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超曼联对阿森纳分析报告-英超曼联对阿森纳分析

tamoadmin

1.关于阿森纳与曼联

2.历史回顾:不败阿森纳战术分析

3.曼联与阿森纳历史交锋战绩

关于阿森纳与曼联

英超曼联对阿森纳分析报告-英超曼联对阿森纳分析

1.枪手红魔恩怨历史:

1990年,曼联与阿森纳在联赛中相遇,结果尼格尔·温特伯恩的犯规引发两队球员丧失理智的大打出手,最后场上竟然有21个人在群殴。赛后,英足总对两队实施了扣分处罚。由此,两队开始了15年水火不容的恩怨史。

1997年2月,阿森纳前锋伊恩·赖特与曼联门将舒梅切尔为一个球而发生冲突,从而拉开了两队球员交恶的序幕。

1998年,曼联客场2:1击败阿森纳,队长基恩包办两粒入球。恼羞成怒的维埃拉故意用头撞击基恩,被红牌罚下。

2003年3月,曼联客场2:2战平阿森纳,比赛中,阿森纳后卫坎贝尔肘击曼联前锋索尔斯克亚,前者遭到足总严厉处罚,包括错失了之后的足总杯决赛。

2003年9月,曼联主场1:1战平阿森纳,范尼罚丢一粒点球,阿森纳后卫基翁借庆祝动作故意击打范尼。同场比赛中,范尼还曾诱骗维埃拉吃到红牌。

2004年10月,曼联主场2:0击败阿森纳,终结枪手49场不败纪录,赛后球员通道里,阿森纳球员将食物泼在弗格森身上。

其实,除了上述这些,还有很多的口水战,比如博格坎普鄙视曼联等等。。

2.两者技战术、风格简析:

边路突破、内切,短传渗透,长传冲吊,还有压迫式防守,这四点是阿森纳和曼联都具备的。

边路突破,阿森纳强于曼联,虽然曼联有C罗,但能突破的人并不多;而阿森纳的边路球员都很擅长突破,埃布、克里希、萨尼亚、罗西基、沃尔科特、特劳累、霍伊特……不过内切还是C罗比较强。

短传渗透,两队都是一流,不过阿森纳比曼联更具创造性。

长传冲吊,法布雷加斯的长传不亚于当年的贝克汉姆!但整体来讲,阿森纳的长传不是特别准;曼联在失去范尼后这方面有所下降。两队在这方面都不是特别强。 长传冲吊一般来说,不怎么具有观赏性。

压迫式防守,曼联强于阿森纳。阿森纳走了维埃拉和坎贝尔后,防守的侵略性有所下降。

精神上,感觉枪手如其名一般,无畏、冷静、犀利,作战坚决;红魔呢,也如其名,都成魔了,历史悠久,拥有顽强、硬朗的作风。

历史回顾:不败阿森纳战术分析

开头语:要在五大联赛里一个赛季保持不败有多难?在现在看来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哪怕是如今在法甲实力超群的大巴黎都做不到,因此,我们不能单纯的说当年阿森纳拿到不败战绩是沾了英超还没有崛起的光,毕竟如今的巴黎在法甲的实力领先程度远远高于当年的阿森纳。要在一整个赛季中保持不败确实不容易,当然,我们也不能否认,阿森纳似乎有意维持这个纪录,在一些比赛中踢得有点保守,他们的平局的确太多了。但是,不管怎样,那支阿森纳或许是枪迷心中最好的阿森纳。

没有比赛的日子总是难熬的,我们总要寻找一些话题来维持住足球的热度。笔者是从2002年开始关注阿森纳队,并且把他视作唯一喜爱的球队,纵然是八年无冠,我与很多枪迷一样践行者“一日枪手,终身枪手”的诺言。但是,在感性的球迷,都要承认如今的阿森纳已经算不上一支豪门球队,暂时的我们只能在等待复兴的时候,缅怀一些昔日的光辉岁月,然后弱弱的说一句“我们祖上也曾经富裕过”,昨天我们怀念了温格时期的阿森纳战术变化,今天我们就来拿出温格最辉煌的一个赛季2003-2004赛季单独分析一下。

