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运动员罚款-篮球国青运动员体罚

tamoadmin

1.范斌的血书事件

2.关于亲情道德的故事

范斌的血书事件

篮球运动员罚款-篮球国青运动员体罚

2011年4月,国青男篮(U-19)正在美国拉练集训,但这支球队的主教练范斌却还留在国内,率领球队出国训练和比赛的是助理教练胡卫东。因为无法忍受范斌的“辱骂”,国青男篮球员写了一封联名信,要求篮管中心更换主教练。

这封信写得歪歪扭扭,据说是国青球员聚在一个饭店里吃饭,请饭店的服务员帮忙写下来的,然后每个球员不但签上了自己的名字,而且还按上了手印。整封信血红一片,像一封血书,国青球员显然已经对范斌的执教方式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

这封信的抬头是“联名信”。内容直接而简单:“我们国青男篮全体队员,因无法忍受主教练范斌在这三年来屡次出现对大家人格上的侮辱与打骂且从未改正,在此向中心领导提出抗议,(要求)更换主教练。”

下面有13个球员的签名,并且都加按了手印。郭艾伦、朱旭航、鞠明欣等国青队主力球员的名字赫然在列。

2011年4月11日,中国篮协副主任李金生在接受采访时明确表示,目前中国篮协已经对范斌作出了停止其国青主帅职务的处理。不过他强调,只要范斌能够改正,国青队仍旧由其执教。

范斌认错称是爷们就重新开始

国青男篮“上书门”的当事人、范斌首次接受了媒体的采访。面对镜头范斌坦言自己的有些做法不对,今后需要平等地对待这些球员们。他表示自己再也不会用以前的方式执教了,同时也希望能重新执教国青男篮。 我也是在骂声中扛过来的

事实上在国青队员们上书要求换帅后,范斌已经向篮协承认了错误,也很深刻地反思了自己犯下的错误。“在带国青的过程中尤其是去年在世青赛上取得好成绩之后,我没有用发展的眼光去认识他们。其实我没有把他们当外人,日常训练比赛中,有时会说两句骂两句,着急时会向屁股上踢一下,我是恨铁不成钢。”范斌说。

至于有时在训练中直接“问候”球员家长,范斌也做出了解释,“我是作为运动员、作为军人走到今天的,也是在大运动量以及骂声中扛过来的。我的经验是:只有扛过来才能出成绩、只有扛得住才能成为人才。”范斌承认,急性子是他执教的一大特点,不过,他表示自己骂人并非针对队员,“训练比赛时,我口无遮拦骂两句,不是针对他们本人、他们的父母,是我性子急的一个体现。 ”

“我的出发点一心想带这支国青队出成绩,把成绩搞上去,并且多出人才可能是对的,但过程操之过急了。”范斌说这话时伴随着一声叹息。

不会因“兵谏”报复队员

自从2004年退役之后,范斌就开始从事教练工作,范斌也希望篮管中心能再给他执教的机会,“如果篮管中心让我继续带这支队伍的话,我将从提高自身修养开始,好好打造这支队伍。不会因为这些孩子做出这件事,而和他们过不去。”

范斌说,教与学本来就是矛盾的,“作为国字号球队主帅,我各方面会要求高一些严一些,这会导致队员们的理解出现偏差,结果导致摩擦的出现这也是正常的。”目前范斌已经被篮协停止了国青的执教工作,对此他表示,“我也从中吸取了一些教训,毕竟他们不是孩子了,他们也长大了,我也应该跟他们平等地去看待和分析问题,去帮助他们,这是非常重要的。”

在采访的最后,范斌说:“让这件事成为过去,是爷们就重新开始。” 2011年4月21日重磅消息从U19国青男篮队内传出——“争议”主帅范斌今日将重新回归国青队,并继续出任主帅一职。本月中旬,有媒体爆出国青球员用“血书”控诉范斌执教过程中体罚打骂队员一事,事件发生后,范斌被暂停了主帅资格。此番范斌回归国青队,得益于认错态度很好,但最重要的还是他带队成绩获得了篮协领导的一致认可。

