迷最多的NBA球队,但是在足球领域,不论巴萨曼联皇马AC米兰……这些豪门的球迷数量都不是湖人的球迷数量能比的。而且对于一个真正的足球球迷而言,不是冲着球星看球的。那年贝克汉姆从曼联去了皇马真正的曼联球迷也不会跟着喜欢皇马了……我想如果哪一天科比离开了湖人去了哪里湖人球迷必然会流失很大很大一片。
当然这只是个例子。
篮球在中国只是因为NBA得商业推广做得好。还有姚明。这样建立起来的球迷没有“根”。就好像可能一不小心一场大雨下来很多都被冲走了。
但足球不一样,自从央视转播世界杯以来足球在中国已经有好几十年的底子,说的好听点这是一种底蕴。不论中国去求本身怎么烂,只要足球这个运动还在发展,中国球迷的数量永远是世界第一的。
为什么篮球有很多的人打,但是在国际上成绩却不好?
我们有太多的选择可以通过篮球走职业化的道路,但是运动不是优先。也是因为年纪轻轻就经历过系统训练的人不多。所以,群众基础大不代表篮球人才多。为什么中国篮球的群众基础很好,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当然,我们还是需要谈谈大众化的民间篮球对职业联赛人才培养的意义。
说起民间篮球和CBA职业联赛,总会想起大姚上任后的改革。我一直认为民间篮球氛围是有益的,直接影响联盟的发展。民间篮球当然不同于职业联赛,走职业化的道路需要比民间篮球多得多的精力和财力。但是民间篮球将是整个篮球体系和篮球文化的很好补充。
良好的篮球氛围让更多的人爱上篮球,带领更多的人走上职业化的道路。职业化是培养更多篮球人才的必要条件。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更多的人变得专业。我们曾经讨论过为什么一个14亿人口的国家,不能选出十几个人代表国家踢球,走向世界。其实不是那个。我们人口多,但是足球人口和注册足球运动员的比例并不高。篮球也一样,所以这个问题在去年男篮世界杯期间从足球变成了篮球。这些原则和制造业的产业基础是一样的。没有庞大的专业人才基础,空中楼阁是建不起来的。
在深圳见过几个塞尔维亚人,一起踢球,和他们聊过天。在他们国家从事专业和半专业工作的人的比例比我们高得多。近年来,随着进入NBA人数的增加,篮球氛围越来越浓,越来越多的人从事专业工作。他们国家的许多青少年有非常扎实的基本功。而国家也为他们提供了良好的篮球训练环境。
姚明在改革计划中努力扩大年轻人才的队伍。中国虽然有3亿左右的篮球迷,但几乎没有人能跳出体校训练的老路。为此,姚明推出了“小篮球”计划,在全国100多个城市提供小篮球及配套设施,吸引了10万名小球员,培养了近1万名少儿教练。在此之前,姚明决心要有所进步,从业余球员中选拔成员,组建3×3篮球男女国家队。最终,两队都在2018年亚运会上夺得金牌。除了天赋的硬性条件,兴趣是最好的教练。民间篮球影响人们的兴趣,引领更多人走向事业。也许这就是中国民间篮球队CBA职业联赛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