不败阿森纳时期最显著的两个标志在笔者看来应该是由亨利,皮雷,维埃拉以及维尔托德组成的法国帮,然后就是由当时世界第一左后卫阿什利—科尔+皮雷+亨利组成的左路长廊,永远都是压着对手的右路打。

当然,其他位置依然重要,只是这2个标志比较明显而已。在希曼转会之后,我们不得不说阿森纳迎来了一个他们在英超时代最强的门将——德国人莱曼。尽管他在阿森纳的 历史 地位比不了希曼,但是实力上更胜英格兰国门,尤其是他喜欢出击的技术特点,更适合阵型整体比较靠前的阿森纳。

而防线上的坎贝尔当时的水准是不亚于当时身价世界第一的中后卫费迪南德的,温格用20万淘宝来的年轻中卫图雷已经在之前一个赛季的末段成功的顶替了基翁,成为了阿森纳的主力中卫;喀麦隆国脚劳伦镇守的右路虽然不似左路那么风光,但是还算稳健,尤其是在他身前的永贝里老是内切,因此,一对一防守能力出色的劳伦确实是阿森纳右路的守护神。

中场线世界杯上一战成名的吉尔伯托席尔瓦被温格用450万欧元签下,当时巴西人有着“看不见的墙”的称号,他成为英超乃至当时世界上顶级的进攻终结者,而维埃拉更是被称作是当时的世界第一后腰;右边前卫永贝里并不是一个传统的边前卫,他的作用就是随时插入禁区射门得分,算是一个相当另类的边路选手。再加上锋线上的博格坎普,在当时是一个比肩齐达内的艺术家,真正的足球场上的诗人,进球不多但是各个经典。

这就是阿森纳当时的主力阵容,而彼时很多人认为阿森纳板凳深度不够,其实不然后防线上有老将基翁坐镇,还有逐渐成熟的克里希,当时法国人已经在赛季末端展露头角了;中场线防守有帕洛尔,进攻又巴西人埃杜,边路则有维尔托德这个“最佳第十二人”,锋线上原本就有尼日利亚大中锋卡努,冬天还买来了西班牙前锋雷耶斯,更是显得奢华,因此阿森纳当时的板凳实力绝对也是英超顶级的。

这些人就是当时阿森纳的主要的轮换球员,实力上无疑是英超最好的。尤其是当时曼联刚刚失去了贝克汉姆,阿布的切尔西刚刚成形,利物浦与纽卡等队虽然算是豪强,但是从未能够接近过英超冠军,硬实力上阿森纳已经是当时的NO1了。

其实2003-2004赛季算是一个处于变革与动荡的赛季。这不仅仅是因为英超失去了自己的招牌球员贝克汉姆,还有阿布带来的卢布,让英超进入了“金元足球”的时代,再就是拉捏利降临英超,让大陆足球风逐渐压倒了纯正的英伦风。

温格是阿森纳 历史 第一个非英国籍的主教练,在90年代的英超,这并不常见,如今的英超联赛,顶级球队再难找到英格兰本土的主帅了,兰帕德成了独苗,而当时情形是相反的,温格倒像是个另类,但是,你不得不否认,他带来的那些东西确实是英格兰以前从未见过的,甚至显得有些另类。

彼时的英超奉行着442不变,双中锋要么是一高一快,要么是双塔组合,总之中锋就是待在禁区里面随时等待抢点得分的,类似于希勒那样的中锋就是典范;而中场通常是一攻一守的组合,但是不论是进攻型的中场还是防守型的中场,能冲能跑是必须的,打法是大开大合,拿球就是抡大脚找边路球员,然后两个边路无限的下底传中,找自家的中锋。每个位置有着极其严格的分工,彼此配合默契但是又显得有点古板。

彼时的阿森纳也是442,但是我们更愿意说那是一个披着442外衣的4231,以博格坎普的进球数量来说他绝对算不上一个合格的中锋,在于亨利搭档之后,他单赛季的进球数字从未超过十个,这样的前锋也值得为他树立一座雕像?