范斌悔过 一定爱护球员

本月20日清晨,U19国青男篮结束美国拉练返回北京。由于在拉练前发生了联名上书要求易帅的“兵谏”事件,国青男篮在重回北京后,被要求集体封口。

在结束美国拉练后,国青男篮休整了三天,在今天重新集结。在休整期间,这批队员被要求写总结,分析这次拉练的得与失。而如何重新接纳范斌,也是队员们总结的内容之一。在兵变门事发之后,中国篮协对事件的最终定性是:范斌在训练过程中确实存在不当,但队员们的反应也显得很不成熟。言下之意便是双方都存在问题,都需要从自身找原因。事实上,在事件发生之后,范斌很快就做出了回应,范斌表示,自己此前在训练中打骂的做法的确是不对,他接受外界的批评,以后在训练和比赛中会尊重队员,改正自己身上的毛病。范斌也承认自己在和球员的沟通和交流方面做得不好,言语上不加选择,有时候脾气上来还会上脚踹,这是自己在做运动员时留下的烙印,他没有想到自己的这些表达方式会给孩子们带来如此大的伤害。

不过自那次接受媒体采访之后,范斌一直没有再接受采访。而昨天记者拨打范斌电话时,电话已经关机,无奈之下,记者找到了范斌的密友,也是曾经在济南部队时的队友了解情况,这位密友告诉记者:“范斌这个人性子有些急,但是他做事情非常认真,有时候一些过分的言行也是恨铁不成钢。这次的事情对他触动很大,他一直说自己一定要改改。范斌还说,一定在严格训练的前提下,尽可能爱护自己的队员。”

篮协出面 双方初步和解

中国篮协此前已经明确表示,一旦国青队回来,就会找个合适的时机,让范斌和队员们好好沟通一下,以消除不必要的隔阂。经过初步沟通,范斌和队员们已经进行了沟通,并都从自身做了检查。

这几天,早于国青男篮提前返京的中国篮协相关负责人胡加时已经多次和范斌进行了谈话,反复强调该事件的严重性以及及时改正的必要性。而在美国期间,胡加时也多次与队员们沟通,希望双方能够重新合作。在球队休整的这几天,范斌也多次与队员们见面沟通,“范指导询问了我们在美国的训练生活情况,看得出来他对球队还是非常关心的。”一位队员告诉记者。而在此后的沟通中,范斌向队员们表达了自己的心情,并保证日后不会再发生体罚打骂等行为。

“双方的沟通还是比较诚恳的,范斌也解释了自己希望队员们能够进步得更快一些,他也保证在之后的训练中,一定会跟队员们多沟通,出现问题也会科学地解决问题。而队员们的反应也还不错,他们也渐渐理解了范斌的苦心。”一位国青队内人士告诉记者。不过,队员们做出“血书兵谏”一事,足以说明双方的矛盾当时已经到了不可调和的阶段,此番虽然双方的沟通不错,但队员们能否完全放下对范斌的成见,现在看来还是一个未知数。

幕后故事 成绩决定一切

就在范斌出事时,中国篮协也没有一棍子把范斌打,篮协领导只是宣布范斌暂时离开国青队,视范斌的悔改程度再决定是否留用范斌。从此举也不难看出,中国篮协对范斌其实是非常认可的。

范斌一直被认为是这支国青男篮主教练的不二人选。按照中国篮协当初的计划,这支国青男篮将在今年年底变化成为2016年奥运会预备队,主帅就是范斌。而且,如果这支队伍在接下来几年的成绩出色、状态稳定,他们很可能就会成为备战2016年奥运会的主要班底。而范斌和中国篮协签订的是长期带队合同,并一度深得赏识。

范斌退役后当教练的成绩非常出色,担任八一女篮主教练率队夺得2007-2008赛季WCBA总冠军;2009年9月,篮协组建U16青年队,范斌出任主教练,并且率队夺得2009年亚青赛冠军;2010年,范斌作为U17国青队的主帅,率领队伍在汉堡举行的U17男篮世青赛中取得第7名的成绩,创造中国男篮各级别球队参加世界大赛以来的最好成绩。2010年10月,范斌又作为U18国青队主帅,率领国青队取得在也门举行的U18亚青赛的冠军。因为先后作为U17以及U18国青队的主帅皆取得不错的成绩,范斌在去年11月U18国家男篮组织集训时,被任命为U18国青队的主帅,率队备战今年的U19世青赛。

“范斌是一位要求非常严格,工作非常认真,也是极具前途的年轻教练,这次出的这个事情也算是他执教生涯上的一堂课,我们也希望范斌能够吸取教训,当然,我们最看重的还是他的执教能力。”一位篮协领导解释了留用范斌的原因。

关于亲情道德的故事

55岁的刘玉瑞是个豪爽刚毅的汉子,他却在儿子面前两次泪流满面。一次是儿子正式入选国家队;一次是儿子“送礼”。

2004年4月18日是一个春光明媚的星期天,刘云飞兴冲冲地回到家,把一件小东西塞到父亲手里。

父亲一愣,问道,这是嘛呀?

云飞说,汽车钥匙,咱天津一汽最新生产的“花冠”,我给您开回家来啦!

父亲嗔着他说,不让你买,你干嘛非得买?!

云飞说,还愿呀,儿子给老爸许的愿,不能说了不算啊!

云飞9岁那年,他到业余体校练球,晚上父亲陪着他一块儿骑着自行车回家。他骑着姥姥给买的新20型小自行车,父亲的28型老“飞鸽”却是带着“乐队”的(除了铃铛不响,哪儿都响),他说,等我长大了挣钱,给您买辆新车!

自从进入职业队,云飞已经给父亲买过好几辆自行车了,猴年除夕他又说要送给老爸一辆汽车。父亲忙说,别介,我上班也不算太远,身体还挺结实,咱用不着,你可千万别买!云飞就跟父亲打哈哈,您别这么自私,您还有任务呢,没事的时候多带着姥姥和妈妈到处玩玩。为了阻止儿子的这份“厚礼”,父母可谓想尽了办法。他们知道,儿子的血汗钱不能花,踢球的好时光就十来年,孩子要娶妻成家办大事,将来退役还要选择新职业,需要花钱的地方多着呢,父母怎么能自己图享受呢?他们列出“六大理由”也没能说服儿子,没辙,只好请出家里的“佘太君”姥姥。云飞是姥姥抱大的,他最听姥姥的话。祖孙俩在屋里的“会谈”不到半小时,姥姥就出来报告喜讯:你们就放心吧,我们说好啦!父母没想到,不是姥姥说服了外孙,而是外孙的一片孝心感动了姥姥,她答应替云飞保密,到时给女儿和女婿一个惊喜。

云飞感到父亲的手有些发抖,他说,行啦,您嘛也甭说了,您和妈妈把二十多年的心血都用在我身上了,这辆车跟您的付出没法比呀,它就是儿子的一点儿心意,您就收下吧!

儿子的话,每个字都拨动着父母的心弦,看到妻子泪如泉涌,刘玉瑞鼻子一酸,禁不住也泪流满面,他使劲拍了一下儿子的肩膀,大叫一声:好儿子!

A:儿子寄托着父亲的梦想

河东区是咱天津著名的“足球之乡”,出过许多足坛名将,从小生活在这片足球沃土上,刘玉瑞的理想就是成为一名足球运动员,他球技不错却生不逢时,“”中被卷入“上山下乡”的大潮,待到回城当了工人,只能是准球迷了。与爱人王纯茹喜结良缘,他就盼着能得个大儿子。天遂人愿,儿子出生时体重4.9公斤!轰动了医院妇产科。自己的理想一定要在儿子身上实现,他为儿子取名“云飞”,就是希望孩子能有“凌云壮志”为国争光。他给儿子买的第一件玩具,就是一只绿色的塑料小足球。儿子欢喜地抱着球在床上打滚儿,能坐起来了,他就轻轻地把球扔向孩子的怀里,儿子的两只小手竟把球抱住了,还美得咯咯笑。学走路,他就猫着腰架着儿子的双臂,让小云飞边走边踢小足球,儿子就跑着追球踢,累得他腰疼,就求儿子歇一歇,儿子正玩在兴头儿上,停下来就哭……疼得他睡一宿觉也缓不过劲来,心里边还倍儿美!