是的,他进球是不多,他进球最多的一个赛季是刚刚来的那个赛季,打进了16个进球,正当荷兰人夏天继续打磨自己身体,打算在之后一个赛季冲击20球大关的时候,温格来了,这个来自浪漫国度的主帅告诉他,你的位置不在那里,走出禁区,那里有更广阔的世界,从此足球世界多了一个诗人。

而这似乎成了温格对于高大中锋的常用手段,让他们走出禁区,站到前腰的位置上,利用自己身体的优势,给队友做球,博格坎普是这样,卡努是这样,后来的阿德巴约与吉鲁都是这样的,高中锋在温格那里总是显得那么的“骚”。

因此,博格坎布仅仅是一个名义上的前锋,真正的前锋只有一个就是亨利。而由维埃拉与吉尔伯托组成的后腰别说实在英超了,放眼整个欧洲,都难以突破,更何况他们后面还有一个坎贝尔坐镇。图雷的逐渐成熟则让阿森纳在中路的防守如同对手的噩梦,除了头球能力,科洛—图雷任何一项中卫技术都是顶级的,而这唯一的弱项却可以让坎贝尔给弥补。

当然,阿森纳主要的进攻路线还是我们说的那条左路长廊,科尔更像是一个边锋而不是一个边后卫,他最常出现的区域不是本方的左边底线附近,而是对手的右边底线附近,作为中锋的亨利也经常来这一路凑热闹,皮雷在当时堪称世界上仅次于菲戈的技术型边前卫,这三人往这一站,可以压制一切,温格也更愿意让让更多的资源向这一路倾斜,这可以看做是一种极致的单边主义。

当然,板凳上的球员也各有各的作用。卡努尽管不是一个站桩式的中锋,但是身高吨位在那里,他替换博格坎普的话,可以让阿森纳打一些简单的英式套路;而维尔托德的上场可以加快边路的速度;埃杜入替任何一个后腰,都可以让阿森纳的中场多出一个出球点;基翁则可以成为图雷与坎贝尔的坚实后盾。

既有主力的稳定,又有替补的变化在里面,阿森纳无论是在阵容上还是在打法上,都有独具一格,尤其是他们的打法不是传统的英式打法,而替补的话有不是单纯的对位换人,总是可以带来一些变化,这正是阿森纳强大的根源。

我们上面说过,传统的英式打法,就是立两根柱子在对手禁区内,随时准备砸头球,即便是类似于利物浦那样的一高一快的组合,也是在禁区至少有一颗钉子在,但是,在当时前锋拿球后的第一反应就是射门,而阿森纳显然不是这样的。

阿森纳的攻击显得极其另类,其一就是在禁区内根本就没有“钉子”,彼时的英式后卫学习的都是怎么在禁区内与对手的中锋肉搏,怎么去封堵射门,但是却从未见过阿森纳的这种打法,他们在禁区里没有人,确切的说是没有固定的人。

阿森纳的禁区可能是冲进来的亨利,也可能是边前卫皮雷,还有可能是博格坎普,而右路那个不显眼的8号永贝里也会冲击禁区,甚至于买来了吉尔伯托之后,他的冲击头球也成了阿森纳的一种战术设置,原本只需要研究两个前锋的防线,面对阿森纳的时候却不得不去研究四到五个人的打法,这太难了。

中后卫必须有一个人随时紧贴博格坎普,另一个则不敢跟着亨利直到中场,这样就放纵亨利屡屡从对方的右前卫身后开始带球先屠右后卫再诛中后卫。更痛苦的是如果防线过分右倾协助防守亨利,留出来左肋的空档又会被永贝里斜插进来突袭.,亨利那恐怖的30+20的数据是怎么刷出来的,就是这么来的,尽管亨利的确有着不错的传球能力,但是还远达不到单赛季可以刷出20个助攻的地步,要知道就是当时世界上最顶尖的十号齐达内都做不到,亨利的助攻很少有想象力的,大多是直来直去的。

而对于肋部空当的利用,则是当时阿森纳最为先进的地方。皮雷的疯狂内切,以及永贝里在另一侧的顺下抢点射门,都是基于对这个部位的冲击,在现在看来,这个位置往往是防守最薄弱的地方,但是在当时,对于这个位置的关注度还远不及现在,阿森纳算是开了先河,而之后阿森纳在2004年冬天买来了雷耶斯,更是有了433的雏形。

在雷耶斯逐渐进入主力阵容之后,阿森纳的阵容看上去更像是一个蝶形的433站位。皮雷基本拉到中路充当一个标准的前腰,而雷耶斯与亨利则随时换位,一个当中锋,一个当左边锋,永贝里位置前提,是右边锋,其余中后场的位置不变,这不就是后来乃至到现在一直流行的433吗!