作者: 221.197.19.* 2005-4-20 02:31 回复此发言

--------------------------------------------------------------------------------

2 场上英雄场下孝子——刘云飞与父母的亲情故事

刘云飞说,父亲就是我的启蒙教练,是父亲让我爱上了足球,领着我走上足球之路。

1982年中国队冲击世界杯,虽然左树生、陈金刚“津门二虎”在与沙特队的比赛中力挽狂澜,还是遭人“算计”,不得不与新西兰队争夺一个出线权。在剽悍的澳洲人面前,国脚的技术优势无从发挥。悲伤之中,刘玉瑞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与列强抗争,国脚必须要有强壮的体魄。就是从那天开始,他每天下班必花三四元钱买一块酱牛肉,看着儿子一口一口吃下。上个世纪80年代,他的月收入不过百元左右,每天一块酱牛肉,一个月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为了强壮儿子的身体,他毫不含糊!天天如此,年年如此,一买就买了十几年,一直到刘云飞入选国少队、国青队,回家时,父亲仍要给他买一块酱牛肉……

一块酱牛肉,拳拳爱子情

B:父亲是陪练

父亲的心血没白费,小云飞比同龄的孩子高出一截,他跑得快、反应灵敏,被区业余体校的足球教练相中,让他专攻守门,每周一、四下午放学以后去练习。云飞从小就争强好胜,别的孩子都是父母接送,他从9岁开始就自己骑着小自行车去练球。刘玉瑞的工厂每天4:30下班,他就直奔业余体校看教练怎么训练孩子,动作要领和要求一项一项记下来。其他的日子,他就陪着儿子在海河边的一块空地上练习。父亲的要求比教练还严厉,比如扑球动作,教练一组做20个,父亲却要做40个,有一个动作“偷懒”,就再罚10个!父子俩常常要练到晚上六七点钟。那时,全家人就围着云飞这个“中心”转,父亲的任务就是陪练,姥姥做饭,母亲晚上给缝补衣服。别的孩子每周练两次,云飞却练六七次(周日加练),功夫不负有心人,日久天长,云飞就显得出类拔萃了。

然而,孩子毕竟是孩子,一次,父亲下班后赶到河边,左等右等也不见儿子的身影,他便四处寻找。原来,儿子被几个同学拉着去打台球了。刘玉瑞对儿子的“玩物丧志”极为恼火,他像一头发怒的雄狮,扑过去拳打脚踢对儿子一顿“臭揍”。云飞当时被吓蒙了,他头一回领教了父亲的“凶狠”……

抚摸着孩子青一块紫一块的伤处,母亲一边抹着红药水一边止不住地流泪。儿子睡着了,她埋怨丈夫说:“打孩子,你也不能这么狠呀。”刘玉瑞说:“他一偷懒就会被别人超过去,那还怎么成才?!”这样的道理,他已经给儿子讲过多遍了。小云飞听得似懂非懂,父亲的“凶狠”却让他“再也不敢了”,只要不是去业余体校训练的日子,他放学之后准时赶到河边跟着父亲练球……

此后,随着云飞入选国少队、国青队,他终于理解了父亲的“良苦用心”。他说,父亲只打过我一次,这一次却让我刻骨铭心、受益终生,竞争是残酷的,不进则退,如果父亲不那么严厉,也许我就玩疯了,也就不会有今天的刘云飞了!所以,父亲的恩情,我是无法报答的。

其实,刘玉瑞在打了儿子之后,就已经后悔不迭了,看着儿子可怜兮兮的样子,他心里疼得慌啊!他反省自己: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是自己的“陪练”太单调、太枯燥。于是,他就改进方法,穿插进一些“游戏”的内容,比如,他“拿大顶”倒立着身子用双臂“走路”、跟儿子比赛等等,父子俩练得妙趣横生。

C:父亲是“朋友”

父亲给儿子当了十几年的“陪练”,他们也成了心有灵犀的好“朋友”,有时不用说许多话,一个眼神儿就心领神会了。父亲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儿子:练好球要先做好人。是各级教练的心血把你哺育成才的,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做人要做这样的人!

从少儿开始,只要云飞有比赛,父亲就千方百计去看。一次,打少年比赛,他下班赶到赛场时,上半场快结束了,看到云飞不像以往那样精气神十足,就转到球门后面观察。裁判吹响哨音,云飞也看见了父亲,原来,救球时他被前锋撞活了两颗门牙,嘴唇也破了渗出鲜血。父亲说,疼得厉害就跟教练说一声。下半场开赛,云飞又精神抖擞地出现在赛场上,并有几次漂亮的扑救,为球队获胜立下头功!云飞告诉父亲,如果一说,教练肯定换人,我还怎么打比赛?父亲既心疼又欢喜,行,这小子有个“咬劲儿”!

作者: 221.197.19.* 2005-4-20 02:31 回复此发言

--------------------------------------------------------------------------------

3 场上英雄场下孝子——刘云飞与父母的亲情故事

在云飞家里有好几摞录像带,那是他所有的比赛录像,每次直播比赛,父亲不仅录像,还做详细的比赛记录,包括:时间、地点、轮次、比分、比赛表现等等,已经记了厚厚的一大本。每次比赛结束后,云飞都要打电话请父亲“点评”,因为父亲的“点评”是一种独特的眼光,每每使云飞获益匪浅。

2004年中国队折戟世界杯,最伤感最痛心的莫过于刘玉瑞了,他20多年的心血和付出就是为了能看到儿子在世界杯的赛场上为国争光,没想到,唉……这一次不是父亲做儿子的“思想工作”,而是儿子在“开导”父亲,云飞笑着说,没事呀,还有2010年!30岁正是黄金年龄,佐夫40岁还参加世界杯呢,没问题,到时候准让您骄傲!

父亲心里暖暖的,儿子不仅长大了,而且成熟了,他感到十分欣慰。

下篇:

爱到细微处母亲最感动

像天下所有的母亲一样,54岁的王纯茹对儿子云飞的爱是完全彻底的,她说,母亲为儿子做什么都是应该的,没什么可说的。可是,一提起云飞对父母和姥姥的爱,她说起话来就滔滔不绝、得意洋洋。

A:最感动为姥姥尽孝心

2003年8月下旬,云飞的姥姥忽感胃部不适,到医院检查,竟然是可怕的胃癌!母亲王纯茹是姥姥的独生女儿,看到检查结果,吓得她手脚冰凉感到天旋地转,一头栽倒在丈夫的怀里……苏醒过来,她已经哭成了泪人。丈夫百般劝慰,病情还要暂时瞒着老人,夫妻俩在外面转悠了大半天,控制了悲伤的情绪,才回到家里,在老人面前装出若无其事的样子。半夜里,夫妻在自己的房间里悄悄流泪,一坐坐到大天亮。他们是老老实实的工人,面对如此险恶的病情,被吓傻了。到哪个医院给老人治病?要不要做手术?请谁给做?他们六神无主,自然想到了儿子。云飞当时正随国家队在北美“拉练”比赛,备战世界杯预选赛。他们又担心儿子为姥姥的病情分神,影响了比赛,不敢告诉他。云飞自从进了职业队,每天都给家里打一个电话,几天下来,细心的他就从父母说话的语气中察觉到了“不对劲儿”,几经追问,才知道姥姥病了。9月5日回国,他火速赶到家里,安慰父母说,别管了,全交给我吧!

云飞在咱天津绝对算得上是“名人”,天津肿瘤医院,从院长、主任、专家到医生、护士,听说刘云飞的姥姥病了,都非常关心。云飞为姥姥选了单间的高档病房,请专家为姥姥主刀手术,他说,给我姥姥用最好的药,做最精心的手术,钱的问题别考虑,我全包了!他特意请求把手术安排在不打比赛的日子,他要在病床前陪伴着姥姥……姥姥拉着外孙的手说,孩子,姥姥得你的济啦!云飞为姥姥尽孝心的故事,一时间在医院传为佳话。

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云飞的母亲依然感动得泪水涟涟,她说,我是妈妈的独生女儿,按说,为老人尽孝心是我和丈夫的责任,关键时刻靠的还是云飞!他是在替我们尽孝心啊,这是孩子让我最最感动的地方。昨天,他还打电话,嘱咐我们一定给姥姥买最好的保健品、营养品,千万别心疼钱。他说我是姥姥抱大的,不能天天守着姥姥,您和爸爸就多照顾照顾姥姥吧!说到这里,云飞的母亲已经泣不成声。

过了好一会儿,她才说,真的,作为母亲,能有这么孝顺的儿子,我这一辈子就没白活,他让我感到特别幸福!