锋利刀刃担任4231的左翼,最会传球配合且攻击力同样强大的2位技术性团队型选手轮流担任3的中间和1,完全让对手的防守没有重点,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出现在禁区里的是谁。“左前卫”皮雷出战40余场攻入23球这一被埋没了的数据即使放在当今的所有中场球员里也只有用恐怖来形容。

当时的阿森纳颠覆了传统,他们除了右路之外没有固定的站位,频繁的换位冲击让对手禁区内似乎没有人,又似乎有很多人。更为恐怖的是,这些人出现的时候并不是第一反应就是射门的,他们左右脚均衡,能传能射,那些传统的英式中卫根本不知道这些家伙下一秒要干什么,更无从谈论防守了。

说完了进攻我们最后来说一下防守。或许后期的阿森纳依然可以在温格的率领下打出美轮美奂的进攻,甚至于比不败战绩的时候更加美丽,比如由小法,罗西基与赫莱布三个十号组成的中场,其技术含量比起2003-2004赛季来是只高不低的,但是,阿森纳的防守却再也回不到那个时候的高度了。

在笔者看来。两个人的先后离开,让阿森纳的防守从此陷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以致于频频上演全场比赛围攻对手,然后被对手一个角球带走的画面。这两个人就是维埃拉与坎贝尔,一个超级铁腰,一个后防领袖。

我们上面说过,维埃拉与吉尔伯托的后腰组合相当给力,堪称当时防守层面的第一后腰组合。维埃拉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一个纯正的B2B型的后腰,可以覆盖己方禁区到对手的禁区;而吉尔伯托则是一个S2S型的后腰。可以从左侧一支防守到右侧,维埃拉覆盖纵向,吉尔伯托覆盖横向,一个完美的“十字”帮助阿森纳在中场筑起了铜墙铁壁。

维埃拉的离开开启了一段“八年无冠”的 历史 ,这其实也是一段艰辛的“壮腰”之路,阿森纳再未能找到一个类似于维埃拉的后腰了,或许卖掉维埃拉并非单纯的没钱,毕竟在卖走维埃拉的那个夏天,温格花费了更多的钱买下了赫莱布与罗西基,温格已经不满足于目前的技术含量了,他希望用更多的技术型球员充斥阵容,但是,温格却忘记了足球本身就是一项充满激情的运动,怎么能少得了铁血与意志呢?

而在随后的一年里阿森纳放走了状态不在的坎贝尔,这个中卫铁闸的离开,让阿森纳屡屡成为对手定位球的牺牲品,阿森纳在后来从不缺乏高大的中卫,比如森德罗斯,比如默特萨克,再比如现在的帕帕斯塔索普洛斯。但是他们不是后防领袖,阿森纳的防线在坎贝尔之后,就再没有一个镇定自若的指挥者。

我们用别样的方式讲述那个赛季阿森纳的防守,像大家展示阿森纳当时的防守是多么的出色,相对应的之后的阿森纳的防守是多么的不堪,两个“黑铁塔”的离开,带走的是阿森纳的稳定与铁血,阿森纳也从此成为一支有点“软”的球队。

2003-2004赛季的阿森纳防守稳健,除了两大核心之外,劳伦不怎么参与助攻,可以使阿森纳保持住稳定的三后卫阵型不变,这样可以有效的保证阿森纳不被反击带走,无论是阵地战还是反击战,无论是运动战还是定位球,阿森纳的防守都是有模有样。

实际上终结阿森纳的并不是曼联,而是阿布的金钱与穆里尼奥,随着穆帅的到来,足坛进入了一种极其简约的风格,足球的方向标发生了转变。温格从未赢过穆里尼奥的切尔西,这就是最好的证明。