B:最难忘给妈妈去请假

云飞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可是,在爱父母、爱姥姥方面,常常比女孩子还细心,而且,从小时候他就这样。有一件事让母亲念念不忘,他10岁那年放暑假,那天,早晨七点多钟,早就到了上班的时间,怎么妈妈还没起床?他用小手摸摸妈妈的头,不热。妈妈说,没事,我一会儿就起。其实,妈妈头晕得无法起床。那时,工厂的考勤非常严格,不请假,旷工一天,连工资带奖金会扣很多钱。如果是现在,打个电话就解决了,可是,那时一个工人家庭哪装得起电话呀!云飞说,没事,我到厂子给您请假!来回十多公里路,要过好几个大路口,妈妈的心揪到了嗓子眼儿。10岁的小云飞骑着他的20型自行车,来到工厂的车间给妈妈请假,感动得车间里的师傅们围着他赞不绝口,夸得小云飞美滋滋的。他还跟着一位阿姨到医务室给妈妈拿了药……小云飞回来了,妈妈搂着儿子,怎么亲也亲不够。

作者: 221.197.19.* 2005-4-20 02:31 回复此发言

--------------------------------------------------------------------------------

4 场上英雄场下孝子——刘云飞与父母的亲情故事

C:爱妈妈是因为妈妈更爱我

云飞每次出国比赛,总要给妈妈、爸爸和姥姥捎回礼物,从妈妈身上穿的衣服到手镯、项链、戒指,应有尽有。云飞说,比起妈妈对我的爱,我做得差远了。我现在还经常梦见小时候妈妈天天给我搓洗、缝补衣服的情景。

守门员是“摔”出来的,无数次地扑球倒地,一件衣服几天就磨破了,尤其是胯骨、肩部、肘部破得更快。那时没有草皮球场,河边是黄土,业余体校的操场是“混合土”里面有许多炉灰渣滓,衣服破了就会“硌”破肉,流出鲜血。为了让儿子少受些苦,母亲就准备了几套衣服,天天换。白天在工厂干了一天的活儿,晚上再为儿子搓洗衣服,然后,把白天晾干的衣服一针一线缝补好,几天就缝上一层布,日久天长易破的部位就缝成了厚厚的“垫子”。十几年的时间,妈妈究竟缝补了多少衣服?她记不清了,云飞说,反正堆起来得像座小山似的。

云飞每次打比赛,母亲想看又不敢看,她怕看见儿子受伤,可是,不看她就更加坐卧不安,心里“揪”得慌,最终还是得看。2004年11月3日,中超联赛第19轮,泰达挑战上海申花,云飞扑马丁内斯的脚下球,眼看着球靴踢在儿子的胸口上,还从头上划过,母亲吓得从沙发上蹦起来,紧紧抓住丈夫的手,看着儿子趴在地上一动不动,她心疼得泪水流淌,颤抖着问丈夫:孩子没事吧?此时,父亲也很担心,他还要安慰妻子说,没事,没事。那一刻,时间好像凝固了,每一秒每一分都是那么心痛!云飞终于站了起来,活动活动,看来问题不大,比赛又开始了。母亲长出了一口气,哎哟,可吓我了!人就瘫坐在沙发上。比赛结束后,云飞快步回到更衣室,拿出手机就赶紧给妈妈“报平安”。这几乎成了他的习惯动作,他知道儿行千里母担忧,所以,云飞在赛场上时常表现得非常机灵,就是要既守住球门又尽量避免负伤,不让妈妈担心。

D:择偶条件:像妈妈那样富有爱心

云飞是英俊的男子汉,是1号国门,是众多女球迷崇拜的偶像,更被许多女孩所倾心所追求。可是,他至今还没有女朋友!这是最让母亲操心的头等大事。刘玉瑞说,她呀,想儿媳妇都想得着迷了,想得晚上睡不好觉。王纯茹说,我能不急吗?儿子今年都25岁了。妈妈急,儿子不急,他的心思全在足球上了。云飞说,队里的老大哥于根伟、孙建军已经做出榜样,28岁结婚。老妈请放心,等28岁时我保准把儿媳妇给您娶回家!母亲说,我可等不了那么久,我就想早一天看看未来的儿媳妇长得嘛模样。我问云飞:是不是因为追你的女孩太多,你的条件越来越高,要优中选优,挑一位国色天香的佳丽?他不好意思地笑着说,其实,我交女朋友的条件并不高,只要她能像我妈妈一样漂亮,像妈妈一样善良,像妈妈一样富有爱心,就行了。

云飞还向爸爸、妈妈许愿:如果我结婚生了儿子,就还交给您二老培养,再培养一个世界一流的门将来。他父亲高兴地说,那敢情好!母亲说,没问题,我们全包啦!