以2005年大战切尔西为例。阿森纳狂攻了整场,但切尔西极其果决的让出两条边路,10人回防中路,以人海压缩阿森纳的传切空间,德罗巴仅仅两次5秒钟的反击却让温格的球队饮恨,而这成了其他球队面对阿森纳时候的范本。所以,我们看到阿森纳在欧冠赛场上可以痛击尤文与皇马等豪门球队,但是回到联赛却无法面对桑德兰这样的保级球队摆出的“大巴车”,所以,让阿森纳走向神坛的不是曼联的那场2-0,而是穆里尼奥跟他的切尔西。

曼联与阿森纳历史交锋战绩

每年的英超比赛中,曼联球迷有四场必看之球,分别是曼城德比战、曼联大战利物浦,以及曼联与阿森纳的巅峰对决,“红魔”与“枪手”的交锋往往就是决定冠亚军归属的关键战役,这样的比赛永远都是那么精彩激烈、扣人心弦。

曼联与阿森纳在历史上共交手169场,双方各胜68场和64场,另有37场平局,其中曼联进球253个,对方进球数为246个,基本上是平分秋色。在英超10年中两队20次相遇,曼联8胜5平7负,进24球失20球,但从1997/98赛季到现在,曼联在英超对垒阿森纳时只赢过2场比赛,却输了6场。

持续落于下风的这几年中,球迷始终难以忘记2001年2月25日这一天,曼联主场迎战阿森纳,基恩、索尔斯克亚、谢林汉姆和约克全面开花,约克更是上演帽子戏法,最终比分定格为6:1,法国人温格在老特拉福德遭遇滑铁卢。但上个赛季,虽然曼联拥有强力前锋范尼斯特鲁伊的加盟,却无法阻挡对手的脚步,主场的关键一战中失利,从而把联赛冠军宝座拱手让人,这也令曼联球迷至今耿耿于怀。W%

目前阿森纳以积35分的战绩占据积分榜头把交椅,英超本赛季最优异的主场战绩——9战8胜功不可没,与之相比阿森纳的客场胜率就差强人意了,客场作战仅仅7战3胜,对于主场胜率达到8战6胜的曼联而言,在老特拉福德取胜并不是遥不可及的目标,球迷们也都希望能够主场重演6:1大胜的一幕。

从实力对比来看,两队的攻击线都十分强大,本赛季中阿森纳和曼联都曾在比赛中灌对手5个球,但阿森纳拥有亨利、维尔托德、博格坎普、卡努等多位前锋队员,可以形成轮番轰炸态势,曼联却只有范尼一人孤军奋战,显得势单力薄。范尼加盟曼联后,对阿森纳和利物浦这两支强队还从来没有获得过进球,而弗兰、索尔斯克亚主要起策应作用,在能否攻破阿森纳城门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到目前为止,本赛季两队失球数均为17个,但阿森纳进球数达到36个,曼联仅为25个,差距较大。

另外一个问题是曼联的人员不够齐整,中场球星基恩、贝克汉姆、巴特基本上都不能够上场,后防线的费迪南德动手术,布兰科腿部肌肉拉伤,加里·内维尔在对利物浦比赛中被欧文的鞋钉刺穿脚面,导致中后场排兵布阵捉襟见肘,问题多多。弗格森在最近几场比赛中大胆任用布朗、奥谢等年轻后卫,但场场比赛都有失球,让我们对曼联后防难以放心。

所幸阿森纳的问题也不少,门将西曼状态低迷,迫使主教练不得不起用替补守门员沙巴,后防中坚坎贝尔停赛,阿什利·科尔因为攻击裁判受到足总起诉,加上球队大牌球星脾气火爆、作风粗野,屡屡吃红牌,温格经常要因为场上的非战斗减员而头疼不已。据不完全统计,温格入主阿森纳后,该队至少吃了40张红牌,对曼联比赛中一旦再次出现这种情况,“枪手”将凶多吉少

曼联和阿森纳的比赛究竟花落谁家,12月7日晚间再见分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